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023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docx

四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第一课身边的技术

教学内容:

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技术。

并知道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学到好多新知识。

学会电脑上网查询,可以更快更多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出示一些图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幼儿园小朋友玩玩具的情景。

学生准备:

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种玩具。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有关录像,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

2.激发谈话:

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

它们都有哪些本领?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电话:

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

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

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的事情,因此也成为电脑。

打印机:

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

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涂片等照原样印在纸上的机器。

二、巩固理解

1.观看录像:

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2.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3.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

4.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小组玩一玩,并讲讲玩的技术。

三、布置作业

1.每个小组合作出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后记:

 

第二课纸工制作:

房子相框

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由“想一想”、“做一做”、“助学提示”、“试一试”、“安全警示”和“评一评”6个小栏目组成。

“想一想”是导语,引出主题。

“做一做”中有6幅图,是房子相框的制作示意图。

看懂制作示意图并制作房子相框是本课重点。

“助学提示”的内容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是本课的难点。

最后的“评一评”既包括本课纸工学习的制作要求,也包括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的要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示意图制作房子相框,巩固掌握纸工制作的划、折等技法。

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培养劳动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看懂制作示意图并制作房子相框。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已做好的房子相框。

学生准备:

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双面胶,一张照片,一个自己喜爱的相框。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各自展示带来的相框,并说说这个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你喜欢它?

然后教师出世纸制相框成品,告诉学生用纸也可以作出漂亮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制作愿望。

2.让学生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试着组合。

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相框作品。

3.根据“助学提示”,利用教学媒体,展示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图形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准备设计一个相框并画出设计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4.将学生设计制作的相框展示出来,以每小组为一个专柜,选出代表介绍本小组的相框,最后评出“优秀作品”。

5.教师可根据评价内容,先让一个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为其它小组进行评价作出示范。

教学后记:

 

第三课温馨可爱的纺织品

教学内容:

通过“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歇一歇”、“议一议”、“做一做”这5个小栏目,使学生初步认识各种纺织品,辨别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纺织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并辨别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纺织品。

了解各种纺织品的用途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文插图,纺织品实物。

学生准备:

收集各种纺织品边角料以及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教师出示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的纺织品图片:

你们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物品吗?

觉得怎么样?

(出示课题)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纺织品年,而这些花样繁多,用途广泛的纺织品主要是靠什么技术缝制成的呢?

二、认识并辨别各种纺织品。

1.说一说:

你家的房间,客厅里有哪些纺织品?

你还用过,见过,听说过哪些纺织品?

2.探究学习:

分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

(1)互相观察各自的衣裤,鞋帽,书包,笔袋,挂件等;

(2)展示你说收集的纺织品边角料,图片,文字等资料,用眼观察,用手触摸,说说他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3.写一写:

在表格中填写你认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拓展

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纺织品,并说说是什么面料制成的?

教学后记:

 

第四课纸工制作:

动物笔筒

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动物笔筒制作示意图。

有5幅示意图,主要变化在于笔筒两面有不同的动物图形。

在完成作品制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启发设计新颖的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动物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创新精神。

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已完成的作品,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笔筒。

学生准备:

纸工制作工具和相关制作材料。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教师谈话导入:

笔筒有什么用途笔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笔筒。

教师最后出示已完成的动物笔筒,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个造型精美,名字又好听的笔筒。

二、指导制作

先让学生自己观看动物笔筒制作示意图:

1.剪下各部件,将笔筒的一侧折叠粘贴好。

2.粘贴笔筒的另一侧。

3.插上数支铅笔,动物笔筒完成了。

三、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极思考,能否设计出新颖的笔筒,并把图案画下来,为启发学生,教师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些笔筒设计图。

教学后记:

 

第五课钉纽扣(学习穿针、打结)

教学内容:

课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探究学习”,“学一学、做一做”,“议一议”,“助学提示”,“安全警告”,“评一评”等8个小栏目,指导学生学习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

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

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

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

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

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

二、看看说说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

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

(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

三、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

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

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

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

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

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

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

(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

(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

(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

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

3.小组评价。

4.小结:

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课外延伸

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过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后记:

 

第六课纸工制作:

水晶笔筒

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水晶笔筒制作示意图。

有10幅示意图,期中,透明片的使用又是纸工制作中的一个新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学生细心和认真学习。

在完成作品制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启发设计新颖的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水晶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创新精神。

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已完成的作品,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笔筒。

学生准备:

纸工制作工具和相关制作材料。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教师谈话导入:

笔筒有什么用途笔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笔筒。

教师最后出示已完成的水晶笔筒,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个造型精美,名字又好听的笔筒。

二、指导制作

先让学生自己观看动物笔筒制作示意图:

1.让学生拿出课前剪好的制作材料部件,对照示意图,按次序排列出来。

2.让学生仔细阅读示意图下的说明。

3.用红笔给每条说明标上序号。

4.数一数制作水晶笔筒共分几个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参照示意图的步骤完成水晶笔筒制作。

