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3364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剂学复习资料.docx

药剂学复习资料

药剂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剂型: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药物制剂:

以剂型体现的药物的具体品种,能直接用于患者。

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

药剂学的基本理论、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新技术与新剂型、新型药用辅料、中药新剂型、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DDS—药物传递系统。

(其设计理念是把药物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量、输送到必要的部位,以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毒副作用。

辅料:

系指生产药物制剂时使用的赋形剂或附加剂。

药典:

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对象:

人、生产环境、制剂生产全过程。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第二章

溶剂的极性大小常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的大小来衡量。

介电常数:

系指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介电常数越大,极性越大,水溶性越高。

溶解度参数:

系指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是表现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药物溶解度有特性溶解度和平衡溶解度。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

1.药物的分子结构。

遵循“相似相溶”原则:

(1)氢键。

极性溶剂中,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溶解度增大;非极性溶剂中,药物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溶解度增大。

(2)有机弱酸弱碱药物制成可溶性盐可增加其溶解度。

(3)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如:

—XXHNa、—SO3Na、—COONa)

2.溶剂化作用和水合作用。

半径越低的阳离子的水合作用越强。

3.晶型。

溶解度排序:

无定形>亚稳定型>稳定型。

4.溶剂化物。

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排序:

有机化物>无水物>水合物。

5.粒子大小。

对于难溶性药物而言,药物的微粒小于100nm时,溶解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

6.温度。

吸热时,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升高。

放热时,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7.pH与同离子效应。

向难溶性盐类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化合物时,溶解度降低。

8.混合溶剂。

药物在混合溶液中,溶解度增加。

(1)潜溶剂:

“相似相溶”,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改变了混合溶剂的极性,即降低了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利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

(混合溶液中,苯巴比妥在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

9.添加物。

(1)助溶剂:

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增加溶解度。

(碘化钾可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苯甲酸钠助溶咖啡因;乙二胺助溶茶碱)

(2)增溶剂:

是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

因为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能形成“胶束”。

***比较“潜溶剂”、“助溶剂”、“增溶剂”三者的区别。

影响增溶的因素:

增溶剂的种类;药物的相对分子量;药物、增溶剂、溶剂的加入顺序;增溶剂的用量。

增加药物溶解度常用的方法有:

加入增溶剂、助溶剂、制成盐类、使用潜溶剂,改变部分化学结构。

药物的溶出速度:

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增加溶出速度的方法:

①固体药物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溶出速度越快。

②温度越高,溶出速度越快。

③溶出介质的性质与体积。

体积越小,速度越慢。

④扩散系数越大,溶出速度越快。

⑤扩散层的厚度越大,溶出速度越慢。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1.概念:

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加入少量就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2.结构:

极性的亲水基(头)和非极性的亲油基(尾)

3.分类: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1)离子型:

①阴离子:

起乳化剂、增溶作用。

类型:

高级脂肪酸盐(碱金属皂/可溶一价皂;碱土金属皂/不溶二价三价皂;有基胺皂)、硫酸化物、磺酸化物。

②阳离子:

杀菌、防腐作用(洁尔灭)。

常用品种:

苯扎氯(溴)铵、度米芬。

③两性离子:

等电点以上(碱性水溶液中)是阴离子,具有起泡、去污作用。

等电点以下(酸性水溶液中)是阳离子,具有很强的杀菌性。

类型:

卵磷脂、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

(2)非离子型(多为酯或醚化合物)

①脂肪酸甘油酯,用作W/O型辅助乳化剂

②多元醇型:

蔗糖脂肪酸酯,用作O/W型乳化剂、分散剂;脂肪酸山梨坦(司盘),亲油性较强,用作油包水型乳化剂;聚山梨酯(吐温),亲水性较强,用作O/W型乳化剂、增溶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③聚氧乙烯型: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都为O/W型乳化剂。

④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泊洛沙姆/普朗尼克,具有乳化、润湿、分散、起泡和消泡等性能,但增溶能力较弱。

4.基本性质:

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

物理化学性质:

表面活性。

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形成胶束。

是产生增溶、乳化、去污、分散和絮凝作用的根本原因。

临界胶束浓度(CMC):

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水溶性越大。

***计算题P39公式:

HLB=(HLBa•Wa+HLBb•Wb)/(Wa+Wb)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

①胶束的形成②温度上升。

(针对离子型)

Krafft点:

表面活性剂使用温度的下限。

昙点:

表面活性剂使用温度的上限。

(起昙的溶液:

吐温类/聚氧乙烯型)

起昙:

因为温度升高而使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析出,出现混浊的现象。

生物学性质:

①表面活性剂影响药物的吸收。

②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引起蛋白质变形和溶血。

③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和黏膜具有刺激性。

④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需要环保。

5.应用广泛:

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和杀菌剂。

促使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作用叫润湿作用,能起润湿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叫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的吸收有何影响?

