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962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docx

旅游文化学论文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

旅游文化学论文----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

 

任课教师:

李治

班级:

04应日

学号:

20040914054

姓名:

鄂柳

 

2007.1.

摘要:

1这就是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的呼伦贝尔。

2笔者通过对《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及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成此文,对呼伦贝尔旅游文化资源、现行旅游状况、开发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3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疆。

呼伦贝尔市辖一区五市七旗。

共有三十二个民族呼伦贝尔。

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

4本小结从民族民俗,自然旅游景观、异域风情和小城故事四个角度分析呼伦贝尔旅游文化资源。

5以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满族为特色代表浅析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6呼伦贝尔草原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首。

7呼伦贝尔森林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

8由两湖的名称可知,呼伦贝尔得名于此。

9呼伦贝尔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

10由于呼伦贝尔地处中俄接壤处,在呼伦贝尔可以很容易的欣赏到俄罗斯风情。

11如果是食客,呼伦贝尔得风物特产是一定要试的。

12呼伦贝尔现有重点景区(点)

13呼伦贝尔的旅游正慢慢的向正规划发展;其旅游资源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14呼伦贝尔旅游可定目标为: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定位生态旅游;以此为根本立足点,发展本地区旅游经济。

15一切以适度适量为出发点。

让美丽的呼伦贝尔继续美丽。

16呼伦贝尔——人间天堂。

关键字

绿色净土”、“北国碧玉”旅游文化资源、呼伦贝尔、简介、位置面积、自然人文资源、特色少数民族、草原、森林、水域、异域风情、独特文化资源、特产、呼伦贝尔旅游状况、旅游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引言---------------------------------------------------------------3

一、呼伦贝尔简介------------------------------------------------4

(一)位置面积

(二)行政区划及建制改革

(三)人口民族

(四)自然人文资源概况

二、呼伦贝尔旅游文化资源----------------------------------------5

(一)民族民俗

1、民族和民俗

2、特色少数民族

3、民族简介

(二)自然旅游景观—草原、森林、水域

1、呼伦贝尔草原

2、大兴安岭、海拉尔樟子松林

3、呼伦湖、贝尔湖

(三)异域风情

1、接壤俄罗斯

2、接壤蒙古

(四)小城故事

1、谈:

小城独特文化资源

2、品:

特产简介

三、呼伦贝尔旅游状况--------------------------------------------9

四、从旅游文化角度分析开发呼伦贝尔------------------------------9

(一)当地发展目标及旅游消费需求

(二)措施实施过程

1、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

2、特色旅游

3、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11

呼伦贝尔旅游文化浅析

引言

1、在祖国雄鸡形版图上方,即鸡冠的地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有歌唱过:

举起了呼伦美酒,放开了动听的歌喉。

杯中盛满深深的爱,美酒醉心头。

干一杯呼伦贝尔酒,朝着奔放心中走。

干一杯呼伦贝尔的酒,天南地北总是朋友。

(呼伦贝尔祝酒歌)

有歌唱过:

我的心爱在天边,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

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金色的兴安。

林海茫茫云雾间,矫健的雄鹰俯瞰着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白云朵朵飘在我心间。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的心爱、我的思恋;我的心爱在河湾,额尔古纳河穿过大草原。

草原母亲我爱你,深深的河水深深的祝愿。

(呼伦贝尔大草原)

有歌唱过:

节奏响起,煽动了想象,让摇曳的身体开始思想;马头琴悠扬,马奶酒穿肠,我的爱情奔跑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你的善良,我不能抵抗,你的纯洁,将我的心紧紧捆绑;你的笑容,让我找到了最后信仰,美丽的月亮,让霓虹黯淡无光。

(月亮之上)

也有歌唱过:

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啊,呼伦贝尔美;牧歌飞上天,情歌落好远,羊群多来牛也驯,马群奔腾起波澜,花儿像火团;

绿色兴安岭,蓝色呼伦水,马头琴唱歌唤湖水,骑手的箭缨天边飞;草肥人更美。

(呼伦贝尔美)

这就是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之美誉的呼伦贝尔。

2、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式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文化同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的过程和结果。

3、笔者通过对《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及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成此文,对呼伦贝尔旅游文化资源、现行旅游状况、开发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呼伦贝尔简介

(一)位置面积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全国的1/40,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

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南部与兴安盟相连,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期接壤。

边境线总长1723.82公里。

(二)行政区划及建制改革

呼伦贝尔市辖一区五市七旗。

其中一区:

海拉尔区;五市:

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七旗:

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

另外还包括七十四个镇(含两个矿区)、二十三个乡(其中十三个民族乡)、二十五个苏木(其中一个民族苏木)。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海拉尔区。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西汉时期)直至清朝,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

公元前209年,强大起来的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

公元一世纪,活动在现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和呼伦湖一带安家落户,由狩猎业转向游牧业。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新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壮大了自己的民族,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

并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

,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

1920年后直属黑龙江省。

东北沦陷时期,岭东为兴安东省,岭西为兴安北省,均直辖于伪满洲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岭西地区建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1946年10月改称呼伦贝尔自治政府。

1948年1月1日改称呼伦贝尔盟,归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1954年4月30日,呼伦贝尔盟成立呼伦贝尔盟人民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直属内蒙古自治区领导。

盟政府设在海拉尔市。

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立地级呼伦贝尔市;撤销海拉尔市设立海拉尔区。

呼伦贝尔市辖原呼伦贝尔盟的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族、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新设立的海拉尔区;代自治区人民政府管辖满洲里市、牙克石市、扎兰屯市、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

(三)人口民族

呼伦贝尔市总人口26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主体,汉族居多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全市共有三十二个民族,另有资料表示共有三十四个民族,鉴于现地考察较为困难,本论采用较为权威的第一种说法。

(四)自然人文资源概况

呼伦贝尔市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200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

她以其古迹的民族性、草原的垄断性、森林的天然性、野生动植物的珍奇性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和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呼伦贝尔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绝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态环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

呼伦贝尔市有天然草场8万平方公里,天然林地12万平方公里,拥有3000多条河流,500多个湖泊,3000多种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

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调、大氧吧共同组成呼伦贝尔旅游。

二、呼伦贝尔旅游文化资源

本小结从民族民俗,自然旅游景观、异域风情和小城故事四个角度分析呼伦贝尔旅游文化资源。

(一)民族民俗

1、民族和民俗

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的传承性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2、特色少数民族:

呼伦贝尔市有三十一个少数民族:

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锡伯、壮、俄罗斯、苗、藏、土家、柯尔克孜、侗、赫哲、羌、彝、高山、维吾尔、黎、哈萨克、纳西、白、瓦、瑶、畲、普米、布依、水族等。

全国三个“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伦贝尔市。

形成独特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其中,以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满族为特色代表浅析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3、民族简介

⑴蒙古族

据考证,呼伦贝尔是蒙古族的发源地。

(《旧唐书》中有相关记载)蒙古族能歌善舞、爱马、善骑、喜摔跤。

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传统乐器。

“筷子舞”、“安代舞”都是典型的蒙古族舞蹈。

“蒙古包”是牧区蒙古族特有住宅。

“勒勒车”是传统的运输工具。

蒙古族以牛羊为主食,喜食奶制品(奶皮、奶酪、奶茶、酸奶、马奶酒)。

蒙古族热情好客,用美味的手抓羊肉及全羊宴还有鲜奶制品款待客人。

那达慕大会和敖包祭祀是蒙古族的特色节日。

笔者曾有幸亲临那达慕盛会现场,博克沁、赛马、射箭、赛马等项目极具民族特色。

如果旅游者有幸于7-8月来呼伦贝尔,那达慕的精彩一定不容错过。

⑵达斡尔族

呼伦贝尔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达斡尔族的聚集地。

达斡尔族与古代契丹族有渊源关系。

民间歌曲“扎恩达勒”、“达奥”,舞蹈“阿罕伯尔”,是达斡尔族人最喜爱的歌曲和舞蹈。

达斡尔族服饰近似蒙古族。

达斡尔族男女缔结婚姻,要经过订婚、过礼、迎娶三个阶段。

按传统习惯,男方迎着初升的太阳去接新娘,预祝新的家庭如旭日东升,永远幸福美满。

达斡尔族最大的节日是春节。

农历腊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扫墓,晚上要玩个通宵不眠;大年初一,人们一早就梳洗打扮,晚辈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人都往脸上抹黑,据说谁要是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

⑶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

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

鄂伦春族生活在森林里,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

现在只有不到7000人了。

⑷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女性喜穿布拉其,在长辈或客人面前,必戴头巾,以示尊重。

