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699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docx

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

2010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形骸/干涸僭越/熏陶渐染信笺/间不容发

B.毡帽/粘贴绯红/蜚声文坛谂知∕海市蜃楼

C.打烊/佯攻毋宁/好高骛远接种/摩肩接踵

D.怫然/弗如粗糙∕名噪一时篆书/如椽巨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季老仙去,文豪殒落。

网友或博文悼念,或跟帖缅怀。

鉴于季老在国学上的造诣和地位,他这一走,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寥寥无几。

B.对于一代骁雄曹操身葬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舆论认为,安阳高调宣布发现曹操墓和邯郸、亳州强烈质疑的背后,都代表了当地的利益诉求。

C.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绝伦的搭配,不经意间蹿红媒体。

质疑、委屈、愤怒、调侃,借助“被××”句式畅快淋漓地倾泻而出。

D.如今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越来越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日益水火不融。

我们不禁要问,城管与小贩何时不再剑拔弩张?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能被括号中的成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如果我们总想把它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讳疾忌医(文过饰非)。

B.不过百多人吃着大锅饭的剧人团体,在目前米珠薪桂(金块珠砾)的时节,演不成戏,便没有收入,的确也是一个伟大的威胁。

C.文章的作者以犀利的语言和充足的论据,揭露了那些无耻文人的丑恶嘴脸,把他们的反动观点批驳得体无完肤(遍体鳞伤)。

D.有人这样指点说,一个还没有成气候的小商人,不要总想着鹤立鸡群(超群绝伦),先要学会怎样去做乌合之众才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下很多人的关注点似乎都在物质层面的丰裕上,即使是对艺术的追求也是为了实现功利的目的——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艺术就是为了高考加分。

B.富士康“十连跳”事件警示我们:

一个企业如果只是以获取利润为发展目标,而忽视员工企业文化的需求,员工就会产生落寞、抑郁的情绪,容易走向极端。

C.近日来,湖南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二医院芦笋片价格虚高事件被央视等媒体曝光后,大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D.一个正常的“菜篮子”市场,应当是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市场,也应当是摒除畸形的价格和以操纵获取暴利的市场。

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给“微博”下定义。

(3分)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

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知识发给某个人或个人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微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指出表格中不能充当相关修辞手法例句的一项,然后改写成正确的句子,要求能体现原例句本意(4分)

修辞手法

例句

夸张

A.他紧张极了,大气都不敢出,心脏激烈地跳动着,仿佛就要蹦出嗓子眼了。

比喻

B.这篇文章写得很差,就像小学生作文一样。

反复

C.要冷静,要冷静,我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

比拟

D.中国足球,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才能有出息啊?

例句不当的一项是:

改写后正确的句子:

7.周末逛街买东西砍价很正常,但近日南京某校园出现了有组织的专业“砍价团”,他们通过帮人砍价来赚取“砍价顾问费”。

“砍价团”现在有7名成员,砍价业务主要包括数码产品、服装、饰品等。

组员利用对各自所学专业领域产品的了解来帮助买家砍价,每次收取1%至5%的“砍价顾问费”。

有人觉得这些学生不务正业,也有人觉得这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接触社会的方式。

请你就此发表看法。

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

(不少于6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

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

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

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

“周其弊乎?

”史伯回答说:

“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

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

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

“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

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

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

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

《说文》:

“继者,续也。

”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

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物则无从比较。

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

据《左昭·二十年》载:

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

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

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

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

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

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

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

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

“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标志着“和”的理念趋于成熟。

B.史伯认为周必然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C.“和同之辨”体现了中国哲学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D.晏婴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意思是“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9.下列行为,符合“和谐理念”的一项是()

A.与同学称兄道弟,经常投其所好,尽量不给他提意见,彼此相安无事,一团和气。

B.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90年代苏联解体,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C.伊朗落选的总统候选人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号召民众继续不顾政府禁令,参加原订于6月17日13时30分在德黑兰举行的“没有口号的沉默”新游行。

D.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聘请左派和激进派人士李大钊、陈独秀当教授,也请来身穿马褂、拖着一条长辫的复辟派人物辜鸿铭来教英国文学。

10.“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2分)

11.“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20分)

光阴

陆蠡

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

“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

”我对自己说。

“我是踪蹑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

”我一面走一面自语。

“我在看我自己影子的生长,看它愈长愈快,愈快愈长。

”我独语。

总之,我是在散步罢了。

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

它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

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

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

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

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片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

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

“秋”。

“秋!