优点:

①增加药物的润湿性,加速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②有溶解生物膜脂质的作用,增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吸收。

缺点:

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有的药物被包裹在胶束内又不易被释放时,降低了药物的吸收。

第五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计算题:

(看书p66-67)k为反应速度常数;C为反应物的浓度

①半衰期t1/2=0.693/k②十分之一衰期t0.9=0.1054/k③一级反应速度方程lnC=lnC0-kt

第六章

比表面积是单位重量粉体的表面积。

是表征粉体中粒子粗细的一种量度,也是表示固体吸附能力的重要参数。

粉体的密度包括:

真密度、颗粒密度、堆密度。

粉体的流动性测定方法:

①休止角:

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所受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达到平衡而处于静止状态下测得的最大角。

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差。

②流出速度:

流出时间越短,流动性越好。

③压缩度:

压缩度越大,流动性越差。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及其措施:

①粒子大小。

增大粒径,改善流动性。

②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

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减少摩擦力。

③密度:

密度越大,流动性越好

④含湿量:

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作用力

⑤助流剂:

适当添加助流剂,可以提高流动性。

水溶性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CRH):

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

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计算:

CRHAB=CRHA•CRHB

***综合应用题:

怎么表征粉体的流动性?

提高分体流动性的方法有哪些?

压片时,片剂片重差异超限、粘冲时,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怎样解决?

第九章:

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

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液体制剂的分类:

(1)热力学稳定的均相液体制剂:

低分子溶液剂(<1nm)、高分子溶液剂(<100nm)。

(2)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溶胶剂(1-100nm)、乳剂(>100nm)、混悬剂(>500nm)。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只要看名字,写出作用):

①极性溶剂:

水、甘油、二甲亚砜。

②半极性溶剂:

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

③非极性溶剂:

脂肪油、液状石蜡乙酸乙酯

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只要看名字,写出作用):

增溶剂:

聚山梨酯类(吐温)、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助溶剂:

低分子化合物,如碘化钾

潜溶剂: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

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醋酸氯已定、邻苯基苯酚、挥发油

矫味剂:

①甜味剂:

天然:

蔗糖、甜菊苷、山梨醇、甘露醇。

合成:

糖精钠、阿司帕坦/蛋白糖。

②芳香剂:

挥发油、香精。

③胶浆剂:

(阿拉伯胶、琼脂、明胶、羟甲基纤维素钠)+甜味剂。

④泡腾剂。

着色剂:

苏木、甜菜红、胭脂红;姜黄、胡萝卜素;松叶兰、乌饭树叶;叶绿酸铜钠盐;焦糖、氧化铁

1.低分子溶液剂:

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的液体制剂。

溶液剂:

系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制备方法:

溶解法、稀释法。

芳香水剂:

系指芳香性药物的饱和或接近饱和的水溶液。

糖浆剂:

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饱和水溶液浓度85%(g/ml)或64.7%(g/g),称为单糖浆或糖浆。

糖浆剂含糖率不低于45%(g/ml)。

制备方法:

溶解法(热熔、冷溶)、混合法。

醑剂:

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药物浓度5%~10%;乙醇浓度60%~90%;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制备方法:

溶解法、蒸馏法。

酊剂:

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制备方法:

溶解法或稀释法、浸渍法、滲漉法

甘油剂:

系指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制备方法:

溶解法(碘甘油)、化学反应法(硼酸甘油)

***芳香水剂、醑剂、酊剂的异同点。

答:

同:

都是低分子溶液剂。

异:

概念

2.高分子溶液剂:

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液体制剂。

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

①高分子的荷电性,所带电荷与溶液pH有关。

②高分子的渗透压大小与溶液浓度有关。

③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分子量有关。

④高分子溶液的聚结特性:

形成水化膜保持溶液稳定;水化膜荷电发生变化出现聚结沉淀。

⑤胶凝性。

高分子溶液的制备:

经过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过程。

此过程叫胶溶。

(制备胃蛋白酶合剂p151)

有限溶胀:

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结构的空隙中,与高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体积膨胀,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

无限溶胀:

由于高分子空隙间存在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溶胀过程继续,最终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

此过程需要搅拌或加热。

3.溶胶剂:

系指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胶态)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又称疏水胶体溶液。

(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

制备:

①分散法:

机械分散法、胶溶法、超声分散法(洗眼镜)。

②凝聚法:

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

4.混悬剂:

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固体)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

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①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

应尽量减少微粒半径和加入高分子助悬剂。

②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微粒荷电使微粒间产生排斥作用,加之水化膜的存在,阻止了微粒间的相互聚结,使混悬剂稳定,可加入少量的电解质。

③絮凝与反絮凝。

絮凝:

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

(降低Zeta电位)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常用的絮凝剂有枸橼酸盐、酒石酸盐、磷酸盐。

反絮凝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

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与絮凝剂一样。

④结晶微粒的长大,需要加入抑制剂阻止结晶的溶解和生长,保持稳定性。

⑤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浓度增加,稳定性降低;冷冻降低稳定性。

混悬剂的稳定剂:

(1)助悬剂:

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常用的助悬剂:

①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剂)。

②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桃胶、海藻酸钠、琼脂、淀粉浆;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丙基纤维素、卡波普、聚维酮、葡聚糖。

(2)润湿剂:

系指能增加疏水性药物被水湿润能力的附加剂。

最常用的润湿剂是HLB值在7~11之间的表面活性剂:

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

(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处方分析题:

醋酸氢化可的松微晶25g、氯化钠8g、吐温80(3.5g)、羧甲基纤维素钠5g、硫化汞0.01g,制成1000ml。

答:

该处方为混悬型液体制剂,其中,吐温80为润湿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硫化汞为防腐剂。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1)机械分散法:

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粒径要求的微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得混悬剂。

如制备复方硫磺洗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助悬剂、甘油为润湿剂。

(2)凝聚法:

①物理凝聚法:

将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的药物加入另一分散介质中凝聚成混悬剂的方法。

(如:

醋酸可的松滴眼液。

)②化学凝聚法:

是用化学反应法使两种药物生成难溶性药物的微粒,再混悬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如:

用于胃肠道透视的BaSO4)

评定混悬剂质量的方法:

①微粒大小。

②沉降容积比“F”在1~0之间,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

③絮凝度“β”,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

④重新分散性。

测定方法:

将混悬剂置于100ml量筒内,以20r/min速度转动,经过一段时间旋转后,量筒底部的沉降物应重新均匀分散,说明混悬剂再分散性良好。

⑤ζ电位,20~25mV。

⑥流变学特性,触变流动、塑性流动和假塑性流动,能有效地减缓混悬剂微粒的沉降速度。

***对混悬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

①混悬微粒细微均匀。

②混悬微粒沉降缓慢,沉降后不结块,稍加振摇后应迅速分散,以保证分剂量准确;口服混悬剂沉降体积比不应低于0.9。

③黏稠度适宜,便于倾倒且不沾瓶壁。

④外用混悬剂应易于涂展,不易流散,干燥后能形成保护膜。

⑤色、香、味适宜,药效稳定,不得霉败,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

5.乳剂:

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乳剂的基本组成:

水相、油相和乳化剂,三者缺一不可。

水包油和油包水型乳剂的区别P157

乳化剂的作用:

①有效降低表面张力,有利于形成乳滴,增加新生界面(乳滴周围形成乳化膜),使乳剂保持一定的分散度和稳定性。

②在乳剂的制备过程中不必消耗更多的能量,用简单的振摇或搅拌的方法,就能制成稳定乳剂。

乳化剂的种类:

(1)表面活性剂。

(2)天然乳化剂,系指天然高分子材料,亲水性较强,黏度较大,形成多分子乳化膜,可制成O/W型乳剂。

(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明胶、杏树胶、卵黄)

