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513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docx

《快乐读书吧》精品教学设计部编版7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本册快乐读书吧以“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与历险、奇遇有关的外国文学名著。

这是对本册外国文学名著单元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阅读文字,就犹如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和奇遇,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和艰辛,一同收获智慧和勇气。

快乐读书吧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个部分组成。

导语以凝练的语言点明了阅读名著的独特体验;其中的“不期而遇”一词语双关,既与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的主题相关,又将阅读名著的过程比作花园中的漫步,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回顾单元课文、简要介绍名著内容和深刻内涵、展示经典书评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爱丽丝漫游奇境》。

这四本外国文学名著都讲述了主人公奇妙而曲折的旅程,故事情节生动,高潮迭起,趣味性强。

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三部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之后,凭借自己的顽强毅力、乐观态度和辛勤劳动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获救重返英国的故事。

这部作品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是对当时那个时代的记录和反映。

《骑鹅旅行记》讲述了尼尔斯变成拇指大的小人儿后,骑在鹅背上跟随大雁走南闯北,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才重返家乡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了汤姆和伙伴们跌宕起伏的冒险经历,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19世纪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的种种奇遇,情节引人入胜,语言风趣幽默。

这四部外国文学名著从故事线索、游历路线、人物成长历程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策略指导,提示学生在阅读这类以“游历”为线索的外国名著时,抓住主人公的行进轨迹,感受人物的变化和成长过程。

小贴士提示了本次读书活动的阅读要素。

第一个小贴士提示学生有些名著读起来有困难,应该沉下心来细细品读。

第二个小贴士提示学生读名著的方法——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边读边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阅读收获。

而学习伙伴对话框就“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和积累”从四个方面展开交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摘抄喜欢的段落并标注页码;画人物关系图谱,理清人物关系;读完整本书后,回顾全书的结构,思考作者的想法。

本次快乐读书吧编排了整本名著的阅读,除了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名著阅读的一些方法,还希望与初中有一个衔接,引导即将升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作好整本书阅读的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学会做读书笔记。

2.通过阅读、交流,分析世界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等,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

3.通过深入解读世界名著,交流探讨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激发学生阅读更多名著的兴趣,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4.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世界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等,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更多名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

1.组织导读活动

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布置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对名著的作者、内容、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在这些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方法吸引学生阅读,开展阅读活动。

如教师可以利用作品梗概激趣,引导学生去原著中找与梗概对应的内容;可以利用曲折的故事情节激趣,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后面的故事情节、人物遭遇等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鼓励学生去原著中找寻答案、验证猜想;可以出示经典评论激趣,教材出示法国思想家卢梭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评论,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关于作家的创作资料或其他名人的评论,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利用插图或电影、动画、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激趣。

教材上的四部作品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安排了“阅读策略指导”,并落实小贴士和学习伙伴提出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线索,即人物的行进轨迹和成长轨迹,由此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的性格变化和成长。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制订阅读计划表,根据计划表自主规划阅读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组内和小组间创设良性的阅读氛围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打卡”阅读,互相鼓励、促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

2.正向反馈,激励学生持续阅读

四部名著篇幅较长,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加强对阅读进度的关注,适时检查并给学生以正向的反馈。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集中反馈和分散反馈两种形式。

可以每周进行一到两次阅读计划执行情况的集中反馈活动,通过全班的交流形成正向激励,鼓励学生坚持阅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进程;还可以采取小组或小伙伴奖评机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赶超,共同进步。

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一些关怀,帮助他们建立起坚持阅读的信心和成就感。

教材通过小贴士和学习伙伴的交流,提示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学会做读书笔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适时安排分享和交流的环节。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当天或近几天的阅读收获;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又是怎样解决的;鼓励学生将自己觉得好的阅读方法推荐给大家。

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结合各自的读书笔记,梳理阅读成果,用图集、手抄报、幻灯片等形式展示交流,全班分享阅读收获。

3.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

教师在学生读完本书后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阅读记录展示和交流”“完成人物成长轨迹图”“表演精彩情节”“创作历险故事”等。

活动形式应尽量丰富,以“有趣”为主,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收获独特的阅读体验。

教师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全班同学的阅读收获。

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装订成册。

课前准备

1.重点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

2.制作阅读计划表。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1.名人名言导入。

(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寿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培根

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叔本华  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过去时代中最杰出的人们——书籍的作者进行交谈,也就是和他们传播的优秀思想进行交流。

