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938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9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docx

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笔记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课程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法

英文名称:

TheTeachingMethodologyof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

3学分54学时

适用专业:

对外汉语

参考书籍:

1、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中山大学出版社。

3、周小兵等,《汉语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4、张辉等,《汉语综合课教学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5、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6、朱川,《汉语语音学习对策》,语文出版社。

7、吴中伟,《怎样教语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李晓琪,《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9、李晓琪,《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10、周建,《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1、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商务印书馆。

12、崔永华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3、丁迪蒙,《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学林出版社。

 

第一章总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性质和意义

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汉语作为外语或者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法:

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教学目标:

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教学原则:

指导语言教学的法则,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用以指导和规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所有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能力培养为核心、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教学方法:

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具体方法。

如直接法、语法翻译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法可分为观点、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面,具体方法就是指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和教学艺术。

如:

课堂中怎样引入新的语言点、怎样板书、怎样使用直观教具、怎样运用表情动作加深学生印象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怎样调节课堂气氛、怎样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等。

3、课程意义: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总结:

教学需考虑学习者自身因素,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方法也起着中要的作用。

4、与其他学科联系。

(1)与外语教学有密切联系。

(2)与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外汉语教学法

心理、社会语言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支柱

1、语言学原理。

(1)一切外语教学法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跟语言有关。

如何对待并且处理这些语言学原理、语言要素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就构成了不同教学法的原则和特点。

(2)每一种语言学派的兴起,都会形成以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的新外语教学法流派。

十七八世纪,机械语言学:

普遍语法——语法翻译法

二十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

不存在普遍语法,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听说法

二十世纪60年代,转换生成语言学:

语言规则具有生成性,教师要让学生发现规则——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社会语言学: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功能法

2、心理学原理。

(1)心理学研究什么?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活动

情感、意志-->心理过程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脾气、内外向-->个性倾向和特征

(2)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及个性倾向等等的研究,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外语教学方法。

十九世纪后期,实验心理学诞生,提出“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感觉而非思维”,导致了直接法的产生。

二十世纪40年代,在巴甫洛夫两个信号系统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自觉对比法。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后,在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听说法。

二十世纪5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视听法。

二十世纪6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作用下,产生了认知法。

二十世纪70年代,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倡导自然法。

3、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1)教育学的发展影响外语教学法

在传统古典教育思想(死记硬背)的制约下,只能采用翻译法。

捷克教育家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从而产生了直接法。

苏联教育学强调传授“正确的系统的知识”,对自觉对比法的确立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导认知法的崛起。

(2)教育心理学为教学法提供心理学的基础。

三、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汉语特点与教学)

(一)汉语语音、词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的音节由声韵调系统构成——重心放在声调的操练上没有复辅音;声调是难点

(2)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加强对比练习

(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多示范、多联系、多对比,利用教具,夸张发音等

(4)汉语拼音的学习(字音与字形分离)——音义、形义、音形反复出现、刺激

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

(1)趋向双音节——用语素组同义词

(2)缺乏形态变化——在词素的组合和词序的排列上多下功夫

(3)词义引申——利用词义联想和联系帮助记忆如:

光明——光亮——明亮

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

联合、支配、补充——组合和扩展训练

(2)语序的配对特点(主谓、定心、状心、动宾、动补)——注意配对习惯和配对的语义关系

(3)语序的变式——多做语序上的变换练习,丰富句型和句式

小结:

在教学中,学习者的经验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汉语的特殊性不容忽视。

当然,并不是像我们学习这样理论化,在具体学习中具体操作。

(二)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1、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

(1)听说比读写容易

特点:

死记硬认;认读汉字分三步音义、形义、音形;

只求听说,不愿读写

教学:

有计划、有步骤、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学汉字

(2)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教学:

a建立汉字的笔画观:

改弧形为弯曲,改圆形为方形,改斜线为撇那,化圆点为锋点

b了解和熟悉单一笔画及其走向

特点:

汉字都由单一笔画组合而成;走向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思考:

什么是笔画?

基本笔画有哪些?

