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3240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docx

青海某水泥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总论

1.1项目来源

“十五”以来,国家各部门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水泥行业国家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3000t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坚决遏制落后工艺的水泥项目建设。

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烧成工艺,项目投产后可生产大量优质旋窑水泥,提高青海省水泥产品档次,项目符合国家水泥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属于重点支持和鼓励类项目。

青海省互助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对境内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对于当地经济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拟建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建设厂址位于互助县东和乡黑庄村柏木峡河上游右岸。

南距西宁市50km、互助县城(威远镇)20km,场区通过紧邻的威(威远镇)北(互助北山)三级公路,南接宁(西宁)互(互助)高速公路。

北行约2km可达石灰石矿区,威北公路可作为本项目原燃料进厂及熟料出厂的主要通道,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本项目为建设一条厂区自原燃料进厂、均化储存至熟料出厂的32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年运转310d,年产水泥熟料99.2万t;配套建设必要的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同时建设一套装机容量为6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

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拟采地表水作为全厂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水源在厂区附近河道取水。

日取水量540m3,年取水量19.7万m3,设计引水流量0.010m3/s。

2008年4月我院受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的委托,编制本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为促进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我们根据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工程的有关技术要求,依据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等国家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对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

经过现场勘测和资料收集及分析工作,编制了《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于2008年5月初编制完成了《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并于2008年5月上旬向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进行了汇报并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其后对报告书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

于2008年5月中旬编制完成了《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2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编制《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主要目的是:

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在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地流域、区域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对建设项目取水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对水环境等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论证,提出建设性的结论作为业主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水许可的技术依据。

主要任务是:

按照水利部发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的要求,在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的基础上,论证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项目取水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项目取水、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水资源论证结论和建议,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1.3编制依据

1.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

(4)《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4.15;

(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颁布的第15号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1.3.2规程规范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

(2)《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1.3.3采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3.4参考资料

(1)《青海省水文手册》,青海省水利电力局水文总站,1974年10月;

(2)《互助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互助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1997

年5月;

(4)《青海省水功能区划》,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3)12号,2003年。

(5)《青海省互助县农牧业综合区划》,互助县人民政府,1988年。

1.3.5项目依据

(1)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文件,青经投[2007]第343号《关于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及余热发电站项目核准的批复》,2007年11月29日。

见附件1。

(2)2007年4月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究院编制《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

1.4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

取水规模:

根据《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拟采地表水作为全厂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水源,在厂区附近河道取水。

日取水量540m3,年取水量19.7万m3,设计引水流量0.010m3/s。

取水地点:

青海省互助县东和乡黑庄村柏木峡河上游右岸。

取水水源:

湟水二级支流柏木峡河干流河道内取用地表水。

1.5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中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从取用地表水分类划分,从地表水取水划分,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建于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属于工业取水,取水量小,日取水量小于10000万m3。

熟料生产线日取水量为540m3,年取水量19.7万m3,设计引水流量0.010m3/s。

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从退水和取水影响分类划分,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建于虽处在水源区上游,由于取水量小,对第三者取水(农业灌溉)产生影响很小,无敏感的生态问题,退水污染物含有少量可降解污染物,涉及单个水功能保护区,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等级也确定为三级。

1.6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Z322—2005)》水资源论证范围与程序,论证工作为三级建设项目,可省略了工作大纲的编制,直接编制了本次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是利用柏木峡河干流地表水,属建设项目地表取水水源论证。

(1)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论证范围为青海省互助县柏木峡河干流河段上游,即上起互助县柏木峡河3200t/d熟料生产线引水口,下至熟料生产线排污口,论证范围内河段长1.2km。

(2)由于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位于柏木峡河上游地区,取水口上游属于林区和草场,分析范围确定为柏木峡河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取水口以上流域。

(3)取水和退水影响的分析范围确定为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工程引水口~柏木峡河入沙塘川河口(威远镇南董家庄)河口。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论证具体范围见附图: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水资源论证论证范围图。

1.7水平年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水资源论证采用主要来水、用水和社会经济资料以2004年为基准,水平年确定为2004年,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

1.8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委托书:

2008年4月7日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委托海东地区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水资源论证工作,见委托书和合同书,见附件2。

委托单位: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

承担单位:

青海省海东地区水电勘测设计院

1.9水资源论证的技术思路

(1)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宗旨,水质、水量并重,重点为水量,分析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取水的可行性。

