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6408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docx

100项护理安全隐患12doc

护理安全隐患

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

  防范措施:

  ⑴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

  ⑵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

  ⑶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

  2、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

  防范措施:

  ⑴严格三查八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

  ⑵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

  ⑶每个药杯上面须有贴着醒目床号的药盖,不得遗漏。

  ⑷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

  3、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防范措施:

  ⑴准备一个卡片,病人未在时床号、姓名要登记。

  ⑵对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

  ⑶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

  4、发药后未及时服用

  防范措施:

  ⑴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⑵发药后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待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

  ⑶下次发药前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服药。

  5、服药方法不正确

  防范措施:

  ⑴向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⑵护士发药时要正确指导患者并服药到口。

  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

  6、液体配错:

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如糖盐易混,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易混,硫酸镁与浓氯化钠易混,氯化钾与氯化钠易混。

  防范措施:

  ⑴坚持三班查对制度,即治疗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

  ⑵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

  ⑶输液及换液前再仔细进行核对。

  7、漏输

  防范措施:

  ⑴认真做好三查八对。

  ⑵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8、输液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⑵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

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

  ⑶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

  ⑷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

  ⑸连续性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⑹引液用的输液管不能长时间放置。

  ⑺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⑻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以备送检。

  9、静脉炎

  防范措施:

  ⑴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

果糖、氯化钾、多巴胺、阿拉明、前列腺素E1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方法。

  ⑵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有无糖尿病史等。

  ⑶严格消毒,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

  ⑷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10、液体外渗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⑵头皮针、套管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

  ⑶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

  ⑷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11、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防范措施:

  ⑴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疗药等,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

  ⑵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

  ⑶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

  12、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防范措施:

  ⑴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

  ⑵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

  ⑶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范围。

  ⑷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

  13、输(换)错液

  防范措施:

  ⑴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⑵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⑶输(换)液前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宣教。

  ⑷病人对液体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真解答。

  14、静脉空气栓塞

  防范措施:

  ⑴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管是否排气成功,管内有无气泡。

  ⑵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

  ⑶换液时如液体输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气,防止只看上方,忽略下方。

  ⑷使用三通时要连接紧密。

  ⑸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更换管路时要注意防止空气进入。

  ⑹输液过程中,由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回抽再注药,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⑺病人活动时,嘱勿将茂非氏滴管过度倾斜或倒置。

  15、输液管堵塞

  防范措施:

  ⑴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受压打折引起液体不滴。

  ⑵杜绝液体输空而不及时换液凝血块堵塞针头。

  ⑶一旦堵管应拔出针头更换输液部位,不得挤捏输液管,防止凝血块脱落引起严重后果。

  16、静脉选择不当

  防范措施:

  ⑴为长期输液病人穿刺应注意合理选择静脉,遵循由远端至近端的原则。

  ⑵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较粗静脉。

  ⑶输入静脉高营养液时,应选择中心静脉。

  ⑷乳腺癌根治术后禁用患肢输液,防止回流不畅引起水肿。

  采血易出现的问题

  17、标本不合格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⑵抽血前核对化验单内容,如姓名、床号、检验项目等。

  ⑶抽血量要准确,防止标本血量不够,而贻误病人的结果回报。

  ⑷特殊抽血检查要掌握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18、标本丢失

  防范措施:

  ⑴抽血后,标本要及时送检。

  ⑵有特殊情况须延缓送检的,保存好标本并书面交班。

  ⑶标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乱放而丢失。

  ⑷标本不离化验单,或标本本身要注明床号、姓名、项目等内容,防止标本不明而丢失。

  ⑸对于不明标本要问清楚再处理,勿随便丢弃。

⑹及时查找化验结果,防止化验室丢失。

  输血易出现的问题

  19、输血反应

  防范措施:

  ⑴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⑵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制品有无过期,有无絮状物或漂浮物等。

  ⑶血袋应先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再输入,大量快速输血需加温时应遵照医生指示,注意温度不可过高。

  ⑷输血时及输血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

  ⑸如连续输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液,中间要用生理盐水隔开以防输血反应。

  ⑹输血完毕保留血袋24小时,然后送至血库以备必要时送检。

  20、输错血

  防范措施:

  ⑴化验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时,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化验单,杜绝差错发生。

  ⑵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储血号、血量及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

⑶输血时需双人核对、操作并签字。

病人住院期间易出现的问题

  21、坠床

  防范措施:

  ⑴按分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不要依赖陪护人员。

  ⑵加强评估,对有坠床隐患的病人要加床挡并检查床挡是否安全牢固。

  ⑶杜绝家属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过于拥挤而坠床。

  22、烫伤

  防范措施:

  ⑴评估患者对热刺激的反应。

婴幼儿皮肤柔嫩,对热的调节能力差,老年人感觉迟钝,这两类病人易烫伤。

  ⑵热疗时准确测量水温,一般为60-70℃,对昏迷病人、局部感觉迟钝、麻醉未清醒、婴幼儿、老年人的水温为50℃。

  ⑶正确使用热水袋,灌水量要求在2/3或1/2即可,使用前检查水袋有无漏水,使用时应注意用毛巾包裹水袋,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并及时更换部位。

  ⑷在热敷过程中定时进行观察。

  23、洗澡发病或晕厥

  防范措施:

  ⑴请示医生后病情允许方可让病人洗澡,并请家属陪伴。

  ⑵嘱病人防止水温过冷或过热。

  ⑶病人洗澡时要嘱病人打开气窗,防止气压过高。

  ⑷叮嘱病人洗澡时勿将门上锁,以便于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措施。

  24、外出发生猝死或交通事故

  防范措施:

  ⑴做好宣教工作,防止患者回家或外出。

  ⑵及时巡视病房,了解病人动态,及时劝阻准备外出的病人。

  ⑶劝阻无效时通知管床医生。

  ⑷对不打招呼擅自离院者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家属。

  ⑸为患者提供周到的服务,以减少病人外出。

  25、自杀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勤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

  ⑵对有情绪异常的病人随时与家属沟通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⑶对于每晚吃镇静药的病人,必须看着病人服药,以免蓄积后一次大量服用。

  26、压疮(褥疮)

  防范措施:

  ⑴为病人解除或减轻局部受压,定时更换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

  ⑵减少剪切力的损害,剪切力可使病人的局部组织受损淤血、水肿,对取半卧位、坐位、抬高床头的病人腿下应垫海绵垫,防止下滑。

  ⑶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将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⑷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无碎屑、杂物。

  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⑹慢性消耗性病人卧床时予以海绵垫缓冲重力压迫。

  ⑺增加患者营养。

  27、摔伤

  防范措施:

  ⑴病房地面无积水,无杂物,注意防滑。

  ⑵病号服应大小适宜,避免因裤子过长过肥绊倒病人。

  ⑶幼儿、老年及偏瘫患者行走时,应有家属或护士陪伴,以防摔倒。

  ⑷嘱患者穿防滑软底鞋,系好鞋带。

  28、物品丢失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要有管理意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通知保卫科。

  ⑵告知病人病房内不要放置贵重物品。

  ⑶病室无人时(如外出做检查)应及时锁门。

  29、火灾

  防范措施:

  ⑴定期检查灭火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⑵病房不能私人用电,注意防火。

  ⑶电源插座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以防意外。

  ⑷病房内禁止吸烟,尤其是病房中有吸氧的病人时,以防引发火灾。

  30、交叉感染

  防范措施:

  ⑴定时开窗通风及空气消毒。

  ⑵坚持操作前后洗手的原则。

  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中坚持一人一管一巾一带。

  ⑷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⑸监护病房家属探视时穿隔离衣。

  ⑹定期做空气细菌监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1、病人做检查发生意外或病情恶化

  防范措施:

  ⑴病人做检查时应由护士全程陪护直至安返病房。

  ⑵检查前向病人做好宣教,告之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⑶烦躁病人应加床档,防止检查途中坠床。

  ⑷危重病人应联系好电梯及检查科室,尽量缩短时间,安全返回。

⑸危重病人应由医生陪同,并备好氧气袋、心电监护、人工气囊等急救物品和抢救药品。

执行医嘱中易出现的问题

  32、转抄治疗卡片错误

  防范措施:

  ⑴转抄人员应认真仔细,字迹清楚工整。

  ⑵转抄时如有疑问,应及时询问。

  ⑶转抄后及时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3、执行口头医嘱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应明确常规下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⑵督促医生及时下达书面医嘱。

  ⑶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待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查对并由医生补写医嘱。

  34、重复执行医嘱

  防范措施:

  ⑴病房应建立医嘱执行本。

  ⑵执行医嘱后执行者应及时签字。

  ⑶执行医嘱后应做好交班工作。

  35、未及时执行医嘱

  防范措施:

  ⑴主班护士应及时通知执行者。

  ⑵执行者应根据医嘱要求按规定时间执行医嘱。

⑶如因患者不在或其它原因未能及时执行医嘱时,应通知医生并与下一班交班。

  暴露性操作和检查易出现的问题

  36、暴露性操作和检查导致患者人格完整性破坏

  防范措施:

  ⑴必须行暴露性操作时,注意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注意保暖,并尽量减少暴露部位。

  ⑵检查或操作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理解和配合。

  ⑶操作时无关人员回避。

  ⑷尽量缩短暴露时间。

  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纠纷的问题

  37、沟通方法不当

  防范措施:

  ⑴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对待病人态度和蔼、热情周到。

  ⑵积极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注意言行得体。

  ⑶根据病人的社会、文化、知识层次,选择适宜的沟通方式。

  38、沟通不及时

  防范措施:

  ⑴对危重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请医生及时向家属解释、交待病情。

  ⑵应用贵重药品、执行特殊检查和有创性操作前,应及时通知家属,待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

  ⑶定时举行工休座谈会,积极听取并解决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39、贵重药物的使用与保管中易出现的问题

  防范措施:

  ⑴贵重药品使用前应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

  ⑵贵重药品使用前可让家属过目,用后将空安瓿交与家属。

  ⑶贵重药品应建立保管使用登记本。

  ⑷贵重药品应每班清点,并加强保管。

  40、记费不准确

  防范措施:

  ⑴护士应正确掌握记费程序及方法。

  ⑵临时记费应建立记费专用本,执行吸氧等临时操作时可请家属签字。

  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记费方法。

⑷每日按时发放住院费用明细表,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

  化疗时易出现的问题

  41、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时渗液

  防范措施:

  ⑴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及毒副作用。

  ⑵掌握化疗药物静脉输注护理规则。

  ⑶掌握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渗液的防范措施。

  ⑷建立化疗药物输入巡视记录,按时巡视并签字。

  新、特药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

  42、使用中护理措施不到位

  防范措施:

  ⑴使用新药前应通过多种渠道(如详细阅读说明书、与医生沟通等)了解药物的性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等以便于向患者进行宣教。

  ⑵新药使用中应仔细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

⑶特殊药物如抗生素等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有无用药史、家族史、过敏史等。

  新生儿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

  43、体温过高或过低

  防范措施:

  ⑴监测体温变化,每1-2小时一次。

  ⑵体温过低时给予复温、保温措施,必要时置患儿于暖箱中,注意正确调节暖箱的温湿度,提升箱温时要逐步上升,切忌提升过快,暖箱水槽及时加水,保持箱内湿度。

  ⑶注意及时调节室内环境的温湿度。

  ⑷体温过高时切忌用药物降温,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如开仓散热,必要时温水擦浴。

  44、新生儿感染

  防范措施:

  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

  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洗手。

  ⑶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脐部护理和皮肤护理。

  45、臀红

  防范措施:

  ⑴便后及时更换尿布,大便后温水洗臀并拭干。

  ⑵应用透气度良好的尿布,切忌尿布包裹过严。

  ⑶每日为婴儿洗澡。

  ⑷合理喂养,防止腹泻,以免排便次数过多刺激臀部引起臀红。

  ⑸如已发生臀红,每次清洗后涂氧化锌软膏,并经湿化氧气吹干。

  46、早产儿呼吸困难

  防范措施:

  ⑴注意观察早产儿呼吸变化,如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等。

  ⑵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⑶如发现呼吸暂停时,给予拍背或拍打足底刺激患儿,必要时应用氨茶碱刺激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