(3)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教学:

初学时可利用母语对应帮助记忆;在课文和句子中学习;

群集再认分类记忆

(4)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句为主

特点:

对简单句掌握比较好,但复杂语句不易掌握

教学:

及时加快汉字教学速度

2、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认知汉语的特点和教学

(1)阅读比听说进展快

特点:

母语书面语中借用汉字,可以猜测,阅读较好

听说较慢,由于借用汉字读音不同影响,习惯用母语交谈,上课较为矜持

教学:

鼓励;训练快速回答、反映的能力;加强语音识别和辨析

(2)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

教学:

指出形体、意义差异,加强读音辨析和记忆

(3)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教学:

调动和加强正迁移,控制和减少负迁移

小结:

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方面都有本身独特的特点,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习者注意到这些特点,提高学习和认知汉语的效果。

第二章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一、总体介绍。

1、分类:

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以分为:

认知派:

强调自觉掌握。

如:

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

(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经验派:

强调习惯养成。

如:

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

(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习惯)

人本派:

强调情感因素。

如:

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

(强调人文因素,以学生为中心,教为学服务)

功能派:

强调交际运用。

如:

交际法。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按照教学目标可分为:

以听说实践为主:

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全身反应法等。

以分析理解为主:

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

2、特点:

每一种理论都有当时社会发展大背景的依托,并适应着一定历史时期语言教学的需要。

每一种教学法都是在前一种教学流派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具体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18世纪开始,19世纪初成熟)

1、含义:

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也称为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主要通过翻译手段,最终主要培养了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

语言学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不同的知识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2、主要教学原则:

(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要求学生熟记语法规则,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2)语言材料的内容服务于形式。

(内容编选不考虑趣味性、知识性等因素,只为了适应语法规则,往往枯燥乏味)

(3)运用母语教学。

(翻译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

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主要培养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3、评价:

成就:

(1)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

(2)重视语法教学,较适应成年人学习语言时重理性分析和归纳的特点,使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发展了智力和能力。

(3)阅读原著和名著,学生文学修养高。

另外:

便利易行,无需教具、设备;容易测试,班级易于管理。

不足:

(1)过分强调语法学习。

学习手段变成了目的。

(2)过分依赖母语。

延缓目的语的使用,阻碍目的语思维形成。

(3)过分注重书面翻译。

忽视了口语教学,缺乏语言交际能力。

另外:

阅读脱离实际;强调死记硬背,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绝对权威,学生缺乏主动性。

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直接法directmethod(19世纪下半叶)

1、含义:

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也称反语法翻译法、改革法、现代法。

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而不依赖母语和翻译。

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国际贸易频繁,需要大量能用外语口语进行交际的人才。

语言学观点:

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

心理学基础:

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连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2、主要原则:

(1)直接联系:

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

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常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

(2)以口语为基础:

先听说,后读写

(3)模仿为主,重复练习

(4)句本位原则:

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用归纳法教语法:

先感知,再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主动形成习惯。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

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

3、评价:

成就:

(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为后面流派开先河,促进翻译法变革。

(2)制定整套练习体系,编出教材

另外:

注重语言实践,多说多练;利用直观教具,加深学生印象

不足:

(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抑制成人认知能力的发展

(2)理性的东西很难用直接法教学。

另外:

排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对读写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20世纪40年代产生,50年代推广到高校和中学,60年代全盛)

1、含义:

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听后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的运用语言(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一种方法。

也称为口语法、句型法、结构法、军队教学法等。

语言学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口语和书面语不一致,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

每种语言都有独特的结构,要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

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的习惯,二语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2、基本原则:

(1)听说领先:

读写为辅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反复模仿、重复、记忆

(3)以句型为中心:

通过学习句型掌握目的语

(4)排斥或限制母语:

教师尽量用目的语教学,以直观手段或情景、语境等辅助,要求学生也直接用目的语理解或表达。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重点。

(6)及时纠错,培养正确语言习惯:

避免养成错误的习惯

3、评价:

成就:

