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588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得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9分)

1.太阳出来了,雾zhújiàn(   )散去,大地shàshí()显露出盎然的生机。

2.小时候,妈妈常常qiān(  )着我的手来到小溪,来到zhuāngjia(   )地,来到pútao(   )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二、按要求填空。

(7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薄”字,先查部首,再查画。

在“薄雾”中“薄”的读音是。

 

2.“鼎”字一共有笔,第十笔是。

用“鼎”组两个词语: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

(10分)

若(  )若(  )  人(  )人(  )人声(  )(  )  

(  )(  )相接(  )崩(  )裂  风(  )浪(  )

1.写两个ABAC式的词语: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四、句子快乐屋。

(8分)

1.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

(2分)

(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3分)

2.我会补充句子。

(3分)

卵石间有多少的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着一个。

 

五、课文欢乐谷。

(9分)

1.《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和的顺序来写的,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

 

2.《走月亮》中“”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

 

3.《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写了、和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六、课内阅读。

(13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逐渐—(   ) 颤动—(   )

飞奔—(   ) 犹如—(   )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分) 

3.从“”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两段话是作者按照的顺序来写的,描写的是的景象。

(3分) 

4.文中的“水墙”指的是什么?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分) 

5.读了这两段话,你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有了怎样的感受?

(2分)

七、课外阅读。

(14分)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1分)

2.照样子,写词语。

(3分)

白茫茫

大大咧咧

3.请用“”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

(2分)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  )(4分)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

(2分)

八、习作。

(30分)

你游览过哪些自然景观呢?

写一篇习作,可以是身边的景物,也可以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它的特点。

不少于400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

(8分)

1.我看见爷爷舒shì(  )地坐在躺椅上,这kǒng(  )怕是爷爷感觉最yúkuài(   )的时候了吧!

2.kē(  )学家经过yánjiū(   )发现,蝙蝠通过嘴和耳朵来探路,实现在夜里捕捉飞蛾和wén(  )子。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

qiāo  qiǎo

1.秋天终于按捺不住酷暑的热,悄(  )然而至了。

2.因为爸爸妈妈已经睡着了,所以家里静悄(  )悄的。

zhǎnɡ  zhànɡ

3.我们赶紧回去吧,马上就要涨(  )潮了。

4.工作了一天,爸爸觉得头昏脑涨(  )。

xì  jì

5.系(  )鞋带这个简单的动作,奶奶已经不能完成了。

6.为了得到老师的联系(  )方式,妈妈询问了很多人。

三、连一连,把词语正确搭配起来。

(6分)

静静地    微笑

快乐地避开

灵巧地欣赏

轻盈的电线

柔嫩的叶子

极细的身体

四、照样子,写词语。

(6分)

孤零零

高高兴兴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句子中。

(6分)

即使……也……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它(  )飞,(  )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3.(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

六、口语交流台。

(7分)

随着最后一粒豌豆的生长,小女孩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了健康,如果见到她,你会对她说什么?

请写一写。

七、课内阅读。

(15分)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 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1.在选段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分)

2.科学家做了次实验,最终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而是。

(6分) 

3.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受到了的启发。

(3分) 

4.蝙蝠飞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分)

八、课外阅读。

(16分)

鲁班造锯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造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

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树,效率非常低。

一次上山的时候,鲁班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野草,一下子将手划破了。

鲁班很奇怪:

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都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

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huá huà)破的。

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食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

于是他就砍来一支大毛竹,用斧头削(xiāo xuē)成一条带有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干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

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这怎么能长久使用呢?

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gēng gèng)换竹片。

鲁班立刻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

不久的功夫,铁片做好了,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做试验,只见他俩一来一往拉了起来,不一会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shěng xǐng)力。

鲁班有了锯的帮助,按时完成了宫殿的建造任务。

1.把文中不正确的音节画掉。

(4分)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4分)

鲁班在建造宫殿时的烦恼是。

他从和那里得到启发,最终发明了。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2分)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

(3分) 

5.读了《鲁班造锯》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九、习作。

(30分)

我的

要求:

1.这次习作要求是写一个人,可以写你的朋友、家人、老师等。

2.把这个人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

3.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400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得分:

    

一、字词游乐园。

(20分)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1分)

(1)这所新学校的cāochǎng(   )的xuǎnzhǐ(   )十分讲究,不但要宽阔以满足学生需求,而且还要具有开放性。

(2)这座shānfēng(   )从cèmiàn(   )看像一位老人望着远方。

(3)妈妈把桑叶jūnyún(   )地pū(   )在了簸箕里。

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然后在括号里改正。

(2分)

要是你的手指不废一点儿劲,体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  )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

缘:

①缘故;②因为;③缘分。

(1)只缘身在此山中。

(   )

(2)他无缘无故地旷课。

(   )

4.选词填空。

(2分)

牢固  坚固

(1)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   )。

(2)(   )的城堡使敌人无法进攻。

5.看图写词语。

(3分)

这幅图描绘的是庐山美景,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些含有“山”字的四字词语?

