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235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docx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

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技术分类:

 电子/测试 

   来源:

中国机电维修网  发表时间:

2006-12-15

  

       一、绕组接地       

       指绕组与铁心或与机壳绝缘破坏而造成的接地。

       1. 故障现象      

       机壳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发热,致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行。

    

       2. 产生原因     

       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有害气体腐蚀;金属异物侵入绕组内部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碰铁心;绕组端部碰端盖机座;定、转子 

磨擦引起绝缘灼伤;引出线绝缘损坏与壳体相碰;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3. 检查方法     

    

(1)观察法。

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及线槽内绝缘物观察有无损伤和焦黑的痕迹,如有就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法。

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很小,则为接地。

    (3)兆欧表法。

根据不同的等级选用不同的兆欧表测量每组电阻的绝缘电阻,若读数为零,则表示该项绕组接地,但对电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而击穿,需依据经验判定,一般说来指针在“0”处摇摆不定时,可认为其具有一定的电阻值。

    (4)试灯法。

如果试灯亮,说明绕组接地,若发现某处伴有火花或冒烟,则该处为绕组接地故障点。

若灯微亮则绝缘有接地击穿。

若灯不亮,但测试棒接地时也出现火花,说明绕组尚未击穿,只是严重受潮。

也可用硬木在外壳的止口边缘轻敲,敲到某一处等一灭一亮时,说明电流时通时断,则该处就是接地点。

    (5)电流穿烧法。

用一台调压变压器,接上电源后,接地点很快发热,绝缘物冒烟处即为接地点。

应特别注意小型电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时间不超过半分钟;大电机为额定电流的20%-50%或逐步增大电流,到接地点刚冒烟时立即断电。

     (6)分组淘汰法。

对于接地点在铁芯心里面且烧灼比较厉害,烧损的铜线与铁芯熔在一起。

采用的方法是把接地的一相绕组分成两半,依此类推,最后找出接地点。

       

       此外,还有高压试验法、磁针探索法、工频振动法等,此处不一一介绍。

    

       4. 处理方法

    

(1)绕组受潮引起接地的应先进行烘干,当冷却到60——70℃左右时,浇上绝缘漆后再烘干。

    

(2)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在接地处重新进行绝缘处理,涂漆,再烘干。

    (3)绕组接地点在槽内时,应重绕绕组或更换部分绕组元件。

       最后应用不同的兆欧表进行测量,满足技术要求即可。

    

       二、绕组短路     

(1) 

       由于电动机电流过大、电源电压变动过大、单相运行、机械碰伤、制造不良等造成绝缘损坏所至,分绕组匝间短路、绕组间短路、绕组极间短路和绕组相间短路。

     

       1. 故障现象   

离子的磁场分布不均,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电动机运行时振动和噪声加剧,严重时电动机不能启动,而在短路线圈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毁。

     

       2. 产生原因      

       电动机长期过载,使绝缘老化失去绝缘作用;嵌线时造成绝缘损坏;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绝缘击穿;端部和层间绝缘材料没垫好或整形时损坏;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过电压或遭雷击使绝缘击穿;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绝缘损坏;金属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和油污过多。

    

       3. 检查方法

    

(1)外部观察法。

观察接线盒、绕组端部有无烧焦,绕组过热后留下深褐 

色,并有臭味。

    

(2)探温检查法。

空载运行20分钟(发现异常时应马上停止),用手背摸绕组各部分是否超过正常温度。

    (3)通电实验法。

用电流表测量,若某相电流过大,说明该相有短路处。

    (4)电桥检查。

测量个绕组直流电阻,一般相差不应超过5%以上,如超过,则电阻小的一相有短路故障。

    (5)短路侦察器法。

被测绕组有短路,则钢片就会产生振动。

    (6)万用表或兆欧表法。

测任意两相绕组相间的绝缘电阻,若读书极小或为零,说明该二相绕组相间有短路。

    (7)电压降法。

把三绕组串联后通入低压安全交流电,测得读书小的一组有短路故障。

     (8)电流法。

电机空载运行,先测量三相电流,在调换两相测量并对比,若不随电源调换而改变,较大电流的一相绕组有短路。

    

       4. 短路处理方法

    

(1)短路点在端部。

可用绝缘材料将短路点隔开,也可重包绝缘线,再上漆重烘干。

    

(2)短路在线槽内。

将其软化后,找出短路点修复,重新放入线槽后,再上漆烘干。

    (3)对短路线匝少于1/12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时切断全部短路线,将导通部分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供应急使用。

