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16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88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88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卷(8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某同学构建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如图)。

请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  )

A.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2.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都有输导组织B.②可表示都分布在水中

C.③可表示有根茎叶分化D.④可表示都用种子繁殖

3.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以上植物分为①、②、④与③、⑤两类,则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

B.⑤类植物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④属于裸子植物,我们吃的“松子”是它的果实

D.③类植物为生物圈提供了约90%的氧气

4.与桃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果实内有种子B.没有果皮,种子裸露在外面

C.用孢子繁殖后代D.有发达的根系

5.小明在山间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

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

A.板栗B.玉米C.蕨菜D.银杏

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结果,可以证明哪个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  )

A.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7.下列四粒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阴影部位表示缺损部分),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一定不能萌发的是(  )

A.①B.②③C.④D.①②③④

8.把正在萌发的种子装在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装置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下图。

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甲表示该装置中温度的变化,乙表示该装置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下列能正确反映出温度和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9.促使无机盐从植物的根向叶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10.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就繁殖而言,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②

B.传粉和受精后,④发育成果实

C.⑥和⑦组成雄蕊,⑥内有花粉

D.每种植物的每朵花都有①、③、④、⑤

11.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组成的是大豆种子的胚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大豆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⑥⑦组成的结构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12.以下装置可用于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

A.

B.

C.

D.

13.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脱色

B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C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测淀粉

D

观察草履虫

棉花纤维

限制草履虫的活动范围

A.AB.BC.CD.D

14.

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如图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15.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探究实验,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大豆种子,24小时

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发现蜡烛熄灭,这是因为(  )

A.种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氧气

16.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的两条曲线,表示鲜重是哪一条曲线?

其光合作用开始于哪一点?

(  )

A.Y、MB.X、OC.Y、OD.X、R

17.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B.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已接近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C.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

18.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镜头为:

()

A.④和⑤B.③和⑥C.①和③D.②和⑥。

19.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P”字母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A.PB.dC.bD.p

20.海带细胞中碘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的碘含量,这是因为起作用的是细胞中的(  )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煮熟的水稻种子不能发芽是因为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______(判断对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9.0分)

22.在校园绿化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3.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A(10×)、B(40×)和两个目镜C(40×)、D(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时,物镜________(填字母A或B)应正对通光孔上方。

(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________(填两个字母,顺序可以颠倒)。

(3)将写有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如图,则该字母是________。

(4)要想将右图中的字母移动到视野中央,则应向________方移动透明胶片。

(5)如果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可能在________上。

(6)在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后,将物镜由10×转换成40×,显微镜下的视野会变________(亮/暗)。

24.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

请回答

(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甲、乙、丙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见上表)。

这3种植物中,共同特征比较多的两种植物是______。

25.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的性别作了如下说明:

“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

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使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受孕。

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1)在格鲁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什么?

(2)“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又是指什么?

(3)格鲁认为:

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D

解析:

解:

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是最低等的一个植物类群;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因此,分析上图可知:

甲无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乙有茎和叶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是苔藓植物;丙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所以是蕨类植物。

故选:

D。

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熟练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仔细分析题意,即可解答。

2.答案:

C

解析:

解:

A、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因此①不可表示都有输导组织,错误;

B、苔藓植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种子植物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因此②不可表示都分布在水中,错误;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植物有根、茎、叶,因此③可表示有根茎叶分化,正确;

D、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因此④不可表示都用种子繁殖,错误。

故选:

C

(1)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是没有输导组织,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

(2)种子植物都有根、茎、叶,都能产生种子,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特征。

3.答案:

D

解析:

解:

A,若将以上植物分为①、④与②、③、⑤两类,则分类依据是有无种子,A错误;

B、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B错误;

C、油松没有果实,食用的“松子”没有果皮包被,实际属于松树的种子,因此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因此油松属于裸子植物,油松树上的松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而不是果实,C错误。

D、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D正确。

故选:

D。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有无种子这一特征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如图①玉米、②蕨、③海带、④油松、⑤葫芦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分类的知识,并能灵活的对植物进行分类。

4.答案:

B

解析:

解:

松树是裸子植物,着生在雌球花上的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松树的球果不是果实;桃树是被子植物,其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的种子外面有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包被。

因此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在外。

故选:

B

种子植物分为两类: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种子的外面有无果皮包被。

此题考查了两类种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5.答案:

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分类知识。

解题关键掌握孢子植物没有种子。

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把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板栗、玉米、银杏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而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因此,小明不可能要到蕨菜的种子。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C

解析:

解:

将装置A和装置B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存在唯一变量--水分(干棉絮和湿棉絮)。

一周后,装置A中种子不萌发,装置B种子萌发,可得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故选:

C。

题是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实验中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本实验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对照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能够通过读图看出种子受到破坏的部分,才能根据种子萌发的条件做出判断。

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此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完整必须是胚芽、胚根、胚轴完整,缺一不可萌发,子叶主要提供营养,没有也不能萌发,少了一部分,只是营养物质少了,还能萌发。