请试着写出三个:

     、     、     。

如果让你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图中的庐山,你会选择哪些?

请试着写出三个:

     、     、     。

 

二、句子加工厂。

(10分)

1.请根据解释写诗句。

(4分)

(1)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成了山峰。

远看、近看、俯看、仰望景象各不相同。

(2)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照样子补充句子。

(2分)

如果你看到爬山虎那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如果你看到,你就会想起。

 

3.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缩句)(2分)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仿写拟人句)(2分)

三、课文直通车。

(13分)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处在、、

、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

这首诗中“,

”两句,说明了“当局者迷”这个道理。

学了这首诗,我得到的启发是。

2.《暮江吟》为我们描述了两幅自然界的画面,一幅是,另一幅是。

 

四、口语交流台。

(5分)

做完作业的小强在看电视,妈妈让他离电视远点,可他说,离近了看才好看。

1.请你劝说小强,让他听妈妈的话。

(3分)

2.该怎样保护视力?

提出两点保护视力的建议。

(2分)

五、课内阅读。

(11分)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3分)

2.这一段主要围绕“               ”这句话写的。

(2分) 

3.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

(2分) 

4.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吗?

为什么?

(4分)

六、课外阅读。

(11分)

蜜蜂

初春,家里来了一窝蜜蜂,它们钻进谷仓里安家,妈妈高兴得不得了。

因为在农村,有蜜蜂来是预示着这一年全家人将过得甜甜蜜蜜。

我天天观察它们,也渐渐了解了它们。

蜜蜂非常聪明,它们会建造巧夺天工的蜂巢。

奇特的蜂巢是由许多个六棱柱形的蜂房组合而成的。

数学家经过仔细计算得出:

使用同样的原材料,六棱柱具有最大的体积,从而可贮藏更多的蜂蜜,十分符合几何学原理和省工节材的建筑原则。

小小的蜜蜂真可以算是自然界中卓越的建筑大师呀!

蜜蜂很勤劳。

采蜜是它们的主要工作。

桃花、稻花、月季花……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它们忙碌的身影。

据说蜜蜂最远能够飞到离蜂巢14千米外采蜜,真了不起。

看到勤勤恳恳的它们,我怎能不深受感动呢?

蜜蜂体长虽然只有一到二厘米,但你可别小看它们,它们可都是英勇善战的勇士。

有一回,一只大马峰想溜进蜂房搞破坏,被放哨的“卫兵”发现了。

险情就是命令,许多小蜜蜂从巢里扑了出来。

它们在入口处布了个蜂阵。

只要马蜂飞过来,它们就同时扇动翅膀,并翘起尾部的武器。

“嗡”的一声,马蜂只好向后撤。

看到敌人还不肯离开,几只蜜蜂从阵里飞了起来,在敌人面前晃了一下,又落在阵里。

接着又有几只飞了起来……就这样反反复复,马蜂一点便宜也没占到,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为了守护家园,这些小精灵愿意付出一切,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听妈妈说,一窝蜜蜂一年可以为人们提供几十公斤蜜。

如果你正在品尝这甜入心底的美味,请不要忘了这是由千千万万平凡而又勤劳的小蜜蜂酿造的。

1.文章重点介绍了蜜蜂的几个特点?

分别是什么?

(4分)

2.为什么说蜜蜂的巢是巧夺天工的?

(3分)

3.为什么有蜜蜂来会预示着这一年全家人将过得甜甜蜜蜜呢?

(4分)

七、习作。

(30分)

植物王国里有无穷的奥秘,请选择一两种植物,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然后把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写下来。

不少于400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6分)

pīkāi  huǎnhuǎn  xuèyè

()()()

bēicǎn  wéikàngshōuhuò

()()()

二、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改正。

(10分) 

1.盘古的四枝和驱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  )(  )

2.火神很敬配普罗米修斯。

(  )

3.普罗米修斯被索在悬崖上,但他并不向宙斯区服。

(  )(  )

三、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

1.那个少(shào shǎo)年因为缺少(shào shǎo)家庭的关爱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在黑咕隆(lōng lóng)咚的夜里,他们悄悄地准备了一场隆(lōng lóng)重的宴会。

3.妈妈想为妹妹扎(zā zhá)辫子,但是妹妹不愿意,一直在挣扎(zā zhá)。

四、选词填空。

(8分)

严厉  严格

1.宙斯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   )的惩罚。

2.新来的教师对我们的要求很(   )。

承担  承受

3.这样,普罗米修斯所(   )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4.这次事故他必须(   )全部责任。

五、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6分)

1.盘古撑在天地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   )

2.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   )

3.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长夜。

(   )

六、按要求写句子。

(4分)

1.撑天的柱子被共工撞断了。

(改为“把”字句)

2.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改为陈述句)

3.气息变成了风和云。

(扩句)

4.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

(仿写比喻句)

七、口语交流台。

(4分)

最近,亮亮非常喜欢读神话故事书,一有空闲就拿起书来读。

妈妈看到后说:

“亮亮,你每天多写点课外题不好吗,还读闲书?