男子穿分岔长袍、长裤或穿白色绣花衬衫和灯笼裤,头戴呢帽或带耳罩的毛皮帽。

其文化、习俗基本上与国外的俄罗斯人相同。

能歌善舞,主要乐器有三弦琴和手风琴。

典型食品有帕哈力,罗宋汤。

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复活节、春节,还有“圣母圣诞节”、“主领洗节”等。

⑸满族

满族的住房俗称“口袋房,曼子炕”。

满族好歌舞,古代舞蹈多由狩猎、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

妇女则喜欢穿旗袍,“盘髻儿”,腰间挂手帕。

旗袍是满族的典型服饰也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

满洲席作为宫廷菜代表已流传300余年。

满族逢年过节吃饺子,食手把肉。

满族最喜欢的点心是“萨其马”。

(二)自然旅游景观—草原、森林、水域

1、呼伦贝尔大草原

05年10月,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活动中,呼伦贝尔草原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首。

呼伦贝尔草原是这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是世界上最美、最大、无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便是成长于这片草原上。

呼伦贝尔草原的草场质量极好,肥沃、辽阔、优质、天然、无污染。

呼伦贝尔草原出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

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优质三河马和三河牛。

蓝天、白云、草原、牛羊,千里草原铺翡翠。

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境。

2、大兴安岭、海拉尔樟子松林

⑴呼伦贝尔森林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

蒙古族作家乌热尔图曾经写过:

“我被大兴安岭的壮美所折服,挺拔的落叶松,秀美的白桦林,可以说铺天盖地,与悠远的苍天相连;而充盈的河流交织如网,河水清澈见底,蓝天碧云交映。

成群的野鹿,旁若无人的棕熊,还有难以尽数的飞禽走兽,栖息在这里,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真是它们的天然乐园。

大兴安岭如同俯身饮水的巨兽,躯体紧贴黑龙江、额尔古纳河的岸边,肢体延伸到南端千里之外的古长城。

偌大的呼伦贝尔草原与之紧紧相偎,如同孪生兄妹。

”。

由此可对大兴安岭胜景瞥见一般。

⑵不可不提的海拉尔樟子松林

樟子松又称海拉尔松,属于欧洲赤松的一个变种,是我国北方珍贵的针叶树种,是亚寒带特有的一种常绿乔木,有“绿色皇后”的美誉。

海拉市区西部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惟一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西山公园有天然樟子松4600余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松有1000多株,最高的树龄已达500年,最大的直径达100厘米。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除松林外,还有东杨、家榆、稠李、山丁子等野生树木40余种,蒙古百灵、戴胜、啄木鸟等野生鸟类60余种。

3、呼伦湖、贝尔湖

由两湖的名称可知,呼伦贝尔得名于此。

呼伦贝尔水养育了一代代呼伦贝尔人。

呼伦湖也称达赉湖,达赉是蒙语“大海”的意思,达赉湖就是说像海一样的湖。

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内蒙古第一大湖。

总面积为325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草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200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48种,鱼类30种,兽类35种,鸟类297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白皮鹿、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8种)。

适宜观赏,休闲,生态游。

贝尔湖不及达赉湖大,但其附近的湿地倍受摄影师的钟爱。

另外,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等水域资源同样受到水域资源旅游者的青睐。

(三)异域风情

呼伦贝尔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1、接壤俄罗斯

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国门建成于1989年,高30米,宽40米。

门体上方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的大字。

一条国际铁路从下面通过。

登上国门,放眼望去,俄罗斯境内的后贝加尔斯克城的风光尽收眼底,并可以看到与我国国门遥遥相望的俄罗斯国门。

游满洲里国门,在欣赏异国风景的同时体会身处边境的激动心情。

由于呼伦贝尔地处中俄接壤处,在呼伦贝尔可以很容易的欣赏到俄罗斯风情。

美丽的俄罗斯少女,俄货商城里琳琅满目的俄罗斯商品,以及俄罗斯文化的感染,使呼伦贝尔充斥着欧式气息。

2、接壤蒙古

内蒙古的大部分是与外蒙接壤的。

在呼伦贝尔可以很容易的感觉到外蒙的生活气息。

只要你走进牧人家里。

(四)小城故事

1、谈:

小城独特文化资源

⑴小城丰富的度假村文化:

包括呼和诺尔民俗旅游度假村、敖包山旅游度假村、红花尔基度假村、牙克石著名的“凤凰山庄”等大小规模不等近百个度假村。

供休闲、疗养、避暑、娱乐等。

⑵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

⑶黑山头古城

⑷海拉尔北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品:

特产简介

如果是食客,呼伦贝尔得风物特产是一定要试的。

⑴呼伦贝尔大部分为黑土地,五谷杂粮的品质自然不言而喻。

⑵手把肉和全羊宴是草原民族的传统美食。

奶制品也是不容错过的。

⑶在呼伦湖畔可尝到有名的“全鱼宴”,有120种鱼可供挑选。

⑷大兴安岭特产的优质蘑菇、木耳,营养丰富,品质极佳。

⑸海拉尔被称为“蓝莓之乡”,盛产蓝莓。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多种风味特产。

在此不再赘述。

三、呼伦贝尔旅游状况

呼伦贝尔现有重点景区(点)为:

海拉尔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侵华日军要塞遗址、金帐汗蒙古部落、鄂温克博物馆、巴彦呼硕旅游景区、巴尔虎博物馆、诺门罕战争遗址、额尔古纳俄罗斯家庭旅游户、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敖鲁古雅猎民点、嘎仙洞、达斡尔风情园、吊桥公园、牙克石凤凰山庄及凤凰山滑雪度假区、满洲里国门、中俄互市贸易区、呼伦湖小河口、冰雪园。

可见,呼伦贝尔的旅游资源开发了一部分,目前经营状况还算良好。

但整体看来

缺乏完整性统一性,很多资源重复利用,还有些资源没有被开发,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呼伦贝尔现在的旅游体制不够完善,旅游开发时间较短,旅游结构较为脆弱。

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得当,使得旅游路线较为单一,旅游地的状况很难满足旅游者的审美文化和消费文化需求。

但值得欣喜的是,呼伦贝尔的旅游正慢慢的向正规划发展;其旅游资源较为完成,保存很好,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四、从旅游文化角度分析开发呼伦贝尔

笔者通过学习,对开发呼伦贝尔资源提出几点个人的观点,

(一)当地发展目标及旅游消费需求

旅游资源地的开发可以为接待地创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旅游发展目标应当从旅游客源地自身发专状况决定,找好当地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与现行开发利益的结合点。

呼伦贝尔旅游可定目标为: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定位生态旅游;以此为根本立足点,发展本地区旅游经济。

从旅游消费需求角度分析,根据近年的调查显示,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生态旅游,回归自然。

呼伦贝尔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措施实施过程

1、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

在社会各部门运行中,人力资源始终是第一位的资源。

开发旅游当然也不外于此。

旅游管理部门在人员选择上,旅游资源地设置上,旅游文化宣传,旅游者接待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整体的规划,以保证旅游过程的顺利进行。

2、特色旅游

⑴民族民俗旅游:

以民族民俗文化游为吸引点,集合呼伦贝尔得天独厚的民族民俗人文条件,设计主要少数民族的旅游路线,展现少数民族风情,愉悦身心的同时,碰撞不同的文化生活。

例如,与蒙古族一同骑射,蒙古包中饮马奶酒,必定别有风味。

⑵草原、森林、水域旅游:

人从诞生起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归自然回归本土的旅游文化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呼伦贝尔独占了北半球三大植被区最美好的地方,欧洲——西伯利亚针叶林区的舌状南伸,欧亚草原区最湿润的东部,东亚阔叶林区的西北边缘。

我可以说:

想看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吗?

请到呼伦贝尔。

⑶异域旅游文化:

呼伦贝尔与两个国家接壤,是可以简单的感受异国风情之处。

⑷小城故事:

对于呼伦贝尔丰富旅游资源的开发,可定位小城故事,体会中国占地面积最大城市的丰富资源及旅游文化。

3、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资源的开发都一定要提到可持续发展,在呼伦贝尔旅游资源未来的开发利用方面,应在充分展示旅游特色的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条件。

不可开发过度,不破坏本地人的正常生活,限制旅游人数。

以保证后人可以继续想用上天赐予的恩惠。

用科学理智的态度去面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持旅游开发与接待地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切以适度适量为出发点。

让美丽的呼伦贝尔继续美丽。

结语

用植物学家刘书润的一句话为本文作结:

呼伦贝尔拥有独特的森林、草原、沙地、湿地、河流、湖泊、多民族文化,几者的结合使得这里更加美好。

呼伦贝尔——人间天堂。

笔者为可以生长在呼伦贝尔感到骄傲,并衷心祝愿呼伦贝尔的旅游业发展更加绚丽。

 

Ps.尽管本论文经过笔者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努力思考及总结,但因笔者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及一些客观因素,本论有许多不足,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地理》2005.10北京世纪金豹图书有限公司

2《人文地理》1999年1期

3《达赉湖珍禽湿地及草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考察与规划大纲》1987.10呼伦贝尔出版社

4《内蒙古.呼伦贝尔风物志》2001.10云南人民出版社

5《现代旅游文化学》2005.8青岛出版社

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