(2)在搞清工程所在地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取水的可行性,论证取水的可靠性。

(3)从熟料生产线用水方式、用水特点、退水等方面分析论证工程用水的合理性。

(4)根据熟料生产线项目的用水规模及用水特点,分析项目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其它用水户的影响。

(5)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对熟料生产线项目取用水的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

(6)针对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提出可行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和建议。

2建设项目概况

2.1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

项目名称: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

项目性质:

本项目为建设一条厂区自原燃料进厂、均化储存至熟料出厂的32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年运转时间310d,年产水泥熟料99.2万t;配套建设必要的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同时建设一套装机容量为6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

建设单位: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

资源开发。

本项目年产商品水泥熟料99.2万t,全部散装出厂。

项目作用:

①合理开发利用境内矿产资源,满足市场的水泥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的建设不仅为地方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还能每年上缴一定的税收。

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矿产资源就地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该地区乃至青海经济的发展。

2.2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2.2.1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互助县东和乡黑庄村的柏木峡河右岸河漫滩上,地形平坦,起伏不大,总体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中间为河滩谷,最高点自然标高海拔2953m、最低点海拔2920m。

南北长约1000m,东西宽200m。

区内无任何建构筑物和树木。

本项目建设厂址南距西宁市50km、互助县城(威远镇)20km,场区通过紧邻的威(威远镇)北(互助北山)三级公路,南接宁(西宁)互(互助)高速公路。

北行约2km可达石灰石矿区,威北公路可作为本项目原燃料进厂及熟料出厂的主要通道。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公路运输条件,交通便捷。

建设场地正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无不良地质构造。

厂址处地形开阔,地质条件良好,交通便利。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具体位置见附图:

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建设地理位置图。

2.2.2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工厂无搬迁问题,工厂围墙内占地面积11.2公顷。

工程建设中的砂石土料场、弃渣场等临时占用河道土地等,需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本项目为建设一条规模为3200t/d熟料生产线,同时布置余热发电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交通运输条件及工艺流程要求,进行总平面图的设计。

将石灰石预均化库靠近矿山一侧,石灰石经汽车运输进厂,并统筹兼顾其他原燃料及成品的汽车运输运输方便。

依据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将总平面图划分为三个区域从高到低布置:

第一区域——原料区:

原料区位于厂区西北侧高处。

设有石灰石堆场、石灰石破碎及圆型预均化堆场,在厂区东南处布置燃煤,辅料露天堆场及辅料卸车坑。

原料区位于地势较高处,可有效缩短皮带的输送距离。

第二区域——主生产区:

位于厂区东南侧的厂区西北侧。

设有原料调配、生料粉磨、废气处理、生料均化库等原料车间以及煤粉制备、烧成窑尾、窑中、窑头厂房及废气处理、熟料储库等工艺线主要生产设施,自东北至西南平行于现有公路,呈“一”字型布置。

同时在其周围布置了中央控制室、联合水泵站及水池、余热发电系统等辅助生产设施。

该布置方式,生产线主轴线平行于现有公路,总体形象较为美观,另外,地势较高于河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节省工程投资。

第三区域——厂前区:

位于厂区西南侧,设有食堂、倒班宿舍、锅炉房等辅助生活设施,与生产区有绿化带隔离,相对独立,生产线对其影响较小,于人员、行政车辆的出入及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全厂共设两座大门,其中一座位于厂区东北侧,供辅助原料、煤等物料的运输;西南侧大门供熟料散装及水泥成品的外运,均向西北50m接现有公路,并兼顾行政车辆及行人使用。

2.3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本项目为建设一条厂区自原燃料进厂、均化储存至熟料出厂的32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年运转310d,年产水泥熟料99.2万t;配套建设必要的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同时建设一套装机容量为6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

项目计划2008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09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工程建设期为1年。

计划在2007年8月破土动工,土建施工均按16个月考虑,设备安装均按13个月考虑。

各项工作合理交叉进行,将项目建设工期控制在19个月以内,力争在2009年4月初投料试生产。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0289.8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128.4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61.40万元。

在建设投资中,静态投资部分为29502.71万元,动态投资部分为625.71万元。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见总表2-1。

2.4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建设项目业主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提出的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取水方案是:

利用新建枢纽从柏木峡河取水,充分利用当地水源,引水枢纽位于厂区上游,利用管道输水至厂区。

为满足各用水点的水质、水量、水压要求并力求节水节电,本项目熟料生产线采用两个给水系统,即生产循环冷却给水系统和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2.4.1生产循环冷却给水、回水系统

本系统是由循环水泵供给各生产设备冷却用水、增湿塔喷水及原料磨喷水,循环回水利用余压压至冷却塔,水经冷却后流入循环水池,再由循环水泵升压循环使用。

为确保循环水的水质,设有系统排污及投加水质稳定剂和消毒的设施。

本系统设循环给水泵一组、循环水池一座。

2.4.2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本项目生活及辅助生产给水、消防给水、仪表冷却给水、余热发电辅助生产给水等合并为一个给水系统。

该系统由生活消防水池、变频调速气压供水设备(包括气压水罐)及管网构成。

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布置。

为满足本项目水量调节和储存消防水量的要求,本系统设设一座生活消防水池和一个气压水罐。

消防给水采用低压制,保证管网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m水柱(从地面算起)。

表2-1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项目规模

1.1

熟料

t/d

3200

1.2

余热

电站

发电装机容量

MW

6.0

年发电量

kW·h

3672×104

年供电量

kW·h

3393×104

2.

全厂机械设备重量

t

8000

3.

全厂装机容量

kW

18500

4.

计算负荷

kW

12000

5.

年耗电量

kW·h

6150×104

6.

耗水量

m3/d

2803

含消防水量、循环水量

水源补水量

m3/d

540

7.

总平面图指标

(1)厂区占地面积

m2

112000

(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39200

(3)道路广场占地面积

m2

13440

(4)建筑系数

%

35

8.

项目总资金

万元

31730

其中:

静态投资

万元

29503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626

流动资金

万元

1601

9.

项目建设投资

万元

30128.42

100.00%

建筑工程

万元

6887.07

22.86%

设备购置

万元

16592.82

55.07%

安装工程

万元

3550.60

11.79%

其它费用

万元

3097.93

10.28%

备注:

表内数据来源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

续表2-1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0.

劳动定员

总定员

170

其中:

生产工人

125

11.

劳动生产率

全员

t/人.a

5835

按产品计

生产工人

t/人.a

6526

按产品计

12.

能耗指标

(1)熟料热耗

kJ/kg

3262

(2)熟料标煤耗

kg/t

111.48

(3)熟料实物煤耗

kg/t

136.60

(4)熟料综合电耗

Kw·h/t

62

13.

吨产品指标

(1)装机容量

kw/t

0.019

(2)平均单位产品成本费用

元/t

109.48

生产期平均

14.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

(1)年销售收入(不含税)

万元

16029

生产期平均

(2)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668

生产期平均

(3)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0807

生产期平均

(4)年利润总额

万元

5099

生产期平均

(5)年所得税

万元

1098

生产期平均

(6)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

19.07

所得税前

(7)全投资回收期

a

6.29

所得税前

(8)投资利润率

%

16.07

生产期平均

(9)投资利税率

%

21.33

生产期平均

(10)自有资收益金率

%

19.19

生产期平均

备注:

表内数据来源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金圆水泥有限公司32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申请报告》。

2.5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本项目全厂排水总量为20.6m3/d,其中生产废水量为21.6m3/d,生活污水量为10.0m3/d。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排水管道汇集至污水池处理,经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输入循环水池使用。

雨水采用明沟排出厂外河道。

3项目区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3.1区域概况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30′~37°09′,东经101°46′~102°45′之间。

总面积3423.9km2,平均海拔2700m。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3.2℃,属大陆寒温带气候。

互助南与省会西宁市相连,109国道线挨界铺展,兰青铁路和甘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建有曹家堡火车站,西宁机场建在境内,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拉萨等大中城市的航线。

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公路总里程达1877km。

互助县矿产资源丰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40个矿种,139处矿床点,其中:

金属矿种有铁、锰、铜等7种;建材及非金属居多,主要有:

煤碳、芒硝、硫铁、岩金、石膏、磷、白云岩、粘土、石灰岩、红柱石、玄武岩等29种;燃料矿种有煤、油页岩及其它矿种。

目前,正在开采的有煤、硫铁、石灰岩、石膏等,其中石膏的探明储量达1.3亿t,硫酸钙含量为98%;石灰石远景储藏量达到20亿t,亿探明储量为1.7亿t,氧化钙含量54.85%左右;芒硝的探明储量为6亿多t,硫酸钠含量32.9%左右;石英矿储量为1068万t,二氧化硅含量98%左右;白云岩储量有1218万t,氧化镁含量26%左右。