    (4)绕组短路点匝数超过1/12时,要全部拆除重绕。

    

       三、绕组开路      

       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

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

     

       1. 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 产生原因

    

(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

    (4)匝间或相间短路及接地造成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等。

  

       3. 检查方法

    

(1)观察法。

断点大多数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有无碰折、接头出有无脱焊。

    

(2)万用表法。

利用电阻档,对“Y”型接法的将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穷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的短开连接后,分别测每组绕组,无穷大的则为断路点。

    (3)试灯法。

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

阻值趋向无穷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

电机在运行时,用电流表测三相电流,若三相电流不平衡、又无短路现象,则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有部分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

当电机某一相电阻比其他两相电阻大时,说明该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

    (7)电流 

平衡法。

对于“Y”型接法的,可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的交流电,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时,电流小的一端为断路;对于“△”型接法的,先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拆开,再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8)断笼侦察器检查法。

检查时,如果转子断笼,则毫伏表的读数应减小。

    

       4. 断路处理方法    

    

(1)断路在端部时,连接好后焊牢,包上绝缘材料,套上绝缘管,绑扎好,再烘干。

    

(2)绕组由于匝间、相间短路和接地等原因而造成绕组严重烧焦的一般应更换新绕组。

    (3)对断路点在槽内的,属少量断点的做应急处理,采用分组淘汰法找出断点,并在绕组断部将其连接好并绝缘合格后使用。

    (4)对笼形转子断笼的可采用焊接法、冷接法或换条法修复。

    

       四、绕组接错    

       绕组接错造成不完整的旋转磁场,致使启动困难、三相电流不平衡、噪声大等症状,严重时若不及时处理会烧坏绕组。

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某极相中一只或几只线圈嵌反或头尾接错;极(相)组接反;某相绕组接反; 多路并联绕组支路接错;“△”、“Y”接法错误。

    

       1. 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空载电流过大或不平衡过大,温升太快或有剧烈振动并有很大的噪声、烧断保险丝等现象。

    

       2. 产生原因    

       误将“△”型接成“Y”型;维修保养时三相绕组有一相首尾接反;减压启动是抽头位置选择不合适或内部接线错误;新电机在下线时,绕组连接错误;旧电机出头判断不对。

    

       3. 检修方法    

    

(1)滚珠法。

 如滚珠沿定子内圆周表面旋转滚动,说明正确,否则绕组有接错现象。

    

(2)指南针法。

如果绕组没有接错,则在一相绕组中,指南针经过相邻的极(相)组时,所指的极性应相反,在三相绕组中相邻的不同相的极(相)组也相反;如极性方向不变时,说明有一极(相)组反接;若指向不定,则相组内有反接的线圈。

    (3)万用表电压法。

按接线图,如果两次测量电压表均无指示,或一次有读数、一次没有读数,说明绕组有接反处。

    (4)常见的还有干电池法、毫安表剩磁法、电动机转向法等。

    

       4. 处理方法    

    

(1)一个线圈或线圈组接反,则空载电流有较大的不平衡,应进厂返修。

    

(2)引出线错误的应正确判断首尾后重新连接。

    (3)减压启动接错的应对照接线图或原理图,认真校对重新接线。

    (4)新电机下线或重接新绕组后接线错误的,应送厂返修。

    (5)定子绕组一相接反时,接反的一相电流特别大,可根据这个特点查找故障并进行维修。

    (6)把“Y”型接成“△”型或匝数不够,则空载电 

流大,应及时更正。

 

电动机轴承过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轴承损坏,应更换。

 

(2)滚动轴承润滑脂过少、过多或有铁屑等杂质。

承轴润滑脂的容量不应超过总容积的70%,有杂质者应更换。

 

(3)轴与轴承配合过紧或过松。

过紧时应重新磨削,过松时应给转轴镶套。

 

(4)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

过紧时加工轴承室,过松时在端盖内镶钢套。

 

(5)电动机两端盖或轴承盖装配不良。

将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进、装平,拧紧螺钉。

 

(6)皮带过紧或联轴器装配不良。

调整皮带张力,校正联轴器。

 

(7)滑动轴承润滑油太少、有杂质或油环卡住。

应如加油、换新油,修理或更换油环。

 

主题:

电机轴承异音分析与解决

1、保持器声“唏利唏利……” 

    原因分析:

 