”如果你是亮亮,你会怎么跟妈妈说?

八、课内阅读。

(12分)

①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②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③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找出文中的反义词,并写下来。

(3分)

(   )—(   )(   )—(   )(   )—(   )

2.读第②句话并用横线画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并说一说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分)

3.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总结这一段的内容,下面几个词语应该选哪个?

(  )(3分)

A.顶天立地 B.开天辟地 C.化作万物

4.盘古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

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

(3分)

九、课外阅读。

(14分)

从前,大海里长着一棵树,名字叫扶桑,这棵扶桑又高又粗,是太阳的家。

那个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一起住在这棵扶桑树上。

这十个太阳是十兄弟,他们轮着到天上去,一天一个。

过了几千年,几万年……有一天夜里,太阳十兄弟一起叽叽喳喳地说:

“咱们十天才上一次天,太没意思了。

明天,咱们一起上天去玩个痛快。

第二天,公鸡“喔喔”一叫,太阳十兄弟一起上天了。

这可不得了了,天上亮得叫人睁不开眼,地上热得叫人喘不了气。

不一会儿,河里的水全都被烤干了,地里的庄稼全被烤焦了,还有许多人热死了。

要是太阳十兄弟在天上玩上一整天,那么整个世界都要毁了,怎么办呢?

那时候,有一个天神名叫后羿,他有一张弓,很多箭。

他射起箭来,又远又准。

他知道了这件事,立即拿出他的弓,又拿了十支箭,去射太阳了。

“嗖嗖……”后羿陆续射了五箭,射下了五个太阳,地上不像先前那么热了。

他又一口气射下了四个太阳,这下可好了,天气跟平常一样了,一位老者赶忙对他说:

“不要再射了!

要把太阳都射下来,大家也没法活了。

后羿一想,对呀!

要是把太阳全射下来,整个天下就黑咕隆咚了,庄稼长不成,人也没法活了。

后羿射日的传说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了。

1.为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1分)

2.照样子,写词语。

(4分)

叽叽喳喳

又远又准

3.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他又是怎样把太阳射下来的?

(  )(3分)

A.因为十个太阳在天上同时出现,让人接受不了。

后羿自己用弓箭先射下五个太阳,又射下了四个太阳。

B.因为十个太阳在天上同时出现,让人接受不了。

后羿是在一位神仙的帮助下把太阳射下来的。

4.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写下名字来吧!

(4分)

十、习作。

(30分)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哈利·波特拥有神奇的魔法,蜘蛛侠拥有超人的能量,假如你也拥有超凡的力量,你会去做什么事呢?

以《假如我拥有超凡的力量》为题,写一写你拥有超凡的力量后最想做的事情。

不少于400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

hūhuànpāndēnglèngzhù shēnqū

() () () ()

wúnài  yáchǐyǎnhù  fādāi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

混乱(hùnhún)  拯救(zhěng zěng)

嘶哑(sī shī)  庞大(páng báng)

三、我会选字填空。

(3分)

稍 捎 梢

(  )微 树(  ) (  )走

拔 拨

(  )草 (  )动 挺(  )

幼 幻

梦(  ) (  )想 (  )儿

四、选词填空。

(5分)

愿望  希望  失望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无限憧憬和(   )。

2.今年暑假爸爸没带我去动物园游玩,真让我(   )。

3.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   )。

猛烈  热烈

4.风(   )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杨树。

5.会场响起了(   )的掌声。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填写在适当的位置。

(8分)

垂(  )丧(  )  大惊(  )(  )

(  )呼(  )唤  无可(  )(  )

1.表示情绪低落的词语:

2.写出类似含有数字的词语:

六、句子加工厂。

(7分)

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句子把比作。

仿写句子,先写动作,再写比喻句。

 

2.我们向那房子跑去,持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修改病句)

3.“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这句话中“强大的力量”指的是(  )。

A.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B.老麻雀比猎狗强大

C.老麻雀胆子很大

七、课文回顾。

(10分)

1.《麻雀》主要讲了的故事,赞扬了。

 

2.写出《小木船》这篇习作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八、口语交流台。

(5分)

小学生家庭作业繁重,家长不忍心孩子太累,来帮忙完成作业。

你觉得家长的这种做法是爱的表现吗?

为什么?

九、课外阅读。

(18分)

抬起头来做人

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

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认真地对妈妈说:

“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小男孩的妈妈拿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

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

妈妈注意到了,问他:

“怎么啦?

”小男孩低着头说:

“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块,50块。

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

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

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

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

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

“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

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还要多。

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大的贡献了。

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上走出来,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

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

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

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对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分)

(1)量力而为:

(2)自卑:

2.小男孩把捐款当作“功课”,他希望把这一门“功课”做好,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

为什么?

(4分)

3.妈妈说:

“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还要多。

”这是为什么呢?

你赞同妈妈的话吗?

为什么?

(4分)

4.第二天,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

小男孩为什么能做到不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