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及财政对策研究.docx
《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及财政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及财政对策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及财政对策研究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及财政对策研究
【本文提要】农民工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民工群体的变化和我省经济发展战略,探索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政策,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农民工培训专项资金的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主题词:
农民工培训
农民工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
统计显示,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约1.5亿人,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
传统的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的农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影响农民工就业除了信息缺失、体制障碍外,最大的因素是农民工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和职业技能缺乏。
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特别是为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企业用工逐步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的需要,国家在弱化户籍制度壁垒、废除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的同时,逐步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
从2002年起,农业部、原劳动保障部在全国陆续开展农民工培训,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从此,大规模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全国各地相继展开。
一、我省农民工培训工作概况
安徽是农业和人口大省,也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全省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每年稳定在1200万人左右。
我省十分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将其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内容,摆到突出位置,先后列入省政府对市县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和民生工程项目。
2004~2009年,各级财政共安排农民工培训资金8.45万元,为开展农民工培训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
我省农民工培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的新型农民培训。
新型农民培训从2004年开始实施,侧重点是通过培训引导农民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服务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移,实现就近就地转产转岗就业;同时对拟转移到城镇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二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主要是针对进城求职和拟转移到城镇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者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
据统计,2004~2009年,全省共有372.8万人参加了培训,其中新型农民培训173.82万人,农民工职能培训199.1万人。
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转移就业能力,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劳务品牌,如“徽州匠士”、“合肥大厨”、“长丰缝纫”等,促进了我省劳动输出由自发型输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由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
此外,扶贫部门组织实施了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培训。
有关部门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也自行组织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农民工培训。
部门
主要培训项目
年度
合计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技能培训
11.78
41.3
56.3
54.3
163.68
农业部门
新型农民培训
22.7
22.77
25.57
32.04
31.62
33.33
168.03
扶贫及工青妇部门
转移培训等
5
5
6.4
7.4
8.2
9.09
41.09
合计
27.7
27.77
43.75
80.74
96.12
96.72
372.8
二、当前我省农民工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几年农民工培训工作,为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工就业,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农民工培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培训工作与满足广大农民工的培训愿望和就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财政投入的效益性也亟待进一步提高。
1、培训资源分散。
目前我省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都陆续开展了以农民工为对象的各类培训,但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各部门封闭运作,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设施建设、定点机构认定等方面缺乏的统一规划,导致政出多门,培训资源分散,各类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2、培训体系基础薄弱。
目前,全省农民工培训培训定点机构有900多家,主要由民办培训机构、职业高中、政府办培训中心以及技校、中等专业学校构成,但良莠不齐,难以适应培训需求,突出表现在:
一是师资力量薄弱,胜任职业教育师资尤其是实训教学师资严重匮乏。
二是实训设备不足,大多数的培训机构缺少必要的实训设备,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习训练的机会极少。
三是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各部门对培训的要求宽严不一,难以适当市场对农民工的技能需求。
3、培训成效不显著。
主要体现在:
一是针对性不强。
现有的培训方式基本上是实行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混合式培训,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培训与促进就业相脱节,农民工培训主要集中在技术简单,培训时间短的如美容头发、电脑操作等项目上,而市场需急的工种,如数控技术、机械加工等很少有人培训;二是培训质量不高。
由于培训力量基础薄弱,缺少职业技能教学的专业化能力和经验,农民工培训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率较低,培训总体上质量不高。
4、培训补贴补偿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资金分散管理,不能发挥培训资源的集成效应,培训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不高;二是培训补偿标准偏低,培训补贴资金难以弥补培训实际成本;三是补贴标准、拨付方式不一致。
有实行对劳动者免费培训的,也有实行先缴后补的;有补助培训机构,有直接补助给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个人。
同时,同一培训项目在不同部门补贴标准不一,高低不等。
三、对策措施研究
公共财政通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使得物尽其用 ,财尽其能,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公共财政不仅要矫正市场失灵,同时还要培育市场,提高经济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不断提高财政分配效益和财政管理水平,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农民工培训是公共财政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公共服务 ,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最终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内容,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积极探索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通过发挥财政职能,统筹培训政策,整合培训资源,促进创新培训方式,推动我省由劳动力大省向人才资源大省转变。
1、完善管理机制,整合培训资源
按照“三个统一,三不交叉”的思路,完善管理体制,统筹培训政策,整合培训资源。
即统一使用培训资金、统一制定相关标准,统一运用信息资源,做到培训机构不交叉、培训内容不交叉、培训对象不交叉。
(1)“三个统一”。
