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483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docx

安全生产技术要点

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

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机械:

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零部件按一定规律装配起来,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

一般由电气元件实现自动控制,很多采用电力拖动。

机械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带来撞击、挤压、切割等机械伤害和触电、噪声、高温等非机械伤害。

一、机械产品类别

机械设备由驱动、变速、传动、工作、制动、防护装置和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组成。

机械行业的产品包括以下12类:

1、农业机械(拖拉机、收割机等)、2、重型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工矿车辆等)、3、工程机械(叉车、混凝土机械等)、4、石油化一通用机械(造纸机械、制药机械等)、5、电工机械(电线电缆、电焊机等)、6、机床(铸造机械、木工机械等11类)、7、汽车(车类)、8、仪器仪表(光学仪器、电教设备、照相机等)、9、基础机械(轴承、链条、齿轮等)、10、包装机械(包装机、输送机等)、11、环保机械、12、其他机械

非机械行业主要产品包括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等。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对策

(一)、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链条等)、

(2)旋转的轴(连接器等)、(3)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含有凸块或空洞的旋转部件(飞轮等)、(4)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齿轮等)、(5)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6)接近类型(锤体等)、(7)通过类型(刨床的工作台)、(8)单向滑动部件(带锯边缘的齿等)、(9)旋转部件与滑动之间(纺织机床等)。

(二)、机械传动机构安全防护对策

机床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

齿轮传动机构:

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

皮带传动:

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最危险。

联轴器:

裸露的突出部分危险。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安全,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直接(设计时消除隐患)、间接(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指导性(安全规定、标志等)三类。

1、齿轮传动的安全防护

啮合传动有齿轮(直、斜、伞、齿轮齿条等)啮合传动、蜗轮蜗杆和链条传动等。

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防护装置的材料可用钢板或铸造箱体,内壁应涂成红色,最好装电气联锁。

壳体本身不应有尖角和锐利部分。

2、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

皮带传动最危险部分是皮带接头处、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

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采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

但在下列3种情况下,即使在2m以上地方也应加以防护:

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3m以上;皮带宽度在15cm以上;皮带回转的速度在9m/min以上。

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采用防护栏杆防护。

3、联轴器的安全防护

联轴器上突出的螺钉、销、键等均可带来伤害。

安全要求是没有突出的部分,即采用安全联轴器,根本的方法就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Ω型防护罩。

螺钉一般采用沉头螺钉,不突出轴面。

三、机械伤害类型及防护对策

(一)机械伤害类型

机械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意外状态:

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乃至非工作状态(静止状态)都存在危险性。

机械行业主要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

(1)物体打击(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7)火灾(8)高处坠落(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9)坍塌(不适宜开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0)火药爆炸(11)化学性爆炸(可燃性气体、粉尘发生的爆炸,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等)(12)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等)(13)中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

(二)机械伤害预防对策措施:

1、实现机械本质安全(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危险的次数、使人难以接近危险部位或设置安全装置、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设备)。

2、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通过培训提高辨别能力、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更加醒目或警示标志、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采取必要的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三)通用机械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

1、安全设施设计要素(合理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正确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提供座椅、出入作业地点应方便)。

无法用设计做到本质安全时,设置安全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1、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可视性;对其他危险的控制)。

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1)、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不得有锐利的边缘和突缘;

(2)、足够的可靠性,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

(3)、应与设备运转联锁;

(4)、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

(5)、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运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

对有慢性运动的设备,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联锁。

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

(1)、可能触及到传动部件,在防护罩没闭合前,传动部件就不能运转;

(2)、采用固定防护罩时,操作人员触及不到运转中的活动部件;

(3)、防护罩与活动部件有足够的间隙;

(4)、防护罩应牢固地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

(5)、开启式打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活动部件不能运转或运转中的部件停止运动;

(6)、使用的防护罩不允许带来新的危险;

(7)、不影响操作,在正常操作或保养时不需拆卸防护罩;

