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语文6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890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周语文6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周语文6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周语文6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周语文6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周语文6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周语文6节.docx

《第一周语文6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周语文6节.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周语文6节.docx

第一周语文6节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先学”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1课时       授课时间:

 2014.3.3    

年级组

三年级

备课人

韩莲凤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1、燕子

课型

新授

备注

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

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关键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描写春天的好词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2’

 

13’

 

5’

 

15’

 

5

 

2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念儿歌《春天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预习反馈,掌握字词。

1、按照要求小组检查预习的识字、朗读并反馈。

2、全班有重点反馈

去音节认读并订正字音

3、交流不认得的字的识字方法。

三、感知课文,理解内容。

1、指生分段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思考:

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主要讲了什么?

四、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学生自己练习组词

2、看3、描4、写5、比6、改

3、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便于小组检查、全班反馈。

互相检查纠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点字笔画的位置和写法

与范字对比,找出差距

对比观察,品字。

培养合作精神。

评析。

你的哪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课堂检测:

同桌互查生词:

俊俏荡漾偶尔聚拢

增添掠过五线谱燕子

稻田一圈疲倦音符

演奏赞歌吹拂沾水面

6、布置作业:

必做:

生字扩词

选作:

1、听写。

2、朗读课文。

 

小组查字、读文

有错字生领读

提示读音

交流识字方法

换语境读词

指生分段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跟读

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生改字,练写

展示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

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

(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进一步巩固生字的认读,掌握多种识记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注学生互评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1、燕子

燕聚稻

 

教学反思

在课文导入时启发学生对春天景物特点的了解,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让学生对春天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在学习生字时巩固生字的认读、生字的书写顺序,掌握多种识记方法。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先学”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2课时       授课时间:

 2014.3.3    

年级组

三年级

备课人

韩莲凤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1、燕子

课型

新授

备注

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3.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难点:

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关键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描写春天的好词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5’

二、

28’

 

5

2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勾画:

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

2、反馈。

思考:

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3、师:

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

4、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6、谁愿意把课文描写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句、第三句。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

指名同学读句子。

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2)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3、学习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机”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2、“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再把这句读一读?

“小圆晕”是什么?

(教师板画)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

想过吗?

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

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

(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读读、画画。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的是什么?

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6、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

7、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

课堂检测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必做:

—《语文能力培养》

选作—1、用“增添、”“偶尔”造句。

评议。

2、预习第2课

课件出示,指生领读

生自由读

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指生汇报

课件出示长句子

全班交流

自由朗读

展示朗读

默读交流

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指生汇报

 

全班交流

学生练读

 

学生看图体会

 

自由汇报

读读画画

看图思考

自读句子

细读体会

 

独立完成

小组检查

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说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打下基础。

 

本段文句优美,是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好材料,在学生反复品读后,再学习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在读中理解品味,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阅读中感悟,用阅读的方式来表达感情,实现与作者在感情上的共鸣

 

关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学生之间互评能力的培养。

 

2、填空

()的燕子()的春天

3、读一读,填一填

(1)一身()的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2)微风吹拂着()柳丝。

板书设计

外形外形美

1、燕子飞回来活泼可爱春之美

飞行小巧灵活飞行美

歇息歇息美

教学反思

在指导学生理解“几痕细线”的“痕”时,我出示了同义词“几根电线”,让学生判断,可是学生们都懵懵懂懂,于是,我又出示了幻灯片,几只小燕子停在电线上,引导学生观察,由于电线离我们太高太远,看不清楚,这时,有的同学临脱口而出“若隐若现”,非常恰当的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我赶紧表扬:

“词语积累的多了,才会运用自如。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先学”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3课时       授课时间:

 2014.3.4   

年级组

三年级

备课人

韩莲凤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2、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备注

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学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记背诗句

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2’

 

8’

 

14’

 

10

 

5

 

1’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

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预习反馈,掌握字词。

1、按照要求小组检查预习的识字、朗读并反馈。

2、全班有重点反馈

去音节认读并订正字音

3、交流不认得的字的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便于小组检查、全班反馈。

三、感知课文,理解内容。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

(板书:

2.咏柳)

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以“咏”字为题的古诗,叫咏……(学生答:

咏鹅)

3、那么“咏”是什么意思?

“咏柳”呢?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2)“绿丝绦”指什么?

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这么比喻?