三、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极思考,能否设计出新颖的笔筒,并把图案画下来,为启发学生,教师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些笔筒设计图。

教学后记:

第七课缝沙包(学习基本针法)

教学内容:

课文以图片为主,将沙包的缝制过程:

裁减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牢三边——翻面装沙——封口完成,清除明白地展示出来。

让学生从自己眼,手,脑协作劳动中体会手缝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

3.发扬合作探究精神,运用缝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

教学难点:

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不同形状的沙包若干个,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黄沙。

学生准备:

长16厘米,宽8厘米的较结实,耐用的不快,棉线,缝衣针,剪刀。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请两位学生上台作丢沙包游戏。

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这两位学生在做什么游戏?

猜一猜这种沙包是怎么做成的?

你做过吗?

揭题:

缝沙包

2.出示范作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沙包。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做沙包的兴趣。

二、指导缝制

1.用实物投影仪逐步演示缝制沙包的过程,并讲清操作要领。

2.请学生回忆沙包的缝制过程。

板书:

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3.在缝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1)剪——大小一致;

(2)折——对叠成形;

(3)缝——又密又匀;

(4)封——完全缝严。

4.操作练习

手缝的几种基本针法,教师演示

(1)攻针(平针)

(2)回针(倒扎针)

(3)缲针。

三、探究学习

运用基本针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颜色缝制一致沙包。

你觉得缝合时用哪种针法比较好?

用攻针行不行?

为什么?

封口用哪种针法比较好?

为什么?

四、评优鼓励

1.将缝制过程以及注意点与同桌说一说。

2.自评,互评相结合,比比谁的沙包外形美观,严实耐用,在书上空格处打上钩。

3.将评出的最佳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向同学们展示。

五、课外延伸

1.到室外去,用自制的沙包开展游戏活动。

2.自己动手设计,缝制一个笔袋。

3.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学到的缝沙包技法缝制其它的日常用品?

教学后记:

第八课小鱼缸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小鱼缸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

3.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个部件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2.学生准备制作纸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垫板、双面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带来了一组图片,请你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图片。

老师呀,把这些美丽的海底图片放入了小鱼缸中,你看,(出示范作)。

二、自学小鱼缸制作方法及过程、

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解小鱼缸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交流制作过程和方法,相机板书:

剪切——刻痕——折叠——粘贴

(1)剪切:

使用剪刀时要注意什么?

剪下的边角料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的剪没什么问题,那像这样的带有齿的部件该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

学生说后,投影仪演示一下。

(2)刻痕:

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贴面上用刻刀刻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美观,便于折叠)

(3)粘贴:

关于“鱼”和“珊瑚”的粘贴在鱼缸的正面和底面,你想怎么贴就怎么贴。

图示中没有提到,但这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它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其中一个支撑架,演示用法)(使作品更具立体感,使作品栩栩如生))在进行粘贴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双面胶粘在粘贴面上。

但像这样带有齿的粘贴面,我们是否也这样粘呢?

为什么?

那该怎样粘?

(把双面胶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位置上。

)出示粘贴部件。

(4)讨论:

出示其中一张印有反面粘贴的部件,理解何谓反面粘贴,演示一下。

(5)示范粘贴弧形外框。

(为使弧形外框更美观,在桌上拉一拉,成自然卷曲)

(6)师演示明胶片的插法。

3.看了老师做,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做呢?

好,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两点小建议:

(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动手动脑,可以小声讨论。

(2)你们可以模仿书上做,也可以有创新。

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观,我们还要评一评呢,好不好?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

赶紧动手做吧!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视。

1.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

(特别是齿的剪法)

2.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性错误,及时纠正。

3.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四、作品评价。

以投影评价要求予以评价。

1.小组内自评.

2.组间互评.

3.评出最佳小组,用鼓掌予以表扬。

五、板书设计:

剪切作品牢固扎实

刻痕外观精致漂亮

折叠有分工讲速度

粘贴安全使用工具

教学后记:

第九课缝手套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手套的基本过程。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剪、缝制、装饰手套。

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及创新新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不同的布料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不同的手套。

2.学生准备:

可缝制手套的布料1块、棉线、缝衣针、剪刀、装饰品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手套?

你可知道手套是怎样缝制的?

