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639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7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docx

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

1.1课题我看到了什么(一课时)

学材分析

科学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能够获得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识。

课文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我看到了什么?

"课本上印着一棵树的图像,看了图能回答"我看到了一棵树",但是看到的内容是有限的。

2、想想平时曾经看到的树,课本上用了六幅照片作为举例,介绍平时曾经看到过的树的一些样子。

3、"如果现在来到一棵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从科学观察方面说,是学生在进行观察前向自己提出观察任务:

我选择哪一棵树,选择树的哪一个方面或哪一个局部观察。

4、"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呢?

"这是引导学生考虑观察的方法。

5、课文的最后两句话,表达的是科学观念、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要求。

总的来说,要教学生从树的生长变化中观察树,从树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中观察树。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直接体验,观察往往停留在单纯用眼睛看的阶段上。

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大树为观察对象,以一个初学观察学生的一般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几个依次递进的结构活动,让学生亲历一次科学观察的过程。

学习目标

1、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的过程,能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形成对科学观察的感性认识,体验科学观察的乐趣。

3、科学知识:

对一棵树有一个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是观察。

导学方法

观察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一棵树的观察,形成对科学观察的感性认识。

教学材料准备

树的图片(或树的一幅画)

教学流程:

1、谈话引入对树的观察

 

(1)师:

同学们,在校园里、在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在山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树,你有没有仔细地看看它们?

(2)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树,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2、看图片上的树

 

(1)出示一幅树的图片。

 

(2)师:

这是一幅大树的图片,仔细看看这棵大树,告诉大家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比一比谁看得仔细说得多。

 (3)学生看一分钟。

 (4)组织学生交流、倾听。

 3、回忆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什么

(1)师:

这只是图片上的一棵大树,我们看不出更多的东西,回忆一下你看到过的一棵真正的大树,说一说你在树上或树下曾经看到过什么,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交流。

让学生把看到过的情况在小组里说一说。

(3)全班交流、讨论。

(4)师:

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情况比图片上的发现是多还是少?

为什么会多呢?

 4、引导学生从看树到观察树

 

(1)师:

如果我们现在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再去看看,你会不会看到更多呢?

 

(2)师:

为什么再去看看会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3)师:

当我们想要了解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5、交流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1)师:

如果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想一想你想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才会了解这些观察内容的更多知识呢?

小组里讨论一下,看看你们组有哪些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如果太多了记不住,可以记录一下。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倾听。

 每一组都上台来说一说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其他组的同学听听这一组的观察内容和方法是否可行,可以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6、实地观察一棵大树

 让学生来到校园里的大树前自行观察一棵大树,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作好观察记录。

教师观察学生的观察活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1.2课题我的大树(一课时)

学材分析

用各种简便方法描述树的样子;用观察记录、实物标本、拓印资料说明树的特点;我能按别人的描述找到这棵树.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我的大树”一课是学生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观察的结果进行描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的一课。

这是我们对科学研究的首次描述,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

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进行描述。

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

学习目标

1.能用“我用什么办法进行观察,我观察到了什么”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2.用简单的文字、图画、拓印等方法记录自己对大树的观察。

3.完全体验大树“世界”的奇妙与生命活力。

导学方法

观察、拓印、文字描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树的拓印方法

教学材料准备

蜡笔、白纸

教学流程:

一、交流上节课观察到的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一棵大树,并作了记录,今天来开个观察成果交流大会吧!

2.你们觉得我们用怎样的方式交流比较好?

3.取得共识:

先在小组内讨论观察到的内容,再派一个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观察到的成果。

(观察大树时就是按这样的小组进行的)

4.全班交流汇报。

  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尽量不重复同学说过的话。

  过程评价:

  通过动作告诉别人所观察到的树冠;  用手比划观察的那棵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观察的大树有多高;  观察树皮的颜色、粗糙程度;

  展示该树的树叶及果实。

  ……

5.小结:

图画、打比方、收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再去观察一棵大树的话,结果会怎样?

二、学生拓印树皮画(教室外)

1.刚才有同学说他观察的大树,树干非常粗糙,你们觉得老师所观察的那棵树的树皮粗糙吗?

展示教师拓印好的树皮画。

2.学生观看教师已拓印好的树干画,主要让学生看树干的纹理。

 

3.你们想把自己观察的那棵大树的树皮拓印下来吗?

