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565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docx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高思

高思学校二年级快乐思维班春季学期教学计划

序号

讲次名

内容

1

数列规律

会找典型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兔子”数列)及组合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及推理能力.

2

一笔画

掌握奇、偶点概念;学会用奇、偶点判断、解决一笔画问题,体会“数学工具”的妙用.

3

加减法巧算二

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重点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添脱括号的法则.

4

平面图形认知

认识各种基本平面图形,学习用直尺画简单的几何图形,会计算基本的周长问题,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

分类数图形

复习数规则图形的方法技巧,初步接触数不规则图形.

6

加减法竖式谜

补全加法和减法竖式中缺少的数字,基本方法为依据运算规则推理与枚举试算,重点掌握首末位分析和进位借位分析的方法.

7

期中测试

8

立体图形认知

认识各种基本立体图形;看懂立体图形的示意图,并学习如何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

9

巧填算符初步

根据要求,综合运用“+”、“-”、“×”、“÷”使算式成立,培养学生数感.

10

整数分拆综合

通过有序思考,解决生活中与无次序的整数分拆相关的问题,并与有次序的整数分拆问题对比,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1

妙用倒推法

从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推,逐步接近最开始的状态,直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12

周期问题初步

各种涉及事物循环变化的周期问题.学会通过观察、试算发现周期规律,并由此进行计算.

13

和差倍问题入门

学习使用线段图表示份数.体会多退少补的想法.会画图列式解决简单的和差倍问题.培养初步的验算意识.

14

简单的经济问题

计算与生活相关的一些问题.熟悉价格相关的知识.培养孩子应对较长的题目.

15

画图解鸡兔同笼

通过画图、枚举和找规律等方法解决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假设法.

16

期末测试

高思学校二年级快乐思维班寒假学期教学计划

序号

讲次名

内容

1

统计

认识、练习柱状图统计,饼形图统计等二维统计工具,初步学会整理较复杂的数据资料.

2

天平上的数学

进一步学习有关枚举和推理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

年龄问题初步

通过举例、找规律分析,得出年龄差永不变的特点.

4

有趣的搭配

通过观察、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5

等式加减法

通过等式的加减,让学生体会等式的性质,初步渗透方程的思想.

6

扫雷游戏

在游戏中体会推理想法的妙用.

7

期末测试

高思学校二年级快乐思维班春季学期教学计划

序号12345678

讲次名

内容

数列规律

会找典型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兔子”数列)及组合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及推理能力.

一笔画

掌握奇、偶点概念;学会用奇、偶点判断、解决一笔画问题,体会“数学工具”的妙用.

加减法巧算二

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重点学习简单的加减法添脱括号的法则.

平面图形认知

认识各种基本平面图形,学习用直尺画简单的几何图形,会计算基本的周长问题,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分类数图形

复习数规则图形的方法技巧,初步接触数不规则图形.

加减法竖式谜

补全加法和减法竖式中缺少的数字,基本方法为依据运算规则推理与枚举试算,重点掌握首末位分析和进位借位分析的方法.

期中测试

立体图形认知

认识各种基本立体图形;看懂立体图形的示意图,并学习

如何制作简单的立体图形.910111213141516

巧填算符初步

根据要求,综合运用“+”、“-”、“×”、“÷”使算式成立,培养学生数感.

整数分拆综合

通过有序思考,解决生活中与无次序的整数分拆相关的问题,并与有次序的整数分拆问题对比,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妙用倒推法

从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倒推,逐步接近最开始的状态,直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周期问题初步

各种涉及事物循环变化的周期问题.学会通过观察、试算发现周期规律,并由此进行计算.

和差倍问题入门

学习使用线段图表示份数.体会多退少补的想法.会画图列式解决简单的和差倍问题.培养初步的验算意识.

简单的经济问题

计算与生活相关的一些问题.熟悉价格相关的知识.培养孩子应对较长的题目.

画图解鸡兔同笼

通过画图、枚举和找规律等方法解决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假设法.

期末测试

高思学校一年级快乐思维班春季学期教学计划

序号

讲次名

内容

1

速算与巧算

掌握带着符号搬家等计算方法,加强巧算意识。

学习中位数计算和接近整数的凑整计算。

2

钟面数学进阶

认识几时、几分;理解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掌握其对应关系;能简单的进行时间计算。

3

镜中对称

借助镜面,理解对称的概念,能解决简单的对称模型。

4

算式问题

借助天平判断等式左右需要填入的数,根据给出数判断未知数的大小。

5

立体图形计数

基本正方体计数;存在镂空的计数问题;涉及补全的计数问题。

6

立体图形展开

认识、研究基本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掌握正方体展开图并学会判断展开图是否正确,培养空间想象力。

7

复习测试

8

数数比比

借助格子比较面积大小,照样子画格子,学习初步的添加辅助线,训练几何直观感受,培养几何美感。

9

巧用人民币

认识元、角、分;总钱数一定时判断有多少种付钱的方法,培养有序思考的思想。

10

图形剪拼初步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图形的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11

有趣的拆数

接触20以内数的分拆,掌握整数分拆的一般方法——枚举和有序思考。

12

测量

13

重叠问题

画图法解决存在重叠的应用题。

包括捆绑木板和人员重叠类问题。

14

基本应用题

理解“比…多”,“比…少”,“同样多”,“相当于”,“一半”,“差几个”等说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5

考考你的眼力

观察一些视觉错觉图,理解使用工具进行测量的重要性.培养踏实严谨的数学作风,减少想当然的错误.