2.实物投以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手套。

3.给手套分类,填表:

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

购买或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缝制过程:

(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布手套的缝制过程。

(2)教师示范。

3.请学生说一说布手套的缝制过程及注意点:

(1)画样:

在纸上画出手的外形。

(2)放样:

在画样上沿手的外形向外放出1.5-3厘米;

(3)剪纸样:

在放出的画样上沿边仔细剪。

(4)裁剪:

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

(5)缝合:

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

(6)缝边:

注意密而匀。

(7)翻面:

整理成美观的手套,并试用一下。

4.学生动手缝制。

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

提醒注意安全。

三、评优鼓励

1.分小组评议。

2.请做的好的同学谈一谈缝制手套的诀窍和体会。

四、课外拓展

分小组去商场,货摊考察各种类型,式样,用途的手套。

了解制作方法。

教学后记:

 

第十课神奇的泥巴

教学目标:

1.认识泥材料的一般特性,初步了解泥制品的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技术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信息技术的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认识泥制品

教师出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宜兴紫砂陶壶,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万里长城等图片。

让学生观察,欣赏。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制成的吗?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由泥做成的?

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从中感到泥巴的神奇。

二、教学泥制品制作过程

师:

泥巴是怎样变成有用的东西的呢?

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泥制品制作的流程图。

组织学生讨论:

(1)你知道泥工用哪些材料吗?

(2)你知道泥工用哪些工具吗?

(3)你知道做一件泥制品的过程吗?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三、技术信息的处理与运用

在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技术信息,或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从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议一议三个问题的回答给与补充和纠正。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捏泥碗

教学目标:

1.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荷叶纹小碗图片。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互查课前准备

本课课前准备:

自然泥,泥刀,水。

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图片或实物。

引语:

你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泥碗吗?

你准备怎么做?

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捏泥碗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搓泥团

(2)压扁,捏凹成碗形;(3)修齐边口;(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5)把碗底圈处刮麻并涂泥浆;(6)装底圈(7)用手蘸水磨光碗的表面。

四、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

可配上一段音乐。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如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可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五、拓展思维,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荷叶纹小碗图片或实物。

问学生:

你知道这样的泥碗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学生思考,相互交流。

教师提示:

是用泥片贴碗的方法做出来的。

让学生看书上相应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制作。

六、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储蓄罐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储蓄罐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

3.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个部件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2.学生准备制作纸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垫板、双面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制作了小鱼缸,今天我们还要来制作一个也是由半圆柱体改变而来的纸工作品。

出示范作。

二、自学储蓄罐制作方法及过程、

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解储蓄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交流制作过程和方法,相机板书:

剪切——刻痕——折叠——粘贴

(1)剪切:

使用剪刀时要注意什么?

剪下的边角料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的剪没什么问题,那像这样的带有齿的部件该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

学生说后,投影仪演示一下。

(2)刻痕:

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贴面上用刻刀刻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美观,便于折叠)

(3)粘贴:

在进行粘贴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双面胶粘在粘贴面上。

但像这样带有齿的粘贴面,我们是否也这样粘呢?

为什么?

那该怎样粘?

(把双面胶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位置上。

)出示粘贴部件。

(4)师演示明胶片的插法。

3.看了老师做,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做呢?

好,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两点小建议:

(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动手动脑,可以小声讨论。

(2)你们可以模仿书上做,也可以有创新。

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观,我们还要评一评呢,好不好?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

赶紧动手做吧!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视。

1.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

(特别是齿的剪法)

2.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性错误,及时纠正。

3.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四、作品评价。

以投影评价要求予以评价。

1.小组内自评.

2.组间互评.

3.评出最佳小组,用鼓掌予以表扬。

五、板书设计:

剪切作品牢固扎实

刻痕外观精致漂亮

折叠有分工讲速度

粘贴安全使用工具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泥条盘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

教学准备: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泥条盘笔筒成品。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月()日

教学过程:

一、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师:

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各种材质做成的笔筒,它们的形状也是千姿百态的,还用纸制作了一个动物笔筒。

今天呀,我们要用陶泥来做一个泥条盘笔筒。

(出示范作,你看,这就是老师做的一个泥条盘笔筒),你觉得怎么样呢?

同学们想来做一做吗?

那该怎么来做这一个笔筒呢?

二、教学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步骤。

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看完后,让几名学生说一说泥条盘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滚压圆泥片;

(2)用瓶盖子切下泥片做筒底;

(3)在底片上刮痕并涂泥浆;

(4)滚压大泥片;

(5)将泥片切成泥条;

(6)把泥条搓圆;

(7)在涂泥浆处用泥条盘贴成圈;

(8)逐层刮痕、涂泥浆、盘贴泥条到需要的高度;

(9)如需筒内光滑,可用刮刀刮,抹。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同桌两人互助合作,依照图示,完成一件作品。

2.教师巡视,如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相机进行指导。

或发现做时遇到一样的困难,教师做集体辅导。

或把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普及好方法:

如:

请先做的好的(或差的)小组把笔筒拿到事物投影仪前,进行自评和互评。

1.先让做的同学自己说说成功在哪?

失误在哪?

2.再请其他同学说说优点和不足之处。

3.商量并说说该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使之更美观。

4.各小组针对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美化。

四、学习评价。

从方法,步骤的掌握,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