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029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docx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txt

《青少年心理学》自学考试指导书

自学用书:

《青少年心理学》,李力红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青少年心理学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兼具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种特征的一门学科,它对自考学员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并提高其心理辅导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该学科的学习,使学员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理论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

总体要求:

1.了解青少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尤其是青少年认知、情感、人格发展的特点。

3.能运用所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青少年阶段所出现的身心问题,引导其健康发展。

课程内容:

第一章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期

学习目标:

1.掌握青少年期划分的标准和具体的年龄段;

2.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掌握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4.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

学习指导:

本章主要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青少年心理学的概况,介绍了青少年其的划分和青少年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本章的内容是学习该学科的基础以后各章的学习都是以该章内容起点的。

学习内容:

一、青少年期的划分

青少年期又称青春发育期,处于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具体是指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在我国,青少年期一般定在11—12岁到17—18岁,是由少年期和青年前期共同组成的,主要是指的是中学生。

少年期是从11岁到13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二、青少年心理学的界说

青少年心理学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年龄特征的学科。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具体内容。

1.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研究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3.揭示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二)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具体内容。

1.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划分及标准。

2.该时期心理发展的具体特征。

第一,青少年生理变化带来的性心理活动的特点。

第二,青少年认识活动方面的特点。

第三,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青少年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个体在一定的遗传、成熟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心理因素制约下,通过活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因素有:

(一)生物因素

具体有遗传、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

1.遗传

遗传是指亲代(父母)通过基因(DNA,也称核酸),把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子代(子女)的现象。

2.先天素质(遗传素质)先天素质是指机体从母体降生后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果和机能等,是基因与影响胎儿发育的母体理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由基因引起和控制的器官的形成、机能的展开,以及动作模式有程序扩展。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客观现实中围绕并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外在事物和现象,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多水平的环境系统。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学校教育、家庭、同龄人团体等。

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主观心理状态

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青少年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

(四)活动因素

青少年并不是直接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作用,而是通过活动积极、主动地反映现实,并影响、适应、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五)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青少年心理发展是生物因素、环境因素、主观因素、活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

青少年心理自身的内部矛盾构成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动力,即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五、青少年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的整体加速与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

1.青春期的萌动与社会规范的矛盾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3.闭锁性与要求交往的矛盾

4.言行不一的矛盾

5.自傲与自卑的矛盾

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

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期、先天素质、生理成熟。

2.青少年期具体是指人生中的那段时间

3.青少年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4.青少年心理发展内在动力是什么

5.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6.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存在那些主要矛盾

参考资料:

1.林崇德主编:

《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54页

2.[美]詹姆斯.O.卢格着.陈德民,周国强,罗汉等译《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3.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63页

第二章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

学习目标:

1.了解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理论内容;

2.掌握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

学习指导:

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是在不断从具体现象中抽象总结出一般性的理论,又在一般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假设进行具体研究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

本章介绍了理论的作用和几种经典的青少年发展理论,论述了研究的重要性和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的方法。

学习内容:

一、理论价值及几种关于青少年心理学的理论

(一)什么是理论

科学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是从对青少年行为的实际观察和检验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对青少年行为作出描述,解释、预见和验证的一组相互关联的被验证了的概念与命题。

青少年心理学理论可分为描述层次、解释层次、预测层次和验证层次。

描述、解释、预测和验证是逐渐递进的关系。

某一理论可处在其中任意一个层次上,理论所处的层次越高,它也就越完善。

(二)理论的作用

理论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第一是组织作用。

即将相关数据、结论组织成一种可用的和可沟通的形式。

正式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是被系统说明和组织的,它具有明确的假设和主张,有统一明确的概念体系,且彼此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它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个理论的含义,这样就形成了理论的可信度和效用性。

第二是预测作用。

理论可以协助我们利用它来寻求新知识。

由于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又不可能知道每一个问题的答案,理论可以给予我们适当的起点,使我们得以对未曾获得数据的情景作出预测,预测的准确越高理论就越好。

