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7109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4.考试结束后,只把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留好,以备评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以下4题。

1.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B.乙C.丙D.丁

2.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

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3.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4.下列有关四个国家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读下图,完成5-6题。

5、甲、乙之间的距离约为:

A1110千米B2220千米C555千米D18000千米

6、从甲点到乙点走最短离,行进的方向是:

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D先正北,再向正南

7.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

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鲁、粤

B.京、吉、苏

C.吉、苏、鲁

D.粤、吉、苏

读右图,回答8-9两题:

8.下列关于A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国冬季盛行东北风

B该国中西部的德干高原是茶叶的主要种植区

C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

D该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9.我国哪个省的气候与A国的主导气候一致:

A海南省B山东省

C浙江省D青海省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A地所在国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该国西临大西洋

B该国的地势是两侧高中间低

C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

D该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11.下列叙述中与A地沙漠气候形成无关的是:

A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B受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C受到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

D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

回答12题。

12.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A.热量B.降水

C.海拔D.人类活动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B.小麦、谷子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

14.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B.海拔高度不同C.水热条件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

/读“我国沿30º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回答15~16题。

15.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年太阳辐射量②7月均温③地势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16.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气温低B.云量多,反射强

C.距海近,水汽多D.纬度低,对流旺

17.下图中,反映北美洲的地形剖面图是: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18.北美洲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19.有关美国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A农业广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B玉米带主要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C小麦带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

D各种农作物产量在世界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于631年10月到达摩揭陀国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学习。

645年2月,回到长安。

图3为玄奘取经路线图,回答20~21题。

 

A.断层  B.向斜成谷

C.冲积平原  D.缓斜平原

21.玄奘跋涉途中()

A.从长安至碎叶途中,降水始终减少B.从碎叶至曲女城途中,气温不断升高

C.到达那烂陀时,当地盛行东南风D.返回长安时当地河流水位处于全年较低值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22—23题

22.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3.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

B.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

D.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

下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F地形区山河相间,水力资源丰富②A地为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③E山脉北侧河流属于黄河水系,南侧河流属于长江水系④D山脉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5.下列关于B、C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地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②C地属于亚热带,伏旱是威胁该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③B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④C地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冬小麦、油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读表,回答26~27题。

水资源

人口总数

耕地资源

东北

5.56℅

8.76℅

16.97℅

46.44℅

19.55℅

14.44℅

33.72℅

38.64℅

25.1℅

6.14℅

26.02℅

31.9℅

8.14℅

7.03℅

11.9℅

26.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27.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8~30题:

材料一:

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

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

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

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随着“2010

东盟和中国联合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

成,一个将近20亿人口的世界最大市

场和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

自由贸易区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材料二: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开放

开发,将极大地促进环北部湾经济圈(下图)的崛起,使环北部湾经济区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第四大经济圈”。

28.图中甲地以“三江并流170余千米而不交汇”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三江并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②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③流水侵蚀作用④冰川侵蚀作用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29.湄公河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资源优势()

①水资源②水能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土地资源⑤石油资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④

30.与同属于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交通便利

B.区域内资源丰富,油气.生物等海洋资源丰富,森林.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C.面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国际协作条件好

D.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

二、综合题(40分)

31.(11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里氏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

海地是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位于海地岛西部。

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

海地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而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

4—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

(1)图示区域板块边界类型是。

(生长边界或消亡边界)(1分)

(2)向风海峡盛行风向是;海域②是海,简述②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4分)

(3)根据材料说明海地北部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3分)

 

(4)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海地河流的主要特征。

(3分)

 

32、读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评价高原山地气候对A地区农业的影响。

(8分)

 

33.冬天漫漫,春天还远,下图中A地区位于世界两大裂谷带之一的攀西大裂谷上,却冬天胜似春天,被称为四川的“三亚”,它就是攀枝花。

这里有富甲天下的矿产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而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冬日三绝”,即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生长时间最快的密集鲜花和罕见的温泉。

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图中,A处温度范围是多少?

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大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

 

(2)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地拥有“内陆同纬度地带最温暖的阳光”的原因。

(4分)

 

(3)请评价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

(4分)

 

 

34.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0分)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①在省境内;④在省(简称)境内。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卷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A

C

A

B

C

B

A

B

C

B

A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A

A

D

D

B

B

B

B

B

D

A

B

32、(8分)

有利: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农作物的品质优良。

(4分)

不利:

夏季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霜期长,只能一年一熟;降水较少。

(4分,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