(8)、必须坚固可靠,以避免与活动部件接触造成损坏和工件飞脱造成的伤害;

(9)、一般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做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4、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防护罩尽量采用封闭结构,网状结构时,符合表1-1(第7页)要求。

四、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

车间机器布局应考虑以下因素:

空间、照明、管线布置、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五、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一)采光:

厂房跨度大于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应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不应小于开间长度的一半。

多跨厂房相连,相连各跨应有天窗,跨与跨之间不得有墙封死。

车间通道照明灯应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的车间安全通道长度。

生产场所采光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二)通道:

厂区干道的要求:

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5m,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3m。

车间安全通道要求:

通行汽车的宽度大于3m,通行电瓶车的宽度大于1.8m,通行手推车、三轮车的宽度大于1.5m,一般人行道的宽度大于1m。

(三)设备布局

生产设备分大、中、小三类,最大外形尺寸长度大于12m为大,6-12m为中,小于6m为小。

1、设备间距:

大≥2m,中≥1m,小≥0.7m。

2、设备与墙、柱距离:

大≥0.9m,中≥0.8m,小≥0.7m。

3、高于2m的运输线应有牢固的防护罩(网),对低于2m高的运输线的起落段两侧应加设防护栏,栏高不低于1.05m。

(四)物料堆放

1、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入,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存放为加工量的1.5倍,但大件不得超过当班定额。

2、摆放不得超高,在垛底与垛高之比为1:

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单位超高除外),砂箱堆垛不超过3.5m。

(五)地面状态

为生产而设置的深>0.2m、宽>0.1m的坑、壕、池应有可靠的防护栏或盖板。

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安全技术

三、砂轮机

安装:

无砂轮机房,应在砂轮机正面装设不低于1.8m的防护挡板。

平衡:

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砂轮装法兰盘后应先进行平衡调试。

砂轮与卡盘的匹配:

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被安装砂轮直径的1/3,且规定砂轮磨损到直径比法兰盘直径大10mm时应更换新砂轮。

此外,在砂轮与法兰盘之间还应加装直径大于卡盘直径2mm、厚度为1-2mm的软垫。

防护罩:

是最主要的防护装置。

防护罩的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允许超过65°,防护罩在主轴水平面上开口大于等于30°时必须设挡屑屏板,它安装于防护罩开口正端,宽度应大于砂轮防护罩宽度。

砂轮圆周表面与挡板的间隙应小于6mm。

工件托架:

砂轮直径在150mm以上的砂轮机必须设置可调托架,砂轮与托架之间的距离最大不应超过3mm。

使用:

禁止侧面磨削(径向强度大、轴向强度小、且受到不平衡的侧向力作用)、操作者应站在侧面、严禁2人共用1台。

切削机床由于振动产生的故障率占整个故障的80-90%

 

第三节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

冲压加工三要素:

板料、模具、设备,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

冲压(剪)机械设备包括剪板机、曲柄压力机和液压机。

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

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式、感应式等。

冲压作业的安全措施:

改进冲压作业方式、改革冲模结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置模具和设备的防护装置等。

冲压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人身安全的根本措施。

冲压安全工具分为5类:

弹性夹钳、专用夹钳(卡钳)、磁性吸盘、真空吸盘、气动夹盘。

剪板机:

常分为平剪(多)、滚剪及震动剪三种类型。

剪切厚度小于10mm多为机械传动,大于10mm的为液压传动。

一般用脚踏或按钮操作进行单次或连续剪切金属。

不应独自1人操作,应由2-3人协调,并确定1人统一指挥。

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的距离应最少保持200mm,并且离开压紧装置。

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

按照“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和锯片有套、刨(剪)机有挡”的原则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

木工刨床:

手压刨刀轴的设计与安装符合下列要求:

1、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

2、压力片的外缘应与刀轴外圆相合。

3、刨刀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轴1.1mm。

4、刨口开口量应符合规定。

木材的生物效应分为:

有毒性、过敏性、生物活性等

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

铸造作业一般按造型方法分为普通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铸造浇注作业浇包盛铁水不得太满,不得超过容积的80%。

铸造除尘:

冲天炉当粉尘的排放浓度在400-600mg/m³时,最好利用自然通风和喷淋装置进行排烟净化。

铸造破碎:

颚式破碎机上部,直接给料,落差小于1m时,可只做密风罩而不排风。

不论上部有无排风,当下部落差大于等于1m时,下部均应设置排风密封罩。

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

锻造根据温度不同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

主要设备有锻锤、压力机、加热炉等。

锻造的安全技术措施:

1、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和毛刺。

2、外露的传动装置必须有防护罩,需用铰链安装在设备的不动件上。

3、电动启动的停车按钮其位置比启动按钮高出10-12mm。

4、高压蒸汽管道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

5、任何类型的蓄力器都应有安全阀并铅封。

蓄力器通往水压机的主管上必须装有当水耗量突然增高时能自动关闭水管的装置。

安全阀的重锤必须封在带锁的锤盒内。

安设在独立室内的重力式蓄力器必须装有荷重位置指示器。

起重机的吊钩断面磨损量达到原来的10%时应及时报废。

起重机械中如无特殊要求,使用右捻绳、双绕绳。

起重机械按运动状态可分为轻小型、桥架类型、臂架类型、升降类型。

起重机吊钩多采用梯形。

钢丝绳按断面结构可分为普通型和复合型。

机械安全装置可按控制方式和作用原理分类。

通用机械的故障通常是指易损件的故障,提高易损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是预防运动机械事故的重要措施。

不可触及的导体与可触及的导体之间的绝缘称为保护绝缘。

电石不应与空气长期接触。

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的机制是自动安全装置。

乙炔发生站浮筒式气柜应装设与极限位置的联锁报警装置。

 

矿山安全生产技术

根据施工方法和地层赋存条件的不同,施工人为普通施工法和特殊凿井法。

采煤方法:

壁式和柱式(房式、房柱式及巷柱式)。

通风方式:

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通风方法:

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反风能在10分钟内改变风向,反向后主要风机的供风量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反风设施每季度检查一次。

排尘风速:

硐室型采场最低风速不小于0.15m/s,巷道型采场和掘进巷道不小于0.25m/s,电耙道和二次破碎硐室巷道不小于0.5m/s。

通风机效率要高,最低不应低于60%。

CO浓度应控制在0.0024%以下。

高瓦斯矿井:

相对大于10m3/t或绝对大于m3/min。

低瓦斯矿井:

相对低于10m3/t且绝对低于m3/min。

20m巷道范围内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1m3/min,且持续时间在8h以上的,该采掘区域即定为瓦斯喷出危险区域。

干打眼时产尘量占总尘量的80%-90%,湿式打眼时占10-40%。

打眼防尘是炮掘工作面防尘的重点。

小于5um的粉尘所占的百分数越大,危害越大。

自燃的预测预报:

主要采用气体分析法(CO、乙烯、乙炔)。

自燃的预防技术:

惰化、堵漏、降温等,以及它们的组合。

火区启封条件:

火区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发生前的日常温度相同;火区内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CO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隐定在0.001%以下;

在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发生前相同,以上4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水质分析方法:

重量法(杂质含量多)、容积法(中等杂质)和比色法(微量)。

水仓容量及泵要求:

空气动力直径小于7.07um的极细微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

防尘技术包括风、水、密、净和护五个方面,以风、水为主。

岩矿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的矿山,粉尘允许浓度为1mg/m3,岩矿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的矿山,粉尘允许浓度为4mg/m3。

粉尘浓度测定方法:

滤膜测尘法和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定法。

sio2测定方法:

焦磷酸质量法和红外分光光度计法。

边坡的破坏类型:

滑破、崩塌和滑塌。

尾矿库可分为上游法、中线法、下游法、高浓度尾矿堆积法和水库式尾矿堆积法,上游式广泛采用。

尾矿库的设计等别是根据期的全库容和坝高分别确定的,两者的等差为一等时,以高者为准,当等差大于一等时,按高者降低一等。

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是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经验算,坝体柱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0.95的为危库,小于0.98的为险库。

石油是一种黄色乃至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

原油:

爆炸极限(1.1-8.7%)、闪点(-6.67-32.22℃)、自燃温度(-350℃)。

石油的危险性:

易燃性(石油火灾危险性为甲B类)、易爆性、易蒸发性、静电荷积聚性、扩散流淌性、热膨胀性、易沸溢性。

天然气特性:

易燃性(甲B类)、易爆性、易扩散性、焦尔-汤姆逊效应(也称为节注效应)、水合物高压溶性。

可燃性气体的燃烧:

混合和扩散两种。

可燃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分别属于蒸发、分解或表面燃烧3种形式。

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含氧量低于14%一般不燃烧。

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燃。

石油天然气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爆炸三阶段:

爆炸物混合物的形成阶段、连锁反应阶段、完成爆炸阶段。

井喷三阶段:

溢流阶段、井涌阶段、井喷阶段。

防喷器安装完毕后,必须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应用16mm的钢丝绳在井架底座的对角线上绷紧防喷器。

防止井喷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及时控制溢流。

井喷最根本原因是井内液柱压力低于地层孔隙压力,使井底压力不平衡。

Ø152-215mm的井眼溢流量不超过3m3,Ø311mm的井眼溢流量不超过5m3。

热力采油方法:

火烧、注蒸汽、注热水和注热气四种,最普遍的是注蒸汽。

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线、铁塔、避雷接地体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0m;输油气管道与高压输电线交叉敷设时,距输电线20m范围内不应设置阀室及泄漏装置;输油气管道与通信电缆平行敷设时,安全间距不应小于10m,交叉时,净宽间距不小于0.5m;输油气管道与其它管道平行敷设时,安全间距不应小于10m,交叉时,净宽间距不小于0.5m,且后建工程应从先建工程下方通过。

四参数检测仪,可同时检测:

CH4、O2、CO、温度。

矿井高压不超过10000V,低压不超过1140V。

照明、信号、电话、手持式不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不超过36V。

防治冲击地压措施的基本原则:

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改变煤岩体的物理性质。

水平巷道的风流流动的位压差是0大气压。

多数矿床随采深增加矿井涌水量逐渐减少,其涌水高峰值出现滞后的时间加长。

根据应力状态不同,冲击地压分为重力型、构造应力型、中间型。

基本顶压力显现分为四级。

火区封闭范围应尽可能小。

煤矿中检测氧气常用的方法:

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顺流法。

采掘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矿山救护队仅有1个小队时,如突出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应从回风侧进入救人。

天然气集输管线放空时,先点火后放空,在放空管口火焰降到1m以后时,立即关闭放空阀,避免负压吸入空气。

钻井井口距离人口密集、高危场所不少于500m。

钻探H2S地层的钻井液PH值保持在9.5以上。

钻进中发现H2S时,浓度达到30mg/m3,应暂时停止钻进,循环泥浆,采取措施。

H2S作业现场第三级报警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H2S含量150mg/m3,报警信号应与二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应立即撤离。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弹性波来探测大地。

大雾、雷雨、黄昏条件下禁止进行爆炸操作。

使用少量爆炸材料,炸药不超过100KG,雷管不超过20个,专门储存,并隔开2米以上距离。

火灾根据性质可分为再生、原生火灾。

矿山事故分为22类。

突出按动力源作用特征分为:

突出、压出和倾出。

电石起火时,必须用干砂或CO2灭火器灭火。

中心站最远测点的距离不小于10KM,对于只适应于中小煤矿的系统不小于7KM。

 

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技术

企业防尘、防毒的基本原则: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

为减少噪声的传播,宜设置声室。

辐射分为非电离辐射(措施:

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个人防护)和电离辐射(措施:

还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粉尘的理化性质(可有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因素:

1、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2、分散度(表示颗粒大小,直径小于5um的粉尘危害性较大);

3、溶解度与密度;4、形状与硬度;5、荷电性;

6、爆炸性(发生爆炸的条件是高温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最小浓度为:

煤尘30-40g/m3、淀粉、铝及硫磺7g/m3、糖为10.3g/m3)。

生产性粉尘治理的工程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过程2、湿式作业3、密闭、抽风、除尘(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4、个体防护。

在通风除尘设计中,要考虑粉尘的密度这一因素。

企业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毒物。

对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控制应从设备、环境和人方面考虑。

综合防尘措施包括水、风、管、查。

生产性毒物包括:

烟:

直径小于0.1u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粉尘: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10um。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微粒统称为气溶胶。

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有以下几种:

1、可燃性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LEL)的10%;

2、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30%;

3、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或超过22%;

4、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5、其它任何含有有害物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IDLH)浓度的环境条件。

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如下:

1、密闭-通风排毒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

2、局部排气罩[密闭罩、开口罩(上吸开口罩、侧吸开口罩、下吸开口罩)、通风橱];

3、排出气体的净化:

①洗涤法(也称吸收法);②吸咐法(多用于低浓度有害气体的净化);③袋滤法(主要适用工业气体的除尘净化);④静电法(供电应用:

分为干式净化工艺、湿式净化工艺、卧式净化工艺、立式净化工艺);⑤燃烧法(适用于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

直接燃烧法净化沥青烟、炼油厂尾气;催化燃烧法净化苯、醇、酯、醚、醛、酮、烷、酚);

4、个体防护(属于作业场所的防护用品:

防腐服装、防毒口罩、防毒面具)。

采样: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表中,计算超标倍数的粉尘浓度是指每个采样点的样品数,不得少于5份;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所内有多台同类设备的,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以上采样点;流动作业时,一般每10m设置1个采样点。

空气监测类型及采样要求中,采样点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的是事故性监测。

采样时间为15min。

采样的基本要求包括:

1、同时应作对照试验,有样品的空白对照;2、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和阻隔;3、应保持采样稳定;4、按新的采样规范所规定的标准方法采样;5、采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中防止污染。

采样前对工作场所的现场调查内容包括:

使用的原料、工艺流程、工作状况、空气中有害物质、卫生状况。

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再进行采样。

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1、噪声:

引起听觉上永久性听力阈移,又称噪声聋,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生殖及消化等都有影响;

措施:

消除或降低噪声;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吸声、隔声、隔振、阻尼);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生产场所的噪声声级超过90dB(A)者占32%-42%。

工业场所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最高不得超过115dB(A),计算机室噪声声级限值为70dB(A)。

2、振动:

控制振动源;改革工艺;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3、辐射(电磁辐射):

分为射频辐射(射频辐射可分成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3个波段)、红外线(对眼晴的防护、减少红外线和降低炼钢工人等的热负荷、防护镜)、可见光、紫外线(物体温度达到1200℃以上的辐射电磁波谱中即可出现紫外线,措施:

屏蔽和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专用防护用品)、X射线及a射线等。

注:

当量子能量达到12ev以上时为电离辐射,12ev以下时为非电离辐射。

激光防护:

激光器(要有安全设施,在光束可能泄露处设置防光封闭罩)、工作室(围护结构应使用吸光材料)及个体防护三个方面。

激光对皮肤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激光强度、频率和肤色深浅、组织水分、角质层厚度等。

高频电磁场的防护:

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

微波电磁场的防护:

直接减少源的辐射、屏蔽辐射源、采取个人防护及执行安全原则。

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是工作操作岗位的主要辐射源。

电离辐射:

a、ß能直接使物质电离,称为直接电离辐射;r光子、中子等非带电离子,称为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的防护:

主要是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外照射防护:

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内照射防护:

围封隔离、除污保洁、个人防护)。

异常气象条件:

高温作业(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高温强热辐射(工作地点气温在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2℃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