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84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docx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项目规划方案

“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名称取自于成语“勤耕不辍”,可后接“天道酬勤”,亦与学校校训“奋进勤学”相呼应。

用作农场名,意在勉励学生辛勤耕耘,培养勤劳的品质。

2017/1/09

肥东县草庙学校

 

一、前言

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中小学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孩子在生活中动手劳动的机会比较少,自理能力比较差,分不清鱼类的种类、蔬菜种类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会做菜煮饭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项目建设很有现实意义。

肥东县草庙学校“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从微观上看,能让孩子学会一些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满足他们做父母小帮手的心理需求。

从宏观上看,让学校劳动教育不再停留在书本上,为一些中小学如何真正落实劳动教育提供借鉴。

该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以“教育要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为项目的教育理念,从引导学生动手进行植物的培育,引导学生进行家禽孵化,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在劳动的过程中引导探究相关科学原理,将教育完美地融入劳动。

二、实验室指导思想

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旨在促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在项目实践中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通过创新实验室计划的实施,培养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创新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境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验室项目概况

肥东县草庙学校成立于2014年5月,是肥东县北部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是由原草庙学区中心学校和原草庙中学资源整合合并而成,原草庙学区中心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草庙中学始建于1968年,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

学校有两个校址,距离较远,相距近4里,因此现分中学部和小学部进行教学,其中4-9年级集中在中学部进行教学,幼儿园及1-3年级依然在小学部进行教学。

小学部占地101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904.5平方米;中学部占地面积33190平方米,建筑面积3523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7000余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500余名学生,教职工62人,图书室、电脑室(50座)、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留守儿童室、音乐室、美术室、体卫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秉承“尚美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之路,潜心探索“尚美育人”的现实路径,通过课程与活动、教学与管理等有效载体,把孩子们培养成为“美的学生”、让老师成为“美的教师”、把课堂变成“美的课堂”、把学校办成“美的学校”、让教育成为“美”的事业的朴实愿景逐步得以实现。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现决定利用学校空间资源建设“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

四、实验室建设目标

(一)硬件建设目标

创新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数字化植物检测设备、小鸡孵化设备,实验室还需配备其他相关配套设备,以进行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实践活动。

建成能满足个人、小组、教学班以及校际、社区之间进行各项植物培育实验和小鸡孵化实验要求的实验室。

实验室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智能设备,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模块知识进行阅读。

(二)软件建设目标

形成“勤耕农场”特殊的教学方式与管理机制,实验室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局限于验证性试验,更多的是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的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劳动获得实践结果。

实验室日常管理秉承“课题引导、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方针,以课题为核心通过设置综合性项目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强化实践过程中的全程学习,组织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指导学生项目。

形成学习中“小问题独立解决、一般问题互帮互助、大问题老师辅导”的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理论课程学习探求解决方案,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创新实践活动。

既教授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能力,与创新实验室的探究氛围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三)学生培养目标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学生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全体学生都能了解、学习到植物和小鸡孵化的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利用数字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明显提高。

第二层次:

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实验,这些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试图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提高和增强。

第三层次:

涌现一定数量的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高素养学生,在实验项目设计、利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中取得显著成绩。

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学生学习方式方面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并以此使其他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五、实验室空间设计

(一)小农夫乐园

“小农夫乐园”是“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的植物培养单元,主要作为各类植物的培育基地,面积约20㎡。

本实验室将合理分割该区域,按照植物种类和生活习性进行培育。

具体分为绿叶蔬菜类的种植、扦插植物的种植、无土栽培植物的种植、水培植物的种植等,不同区域之间用醒目的指示牌进行标识。

此外,实验室配备了各种实用的现代农业智能设备,如光合作用试验箱、水培箱、自动灌溉系统、恒温恒湿培养箱等等。

考虑到在日常植物种植实践活动中,学生与泥土和水接触较多,鞋底可能会携带泥巴,因此在不同区域间会铺设鹅卵石小道,一方面可以起到清除泥巴的作用,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用作装饰,烘托种植乐园的氛围。

最后,为了在整体上营造种植乐园的气息,将在实验室周围内部墙壁及外部围墙添设各种种植壁画和种植技巧的图文板,突出“小农夫乐园”的特色,也便于学校进行管理。

(二)宝宝孵化园

“宝宝孵化园”是“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的动物培养单元,主要作为像蚕宝宝和鸡宝宝这类小动物的孵化基地,面积约20㎡。

实验室配备蚕宝宝孵化箱、鸡宝宝孵化器、照蛋器、消毒箱等专业智能设备。

本实验室按功能主要划分为蚕宝宝孵化区和鸡宝宝孵化区,以及宝宝认养区。

在认养区主要是挑选和认养可孵化的蛋或蚕卵,在孵化区主要完成小动物的孵化过程,观察和记录生命的诞生。

此外,在实验室整体设计上,本实验室应具备:

1、设立检测区、消毒区、孵化区、洗涤区、幼雏存放区。

2、孵化室应保温性能良好,以确保室内小气候的稳定。

3、孵化室与外界最好隔离,所有进入孵化室的老师和同学都应遵守消毒原则,以切断传染源。

4、孵化室应通风良好,保持空气的清新。

在孵化园教室内墙体装饰的设计上,可选择与生命周期和生命教育相关的图文版,介绍小鸡的孵化过程、蚕宝宝的生命周期等等。

(三)小能手教育室

“小能手教育室”是“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的课程培训单元,主要用于实践之前的知识讲解及活动准备等,面积约为30㎡。