(1)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发展。

(2)建立起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

(3)把句型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利用对比法确定重点、难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法则。

(5)出版了大批优秀的听说教材。

如:

《英语九百句》

另外:

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等

不足:

(1)过分注意语言结构形式,忽视了语言材料的内容和意义,导致学习者不善于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交际。

(学习者只能流利地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难以具备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

(2)过分重视机械性操练(枯燥乏味、不易引起学习者兴趣,也忽视了学习者认知能力的能动作用)不利于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另外:

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练,句型操练脱离语境。

(四)视听法audio-visualapproach(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成年人短期速成)

1、含义:

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也称圣卢克法、情景法。

来源于直接法和听说法,继承了二者的长处,重视口语,用目的语直接教学,强调反复操练,强调语言对比。

它克服了听说法脱离上下文和一定语境孤立进行操练的缺点,提出了情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议政厅结构感知的新教学法体系。

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为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结构就是掌握了该语言,主张对目的语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和描写。

2、基本原则:

(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有控制的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频率高的、具有代表性的

教学过程:

展示和感知——理解和记忆——联系和运用(使用广泛P25,50%)

3、评价

成就:

(1)声音和图像结合,调动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语言同实际情景结合,便于理解

(2)创造真实语言环境,提高学习有效性、积极性

(3)教材建设方面卓有成就《新概念英语》

不足:

(1)过分强调整体模仿学习,缺少分析和归纳,难以用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和把握外语学习,学习效率低(成人)

(2)忽视阅读,听说读写不能同步发展;抽象内容难以掌握

(3)更注重形式,忽视了情景同话语结构的配合,达不到交际内容的实际性,难以满足实际交际需

(五)认知法cognitiveapproach(二十世纪60年代)

1、含义:

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的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认为在二语学习中应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并掌握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理论基础:

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心理学。

主张语言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系统,人类学习语言决不能单靠模仿记忆,而是一种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创造性的运用过程。

2、教学原则:

(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反对机械的刺激——反应式学习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演绎法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反对有错必纠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3、评价

成就:

(1)引进了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当代语言科学理论,使外语教学更为科学。

(2)把学习主体的认知心理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使外语教学法走向更为有效的发展道路

不足:

对如何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实践还比较模糊,教外国人学外语的实践较少。

(六)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二十世纪70年代)

1、含义:

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又称为交际法、意念法、意念-功能法。

语言学基础:

社会语言学。

更注重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语言学。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需要分析”选择应学习的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

2、基本原则:

(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要素:

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真实而实用的语言材料。

(3)教学过程交际化:

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多是实用的交际活动。

(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3、评价

成就:

(1)培养交际的能力,注意得体性。

(2)从实际需要出发,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创造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

(3)强调语言交际的目的,对错误保持一定的容忍度。

(4)重视专业外语的教学

不足:

(1)功能和意念的范畴很难确定。

(2)功能和结构的结合较难。

(3)不及时纠错不利于学习者的进步。

另外:

交际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相关环节作出相应改革

小结:

继承发展关系:

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

(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

对立关系: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

听说法——认知法

共存关系:

外语教学法学派相互共存,取长补短,并肩而行。

直接法是作为与翻译法针锋相对的流派而产生的,但翻译法却没有因此而淘汰,直接法也没有因为翻译法的批判而消失。

认知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

但听说法却没有因为受到抨击而衰退,认知法也未因听说法的责而被替代。

相反,它们却“和平共处”。

这是因为各派的侧重点不同而各有所长的缘故,它们不能互相取代,而只有在发展中共存。

三、教学法的发展趋势

(1)综合化趋势:

各种教学法都有合理内核,现代的教学往往融合了多种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方法)

(2)在语言习得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语言教学规律

(3)培养目的语交际能力成为共识。

(4)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感因素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第三章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原则(2课时)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1、要素一:

教学单位

教学单位是指:

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

分为:

教学课时、教学单元、教学阶段。

(1)教学课时:

学期总课时:

指教学一门课程或完成一本教材所需要的课时总数。

举例。

课文课时:

教学一篇课文所需要的课时数。

举例。

*一般的教学单位都是指课文课时,一个课时即为一个教学单位。

(45分钟、50分钟)

(2)教学单元

教学单元是指:

由若干篇课文组合起来的较大的教学单位。

*有的教材本身是由几个单元组合而成的,有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自行划分。

(可以按照题材、语法点、功能、情景等进行划分)

(3)教学阶段

教学阶段是指:

比教学单元大、时间跨度长的教学单位。

通常将一个学期分为:

期中和期终(期末)两个阶段。

2、要素二:

教学环节——5个基本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包括教的组织和学的组织。

教的组织:

主要是教具准备。

(图表、投影仪、磁带、电视录像带)

学的组织:

目的是让学习者做好学习的准备。

(课本、纸笔、情绪、注意力)

*一般安排在课的开头,但教学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

(2)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方法:

提问、改错、小测验、回忆学过的有关知识、课外作业订正

(3)讲练新内容(最组要的环节,一般占到60%)

导入新课:

常用导入方法有图片、录像、录音、文化背景介绍等。

如:

《愉快的傣乡行》导入:

傣族和泼水节的介绍

讲解新知:

一般讲述为主,要适当活跃气氛。

避免满堂灌,时而穿插一些问答和练习,适当利用板书和展示图片。

操练新知:

灵活运用。

可在讲解后进行专项训练,也可与讲解结合起来进行。

(4)巩固新内容:

一般方式有教师总结、学生复述回讲、师生快速反应练习等。

一般用时不多,可起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作用。

(5)布置课外作业:

课本或课外(补充)

*不同课型有不同的特点,环节安排可有所变通。

如听力课一般没有巩固新内容;导入也可省略。

3、要素三:

教学步骤(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教学步骤是指:

比较学环节小一级的教学结构单位,或者说是教学环节的下位概念。

环节包括步骤,每个环节往往是由若干个步骤串连起来实现和完成的。

一般由视、听、读、写、问、思、说、练等要素根据教学需要组合而成。

主要用于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和巩固新内容等环节。

4、要素四:

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是指:

与教学有关的具体活动。

广义:

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也包含其中。

狭义:

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如图片出示、板书、情景模拟、游戏、问答、讲授、练习、讨论、参观、语言实践等。

二、教学的一般过程。

1、分析阶段

确定起点状态:

了解学习者的汉语程度、水平;可采用测试、交谈等手段;

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重新确定起点

分析教学任务:

吃透两头,探索中间

两头:

学习者的原有水平——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中间:

中间的台阶要多高、多宽、多深,要跨越多少障碍。

主要是生词、句型、文化方面。

陈述教学目标:

一般反应在教案的开头。

应包含三方面:

传授哪些知识、达到怎样的水平、转化为怎样的能力P44

如: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有时,水平和能力会融合在一起。

2、实施阶段

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

方法:

谈话、问答、对话、讨论、讲练、对比、直观、视听

教具:

尽量采用

活动:

游戏、参观、调查、访问、情景对话、语言实践

适应个别差异(同一个班级)和民族差异的教学

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升学——把握好赞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的分寸

掌握技能——商务人员。

以鼓励为主

无明确动机——中学生,满足父母要求。

严格要求。

另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个人或交换生,往往是短期

教学方案实施

教案: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

包含有效教学技术的选择和设计,学习者差异的考虑和顾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

*教案要包括所有的教学过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随时调整。

P45

3、反馈阶段

测量与评估教学结果

测评方式:

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口头或试卷。

日常教学的测评要注意:

1)测评时间:

不另花时间2)测评形式:

不另拟试卷

3)测评项目:

有选择、有重点4)测评标准:

数量、质量

诊断与补救教学

“诊断”是找出原因,根据“诊断”进行补救,要分别对待。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精讲多练

精讲:

含义P47

多练:

含义P47

效果:

P47符合认知心理活动规律,形成语言学习良性循环。

补充:

精讲多练的内容

(1)首次出现的新知识点,如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常用句式等。

(2)虽然不是新知但是学生很难掌握、很难理解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