A.①种子只损伤到种皮和胚乳,但未损伤到胚,所以胚是完整的还有可能萌发,故A不符合题意;

B.②③种子只损伤到种皮和胚乳的一部分,但未损伤到胚,所以胚是完整的还有可能萌发,故B不符合题意;

C.④种子损伤到了胚,使胚不完整,所以不可能萌发,故C符合题意;

D.①②③种子损伤到了种皮和胚乳,但未损伤到胚,所以胚是完整的还有可能萌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

C

解析:

解:

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可见C正确。

故选:

C。

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

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关键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出能量,并正确的判断图中曲线的变化情况。

9.答案:

C

解析:

解: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

C。

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10.答案:

C

解析:

解:

(1)在花的结构中,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是花的主要部分,A错误;

B、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③子房发育成果实,④胚珠发育成种子。

B错误;

C、雄蕊有⑦花丝和⑥花药组成,花丝支持花药,花药中有花粉;C正确;

D、⑤柱头、①花柱和③子房合称为雌蕊,有的花没有雌蕊,如南瓜的谎花(雄花),D错误。

故选:

C。

一朵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

由桃花结构示意图可知:

①花柱、②花瓣、③子房、④胚珠、⑤柱头、⑥花药、⑦花丝。

分清花的各部分结构及发育情况。

11.答案:

C

解析:

解:

A、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错误;

B、种子萌发必须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同时具备才能萌发,故错误。

C、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正确。

D、⑥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⑦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故错误。

故选:

C。

图中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种子,⑦果皮,结合题意答题。

明确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及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

B

解析:

解:

A、此装置是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的脱色步骤;

B、此装置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

C、此装置是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

D、此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

 因此可用于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B。

故选:

B。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有关实验。

13.答案:

A

解析:

解:

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掉叶片中的叶绿素,清水没有脱色功能,故A不相符;

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组织时,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是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加清水口腔上皮细胞会吸水涨破而影响观察,故B相符;

C、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由于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有无,故C相符;

D、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故D相符;

故选:

A。

实验设置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针对某一问题而设置的,都是有一定作用和目的。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3)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4)草履虫靠体表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运动速度较快,用显微镜观察时,不易看清,应该想办法控制其运动。

明确每一个实验各步骤的作用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4.答案:

D

解析:

解: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自下而上吸收来的,氧气有气孔出来,它合成的有机物由筛管自上向下运送。

因此表示进入的①是二氧化碳,表示放出的②是氧气,表示向上的③是水,表示向下的④是有机物。

故该选项正确。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呼吸作用的公式如图: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可见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表示进入的①应是氧气,表示放出的②是二氧化碳,③是有机物,④是水。

故该选项正确。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把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因此②是水蒸气。

故该选项正确。

D、绿色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晚上和白天都进行。

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

D。

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据此分析作答。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三个重要的生命活动,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一定要理解掌握。

15.答案:

C

解析:

解: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

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其原因是该瓶内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把玻璃瓶中的氧气消耗尽了。

故选:

C。

此题考查的是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萌发的种子通过呼吸作用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尽了,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入盛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蜡烛会熄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

16.答案:

B

解析:

解:

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X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真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从M点到N点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一旦大豆幼苗长出真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O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

故选:

B。

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光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反的两个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互为相反、互相联系。

17.答案:

B

解析:

解:

A、我国的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占据了我国植被的主体。

A叙述正确;

B、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5公顷,仅占世界评价水平的1/5.B叙述正确;

C、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

C叙述正确;

D、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

故选:

B。

目前全国森林资源现状是:

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

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0.1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的平均水平依然很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我国的植被现状。

18.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

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

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①和③。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9.答案:

B

解析:

解:

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

所以当我们用显微镜观察“P”字母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d”。

故选:

B。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20.答案:

B

解析:

解:

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所以海带细胞中碘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的碘含量。

故选:

B。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作用。

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

掌握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1.答案:

×

解析:

解:

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又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炒熟的种子已经死了,它的胚也一定是死的,不再具有活力。

所以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胚是死的。

故答案为:

×

炒熟的种子,胚是死的,所以不能萌发。

种子能够萌发必须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22.答案:

尽量避免选择名贵树种,以减少开支,也不要对原有的校园规划设计做大的改动,要注意学校大门和教育的绿化,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解析:

本题考查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解题关键是理解绿化校园应本着经济、环保、不改变校园原有规划的原则进行。

校园环境绿化是以绿色的各类花草树木为主,以其特有的美化和防护作用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气候等改善环境的功能,使学校成为清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活动场所。

因此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尽量避免选择名贵树种,以减少开支,也不要对原有的校园规划设计做大的改动,要注意学校大门和教育的绿化,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故答案为:

尽量避免选择名贵树种,以减少开支,也不要对原有的校园规划设计做大的改动,要注意学校大门和教育的绿化,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23.答案:

(1)A

(2)A和D

(3)d

(4)右上方

(5)目镜

(6)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以及功能。

​​​​​​​

(1)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先对光。

对光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反光镜朝向光源),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

显微镜的放大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