教室设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讲台、学生定制课桌椅,此外,将专门划分出固定区域,利用墙角或墙壁区域设计储物空间,用于存放学生种植过程中的工具。

该教室不仅可用来日常授课,还可开展一些无法在“小农夫乐园”和“宝宝孵化园”进行的活动,如植物标本的制作、生态瓶的制作、鸡蛋彩绘等。

在“小能手教育室”该区域内,教师可以完成授课任务,学生可以在此处汇集,分享彼此的实验结果。

在探究出现问题之时,学生可以在此区域阅读相关书籍,静心思考。

(四)小神农展览馆

“小神农展览馆”是“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的成果展示单元,主要分为“丰收的田园”、“宝宝领养中心”、“农耕文化陈列区”、“小神农社团”四个功能区,占地面积30㎡。

“丰收的田园”主要作为“小农夫乐园”的成果展览,设置展览柜展示和介绍种植工具,摆放展览架展示种植收获和活动成果。

“宝宝领养中心”主要放置一些寄放有已经孵育成活的蚕宝宝和鸡宝宝的收纳盒,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购买宝宝喂养盒,即可挑选和领养自己喜欢的宝宝,带回家继续喂养。

售卖喂养盒所得收入可作为“小神农展览馆”的活动经费。

“农耕文化陈列区”主要是以图文版及书籍的形式展示,书籍可供学生借阅。

“小神农社团”主要是为与“小农夫乐园”和“宝宝孵化园”相配套的学生社团提供活动场地,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主要由“勤耕农场”创新实验室的学生自发组成,自我管理,有老师负责。

社团主要有“农场小记者站”、“小神农导游社”、“农场摄影团”、“宝宝福利院”、“新田园栽培创想社”等。

“农场小记者站”主要职能是对“勤耕农场”中发生的大事小事进行事实跟踪报道。

“小神农导游社”主要承担“勤耕农场”的导游和解说,组织农场中的相关参观游览活动。

“农场摄影团”主要职能是拍摄和记录“小农夫乐园”的植物生长状况、“宝宝孵化园”中蚕宝宝和鸡宝宝的成长周期,同时配合其他社团兼顾农场中大小活动的跟踪拍摄活动。

“宝宝福利院”主要是组织蚕宝宝和鸡宝宝的领养活动。

“新田园栽培创想社”主要是有种植想法和种植兴趣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探究创新的植物栽培方法等。

六、实验室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原则

思想性原则:

课程开发的内容,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向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渗透;在实践活动设计环节,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

将绿色环保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中,注重课程编写的思想性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科学性原则:

校本教材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并且在不同学习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通过科学编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提高知识的获取效率,达到知行合一。

趣味性原则:

创新实验室的课程编写以动手实践为主,剔除机械式的验证环节,将知识点打散分布,以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此外,课程的趣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发展性原则:

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通过课程的学习,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使他们能获得独立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获得植物栽培和动物孵化的基础知识,了解实践探究的科学方式,掌握植物种植的科学方式,熟悉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会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植物种植和动物孵化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通过调查,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具有初步的策划、组织能力,更完善的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种植和孵化,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体验,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并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种植和孵化,更具爱心、责任心,对自然、对生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通过自己动手种植植物、孵化动物,不仅绿化了校园、树立了环保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过程,实现了学校生命教育课程中重要的一课。

(三)课程内容

“小农夫乐园”课程内容:

1、各类植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方面,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2、代表植物的养护方面,如大蒜、芽菜、绿萝等。

3、栽培技术方面,如种子催芽、盆播、露地栽培、扦插、水培等。

4、植物欣赏方面,如典型植物功能、植物空间配置、色彩搭配、校园绿化方案设计等。

5、实践探究方面,所以涉及植物生长适宜条件,人工组培等拔高知识上均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

“宝宝孵化园”课程内容:

1、动物的种类和特征方面,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

2、各类动物的生命孕育与繁殖方面,如鱼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等。

3、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周期方面,以蚕和鸡为例。

4、动物孵化注意事项方面。

以鸡蛋的孵化为例,包括种蛋的挑选、孵化箱的使用、照蛋器的使用、翻蛋、判断胚胎的变化、孵化过程中的重量检测等。

5、动物饲养注意事项方面。

(四)课程评价

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要给以多种形式评价。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填写自评与互评表。

每节课后各小组都会拿到一张评价表,小组成员先要为自己坐一句话的评定,再由组内相互评议,产生小组评价等级。

最后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议。

2、作品展评。

课堂上,学生将栽培作品搬上讲台,并作简单说明,让全体学生欣赏评价。

学生的一些栽培作品直接用于美化教室和校园,同时又作为成果展览,让全校师生欣赏评价。

教师用相机记录下学生各类实践活动中的美好瞬间和优秀作品,在学校校本课程成果汇报活动中,向家长展示,让家长欣赏评价。

3、开放性理论知识考查。

教师编制考查试卷,试题以自主性、开放性为主,如“选择感兴趣的植物,谈谈它的栽培要点”,“为了更好的绿化教室、绿化校园,请你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在小鸡的孵化过程中,说说你的收获和感受”等。

学期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