4.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所观察的那棵大树下拓印。

5.选择校园一角,交流所拓印的树皮画,请拓印清晰的同学介绍方法。

三、细致地进行观察(教室外)

1.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自己观察过的大树的叶子与树皮拓印画,同学们相互交换,比比谁能最先找到与叶片、拓印画相符合的大树?

2.学生活动,让能快速找到大树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

  今天,我们学到了许多描述大树的方法,余下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把你们小组的观察记录充实一下。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1.3课题各种各样的叶(两课时)

学材分析

本部分学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给学生植物的叶的整体印象,后三个部分都是对树叶的某一部分的观察,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

通过比较等观察手段了解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树叶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且在前两节课对大树的观察中也对树叶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学生对树叶应该有一定的了解;一些知识面宽的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树叶已有了较为深层的了解。

对观察方法学生只是初步的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的比较观察和测量、描述的过程,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按一定的观察内容和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能力。

3.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进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教育。

导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比较等观察手段了解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是本课的学习难点。

教学材料准备

学生与教师一起准备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流程:

学生课前采集树叶(捡落叶注意事项:

不乱摘树叶、不踩坏花草、不爬树采集)导入新

观察叶的颜色

课小组交流、统计判断是否同一种树叶分小组活动观察叶的形状分

观察叶的大小

小组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布置作业。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1.课前(或课内)采集树叶活动(捡落叶注意事项:

不乱摘树叶、不踩坏花草、不爬树采集)。

2.整体观察树叶:

A.小组交流、统计:

(1)清点自己的树叶,说说一共捡了几片树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2)把自己的树叶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的树叶放到一起,看看共有几种树叶,并作好统计记录。

B.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此环节也可放到局部观察之后)

拿出数量最多的那种树叶,小组观察讨论------

这些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

你根据什么,才说他们是同一种树叶?

你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3.局部观察树叶:

(分小组活动,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详细观察、比较、讨论、描述)

 A.观察叶的颜色:

组内的树叶有哪些颜色?

按颜色的变化给树叶排列顺序。

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B.观察叶的形状:

叶子的形状相同吗?

按叶子的形状给树叶分类。

分小组交流介绍分类情况,并说说这几类分别是什么形状?

 C.观察叶的大小:

自由观察比较叶子的大小,并描述。

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几片大小不一的树叶,分别描画在方格纸上,比较叶子的大小。

想一想还有哪些观察、比较叶的大小的方法吗?

再次观察、描述。

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的介绍描述随堂板书)

课程资源:

1.各种各样的叶子;

2.各种常见叶形的图片(或叶的标本);

3.有关叶的知识的课外资料。

练习与延伸设计:

1.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一些树叶拼贴一幅图画;

2.收集有关叶的知识的信息、资料;

3.采集若干树叶供下节课观察。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1.4课题一片完整的叶(两课时)

学材分析

本部分学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观察一片完整的叶,第二部分是各种不同的叶片,第三部分是各种不同的叶柄,后两部分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复习和小结,并对学习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具有从整体入手,到具体观察的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记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对植物的叶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

学习目标

1.知道怎样才算一片完整的叶,能够描述叶的特点,比较不同的叶和叶柄。

2.能够进行从整体到个别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且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

3.能够描述树叶的特点,学习并且拓印树叶。

4.具有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的能力。

学会倾听。

导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不同叶片与叶柄的比较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观察认识一片完整的叶比较不同的叶比较不同的叶柄描述树叶拓印树叶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1、观察带叶的树枝,数一数有几张叶片,寻找叶与枝的连接,讨论叶的组成,知道怎样才算是一片完整的叶。

2、分组观察讨论不同的叶片,说说树叶的不同点。

3、观察比较叶柄的不同。

4、分组交流讨论描述的方法,并且学习着描述,注意学会倾听。

5、学习拓印的方法,并且进行树叶拓印。

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的介绍描述随堂板书)

课程资源:

4.各种各样的叶子;

5.各种常见叶形的图片(或叶的标本);

6.有关叶的知识的课外资料。

练习与延伸设计:

收集不同叶脉、叶缘和叶柄的树叶。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芹菜吃的是叶柄

 

2.1课题寻访小动物(一课时)