柏木峡石灰岩矿区有光山石灰岩矿厂和华石山石灰岩矿厂,位于互助县东和乡柏木峡,距互助县城镇22km的威北公路旁,交通便利。

目前该县境内已建成110kV变电所3座,35kV变电所2座,110kV彩互Ⅱ回纵贯全县南北。

全县已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无线通信移动化。

互助县现有水泥生产企业包括青海金圆水泥、互助特水、互助白水泥等3家,年总产能约110万t,共拥有小型回转窑生产线3条,立窑生产线8条。

3.2流域概况

黄河一级支流湟水左岸支流,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西宁市境内。

《水经注》中称之为葱谷水,古名甘夷川,后称沙棠川河,明永乐中于流域内设牧马苑,更名广牧川河,清代复称沙棠川。

源出互助县北部达坟山南麓尕俄博山东北侧,河源海拔3960m。

干流自北向南,经南门峡水库偏东南流至威远镇后又转由北向南流,从三其以下1km处进入西宁市,在韵家口注入湟水。

威远镇以上干流称南门峡河,亦名七塔河;以下至河口称沙塘川河。

河长71.8km,流域面积1115km2,河口海拔2175m,河道落差1785m,河道平均比降24.9‰,河宽20~100m,砂砾石河床。

上游支流发育,威远镇以上为扇状水系,多石山峡谷,中下游支流稀少。

较大支流有林川河,从威远镇汇入南门峡河;东和河又称柏木峡河,从威远镇南的董家寨汇入沙塘川河。

沙塘川河属山溪性河流常年有水,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年降水量从河口至河源递增,下游350mm,中游450mm,上游达650mm,降水量集中在汛期,常有山洪暴发造成灾害。

年平均流量3.69m3/s,年径流量1.16亿m3,年输沙量约150万吨。

冰期6个月。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89万kw。

有万亩以上灌区3处,库容lO万方以上水库28座,总库容2680万m3,其中百万方以上水库3座,1000万方水库3座。

灌溉面积10.86万亩。

流域内的威远镇是互助土族自治县的首府,在该县居住的土族儿女是全国56个民族之一。

美明的山乡,独特的风情,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距西宁40余的公里五峰山五峰并立,山势挺拔秀丽,山上危崖古刹,流泉幽洞。

南门峡,距县城10余km,峡内两山对峙,林木葱郁,峡口以上的南门峡水库,水域辽阔,青山如黛,均是较好的旅游景点。

3.3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3.3.1流域水资源量

沙塘川流域面积1112km2,下游河口有付家寨水文站,1958年4月由青海省水利局水文处设立,控制流域面积1092km2。

根据2004年青海省水利厅审查通过《湟水流域水资源评价》,沙塘川地表水资源量为4.82m3/s,年径流量1.5195亿m3。

流域不同保证率天然流量:

丰水年(P=20%)、平水年(P=50%)、枯水年(P=75%)和特枯水年(P=95%)平均流量分别为18391万m3、14647万m3、12215万m3和9511万m3。

3.3.2流域用水量

沙塘川流域用水主要包括沙塘川流域内用水量主要生活、工业、农业用水。

流域内存在跨流域用水问题。

流域内很大一部分水量担负着位于湟水谷地的省会西宁市工农业用水。

从源头到入湟口,河长71.8km,为西宁沙塘川水源地。

该区主要担任互助县、西宁市的生活、工业、农业用水,共有各类取水口48个,年取水量1.39亿m3,其中生活用水取水口5个,年取水量752万m3,供水人口4.25万人;工业用水取水口7个,年取水量534万m3;农业用水取水口35个,年取水量1.14亿m3,有效灌溉面积0.981万hm2;其他用水取水口1个,年取水量1260万m3。

现状水质为Ⅱ~Ⅴ类。

3.3.3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和综合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制约,进行农牧业区划和水资源调查,没有制定完整沙塘川流域水资源规划和水利发展规划。

(2)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简陋,工程管理水平低,用水存在浪费现象

柏木峡河现有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着配套设施不全,多口引水方式灌溉,流域内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