16

复习测试

高思学校一年级快乐思维班寒假学期教学计划

序号

讲次名

内容

1

你选哪杯饮料?

通过实践、操作,感受体积、浓度等等的大小比较。

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认识奇与偶

学会辨认奇、偶数;掌握奇、偶数的性质;能尝试用奇、偶数的思想巧解生活中的趣题。

3

火柴棒算式

通过移动、添加、减少火柴棍使算式成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

移多补少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多和少的概念,引导学生把多出来的部分平分实现一样多的结果,是移动凑倍问题的初步。

5

巧填算符

巧填加、减算符,使算式成立。

加深学生对加减符号的理解,初步掌握倒推法和分组法。

6

找不同

在找不同的小游戏中,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7

复习测试

新东方:

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点:

一笔画-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变化倍数应用题火柴棍游戏

(二)趣题巧解

(二)整理与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必修一

◆课程类型:

小学数学必修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

◆授课时间:

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课时)4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课时)3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内容标准: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

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安排:

课时1学习《测量长度》(课本P1、2,例1)

课时2学习《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课时3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课本P4、5,练习一相应的习题)

课时4学习《认识线段》(课本P6、7,练习一相应的习题)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内容标准:

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教学安排:

课时5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课本P8、9、10)

课时6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课本P11、12,例3)

课时7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课本P13、14练习二)

课时8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

课时9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课本P18、19,例2、3)

课时10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课本P20、21,练习三)

课时11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课本P23,例4)

课时12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练习课)》(课本P24、25,练习四)

课时13学习《连加、连减》(课本P26、27,例1、2)

课时14学习《加、减混合》(课本P28,例3)

课时15学习《加减法估算》(课本P29,例4)

课时16学习《加、减混合(练习课)》(课本P30、31、32)

课时17学习《整理与复习》(课本P33)

课时18学习《我长高了》(课本P36、37)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内容标准: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教学难点:

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教学安排:

课时19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课本P38、39,例1、2,练习八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20学习《直角的初步认识》(课本P40、41,例3、4,练习八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21学习《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课本42、43,练习八中相应的习题)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

内容标准:

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安排:

课时22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本P44、45、46,例1)

课时23学习《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课本P47,例2、3)

课时24学习《练习课

(一)》(课本P48、49,练习九的1——6题)

课时25学习《练习课

(二)》(课本P49、50,练习九的7——11题)

课时26学习《5的乘法口诀》(课本P51,例1,做一做,练习十的1——3题)

课时27学习《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课本P52练习十的4——8题)

课时28学习《2、3、4的乘法口诀》(课本P54、55,例2、3,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课时29学习《2、3、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课本P57、58练习十一的2——6题)

课时30学习《乘加和乘减》(课本P56,例5)

课时31学习《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课本59,例6)

课时32学习《6的乘法口诀》(课本P61,例7,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3题)

课时33学习《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课本P62,练习十三的4——11题)

课时34学习《整理与复习》(课本P65、66)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内容标准:

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安排:

课时35学习《观察物体》(课本P67,例1,练习十五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36学习《对称图形》(课本P68,例2,练习十五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37学习《镜面对称》(课本P69,例3,练习十五中相应的习题)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内容标准:

、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口诀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安排:

课时38学习《7的乘法口诀》(课本P72,例1、2)

课时39学习《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课本P73、74、75,练习十六)

课时40学习《倍的认识》(课本P76,例3)

课时41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课本P77例4)

课时42学习《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课本P78练习十七的4——9题)

课时43学习《8的乘法口诀》(课本P80,例5)

课时44学习《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课本P82,练习十八的6——10题)

课时45学习《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课本P83,练习十八的11——15题)

课时46学习《9的乘法口诀》(课本P84,练习十九中相应的习题)

课时47学习《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课本P86、87)

课时48学习《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课本P87)

课时49学习《乘法口诀表》(课本P88、89)

课时50学习《整理与复习》(课本P90)

课时51学习《看一看摆一摆》(课本P92、93)

第七单元统计

内容标准: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安排:

课时52学习《统计与猜想》(课本P94、95)

课时53学习《讨论》(课本P96)

课时54学习《条形统计图》(课本P97、9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内容标准: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安排:

课时55学习《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课本P99)

课时56学习《数学广角》(课本P100)

第九单元总复习

内容标准:

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通过总复习,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2012-04-1320:

58:

51|分类:

远程研修|举报|字号订阅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课程

◆教学材料:

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

◆授课时间:

60课时左右

◆开发教师:

汪凤举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开发时间:

2012年4月13

【课程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

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

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解学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让学生在具千克的1克和1初步建立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体的生活情境中,

质量观念。

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