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7256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docx

焊接电工教案第一章教案

 

焊接电工教案

 

机械工程系陈东

 

焊接电工(理论课)电子教案

编号1-01

课题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课时

2

编写日期

2016年2 月24日

授课

教师

陈东

授课专业班次

授课日期

15高焊班

年 月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

目标

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教学

重点

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教学

难点

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教学

课型

新课

教具

器材

多媒体白板

教学组织与过程

第一节 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

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

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电源: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

干电池、蓄电池等。

(2)用电器:

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

如电灯等。

(3)导线:

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

作用:

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开关:

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

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

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

电源两端或者电路中某些部分被导线直接相连,这时电源输出的电流不经过负载,只经过连接导线直接流回电源,这种状态叫做短路状态,简称短路

注意: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

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已具备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媒体及辅件

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任务准备

1.检查出勤、仪表

2填写考勤表课程表)

进行课前准备;

渐入学习角色

组织课堂,营造管理的学习情景;

任务引入

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物理上已经初步了解,但是我们应该在原有基础上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思考回答旧知

创设教学情境

温故:

对前一次课程内容的回顾;

引入新的任务

任务提出

1.任何复杂的纯电阻电路可以归纳为哪四部分?

2.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3.什么是常见的电路模型?

接收任务,分组讨论:

一二组:

1

三四组:

2

五六组:

3

任务研究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总任务;

启发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的实施方法

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明确分工

方案交流

组织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方法

各小组说明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

使各组可以取长补短

任务实施

巡视、帮助、启发、调协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组内任务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2.组内交流,汇聚成果

3.准备交流材料

做中学,做中教,教师巡视指导协调

任务交流

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任务结果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

各组分别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

各组展示成果,组间互动

任务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分ABC三个等级

分别对自己、对小组、对他人进行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业总结

1.电路:

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状态

(1.)通路(闭路)

(2).开路(断路)

(3).短路(捷路)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对所用到知识进行整理

对比记忆,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

 

焊接电工(理论课)电子教案

编号1-02

课题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课时

2

编写日期

年 月日

授课

教师

陈东

授课专业班次

授课日期

15高焊班

年 月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

目标

1.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2.电压电位电动势各自的概念和区别。

3.电功率和电能的公式

教学

重点

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

教学

难点

电压电位电动势的区别。

教学

课型

新课

教具

器材

多媒体白板

教学组织与过程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要有自由电荷。

(2)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

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2.单位:

1A=1C/s;1mA=10-3A;1μA=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三、电动势

1.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用符号E表示。

2.单位:

伏特(V)

注意点:

(1)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2)电动势的规定方向:

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

四、电位的概念

1.零电位点

计算电位的起点。

习惯上规定大地的电位为零或电路中的某一公共点为零电位。

2.电位

电路中任一点与零电位点之间的电压就是该点的电位。

五、电能

1.设导体两端电压为U,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q,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W=qU而q=It,所以

W=UIt

单位:

W-焦耳(J);U-伏特(V);I-安培(A);t-秒(s)。

1度=

=3.6⨯106J

2.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UIt。

3.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六、电功率

1.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

P=

或P=UI

单位:

P-瓦特(W)。

2.额定功率、额定电压:

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功率和电压,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若给用电器加上额定电压,它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此时用电器正常工作。

若加在它上面的电压改变,则它的实际功率也改变。

 

已具备知识

初中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媒体及辅件

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任务准备

1.检查出勤、仪表

2填写考勤表课程表)

进行课前准备;

渐入学习角色

组织课堂,营造管理的学习情景;

任务引入

课前复习

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思考回答旧知

创设教学情境

温故:

对前一次课程内容的回顾;

引入新的任务

任务提出

1.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2.电压电位电动势各自的概念和区别。

3.电功率和电能的公式

接收任务,分组讨论:

一二组:

1

三四组:

2

五六组:

3

任务研究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总任务;

启发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的实施方法

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明确分工

方案交流

组织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方法

各小组说明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

使各组可以取长补短

任务实施

巡视、帮助、启发、调协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组内任务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2.组内交流,汇聚成果

3.准备交流材料

做中学,做中教,教师巡视指导协调

任务交流

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任务结果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

各组分别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

各组展示成果,组间互动

任务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分ABC三个等级

分别对自己、对小组、对他人进行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业总结

1.I=

2.W=UIt

3.P=

或P=UI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对所用到知识进行整理

对比记忆,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

焊接电工(理论课)电子教案

编号1-03-01

课题

1-3电路的元件

课时

2

编写日期

年 月日

授课

教师

陈东

授课专业班次

授课日期

15高焊班

年 月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

目标

1.了解电阻的概念

2.了解电感的概念

3.了解电容的概念

教学

重点

1.R=

2.L=

=

3.C=

教学

难点

三个元件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区分

教学

课型

新课

教具

器材

多媒体白板

教学组织与过程

一、电阻

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

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

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

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ρ

式中:

ρ-导体的电阻率。

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单位:

R-欧姆(Ω);l-米(m);S-平方米(m2);ρ-欧⋅米(Ω⋅m)。

4.

