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14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docx

第三章资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

①形式不同。

第一、流通公式不同。

商品流通的公式是W—G—W;资本流通的公式是G—W—G。

第二、买卖的顺序不同

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

第三、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商品流通中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资本流通中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第三、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

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物的是货币;资本流通中充当媒介物的是商品。

②流通的目的和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量相等的另一种使用价值,以满足消费。

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增殖了的价值。

因此资本流通的公式应该是G—W—G’。

其中的G’=G+△G,△G就是剩余价值。

如果货币在运动中获得了剩余价值,这个货币就变成了资本。

所以资本就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③流通的界限不同

商品流通是有限度的,资本的流通是无止境的。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是指价值规律与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①剩余价值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

第一、等价交换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第二、不等价交换也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A.低价购买;B.高价购买;C.欺诈)

②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第一、货币退出流通储藏起来,其价值永远不可能发生增殖。

第二、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商品必须通过流通才能购买,而且剩余价值也只能通过流通才能实现。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1.劳动力的涵义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

第二、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①劳动力价值

A.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决定。

B.劳动力价值的构成:

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C.劳动力价值决定的特殊性。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保护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A.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涵义——指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

B.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第一、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创造商品新价值的能力。

第二、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创造剩余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作用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因而它与如何劳动过程一样都需要劳动三个基本要素的结合。

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通过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进行的。

因此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与其他劳动过程不同的特点。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第一、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属于资本家。

2.价值增殖过程

①价值形成过程——指新产品的价值等于预付资本价值的过程。

 例如:

 

预付资本价值

工人劳动5小时

生产新产品的价值

生产资料价值12元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

 1双→

12元

劳动力价值3元

 ―――――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皮鞋→

 3元

 总计15元

 

总计15元

 

 

②价值增殖过程——指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例如:

 

预付资本价值

工人劳动10小时

生产新产品的价值

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

 2双→

24元

劳动力价值3元

 ―――――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皮鞋→

 6元

 总计27元

 

总计30元

                                                                                     30-27=3元

③剩余价值的涵义——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剩余价值的全部生产过程都是符合价值规律的,因此前面所讲的资本总公式实际上和价值规律是不矛盾的。

二、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作用

1.资本的本质

 第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第二、资本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生产关系,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根据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涵义

(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第二、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剩余价值率及其表示公式

(1)剩余价值率的涵义

(2)剩余价值率的表示公式

 ①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②剩余价值率(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剩余价值率两种表示公式的关系

 第一、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二、表示的方法不同。

前一种公式从物化劳动角度表示工人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后一种公式从活劳动角度表示,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多大部分为自己劳动,多大部分无偿为资本家劳动。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的涵义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提高劳动强度一般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

(2)工作日的界限

①工作日的最低界限:

不能少于或低于必要劳动时间。

②工作日的最高界限

 第一、劳动者的生理界限。

 第二、社会道德界限。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的涵义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①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

 缩短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生产资料的价值——→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②相对剩余价值是在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例如:

一般生产条件的企业

10小时生产2双皮鞋

总价值

单价

生产资料价值24元

劳动力价值3元

剩余价值3元

30元

15元(社会价值)

高于一般生产条件的企业

10小时生产4双皮鞋

 

生产资料价值48元

劳动力价值3元

剩余价值3元

54元

13.5元(个别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15元)-商品的个别价值(13.5元)=1.5元/双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共同点:

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2)联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区别:

第一、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靠延长工作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靠缩短必

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第二、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

产必须以技术变革为条件、

第三、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上的作用不同。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别

 第一、涵义不同。

 劳动力指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指劳动力在生产过程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二、存在的条件不同。

 劳动力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劳动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

 第三、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

(2)劳动不可能成为商品

 第一、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和价值决定规律相矛盾。

 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和商品交换规律相矛盾。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要么违反价值规律;要么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第四.如果说劳动是商品,等于说工人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商品。

2.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的必然性

 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

表现在:

 第一、资本家与工人的交换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与劳动的交换。

 第二、工资的支付方式使工人和资本家都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第三、工资的实际运动更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剥削。

因为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全部报酬,抹煞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

酬劳动的区分。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1.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涵义

(2)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关系

 第一、本质相同。

 第二、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第三、计件工资更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2.“血汗工资制”:

“泰罗制”和“福特制”

三、工资的数量变化规律

1.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涵义

2.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关系

 第一、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

 第二、受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经常不一致。

3.资本主义工资变动趋势的特征

 第一、名义工资一般呈增加趋势。

 第二、实际工资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时高时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