(3)固体微粒乳化剂,触角小于90度,形成水包油型乳剂: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皂土;触角大于90度,形成油包水型乳剂:

氢氧化钙、氢氧化锌。

(4)辅助乳化剂:

能提高乳剂的黏度,增强乳化膜强度,防止乳滴合并。

①增加水相黏度:

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海藻酸钠、琼脂、黄原胶、果胶、皂土。

②增加油相黏度:

鲸蜡醇、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醇。

乳化剂的形成理论:

①降低表面压力。

②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乳剂的稳定性:

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乳剂的制备方法:

(1)油中乳化剂法(干胶法)。

***p163鱼肝油乳剂

特点:

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油相中研匀后加水相制备成初乳,然后稀释至全量。

其中,(油:

水:

胶)三者比例为:

脂肪油类4:

2:

1、挥发油类:

2:

2:

1、液状石蜡3:

2:

1

(2)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

特点:

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水中研匀,再将油加入,用力搅拌形成初乳,加水将初乳稀释至全量,混匀,即得。

(3)新生皂法:

将油水两相混合时两相界面上生成的新生皂类产生乳化的方法。

一价皂为O/W型乳化剂,二价皂为W/O型乳化剂。

(4)其他:

两相交替加入法、机械法纳米乳的制备、复合乳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设备:

(高、低速)搅拌乳化装置、乳匀机、胶体磨、超声波乳化器。

乳剂的稳定性发生的变化:

1分层:

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又称乳析。

2絮凝:

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2转相:

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的类型。

3合并与破裂:

乳化膜破裂导致乳滴变大,称为合并;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水两相称为破裂。

4酸败:

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发生变化而引起变质的现象。

***乳剂处方分析及制备例子:

p163

第十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灭菌制剂:

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制剂中所有活的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制剂。

(注射剂、眼药水)

无菌制剂:

系指在无菌环境中采用无菌操作法或无菌技术制备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一类药物制剂(蛋白质、核酸、多肽类大分子药物)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质量要求:

无菌、无热原、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安全性、等渗等张溶液、ph与组织相近、稳定性、降压物质符合规定。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1.水处理技术。

《中国药典》把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

各种水的来源和质量要求:

1原水:

自来水公司供应的自来水或深井水。

2饮用水:

天然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经常是制药用水的原水。

3纯化水:

将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

(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置与稀释)

4注射用水:

将纯化水经“蒸馏法”或“反渗透法”制得的水。

(二次蒸馏水/重蒸馏水)

5灭菌注射用水:

将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其质量要求更高,应无菌、无热原。

原水处理技术:

①初滤和精滤:

可除去原水中悬浮固体杂质。

②电渗析法:

除去原水中带电荷的某些离子或杂质。

③反渗透法:

使水从溶液中渗透出来。

④离子交换法:

除去水中的阴、阳离子。

注射用水的制备技术:

1蒸馏法。

在纯化水的基础上进行,可除去水中所用不挥发性微粒(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热原)、可溶性小分子无机盐、有机盐,可溶性高分子材料,是最经典、最可靠的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

2反渗透法。

3综合法。

常用的组合方式有:

自来水—(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细过滤器)—电渗析装置或反渗透装置—(阳离子树脂床—脱气塔—阴离子树脂床—混合树脂床)—多效蒸馏水机或气压式蒸馏水机—热贮水器(80摄氏度)—注射用水。

4注射用水的收集保存。

注射用水贮存可采用80摄氏度以上保温、65摄氏度以上保温循环或4摄氏度以下存放。

5注射用水的检查。

主要的检查项目有:

氯化物、重金属、pH、铵盐、热原。

2.液体的过滤技术

过滤:

是利用过滤介质截留液体中混悬的固体颗粒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操作。

过滤机制:

(1)介质过滤:

靠介质的拦截作用进行固-液分离的操作。

1表面过滤:

将粒子截留在介质表面的过滤。

过滤机制:

液体中混悬的固体粒子的粒径大于过滤介质的孔径,过滤介质起了一种筛网的筛析作用。

2深层过滤:

粒子的截留发生在介质“内部”的过滤方式。

过滤机制:

粒子在过滤过程中通过介质内部的不规则孔道时可能由于惯性、重力、扩散等作用形成“架桥”,而沉积在孔隙内部,也可能由于静电力或范德华力而被吸附于孔隙内部。

(2)滤饼过滤:

过滤时,被截留的固体粒子聚集在过滤介质表面上形成的滤饼,从而使过滤的拦截作用主要由滤饼产生,过滤介质只起支撑滤饼的作用。

影响滤过的因素:

过滤的操作压力、孔隙大小、滤液黏度、毛细管长度、滤饼量。

常用的过滤器:

1砂滤棒过滤器:

(粗滤)硅藻土滤棒,适用于黏度高、大量滤液的过滤;多孔素瓷滤棒,适用于低黏度液体的过滤。

2垂熔玻璃过滤器:

(粗滤)常作精滤或膜滤前的预滤。

3号多用于常压注射液过滤,4号多用于减压或加压注射液过滤,6号用于除菌过滤。

3微孔滤膜过滤器:

(精滤)广泛用于注射剂生产中。

注射液的过滤采用粗滤和精滤二级过滤。

常见的(注射剂)过滤方式:

高位静压过滤、减压过滤、加压过滤。

3.热原的去除技术

热原:

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具有特别强的致热活性。

热原的性质:

耐热性、过滤性、吸附性、水溶性、不挥发性、能被强酸强碱破坏、被强氧氧化。

去除热原的方法:

①高温法:

250℃加热30分钟以上,可以破坏热原。

②酸碱法:

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玻璃容器,可有效破环热原。

③吸附法:

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④蒸馏法:

利用热原的不挥发性,在多效蒸馏水器中制备蒸馏水时,热原仍留在浓缩水中。

⑤离子交换法:

一般不可靠。

⑥凝胶过滤法:

用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凝胶制备无热原去离子水。

⑦反渗透法:

用三醋酸纤维素膜除去热原。

⑧超滤法:

用3~5nm超滤膜除去热原。

⑨其他:

二次以上湿热灭菌法、微波法。

4.渗透压调节技术

等渗溶液:

0.9%的氯化钠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血浆具有相同的渗透压。

(渗透压低于0.45%氯化钠溶液为低渗,导致溶血,高渗导致细胞萎缩)

等张溶液:

系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渗透压的调节方法:

p180-181

(1)冰点降低法:

血浆的冰点为-0.52℃,因此任何溶液,只要其冰点降低为0.52摄氏度,即与血浆等渗。

W(配置等渗溶液所需加入的等渗调节剂的量,%,g/ml)={0.52—a(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b(用以调节等渗的等渗剂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

(2)氯化钠等渗当法:

与1g药物呈等渗效应的氯化钠量。

药物溶液所需调节剂的用量=0.9—(欲配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100ml溶液中药物含量)

5.灭菌和无菌操作技术。

灭菌:

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

无菌:

系指在指定物体、介质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

系指整个操作过程在无菌环境中制备无菌制剂的方法或技术。

防腐(抑菌):

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手段。

消毒:

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的手段。

灭菌方法三大类:

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

物理灭菌法:

系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

1)热力灭菌法:

a.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250℃灭菌45分钟后除热原,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金属、纤维制品灭菌)

b.湿热灭菌法:

热压灭菌法(能杀死所有的细菌繁殖体和芽孢,常用温度为115℃;表压为67kPa;时间为30min,适用于药品、输液灭菌)、流通蒸汽灭菌法(一般用于安瓿剂灭菌)、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2)过滤除菌,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气体灭菌。

3)射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适用于物体表面灭菌和无菌室空气灭菌)、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适用于药品灭菌)。

化学灭菌法:

系指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的方法

1)气体灭菌法:

环氧乙烷、甲醛、气态过氧化氢、臭氧。

2)药液法0.1%和0.2%苯扎溴铵溶液、2%的酚或酶酚皂溶液、75%乙醇。

无菌操作法:

系指在无菌控制条件下制备无菌制剂的操作方法。

1)方法:

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紫外线灭菌法、液体灭菌法、臭氧灭菌法。

2)无菌检查:

SLA≤10-6

灭菌效力的检查方法与F0值:

D值: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微生物90%或残存率为10%时所需的灭菌时间(min)

Z值:

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

F值:

系指在一定灭菌温度(T)下给定的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在参比温度(T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