4、、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5、背诵古诗。

四、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学生自己练习组词

2、看3、描4、写5、比6、改

五、课堂检测:

填空:

()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

不知()谁裁出,

二月春风()。

六、布置作业:

必做:

生字扩词

选作:

1、听写。

2、朗读课文。

指名背诵

 

小组查字、读文

有错字生领读

提示读音

交流识字方法

换语境读词

 

全班齐读课题。

思考交流

指生汇报

独立体会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点字笔画的位置和写法关注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

板书和提示

师范写学生描红

与范字对比,找出差距

生改字,练写

展示

设计意图:

以诗导诗,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起学生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通过学生自由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在诗句中正音。

关注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

 

学生已有了学习古诗的经验,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一片自主研究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就必须指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同时适度讲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要使学生达到记背诗句,难字的书写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在诗声琅琅的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一写,可谓动静结合,效率可更高。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指导观察,启发学生去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情感,同时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先学”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4课时       授课时间:

 2014.3.5    

年级组

三年级

备课人

韩莲凤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2、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备注

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上一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春日》。

2、背诵两首诗。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记背诗句

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3’

 

二、

5’

 

三、

10

 

四、

10’

 

五、

5

 

六、

2’

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咏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回顾:

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课件出示

二、预习反馈,掌握字词。

1、按照要求小组检查预习的识字、朗读并反馈。

2、全班有重点反馈

去音节认读并订正字音

3、交流不认得的字的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便于小组检查、全班反馈

感知课文,理解内容。

]、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相机点拨:

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

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

老师朗读散文: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师:

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4、背诵古诗。

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学生自己练习组词

2、看3、描4、写5、比6、改

课堂检测

课件出示检测题

1、辨音

绦(taotiao)似剪刀(shisi)裁衣(caichai)

2、选择正确的意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妆”表示

妆饰

打扮

化妆

3、理解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必做-《语文能力培养》第2课。

选作-1、默写古诗。

2、背诵描写春天的诗歌。

课件出示,指生背诵

生自由说

全班交流

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生: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点字笔画的位置和写法

教师随着学生说进行板书和提示

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与范字对比,找出差距

生改字,练写

展示

 

独立完成

小组检查

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鼓励孩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在古诗教学中,要注意从分析语言入手,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生动形象,引导他们领会诗情画意,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就必须指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同时适度讲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

学生写完后,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关注学生书写能力和互评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教学反思

学生已有了学习古诗的经验,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一片自主研究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分析语言入手,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生动形象,引导他们领会诗情画意,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先学”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5课时       授课时间:

 2014.3.6    

年级组

三年级

备课人

韩莲凤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3、荷花

课型

新授

备注

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学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

关键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5’

 

10’

 

15’

 

5’

 

5

一、激趣导入

  1、多媒体出示课题:

荷花。

你见过荷花吗?

它是什么样的呢?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师课件展示荷花图。

再说说荷花的样子。

3、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预习反馈,掌握字词。

1、按照要求小组检查预习的识字、朗读并反馈。

2、全班有重点反馈

(1)去音节认读并订正字音

(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主要讲了什么?

3、巩固识字

课件出示生字词,便于小组检查、全班反馈。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1)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文章条理。

第一节:

“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三节:

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四、五节:

自己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三、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学生自己练习组词

2、看3、描4、写5、比6、改

四、课堂检测

课件出示检测题

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河花,穿着雪白的衣上。

()()

(2)风过了,我停止了舞导,净净地站在那儿。

()()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必做-生字扩词。

选作-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喜欢的___花,以“____的____”为题写一个片段。

 

学生自由汇报

 

小组查字、读文

 

有错字生领读

提示读音

交流识字方法

换语境读词

指生分段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跟读

生自由读文

指生汇报

 

指生领读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点字笔画的位置和写法

教师随着学生说进行板书和提示

师范写

学生描红

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与范字对比,找出差距

生改字,练写

展示

设计意图:

 《荷花》可用谜语导入: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

以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自由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预习交流时关注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使学生读有目的,能避免单纯地、盲目地读书,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后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可以提高学生读书的认真的程度。

关注学生书写能力和互评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

3、荷花

味道

姿态:

叶、花

想象自己就是那种花

教学反思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以学生为本,本课课文教学中为了不破坏它的整体韵味和美感,我设计的第一课时重点是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鼓励孩子在阅读中思考,提出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科“情知课堂——我先学”教学设计

第一周第6课时       授课时间:

 2014.3.7    

年级组

三年级

备课人

韩莲凤

复案人

刘艳芙

教学内容

3、荷花

课型

新授

备注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

关键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教  学  过  程

环节时间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复案

一、

5’

二、

28’

 

三、

5’

 

四、

2’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

1.自读第一段,思考:

这一段些什么?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

为什么?

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小结:

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你都看到了什么?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习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

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

(板书:

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启发:

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问:

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

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2).“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3).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习四、五自然段

(1).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

我在干什么呢?

我会这样说明什么?

(板书:

荷花美)

师小结:

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2).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

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象:

蜻蜓会告诉我什么?

小鱼呢?

(自由讨论)

课堂检测:

按原文填空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像()。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

有的(),露出()。

有的(),看起来()。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必做:

-《语文能力培养》

选作:

小练笔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课件出示,

指生领读

生自由读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生汇报

 

独立思考

集体交流

学生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