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479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docx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

《氓》,从体现办法说,是一首叙事诗;从其体现内容说,则是一首“弃妇诗”。

《诗经》是国内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初-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多用赋比兴手法。

考点二:

文章主旨

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创作办法,描写了春秋时郑、卫等地风俗和妇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不幸遭遇。

诗中女主人公通过自己婚前恋爱、婚后忍辱负重却最后被抛弃婚姻过程回忆叙说,抒发了自己对爱情追求与执著,体现了自己对家庭操劳与奉献,宣泄了对前夫怨恨与指责;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男尊女卑黑暗本质和处在社会底层广大妇女悲惨命运。

考点三:

写作特色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引出论述内容,诗歌还通过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自身思想行为先后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女主人公善良忠贞,勤快坚毅,和氓卑鄙无耻,虚伪凶狠,增强了批判力度,情真辞朴,富有民歌特色。

考点四:

重点词语

匪我愆期:

迟延

将子无怒:

犹可说也:

通脱,解脱

淇水汤汤:

水势很盛样子

渐车帷裳:

浸湿

女也不爽:

差错

总角之宴:

宴乐,欢乐。

国殇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篇是楚辞体诗歌,选自《楚辞·九歌》。

作者屈原是国内古代第一位有伟大成就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九歌》是屈原依照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组诗,共11首。

《国殇》是其中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颂歌。

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人为“殇”。

本诗用于祭祀为国捐躯战士,因名“国殇“

考点二:

文章主旨

1.祭祀为国捐躯战士挽歌;

2.描述了英勇搏杀场面;

3.歌颂英武不屈爱国精神;

考点三:

写作特色

文章构造严谨,前面叙事是因,是抒情基本,背面抒情议论是果,是叙事自然升华,全诗语言整洁,节奏短促风格刚健豪壮,呈现出阳刚之美。

考点四:

重点词语

凌余阵兮躐余行:

侵犯;践踏

平原忽兮路超远:

若有若无,视野不清

首身离兮心不惩:

恐惊,一说懊悔。

陌上桑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篇选自“汉乐府”,是一首知名汉代乐府民歌,五言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乐府诗集》中。

汉乐府,本来是西汉设立音乐官署。

后来就把这个官署内收集可以唱诗称为乐府诗。

考点二:

文章主旨

通过论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秦罗敷而遭到严词回绝故事,赞美了罗敷坚贞和智慧,讽刺了使君丑恶和愚蠢,反映了当时上层统治阶级荒淫和无耻。

考点三:

写作特色

1.人物形象鲜明。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3.体现了汉代乐府民歌基本特性

考点四:

重点词语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白马从骊驹。

行路难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诗是一首乐府旧题,作者李白,盛唐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有李太白全集。

考点二:

文章主旨

本诗体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她对仕途艰难满怀悲愤;另一方面又对前程布满但愿。

考点三:

写作特色

1、感情激烈,直抒胸臆。

形象地再现了一种内心怀有强烈痛苦诗人形象。

2、句式长短相间,与诗情高低相适合。

3、善于用典。

4、善用比兴手法。

考点四:

重点词语

玉盘珍羞直万钱:

通“馐”佳肴

今安在:

在何处

直挂云帆济沧海:

终归,竟

 

杜陵叟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诗是一首叙事诗,新乐府诗,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因而人称“白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与元稹齐名,合为“元白”,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考点二:

文章主旨

这首诗借杜陵叟遭遇,反映了当时官吏在灾年依然瞒上欺下、勒索租税黑暗现象。

讽刺皇帝仁慈只是使百姓虚受其恩。

考点三:

写作特色

全诗四某些:

1、写农夫遇到春旱秋冻,没有收成。

2、揭露地方官为了自己政绩考核,仍旧横征暴敛,百姓只得破产,典树卖地完毕租税,一下子陷入了衣食无着困境。

3、直接指斥压榨百姓官吏就是吃人豺狼。

4、写皇帝下诏免税,可等到命令发到百姓手中,绝大某些百姓已经破产,只得了一种接受皇恩虚名。

考点四:

重点词语

麦苗不秀多黄死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京畿尽放今年税

无题

考点一:

作品有关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爱情诗。

作者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知名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代表作品《贾生》《安定城楼》《锦瑟》

考点二:

文章主旨

主旨在于首句一种“别”字,诗开头就突出了“伤别之情”这首诗写恋人之间刻骨相思与告别之苦。

考点三:

写作特色

1.成功地运用了双关、比喻手法。

2.成功地刻画出恋人独特心理,感情境界深微绵邈。

发现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诗选自闻一多诗集《死水》。

闻一多(1899-1946),是国内当代知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她主张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要创新,并且在形式上注重修辞和用韵,因而被称为“格律派”。

考点二:

文章主旨

这首诗写现实中军阀混战、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旧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诗人所盼望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形象,这个祖国形象是残破、恐怖,令人失望。

本诗体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步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至痛至爱复杂情感。

考点三:

写作特色

1.炽烈、奔放情感收敛于严谨形式之中。

2.手法灵活多样,运用了呼告、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形成了沉郁风格。

再别康桥

考点一:

作品有关

徐志摩,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知名诗人,也是“新月社”成员,代表作《志摩诗》《云游集》《猛虎集》。

本诗节选自《猛虎集》。

考点二:

文章主旨

本诗是一首借景抒情抒情诗,描写诗人到伦敦剑桥大学康桥重游,通过康桥景物描写,暗寓、抒发了诗人对旧情眷念,表达了寻梦惆怅与落寞情感,在飘逸、洒脱姿态下,蕴藏着深沉忧郁与苦闷。

考点三:

写作特色

这首诗艺术美,体当前诗建筑美、绘画美、音律美。

移情于景:

“那榆荫下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梦。

”借比喻抒情:

“在康河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波光里艳影,在我心头荡漾。

象征抒情:

“西天云彩。

”象征西方文明。

“彩虹似梦”象征美好抱负。

声声慢

考点一:

作品有关

这是一首精彩悲秋赋,这是一首慢词。

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宋代知名婉约派女词人。

考点二:

写作特色

描写主人一成天愁苦心情,运用九组叠字渲染氛围,表情达意。

运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又都是普通寻常生活,却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晚年孤单无依生活境遇。

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黄花,傍晚,点滴,是双声;冷清,暖还寒,是叠韵。

门槛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诗选自19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散文诗集》。

这是一首布满象征意蕴散文诗。

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47年《猎人笔记》刊登使她一举成名。

长篇故事:

《贵族之家》《罗亭》《父与子》

中短篇:

《木木》《阿霞》《初恋》等。

考点二:

重要内容

第一层(第一段、第二段),写作者梦中所见到情景:

一座大楼,一位姑娘站在大楼正面一种敞开着窄门门槛前。

门槛里世界阴森、黑暗。

第二层(“望不透黑暗中散发着寒气”至“厚厚门帘立即放下来遮住了她”),是全诗主体某些,写门里门外对话。

考点三:

艺术特色

梦幻、象征手法运用。

从作品标题到人物再到详细意象,均有其寓意。

作品通过这一组象征性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争取名族解放和自由而英勇斗争情景,赞颂了革命者崇高献身精神。

天净沙秋思

考点一:

作品有关

这首小令是写“秋思”名曲,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号东篱,元代知名杂剧家,人称“曲状元”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人们”有《东篱乐府》。

考点二:

写作特色

小令18个字,浮现9个名词

“断肠人在天涯”点名主题

前赤壁赋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文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版)卷一。

苏轼辞赋继承了欧阳修老式,获得了很高成就。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一篇有名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

三年前,作者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虽免一死,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窘迫,没有自由。

她在政治失意、思想苦闷状况下,寄情诗酒,放浪山水,曾两次泛舟赤壁,写了两篇文赋,此为前一篇。

赋中体现了她对人生达观看法。

考点二:

写作特色

主客问答,成功描写了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对抒情和说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点三:

重点词句

举酒属客:

劝酒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依托太空

侣鱼虾而友麋鹿:

和....作伴,和.....做朋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这江水中流水不断地流逝,而江水从不曾流向她方。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要是从变化一方面看,天地间万物竟连一瞬也不能存留。

寡人之于国也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共7篇,普通以为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出。

孟子名轲,同属于儒家学派。

考点二:

文章主旨

环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问题展开阐述,阐述了孟子王道思想。

考点三:

写作特色

1、善用比喻

(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治国办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是刀杀”比喻不顾百姓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谬论。

2、排比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考点四:

重点词语

河内凶

邻国之民不加少

谷不可胜食也

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直不百步耳

王无罪岁,死天下之民至焉

秋水

考点一:

作品有关

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考点二:

文章主旨

在无限广大宇宙中,个人结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

给咱们启示是:

人们不能囿于个人见闻而自满自足,应当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考点三:

写作特色

用寓言形式阐述观点,以大量比喻阐明道理。

考点四:

重点词语

两涘渚崖之间

望洋向若而叹曰

人卒九州

闻道百,觉得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五代史伶官传序

考点一:

作品有关

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人们之一。

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是一篇史论。

考点二:

文章主旨

阐述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

通过五代后唐李存勗政权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满招损,谦得益”道理。

考点三:

写作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

考点四:

重点词语

原庄宗之因此得天下少牢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郑伯克段于鄢

考点一:

作品有关

节选自《左传》,最早一部编年体著作,为左丘明所作。

考点二:

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春秋初年,郑国公族内部为争夺君位而进行斗争故事,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腐朽、贪婪、虚伪奸诈、互相兼并和残杀丑恶本质。

作者本旨在讽刺双方同步,揭示“多行不义必自毙”道理,并且宣扬了孝道。

考点三:

写作特色

姜氏爱与恶,贯穿于矛盾产生发展和激化。

考点四:

重点词语

亟请于武公施及庄工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