”我微喟一声。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

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

”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么?

却借落叶通知我。

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青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

我曾是光阴富有者。

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

我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只竹箩——我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

祖父是爱惜光阴的。

他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

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

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原来他把光阴用尽了。

“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

”我的思想象“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

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

竟有一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

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

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了计算了好久。

蓦然有一种感触浮起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

我看见了多少次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我有多少次看见阳光从我的窗口探入,复悄悄地退出。

何时使我的心变成沉重,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我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呢?

我曾讥笑惜阴人之不智,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

“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

”我的思想像喜灾乐祸似地,揶揄我。

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

我想到光阴速度的相对性,得到这样的结论:

感觉上的光阴的速度是年龄的函数。

想到我自己在人生的象限上转过了几度呢?

犹如作茧自缚,我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这式子里面,我悲哀了。

“你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里面。

”思想嘤然回答,已无尖酸的口吻。

但是我无法改正这方程式,这差不多是正确的。

啊,悲哀的来源,我想把这公式从我的脑中擦去,已是不可能。

正如我刚才捡起来的树叶,无法把它装回原来的枝上。

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

“秋”。

另一天,从另一枝柯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

“秋,……冬”,又是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

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施施归去。

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

(选自《陆蠡散文选集》,有删改)

12、第一段描写散步时的见闻,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请简要分析。

(3分)

13、第二段中“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

14、文中写爷爷匆匆的脚步有何作用?

(4分)

15、“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真正想告诉我们什么?

(4分)

16、有人认为“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

”一段表现的是作者对光阴的珍惜,也有人认为这一段说的是作者浪费光阴的事情。

你同意上述那一种观点?

请说说你理由。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叶嘉,闽人也。

其先处上谷。

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至嘉,少植节操。

或劝之业武。

曰:

“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

”因而游见陆先生①,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方汉帝嗜阅经史时,建安人为谒者侍上,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曰:

“吾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曰:

“臣邑人叶嘉,风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虽羽知犹未详也。

”上惊,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天子见之,曰:

“吾久饫②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

”因顾谓侍臣曰:

“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

”遂以言恐嘉曰:

“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

”嘉勃然吐气,曰:

“臣山薮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

“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书》曰:

‘启乃心,沃朕心。

’嘉之谓也。

”于是封嘉为钜合侯,位尚书。

曰:

“尚书,朕喉舌之任也。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若谏。

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

上以不见嘉月余。

劳于万机,神

④思困,颇思嘉。

因命召至,恩遇如故。

居一年,嘉告老,上曰:

“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

”遂得爵其子。

赞曰:

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

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

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

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叶嘉传》,有删改)

【注】①陆先生:

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

②饫(yù):

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

③山薮:

深山密林。

(nǐ):

疲困的样子。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嘉,少植节操植:

培养

B.或劝之业武业:

从事,以……为业

C.久味其言味:

体味

D.遂得爵其子爵:

爵位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上以不见嘉月余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B.①为著其行录传于时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①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必槌提顿挫之乃可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嘉出身平民百姓,从布衣而成为被皇帝赏识的官员,这和他的品行有关。

B.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

C.苏轼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禀性刚劲、令人清醒的人物形象。

D.苏轼通过对叶嘉一生的遭遇的叙述,劝诫人们应当功成身退。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6分)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

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

此词即作于其间。

22.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4.15)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9)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9.10)

24.

(1)第一则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

可用原文概括。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结合选文内容对孔子的“恕”道加以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是谁之过与?

(《论语》)

(2),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3),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丰草绿缛而争茂,。

________,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5)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6、请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补全题目;

(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__________中学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

……………………………………装………………订………………线……………………………………

2010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

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题号

1

2

3

4

8

9

17

18

19

选项

一、语言文字运用

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例句不当的一项是:

(1分)

改写后正确的句子:

(3分)

7.(5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10.

(2分)

11.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2.

(3分)

13.

(3分)

14.

(4分)

15.

(4分)

16.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20、(3分)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

21、⑴(3分)

⑵(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6分)

22.

(2分)

23.

(4分)

(三)24.

(1)(1分)

(2)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任选3小题,6分)

25.

(1)

(2)

(3)

(4)

(5)

四、作文(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