学材分析

本课主要让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让学生亲身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比较能力及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通过对植物的学习对如何进行观察已有一定认识,自己也能准备一些实验材料,而且学生喜欢动手,好奇心和好动心比较强,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学习目标

1、参加实地调查活动,培养观察、调查记录等能力。

2、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导学方法

实地观察,小组交流合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让学生能够进行实地调查活动时纪律性组织

教学材料准备

放大镜

教学流程:

引入课题——回忆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讨论观察和调查的方法——实地调查活动——小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实地调查活动

1、活动准备

(1)师课前在校园里找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

(2)学生猜猜或回忆可能会观察到什么小动物

(3)全班交流观察调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实地活动

(1)分小组进行活动,小组长作好观察记录

(2)师,各小组稍加一些方法指导

(3)回班进行交流观察发现

板书设计

寻访小动物

课程资源

活动场地、各种小动物卡片、观察工具:

放大镜等

练习与延伸设计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调查记录。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2.2课题蜗牛

(一)(一课时)

学材分析

本课主要的内容有“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壳的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观察”,让学生掌握一些观察方法,包括可用放大镜辅助观察,最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等。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蜗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学生在平时就已经玩过蜗牛,对蜗牛并不感到陌生,但仅仅停留在玩,没有深入下去。

学习目标

1、了解蜗牛身体和壳的一些特征,知道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

2、在课堂探究活动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能对蜗牛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

3、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观察活动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

导学方法

自主选择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验证蜗牛选择怎样的食物。

☆教学难点:

对平常容易忽略的蜗牛壳进行观察,发现其中隐藏的知识。

教学材料准备

学生事先准备蜗牛,教师准备放大镜

教学流程:

蜗牛身体的观察

谜语导人——自主选择—蜗牛壳的观察——交流小结

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一)回忆猜测:

1、你以前看到过蜗牛吃东西吗?

你认为蜗牛喜欢吃哪些东西?

2、学生自由交流。

(二)观察活动一“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

1、讨论注意事项:

要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东西,我们可以怎样做,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

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千万不要打搅蜗牛,看看它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

2、教师提供各种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观察活动二“蜗牛怎样吃食物”:

1、给蜗牛提供喜爱吃的食物,如菜叶、黄瓜等,观察蜗牛的齿舌。

2、学生交流,描述自己观察中的发现。

板书设计

蜗牛

¤¤¤

蜗牛身体的观察蜗牛壳的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课程资源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纸和笔等。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等。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的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缘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练习与延伸设计

1、《新课堂学习与评价》第15面的“观察活动”。

2、观察蜗牛的运动,看看能发现什么。

2.3课题蜗牛

(二)(一课时)

学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蜗牛的运动”,着重指导学生观察运动中的发现和后续的蜗牛竞赛活动。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蜗牛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学生在平时就已经玩过蜗牛,对蜗牛并不感到陌生,但仅仅停留在玩,没有深入下去。

学习目标

1、知道蜗牛是用腹足作波浪形前进的,在爬行过程中有粘液留下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

3、会用科学的方法使蜗牛进行公平的赛跑。

4、懂得蜗牛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爱护小动物。

导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对细节的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能进行科学的描述。

☆教学难点:

比赛设计和比赛规则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教学材料准备

上节课观察了的蜗牛带回课堂,教师准备计时表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乐曲引入——运动的观察——蜗牛赛跑——课外延伸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运动的观察:

(一)提出问题:

1、问:

爬是蜗牛运动最基本的方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蜗牛的爬。

关于这个爬字你想研究些什么东西?

2、学生自由讨论,提出普遍想知道的问题(用什么爬?

怎么爬?

(二)制订方案:

1、思考:

要想解决前面的问题,该怎么办?

我准备怎样利用手头的材料进行观察?

2、小组合作,制订比较完整的方案。

(三)观察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四)汇报交流:

主要交流问题有:

1、我们刚才观察到蜗牛是用什么爬的?

2、在观察蜗牛的运动中我还有什么发现?

(五)深入探究:

1、启发:

刚才,我们观察蜗牛都是放在玻璃片上,那么还能不能在别的地方爬呢?