一是统一使用培训资金,就是在建立统一协调机构、统一培训计划基础上,财政部门统筹管理各部门的补贴资金,将分散在农业、人社、扶贫、教育各类农民工培训资金以及部分职业教育资金统筹使用,改变目前农民工培训资金部门分割的局面;二是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培训质量标准。
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实训条件、就业指导服务方面制定严格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准入标准。
同时对相同或相近的培训项目,统一制定培训标准,进行统一的质量认证和技能鉴定;三是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民工培训信息网络体系,各部门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对参加培训农民工培训时间、培训项目、培训等级、培训补贴等培训信息实行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培训的相关信息在各部门间相互开放,各部门均可以查阅参加培训农民工的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2)“三不交叉”。
一是培训机构不交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等部门分别根据各自的培训内容、培训标准等认定定点培训机构,各部门不交叉重复认定,改变目前存在的一家培训机构多家认定,一批培训对象,多家补贴的现象;二是培训内容不交叉,各部门明确划分培训项目,不重复设置培训内容;三是培训对象不交叉,农民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自主选择参加培训,一年内享受一次培训补贴。
2、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培训能力。
本着弥补市场缺陷,提高资金效率的原则,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职业训练与市场化培训相结合、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设施较为完善、功能较为完备的市、县级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必要的实训场所和设备,发挥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在农民工等培训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同时,提高公共职业训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农民工及其他劳动者提供公共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平台。
二是依托政府举办的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采取优惠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校企联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培育和丰富培训市场。
三是通过财政补贴政策等方式,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服务。
四是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持和鼓励培训机构从企业、院校聘用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工、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3、实施分类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
我省农民工培训应结合我省加快皖北发展、合芜蚌自主创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实行重点培训和分类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安徽崛起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重点培训。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实行重点培训。
一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围绕加工制造业、物流业、信息业,由政府引导,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式培训;二是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重点围绕自主创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专门培训;三是皖北地区及重要粮食生产市县,可依托培训机构,重点围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2)分类培训。
根据劳动者的不同人群,实行分类培训。
一是对拟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应主要依托企业或企业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来完成;二是对亦工亦农的游离型就业的人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开展农业科技及新农村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培训,主要依托县域范围内培训中心、职业中学等培训机构来完成;三是对企业在岗的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应主要由企业或企业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来完成;四是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由具有创业培训资质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五是对初、高中毕业后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就学的人员,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4、完善财政政策,健全补贴制度
一是各级财政对各类培训资金实行归口管理,统筹使用培训资金,打破目前资金分割的局面,发挥各类培训资金整体效益;二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工种来合理地确定培训补贴标准,制定合理的补贴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合格培训成果的方式,让培训机构“有利可图”,提高各类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利用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培训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适应市场的技能培训,将开展培训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逐步解决结构性“用工荒”问题;四是支持和鼓励开展转岗培训和提升培训,将企业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五是建立培训质量与财政支持挂钩的激励机制,通过合格率、领证率、就业率等项指标,进行培训绩效考核,将财政支持(如职业教学补贴、实验装备补贴、公共实训设备补贴)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促进提高培训质量;六是探索规范统一的财政补贴方式,简化补贴资金审批程序,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5、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培训方式转变
一是由劳务输出型培训向人力资源开发型转变。
尽管我省是人力资源大省,但技能人才短缺仍是短板,那种以自发转移的低层次劳务输出型培训已不适应发展需要。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职业地位、职业声望更关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知识面较宽、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的优势,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人力资源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由短期培训向中长期培训转变。
有计划地逐步把1~3个月的短期培训延长到6~12个月的中长期培训,让参训农民工真正掌握一门单项职业技能或具备初级技工甚至中级技工的水平,以拓宽他们的就业面,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三是由社会培训向院校系统培训转变。
把农民工培训真正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新成长劳动力在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接受系统正规的职业教育,使中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培训农民工的主体,把培训和就业衔接起来,促进实现统筹城乡就业
四是由职业培训向创新、创业培训转变。
在认真做好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训。
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劳动力主体后,他们价值多元,更向往自由发展,更具有创新和创业冲动。
因此,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创新能力和创业知识培训,必将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五是由重点培养老一代农民工向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转变。
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农民培训的重点和方向,老一代农民工主要由企业进行转岗和提升培训,将培训的重点转向新生代农民工,以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要。
课题组组长:
吴天宏
课题组成员:
朱艾勇林晓明解亚平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