    由保持器与滚动体振动、冲撞产生,不管润滑脂种类如何都可能产生,承受力矩、负荷或径向游隙大的时候更容易产生 

    解决方法:

 

    A、提高保持器精度 

    B、选用游隙小的轴承或对轴承施加预负荷 

    C、降低力矩负荷,减少安装误差 

    D、选用好的油脂 

    2、连续蜂鸣声“嗡嗡……” 

    原因分析:

 

    马达无负荷运转是发出类似蜂鸣一样的声音,且马达发生轴向异常振动,开或关机时有“嗡”声音 

    具体特点:

 

    多发润滑状态不好,冬天且两端用球轴承的马达多发,主要是轴调心性能不好时,轴向振动影响下产生的一种不稳定的振动 

    解决方法 

    A、用润滑性能好的油脂 

    B、加预负荷,减少安装误差 

    C、选用径向游隙小的轴承 

    D、提高马达轴承座钢性 

    E、加强轴承的调心性 

    注:

第五点起到根本改善的作用,采用02小沟曲率,01大沟曲率。

 

    3、漆锈 

    原因分析:

    由于电机轴承机壳漆油后干,挥发出来的化学成分腐蚀轴承的端面、外沟及沟道,使沟道被腐蚀后发生的异常音 

    具体特点:

 

    被腐蚀后轴承表面生锈比第一面更严重 

    解决方法:

    A、把转子、机壳、晾干或烘干后装配 

    B、降低电机温度 

    C、选用适应漆的型号 

    D、改善电机轴承放置的环境温度 

    E、用适应的油脂,脂油引起锈蚀少,硅油、矿油最易引起 

    F、采用真空浸漆工艺

    4、杂质音 

    原因分析:

 

    由轴承或油脂的清洁度引起,发出一种不规则的异常音 

    具体特点:

 

    声音偶有偶无,时大时小没有规则,在高速电机上多发 

    解决方法:

    A、选用好的油脂

    B、提高注脂前清洁度 

    C、加强轴承的密封性能 

    D、提高安装环境的清洁度 

    5、高频、振动声“哒哒…...” 

    具体特点:

 

    声音频率随轴承转速而变化,零件表面波纹度是引起噪音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

 

    A、改善轴承滚道表面加工质量,降低波纹度幅值 

    B、减少碰伤 

    C、修正游隙预紧力和配合,检查自由端轴承的运转,改善轴与轴承座的精度安装方法 

    6、升温 

    具体特点:

 

    轴承运转后,温度超出要求的范围 

    原因分析:

 

    A、润滑脂过多,润滑剂的阻力增大 

    B、游隙过小引起内部负荷过大 

    C、安装误差 

    D、密封装备的摩擦 

    E、轴承的爬行 

    解决方法:

 

    A、选用正确的油脂,用量适当 

    B、修正游隙预紧力和配合,检查自由端轴承运转情况

    C、改善轴承座精度及安装方法 

    D、改进密封形式 

    7、轴承手感不好 

    具体特点:

 

    用手握轴承旋转转子时感到轴承里面杂质、阻滞感 

    原因分析:

 

    A、游隙过大 

    B、内径与轴的配合不当 

    C、沟道损伤 

    解决方法:

 

    A、游隙尽可能要小 

    B、公差带的选用 

    C、提高精度,减少沟道的损伤

    D、油脂选用

 

主题:

大型交流电机轴承座振动分析

摘要:

本文运用振动检测方法对造成1.6MW交流电机轴承座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根源上采取措施,从而控制了恶性事故,满足了生产要求。

关键词:

轴承;交流电机;振动;检测

中图分类号:

TM34 文献标识码:

B

安阳钢铁公司第一轧钢厂型材机组的500机列设备由轧钢机、齿轮座、减速机、电机组成,设备布置如图1。

 

功率1.6MW、转速592r/min的交流电动机驱动减速机;减速机中心距为 1400mm,采用滑动轴承支撑,齿轮副的小齿轮齿数z1=29,大齿轮齿数z2=171;减速机带动 500人字型齿轮座中轴转动;齿轮轴通过万向节带动三辊开口式型轧机运转。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相继开发和产量不断增加,500主机列生产负荷不断加大,故障也随之增加。