(三)理论的评价

心理学家和正常人一样,对指导他们思维和研究方法的理论有自己的偏爱和选择,但他们都是从某一角度揭示了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这表明了对理论的内容进行评价的必要性,通过对理论间的比较,能使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

除了对理论可以从内容上进行评价外,还应从性质上对理论作出判断,这样才会对其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由于各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形成期;成熟期;然后受到修正或者结合到更富生命力的理论中去直至衰落消亡。

因而不能武断的说某个理论的好与坏,而应从成熟的角度来看待。

一般来讲,较成熟的理论具有广泛性、简洁性和效用性。

二、主要心理学派关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观

(一)青少年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学理论有霍尔的心理复演说、霍林沃斯的心理断乳理论、彪勒的肯定期和否定期理论、斯普兰格的心理第二次诞生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勒温的“场论”、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奥苏贝尔的人格再构成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几种主要的青少年心理发展观

1.霍尔的心理复演说

霍尔认为,个体的发育和发展是种系发生的各主要阶段的再现。

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霍尔将青年期称为“疾风怒涛”的动荡起伏不稳定的时期。

霍尔用复演理论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有一定理论价值的。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人格结构观

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

(2)人格发展现包括: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3.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

华生对心理发展所持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

认为环境和教育是个体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提倡教育万能论。

三、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

青少年的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从普遍性程度来分,主要包括了从低到高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

在研究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构成了方法论体系的第一层次;在运用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得有关研究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统计和处理这些数据和资料,并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加工的方法,构成了方法论体系的第二层次;而指导和决定上述有关研究的心理哲学理论和原理则属于方法论体系的第三层次。

(一)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一级方法学

研究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真实验法、准实验法和非实验法。

1.真实验法

真实验法又称实验室实验法。

真实验法是研究者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进行的实验。

2.准实验法

准实验法也称现场实验法或自然实验法。

它是指日常生活的情景中,对某些条件进订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3.非实验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对象的行为、动作、语言和表情等外部表现来了解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调查法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被调查者心理和行为的资料的方法。

(二)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三级方法学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

理论,复演说,方法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是什么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是什么

4.请简要回答霍尔的心理复演说理论。

5.请简要叙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6.请简述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三级方法学。

7.请论述主要心理学派关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观。

参考资料:

1.林崇德主编: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王重鸣着:

《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德]舒里安着《青年心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

第三章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青少年生理的变化;

2.掌握生理变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3.知道如何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引导。

学习指导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蓬勃的发育生长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都是如此巨大。

对于青少年,他们面对突然变化的身体既兴奋又有着疑虑,甚至感到羞耻。

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带来的冲突与躁动时时冲击着他们。

对要出色地完成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工作也并非易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但在情感上具有对青少年的关隘,还要在理性上掌握青春期的特点,在行为上事实正确恰当的引导方法以及具有创造性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主要介绍了青少年期生理发展及其对心理的影响,了解青少年在身体发育中常遇到的苦恼,是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方面。

学习内容:

一、青少年生理的变化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蜂期。

我国女性的青春期一般始于10—12岁,男性比女性要晚两年左右,大约始于12—14岁。

到20岁左右时达到生理发育的成熟。

青少年生理发育集中表现在三方面: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

1.身高的变化

2.体重的变化

(二)体内器官机能的变化

1.心脏的发育

2.肺和呼吸系统的发育

3.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三)性的成熟

在青少年的发育中,最富特点的现象是性的发育。

性的成熟包括第一性征(即性器官、性机能)的发育成熟和第二性征(即性的体形、体态)的出现。

1.第一性征的成熟

2.第二性征的发育

二、身体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青春期身体变化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社会对这种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发生作用的,而由身体变化直接导致心理改变的情况却很少。

这些中介因素主要是指:

青少年对身体变化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的解释;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正常模式的判断;对他人对这种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的理解,这些解释一方面依赖于青少年对自身变化的认知,另一方面还依赖于父母,同伴,以及社会对此所持的态度和看法。