(1)阅读P6表1-1,得出结论。

(2)结论:

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

ρ<10-6Ω⋅m

绝缘体:

ρ>107Ω⋅m

半导体:

10-6Ω⋅m<ρ<107Ω⋅m

(3)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

二、自感系数

1.自感磁通ΦL:

当电流通过回路时,在回路内产生的磁通叫自感磁通。

2.自感磁链:

ψL=NΦL

3.自感系数(电感):

L=

L表示各线圈产生自感磁链的能力,表示一个线圈通过单位电流所产生的磁链。

4.单位:

亨利(H)、毫亨(mH)、微亨(μH)

1H=103mH=106μH

三、线圈电感的计算

1.B=μH=μ

,Φ=BS=

,由NΦ=LI

L=

2.

(1)L由线圈本身的特性决定,与线圈的尺寸、匝数和媒质的磁导率有关,而与线圈中的电流无关。

四、电容

1.电容器两极带的电荷越多,产生的电压也越高,且对于一定的电容器,极板上带电量与极板间电压的比值是常数,这一比值为电容器的电容量。

2.C=

,式中:

C——电容量

q——电荷量

U——两极板间的电压

3.单位:

1F=106μF=1012pF

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介电常数成正比,与正对面积成正比,与极板的距离成反比。

2.C=ε

,式中:

ε-介电常数 法拉/米(F/m)

S-正对的面积 平方米(m2)

d-两极板间的距离 米(m)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

真空介电常数

ε0=8.86⨯10-12F/m

相对介电常数

εr=

已具备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媒体及辅件

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任务准备

1.检查出勤、仪表

2填写考勤表课程表)

进行课前准备;

渐入学习角色

组织课堂,营造管理的学习情景;

任务引入

课前复习

4.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5.电压电位电动势各自的概念和区别。

3.电功率和电能的公式

思考回答旧知

创设教学情境

温故:

对前一次课程内容的回顾;

引入新的任务

任务提出

教师提出本次课要完成的总任务

1.了解电阻的概念

2.了解电感的概念

3.了解电容的概念

接收任务,分组讨论:

一二组:

1

三四组:

2

五六组:

3

任务研究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总任务;

启发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的实施方法

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明确分工

方案交流

组织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方法

各小组说明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

使各组可以取长补短

任务实施

巡视、帮助、启发、调协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组内任务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2.组内交流,汇聚成果

3.准备交流材料

做中学,做中教,教师巡视指导协调

任务交流

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任务结果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

各组分别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

各组展示成果,组间互动

任务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分ABC三个等级

分别对自己、对小组、对他人进行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业总结

1.R=

2.L=

=

3.C=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对所用到知识进行整理

对比记忆,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

 

焊接电工(理论课)电子教案

编号1-03-02

课题

1-03-02电压源和电流源

课时

2

编写日期

2016年 2月24日

授课

教师

陈东

授课专业班次

授课日期

15高焊班

年 月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

目标

1.建立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2.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教学

重点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条件和应用场合

教学

难点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条件

教学

课型

新课

教具

器材

多媒体白板

教学组织与过程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一、电压源

1.电压源:

为电路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

2.恒压源:

电源内阻为零,电源提供恒定不变的电压。

3.恒压源的特点

(1)它的电压恒定不变。

(2)通过它的电流可以是任意的,且决定于与它连接的外电路负载的大小。

4.符号

二、电流源

1.电流源:

为电路提供一定电流的电源。

2.恒流源:

电源内阻为无穷大,电源将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

3.恒流源的特点

(1)它提供的电流恒定不变,不随外电路而改变。

(2)电源端电压是任意的,且决定于外电路。

4.符号

三、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电压源=理想电压源串联内阻R0

电流源=理想电流源并联内阻R0

2.电压源

U=US-IR0

I=

电流源

I=IS-

对外等效

=IS-

所以

IS=

=

,R0=RS

3.结论

(1)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可用一个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

条件:

IS=US/R0,RS=R0,如下图

(2)一个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可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代替。

条件:

US=ISRS,R0=RS如下图。

(1)IS与US的方向一致。

(2)等效变换对外电路等效,对电源内部不等效。

(3)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不能等效。

五、电源等效变换及化简原则

1.注意点(3)

2.两个并联的电压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压源,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个电流源。

3.两个串联的电流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流源,但两个串联的电压源可以直接合并成一个电压源。

4.与恒压源并联的电流源或电阻均可去除;与恒流源串联的电压源或电阻均可去除。

已具备知识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接触过电压源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媒体及辅件

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任务准备

1.检查出勤、仪表

2填写考勤表课程表)