2003年2月,1400减速机高速轴发生烧瓦事故,抢修时发现轴颈磨损。

更换轴瓦后,1.6MW电机轴承座出现异常振动,导致负荷端轴承座振裂。

检修电机时,考虑到轴承座振动大,遂将电机轴瓦顶间隙稍稍加大。

减速机高速轴受力分析表明,过钢时高速轴受到轧制力作用要上升,故在重新找正时使电机中心高出减速机中心0.15mm,以平衡减速机受力时的上浮。

做此调整后电机轴承座振动仍严重,额定电流下振动较小,超过200-300A时振动相当严重,同时伴有丢转现象。

振动有一定的周期性,咬钢时冲击振动增大,每次振动高峰持续3-4s。

一、振动数据采集

检修时多次检查电机与减速机联轴器对中性,偏差均不大于0.5rnm,因此对轴承座振动影响不大。

我们用武汉立德公司的数据采集器,采集电机两轴承座的振动数据,谱图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

(1)9Hz左右的转频幅值特征明显;

(2)3X、5X倍频比较明显。

同时观察到振动较大或超负荷时电机发出低沉轰鸣声;在过临界转速区时振动无明显变化。

 

二、原因分析

1.9Hz左右的转频幅值判定为转子不平衡造成。

检修时,将电机转子水平放置,调整好水平后,再旋转90°检验,发现转子向下弯曲。

2.减速箱输人端联轴节部分间隙过大。

9Hz左右的转频及其3X(28Hz)、5X(45Hz)幅值较大,是松动的特征。

这是因为所用弹性柱销联轴器销孔直径50mm,而橡胶棒直径仅有46mm,因而造成配合间隙过大。

3.减速箱齿轮啮合间隙较大。

啮合频率的带宽窄,冲击能量集中,易造成齿裂。

280Hz左右的频率及其2X(559Hz)幅值较大。

拆检发现,齿顶间隙大,轮齿磨损。

三、解决措施及效果

据此决定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对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

2.更换电机与减速机的弹性柱销联轴器,并找正。

3.橡胶棒的直径改为47.5mm。

4.调整减速机两轴,保证齿顶间隙,同时确保两轴平行。

5.更换电机负荷端轴承座。

经解体检修减速机、电机轴瓦及人字齿轮座,更换电机轴瓦座、弹性联轴器、齿轮座中轴轴瓦和下轴瓦;对各轴瓦进行研配;调整减速机齿轮副间隙;对各联接轴找正,并对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

修好后试车,轴承座振动消除,运行状态良好。

 

电机振动异常的识别与诊断   

--------------------------------------------------------------------------------

 

⑴三相交流电机定子异常产生的电磁振动,三相交流电机在正常运转时,机座上受到一个频率为电网频率2倍的旋转力波的作用,而可能产生振动,振动大小与旋转力波的大小和机座的刚度直接有关。

    定子电磁振动异常的原因:

    ①定子三相磁场不对称,如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

因接触不良和断线造成单相运行,定子绕组三相不对称等原因,都会造成定子磁场不对称,而产生异常振动。

    ②定子铁心和定子线圈松动将使定子电磁振动和电磁噪声加大。

    ③电磁底脚线条松动,相当于机座刚度降低使定子振动增加。

    定子电磁振动的特征:

    ①振动频率为电源频率的2倍,F=2f

    ②切断电源,电磁振动立即消失

    ③振动可以在定子机座上和轴承上测得

    ④振动强度与机座刚度的负载有关

⑵气隙静态偏心引起的电磁力

    电机定子中心与转子轴心不重合时,定、转子之间气隙将会出现偏心现象,偏心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在一般情况下,气隙偏心误差不超过气隙平均值的上下10%是允许的,过大的偏心值产生很大的单边磁拉力。

    气隙静态偏心产生的原因:

    ①电磁振动频率是电源频率的2倍 F=2f。

    ②振动随偏心值的增大在增加,随负载增大而增加。

    ③断电后电磁振动消失。

    ④静态偏心产生的电磁振动与定子异常产生的电磁振动非常相似,难以区别。

⑶气隙动态偏心引起电磁振动

    偏心的位置对定子是不固定的,对转子是固定的,因此偏心的位置随转子而转动。

    气隙动态偏心产生的原因:

    ①转子的转轴弯曲

    ②转子铁心与转轴或轴承不同心。

    ③转子铁心不圆

    气隙动态偏心产生电磁振动的特征;

    ①转子旋转频率和定子磁场旋转频率的电磁振动都可能出现。

    ②电磁振动的振幅随时间变化而脉动(振),脉动的频率为2sf,周期为1/2sf 

当电动机负载增加,S加大,其脉动节拍加快。

    ③电动机往往发生与脉动节拍相一致的电磁噪声。

    ④断电后,电磁振动消失,电磁噪声消失。

⑷转子绕组故障引起的电磁振动。

 