因此.由于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差异,所处环境的不同,在解释其生理变化时将产生不同的结论。

从而导致心理变化上的个体差异与性别差异。

(一)一般影响

青少年体态的变化必然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容貌、风度等各方面的关注,表现出爱美之心日益加强。

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存在着早熟与晚熟的现象,这种差异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其社会化的进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月经初潮的心理适应

女性第一次出现月经,叫月经初潮。

月经初潮对女性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早熟的和对此毫无准备的女性影响尤为明显。

(三)遗精对心理的影响

关于遗精对男性的心理影响的研究表明,男性首次遗精的主要心理体验依次为害羞、新奇、恐慌、无所谓等。

(四)青春期提前对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青少年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是构成青少年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三、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

性意识是关于性的心理因素的总称,具体包括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即对两性生殖器官在发育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变化的认识,对男女之间关系的认识,对自己向往和爱慕异性那种比较特殊的感受或体验的领会和理解。

(一)性意识的发展阶段

赫洛克认为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疏远异性厌恶期,二是向往年长异性的“牛犊恋”期,三是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四是青年后期正式的浪漫爱情期。

我们把性意识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性意识的潜伏期

2.两性疏远期

3.性意识初步形成的爱慕期。

此时的青少年不但被年龄相仿的异性所吸引,还会对身心发育相当成熟的年长异性产生好感,这就是所谓的“牛犊恋”。

4.性意识成熟的恋爱期

(二)青少年性意识萌发的特点

1.渴望了解性知识

2.对异性的好奇与爱慕

3.在异性面前表现紧张和兴奋

4.性冲动的产生

四、青春期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青春期性教育是针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和性潜力发展进行的教育。

性教育还包括适应社会与文化的性价值观、道德意识、法律规范、性别平等、性文明知识的传授等内容。

目前,我国青春期教育工作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虽然在少数地区已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但大部分地区的青春期教育仍亟待开展。

(一)建立多层次的性教育体系,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知识、性道德观念系统

(二)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适时适当展示教育内容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分洪引流

五、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青春期性生理保健教育

(二)青春期性心理的教育

性心理是指人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两性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

(三)性的道德教育

(四)性审美教育

课后练习:

1.青少年在身体发育中常遇到的典型的苦恼是什么

2.你知道生理上成熟的早晚会对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吗

3.在中学时期,你接受过多少青春期方面的教育.你感到满意吗

4.你对中学生“早恋”问题是如何看待的

参考资料:

1.牛锐等《青少年青春期性生理及性心理的调查研究》,1989年第一期《心理科学通讯》

2.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3.赵丰主编《青少年成长急需解决的16个问题》,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第四章智慧的腾飞

学习目标:

1.掌握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

2.把握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学习指导

掌握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及影响因素,运用正确的方法对青少年认知能力进行训练,对帮助青少年认识自身的智力特点、开发智力潜能、设计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需要掌握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是:

认识的概述;青少年注意的发展;青少年感知觉的发展;青少年记忆的发展;青少年想象的发展;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青少年注意力的培养;青少年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青少年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和青少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十个方面。

学习内容

一、认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认知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二)认识发展的内涵

构成认知的几个心理成分按照特定的关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两种基本功能是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三)青少年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整个青少年学生时期都处于认识发展的迅速上升时期。

概括地说,个体在初中阶段认知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优势,但在很大强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

到了高中阶段,认知结构不断完善、抽象逻辑思维进入了成熟阶段。

二、青少年注意的发展

(一)青少年注意发展的特点

1.从以无意注意为主向以有意注意为主过渡

2.不论何种注意,都在逐步深化

3.注意品质不断改善,即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这四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青少年感知觉的发展

(一)青少年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1.青少年感知觉特性的发展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知觉整体性的特点。

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

在知觉常性方面,由于受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相比有所差距。

2.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进入中学后,其观察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