进行课前准备;

渐入学习角色

组织课堂,营造管理的学习情景;

任务引入

课前复习

1.了解电阻的概念

2.了解电感的概念

3.了解电容的概念

思考回答旧知

创设教学情境

温故:

对前一次课程内容的回顾;

引入新的任务

任务提出

教师提出本次课要完成的总任务

1.建立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2.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接收任务,分组讨论:

一二组:

1

三四组:

2

五六组:

2

任务研究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总任务;

启发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的实施方法

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明确分工

方案交流

组织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方法

各小组说明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

使各组可以取长补短

任务实施

巡视、帮助、启发、调协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组内任务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2.组内交流,汇聚成果

3.准备交流材料

做中学,做中教,教师巡视指导协调

任务交流

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任务结果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

各组分别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

各组展示成果,组间互动

任务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分ABC三个等级

分别对自己、对小组、对他人进行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业总结

1.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2.恒压源和恒流源的特点。

3.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4.电源等效变换及化简原则。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对所用到知识进行整理

对比记忆,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

焊接电工(理论课)电子教案

编号1-04

课题

1-4电路的工作状态

课时

2

编写日期

年 月日

授课

教师

陈东

授课专业班次

授课日期

15高焊班

年 月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

目标

1.了解什么是负载状态。

2.了解什么是空载状态

3.了解什么是短路状态

教学

重点

三种状态的概念

教学

难点

三种状态的区分

教学

课型

新课

教具

器材

多媒体白板

教学组织与过程

电路有三种工作状态:

负载状态、空载状态和短路状态

(1)负载状态:

负载电阻和电源接通

I=U/R;U=E=I*R;P=PE-△P

式中PE=EI——电源产生的功率;

△P=I*I*R.——电源内阻上损耗的功率;

P=U*I——电源向外电路负载输出的功率.

(2)空载状态:

外电路电阻对电源来说是无穷大(R→∞)

I=0U=EP=PE=△P=0

(3)短路状态:

外电路电阻R=0时,电流不经过负载r为电源内阻

已具备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媒体及辅件

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任务准备

1.检查出勤、仪表

2填写考勤表课程表)

进行课前准备;

渐入学习角色

组织课堂,营造管理的学习情景;

任务引入

课前复习

1.建立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2.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思考回答旧知

创设教学情境

温故:

对前一次课程内容的回顾;

引入新的任务

任务提出

教师提出本次课要完成的总任务1.了解什么是负载状态。

2.了解什么是空载状态

3.了解什么是短路状态

接收任务,分组讨论:

一二组:

1

三四组:

2

五六组:

3

任务研究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总任务;

启发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的实施方法

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明确分工

方案交流

组织各小组介绍各自的任务完成方法

各小组说明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

使各组可以取长补短

任务实施

巡视、帮助、启发、调协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组内任务分配,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

2.组内交流,汇聚成果

3.准备交流材料

做中学,做中教,教师巡视指导协调

任务交流

组织学生将各自的任务结果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

各组分别就自己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呈现解说

各组展示成果,组间互动

任务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分ABC三个等级

分别对自己、对小组、对他人进行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业总结

对学生实施任务的整个过程的评价;

2.对用到的知识的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对所用到知识进行整理

对比记忆,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

 

焊接电工(理论课)电子教案

编号1-05

课题

1-5基尔霍夫定律

课时

2

编写日期

2016年2 月24日

授课

教师

陈东

授课专业班次

授课日期

15高焊班

年 月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教学

目标

1.掌握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的概念。

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教学

重点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应用

教学

难点

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推广应用

教学

课型

新课

教具

器材

多媒体白板

教学组织与过程

基尔霍夫定律

一、基本概念

1.复杂电路。

2.支路:

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

节点:

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路汇聚的点。

回路:

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网孔:

没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

3.举例说明上述概念。

4.提问:

图3-1中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条回路、几个网孔?

5.举例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形式一:

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I入=∑I出

形式二:

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零。

∑I=0

规定:

若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则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

2.推广:

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

流入封闭面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封闭面的电流之和。

例:

本节例题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内容:

从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各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U=0

2.注意点:

(1)在绕行过程中从元器件的正极到负极,电压取正,反之为负。

(2)绕行方向可选择,但已经选定后不能中途改变。

已具备知识

简单直流电路

教学方法

教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媒体及辅件

课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任务准备

1.检查出勤、仪表

2填写考勤表课程表)

进行课前准备;

渐入学习角色

组织课堂,营造管理的学习情景;

任务引入

课前复习

1.了解什么是负载状态。

2.了解什么是空载状态

3.了解什么是短路状态

思考回答旧知

创设教学情境

温故:

对前一次课程内容的回顾;

引入新的任务

任务提出

教师提出本次课要完成的总任务1.掌握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的概念

2.基尔霍夫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