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66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docx

届高三地理命题点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020届高三地理命题点: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典例分析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

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材料二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下图)。

(1)请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二,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3)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解析 第

(1)题,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的酸性气体为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该气体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降落到河湖中,使河湖水酸化,故②为“酸化”,残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过人体③呼吸系统危及人体健康。

认真分析关联图,不难填出相应内容。

(2)题,影响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主要从河口形状、河口风向、河流径流量等方面考虑。

结合图中信息,不难回答。

第(3)题,影响风能资源的因素主要从海陆间气压差、地面摩擦力等方面考虑。

答案 

(1)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②酸化 ③呼吸

(2)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命题突破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所示: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优势条件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煤炭运输量大:

由于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省外。

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向西有黄河,向东是太行山,向南是黄河,向北是干旱的荒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②水资源短缺

原因:

山西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解决措施:

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衰弱原因:

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弱。

(2)转型措施:

①实行战略性转移。

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弱,应注重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第三产业。

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④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

读“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施工

B. 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C. 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D. 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A.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B. 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C. 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D. 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母亲水窖”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严重缺水所实施的慈善项目,它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容器。

下图为甘肃省水窖建设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区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降水少B.降水以雪为主且冰冻期长C.水循环不活跃D.江河、湖泊污染严重

4.“母亲水窖”的建设

A. 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    B. 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

C. 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现状    D. 根本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

 

下图为两个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两区域发展工业的共同特征有

A. 矿产资源丰富    B. 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C. 水资源丰富    D. 重化工业基地

6.两区域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 臭氧层空洞    B. 大气污染    C. 酸雨    D. 水土流失

7.关于图甲中矿产品输出,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输入地区能源的综合利用    B. 缓解输入地区能源不足的压力

C. 改善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    D. 有利于输出地区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可知

A. 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在全国最大

B.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地区,灌溉设施多

C. 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

D. 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9.关于四个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A. 东部地区人均耕地少,西部地区人均耕地多

B. 中部和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于东北部地区

C.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中部地区机械化水平高

D. 东北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相等,农业生产差异小

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 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 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 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 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11.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 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 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下面是甘肃省局部地区图(椭圆范围内为有“陆上三峡”之称的风电基地分布区)及风电设施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图示区域近年来风电建设非常快速,是因为

A. 风能丰富    B. 交通便捷    C. 地价低廉    D. 政策支持

13.该风电基地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 当地市场小    B. 大风天数少    C. 地区差异大    D. 占用耕地广

14.为了缓解风能不稳定对电网的冲击,当地可因地制宜配套发展

A. 水力发电    B. 太阳能发电    C. 沼气发电    D. 生物能发电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下左图表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国家构成”,下右图表示“太阳能光伏产业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有关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叙述,正确

A. 发达国家的发电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资源丰富

B. 太阳能光伏发电较火力发电成本低

C. 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 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16.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征,目前,下列省区中适宜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是

A. 湖南    B. 江苏    C. 四川    D. 贵州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 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

D.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18.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三、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下左图(日本核电站分布示意图);下右图(日本能源构成示意图)。

(1)日本核电站的分布特点是                                                。

(2)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但其核辐射对我国影响较小,请结合相关地理知识说说理由。

 

(3)日本宣布将关闭部分核电站,这可能造成日本电力供应不足。

请你为日本政府献计献策。

 

(4)试运用相关知识对日本的能源构成作简要评价。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基地,截止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

近年来大庆重点发展了石化深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及仪表仪器生产等产业。

表3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 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

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新能源产业。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目前大庆和玉门在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面临问题的差异是

 

 

(3)根据各自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两市选择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原因是

 

 

(4)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对大庆、玉门这类资源型城市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

 

 

(5)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面,大庆和玉门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据此谈谈对“因地制宜”思想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2.C

【解析】

1.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施工,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西北通道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所以C正确。

3.AC

4.AB

【解析】

3.因该地区深居内陆,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因降水少,地表径流少,水循环不活跃;而因夏季气温高,降水的以雨水为主,且冰冻期不长。

故选AC。

4.“母亲水窖”的建设,储存水资源,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缓解了水资源紧张,增加了该地区农民收入;而储存水资源有限,不会解决干旱缺水现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区贫困面貌。

故选AB。

5.AD

6.BC

7.BD

【解析】

5.读图可知,甲区域为我国山西省,乙区域为德国鲁尔区。

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A对。

山西劳动力充足且廉价,而鲁尔区劳动力价格高,B错。

德国鲁尔区的水资源丰富,而山西水资源短缺,C错。

两地的工业部门都以重化工业为主,D对。

故选AD。

6.两地的工业主要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的,煤炭的燃烧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高,会导致酸雨的发生。

臭氧层空洞与人类使用制冷剂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为植被破,坏加之降水等自然因素导致的,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不大,故选BC。

7.山西煤炭资源的输出,可以缓解输入地能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输出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于输出地区的环境质量没有改善作用,也不利于输入地区能源的综合利用,故选BD。

 

8.CD

9.AB

【解析】

8.由图分析可知,耕地比重最大的地区位于西部,而东部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最大,不能说明面积最大,故排除选项A;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的是东北地区,而且该区域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比重小,说明灌溉设施较少,故排除选项B;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是西部地区,而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