(1)观察目的的更明确

(2)观察时间更持久

(3)观察内容更精细

(4)观察角度更概括

四、青少年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内涵

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二)青少年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青少年学生记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随年龄增大记忆力不断提高,到16岁(高中一、二年级)趋于成熟。

2.同一年龄的青少年学生,受所记忆性质的影响,记忆效果不一样。

3.青少年短时记忆广度随年级增长而不断增大。

4.随年龄增长,青少年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效果都不断提高,但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5.青少年学生机械记忆在10岁左右急剧上升,而后就停滞不前,而以理解记忆为主要记忆手段。

6.青少年学生形象记忆和语词抽象记忆都在发展,但抽象记亿最终在中学阶段占了主导地位。

五、青少年想象的发展

(一)青少年想象发展的特点

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2.想象趋于现实化

3.想象内容更加复杂,抽象概括性更高

六、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思维的内涵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二)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1.逻辑思维处于优胜

2.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青少年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

4.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性

(三)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构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是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七、青少年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保证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和学业上。

(二)培养学生适当的学习紧迫感,以提高其注意的稳定性。

(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自身注意品质的特点,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意志力的锻炼。

(四)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

八、青少年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三)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其观察质量

(四)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观察的作用

九、青少年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一)重视复习、善于复习

(二)运用联想,积极实践

(三)调节情绪,减轻疲劳

(四)明确目的、树立信心

(五)动脑动手,多实践

十、青少年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中教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1.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

2.适当运用变式

3.教师要适时作出语言概括

4.让学生自觉应用概念与原理

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

感觉、记忆、思维、创造性想象、注意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上什么

3.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4.青少年创造力与那些因素有关

5.知觉有那些特征青少年在这方面发展中有什么特点

6.怎样提高青少年的记忆水平

参考资料:

1.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2.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孝忠着《能力原理与测量》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3.李洪曾等《中小学生注意稳定性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第6期

第五章青少年情感的发展

学习目标:

1.掌握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

2.掌握青少年情感的调适。

学习指导:

本章内容相对较少,涉及到青少年的情感发展问题。

主要包括情感的概述、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成因和青少年建立健康情绪的途径。

学习内容:

一、情感的概述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

是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关系的反映。

对客观事物产生何种体验或态度,是与该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和对事物的预期直接联系着的。

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情感,凡是不符合需要或妨碍需要满足的客观事物,就会引起否定的情感如果一件事既能满足某一需要又不能满足另一种需要时,人则会产生百感交集的复杂情感。

客观事物与人对其预期的关系是影响情感发生的另一个中介因素。

预期是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一种事前估计。

客观事物超出预期越大,它满足个体需要与否所引起的情绪越强烈。

当出乎意料的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时,则往往引起新鲜、惊奇、震惊、惊厥一类的中性情绪。

  人类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侧面。

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二、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青少年情绪识别能力发展的特点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情绪体验先产生,而后随着其教育、经验的不断积累情绪识别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面部表情的识别方面,。

10~14岁时,个体的情绪表情识别能力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到了高中阶段,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已趋于成熟稳定,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

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性质的面部表情识别的速率是不同的,最早趋于成熟的是高兴、愤怒,其次是轻蔑、惊讶、恐惧、厌恶等。

伴随着表情识别的发展,青少年自觉运用和控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些为青少年非言语手段的社交能力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青少年提高情绪表现的复杂性创造了可能性。

(二)青少年情绪体验的特点

1.情绪体验的易感性与兴奋性

2.情绪体验易起伏波动

3.情绪体验丰富多彩

(三)青少年情绪表现的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

青少年初期虽仍然带有儿童的纯真单一的情绪特点,其情绪活动具有外露性,各种情绪往往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显露出来,但随着经验的增长、心理的成熟,有时也表现出对情感的文饰特点,情感表达变的逐渐缓和和细致。

到了高中阶段这种特点更为明显。

这是青少年适应能力的表现,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在特定的情境中表达的适当性。

当情绪表现与他人和社会对起评价不一致时,他们往往对情绪表现进行掩饰、克制甚至用逆反的方式进行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