    笼形电机笼条断裂,绕组异步电机由于转子回路电气不平衡都将产生不平衡电磁力。

    转子绕组故障产生的原因:

    ①笼条铸造质量不良,产生断条和高阻。

    ②笼形转子因频繁起动,电机负载大产生断条或高阻。

    ③饶式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回路电气不平衡,产生不平衡电磁力。

    ④同步电动机磁绕组匝间短路。

    转子绕组故障引起电磁振动的特征:

    ①转子绕组故障引起电磁振动与转子动态偏心产生的电磁振动,波形相似,现象相似,较难区别,振动频率为f/p ,振幅以2sf的频率在脉动、电动机发生与脉动节拍一致的电磁噪声。

    ②在空载或轻载时,振动与节拍噪声不明显,当负载增大时,这种振动和噪声随之增加,当负载超过50%时,现象较为明显。

    ③在定子的一次电流中,也产生脉动变化其脉动节拍频率为2sf。

    ④在定子电流波形作频谱分析,在频图图中,基频两边出现的边频。

    ⑤同步电动机励磁绕组但匝间短路,能引起f/p 频率(转频)的电磁振动和噪声,无节拍脉动振动现象与转子不平衡产生的机械振动相似。

    ⑥断电后,电磁振动和电磁噪声消失。

⑸转子不平衡产生的机械振动;

    转子不平衡的原因

    ①电机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匀,产生重心位移,与转子中心不同心。

    ②转子零部件脱落和移位,绝缘收缩造成绕组移位、松动。

    ③联轴器不平衡,冷却风扇不平衡,皮带轮不平衡。

    ④冷却风扇与转子表面不均匀积垢。

    转子不平衡产生的机械振动特征

    ①振动频率与转频相等

    ②振动值随转速增高而加大,与电机负载无关。

    ③振动值以经向为最大,轴向很小。

    当地脚螺丝松动时,电机的转频和电机定子固有频相近时,由于转子不平衡共振将产生异常振动,造成电机结构件的破坏和疲劳。

⑹滑动轴承由于油膜涡动产生振动。

    产生的原因:

    在轴承比负载较小,轴颈线速度叫高,特别是大型告诉的柔性转子电机中易发生,轴承经过长期运行,间隙变大,或润滑油粘度大,油温低,轴承负载轻等互相造成油膜加厚,轴承油膜动压不稳定而产生振动。

    滑动轴承油膜滑动的特征:

    ①振动频率略低于转子回转频率的Fr的一半,约为0.42—0.48Fr .

    ②油膜涡动的振动是径向的。

    ③油膜涡动往往是突然出现的,诊断的方法是油膜涡动偶,改变油的粘度和温度振动就能减轻和消失。

⑺滑动轴承由于油膜振荡产生振动

    油膜振荡产生的原因:

    油膜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油膜涡动的原因相同,也是油膜动压不稳造成的。

    当转子回转频率增加时,油膜涡动频率随之增加,两者关系近似保持不变的比值约0.42—0.48之间,当转轴的回转频率达到其一阶临界转速的2倍时,随着转子回转频率的增加,涡动频率将不变,等于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频,而与转子回转频率无关,并出现强烈的振动,这种现象为油膜振荡,产生强烈振动的原因是油膜涡动与系统共振,两者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结果。

    对油膜振荡来说,除了油膜性质改变以外,转子不平衡量的增加和地脚螺丝的松动都会诱导油膜振荡的发生。

    油膜振荡的特征:

    ①振荡频率等于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工作转速接近一阶临界转速2倍的大型,告诉柔性转子电机极易发生油膜振荡。

    ②油膜振荡是径向振动。

    ③减少转子不平衡,降低润滑油粘度和提高油温,能使油膜振荡消失和减轻。

⑻加工和装配不良产生振动;

    产生的原因:

    与轴承内孔配合的轴颈和轴肩加工不良或由于轴弯曲等原因,使轴承内圈装配后,其中心线与轴中心线不重合,轴承每转一周,轴承受一次交变的轴向力作用,使轴承产生振动。

    振动的特征:

    ①振动幅值以轴向为最大。

    ②振动频率与转频相同。

⑼安装时,轴线不对中引起振动;

    机组安装后,电机和负载机械的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