——笛卡尔

2.教师引导学生齐读课件出示的名人名言。

3.导入:

每一本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当你们触摸到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开始。

正如泰戈尔的诗句所描述的那样:

“当我们漫步在阳光下,若能不期而遇,我想我会无限惊讶地停下步履。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是关于阅读的——快乐读书吧。

(同步板书课题和主题)

4.学生齐读课题和主题。

5.过渡:

此次阅读的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学会了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关于书中的人物,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6.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指名答,让学生尝试评价书中的人物。

7.小结:

书中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评价人物的角度不能太单一。

板块二 阅读评论,走进名著

1.课件出示书评,学生朗读,引出名著《鲁滨逊漂流记》。

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

——[法国]卢梭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句重读的小说。

——[意大利]卡尔维诺

2.提问:

读过这本书后,如果让你们写一句话的书评,你们想怎么写?

示例一: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小学生必读的好书。

示例二:

《鲁滨逊漂流记》让我受益匪浅,给予我直面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小结:

同学们,你们写的书评一定是自己阅读之后最大的感受。

其实,不单阅读的内容会让我们有所感想,就连阅读的方法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

4.过渡:

观看电影《鲁滨逊漂流记》的经典片段,重温这部世界名著。

板块三 聚焦内容,总结方法

1.课件出示“阅读计划表”。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计划表

时间

章节

梗概

读书笔记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2.过渡:

同学们,课前大家都根据这个计划表完成了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你们是如何记读书笔记的呢?

3.指导写读书笔记: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学习伙伴交流的内容,了解读书笔记的几种形式。

(1)学生交流。

示例一:

感触。

读完《鲁滨逊漂流记》,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遇到困难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地勇敢面对,凭借日常积累的知识去化解困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示例二:

原文。

我原来上了一个海岛,四面环海,极目所致,看不到一片陆地,只见远方几块孤岩礁石;再就是西边有两个比本岛还小的岛屿,约在十五海里开外。

(对比)

在黑暗中,在洞口射进去的微弱光线反射下,忽然看见有两只发光的大眼睛,也不知道是野兽的眼睛,还是人的眼睛,那对眼睛像两颗星星闪闪发光。

(比喻、拟人)

示例三:

梳理鲁滨逊“漂流驿站”。

约克郡—北非摩洛哥—西非几内亚海岸—南美巴西—孤岛—英国

示例四:

揣摩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妙处。

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独白串联起来,语言明白晓畅,朴实生动。

(2)教师归纳。

读书笔记的形式:

写下自己的感触;摘抄(优美)语段;画人物图谱;梳理全书的结构;揣摩并写下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想法。

4.讨论阅读方法。

(1)预设讨论的问题。

(课件出示)

拿到书后,你会先读哪一部分?

当你发现不懂的词语时,你是怎么做的?

当你对阅读内容产生疑惑时,你是怎么解决的?

当你读到精彩感人或让你产生共鸣的情节时,你会做什么?

当你读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时,你又是怎么做的?

读这本著作时,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是怎样解决的?

…………

(2)全班交流,自荐回答。

(3)教师归纳、总结阅读方法。

①阅读名著时,可以从书的封面开始读,然后是封底、目录和正文。

了解作者生平及名著的写作背景,对故事梗概有大致的了解,把握人物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名著的内容和价值。

②阅读时,养成提问、查资料解疑、做读书笔记、记录阅读随感的好习惯,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人物形象。

③阅读时,遇到困难要沉下心来解决,不要轻言放弃。

④阅读外国名著时,碰到难忘的人名及人物关系,可以通过画人物关系图来解决阅读障碍。

⑤阅读完一部著作,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写一篇读后感。

注意阅读积累。

5.过渡:

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阅读和交流,我们总结出了许多阅读的好方法。

接下来,我们再读一读《爱丽丝漫游奇境》吧!

板块四 好书分享,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

(1)课件出示《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封面。

(2)介绍作者。

刘易斯·卡罗尔(1832—1898),英国童话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摄影师。

他兴趣广泛,在小说、诗歌、儿童摄影等方面颇有造诣。

代表作童话有《爱丽丝漫游奇境》。

(3)介绍背景。

1862年的一个夏日,卡罗尔带领着院长的三位女儿泛舟于泰晤士河上。

在河岸小憩喝茶时,他给孩子们编了一个奇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