2、学生观察蜗牛在树枝上和毛线上的爬行动作,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东西让它爬,观察它们的动作,用悦耳的音乐来控制时间。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3、分小组观察,教师型号指导。

4、描述自己观察中的发现。

(粘液)

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百宝屋

课程资源

放大镜、玻璃片、蜗牛、毛线、树枝、记录纸、直尺等

练习与延伸设计

1、《新课堂学习与评价》第16面的“自主活动”

2、继续观察蜗牛,观察它的生活习性。

 

2.4课题蜗牛和蝗虫(一课时)

学材分析

本课是动物单元第四课时,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观察蝗虫和蜗牛的特征,第二部分观察蝗虫和蜗牛的大小,是本课重点。

第三部分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进行比较概括,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学生对蜗牛已有一定的了解,已有一定的观察比较的方法,会对一些物体(树)进行大小描述。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观察,了解蜗牛、蝗虫的一些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比较、描述物体大小的能力。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导学方法

观察、比较、讨论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蜗牛、蝗虫的一些特征,能够比较

教学准备

蜗牛与蝗虫

教学流程:

观察蝗虫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观察蝗虫的大小观察蜗牛的大小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蝗虫和蜗牛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观察蝗虫的大小:

(1)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观察描述一只较大的蝗虫和一只较小的蝗虫

(3)测量蝗虫的身体长度、展翅长度

2、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

板书设计

相同

不同

蜗牛

蝗虫

课程资源蝗虫、蜗牛、放大镜、尺、记录纸、各种动物图片

练习与延伸设计

送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进行观察与描述

经验与体会

2.5课题蚂蚁(一课时)

学材分析

本课包括“解决观察蚂蚁时碰到的问题”、“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和“猜一猜,试一试”三部分内容。

其中“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学生通过前面几堂课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2、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蚂蚁,对蚂蚁比较熟悉。

学习目标

1、学生在对蚂蚁的观察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3、形成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感情。

导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探究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材料准备

蜗牛、蝗虫、各种不同大小的蚂蚁,放大镜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题

二、组织探究

三、归纳小结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一、激趣导题

1、教师出示谜语

2、学生猜测谜底

3、导入新课

二、组织探究

1、学生拿出课前抓来的蚂蚁准备进行观察。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观察蚂蚁的什么及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最好?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4、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观察。

5、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6、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我们观察到的蚂蚁和蝗虫、蜗牛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7、学生以文字或图形的形式进行说明。

8、教师组织学生猜测:

瓶盖上的蚂蚁为什么不到处乱爬了?

假如再放一个或两个瓶盖,并在瓶盖之间搭上一座桥,蚂蚁又会怎样?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10、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进一步猜测蚂蚁到处乱爬的原因。

三、归纳小结

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2、学生对自己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蚂蚁

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

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最好?

蚂蚁和蝗虫、蜗牛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课程资源

蚂蚁若干、玻璃瓶、水槽、瓶盖或小木块、放大镜、白纸、

练习与延伸设计:

送蚂蚁回家并进一步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

2.6课题我的观察研究(一课时)

学材分析

教材包括“跟踪蚂蚁”、“丰富多彩的动物观察研究活动”和“一份观察研究记录”三部分内容。

其中学生有选择地对研究结果的汇报是这一节课的重点。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学生对蚂蚁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性,已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生已经进行了一些小动物的观察和记录。

3、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描述观察对象的经验。

学习目标

1、学生掌握对周围小动物作观察描述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在交流汇报的过程当中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导学方法

小组学习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选择地对研究结果进行汇报

教学材料准备

“我的观察研究”报告单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一、导题

二、报告会

三、归纳小结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一、导题

1、学生介绍自己在动物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观察研究了那些小动物。

2、教师揭示课题:

“我的观察研究”报告会

二、报告会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小组准备汇报的内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包括对蚂蚁生活环境的观察结果和对蚂蚁生活习性的观察结果、以及对其它小动物的观察结果的汇报),小组成员如对某一个问题有补充的可以随时站起来补充说明。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已经解决的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经验并提出自己还需解决的问题请其余学生解决。

5、学生展示自己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贴在墙上供学生自由欣赏)。

三、归纳小结

1、学生谈自己学习动物单元的收获。

2、教师建议:

动物单元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对动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还将继续下去。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经验与体会

我的观察研究

蚂蚁路线的观察:

蚂蚁窝的观察:

蚂蚁生活习性的观察:

有关蚂蚁的其它有趣的发现:

课程资源

1、学生对蚂蚁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观察结果。

2、学生已经进行了一些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