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119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docx

《小学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沈晓岚语文学科带头人工作室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须的最基本的语言素质。

马亚克夫斯基曾说:

“语言是人力量的统帅。

”许多国际国内的教育研究报告中在预测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时,几乎毫无例外地把具有良好的口才和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向必备内容。

出色的口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说话是一种技能,这一技能须及早训练,尽快形成为佳。

作为直接担负语言教学任务的语文学科的教师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为孩子的将来负责,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

基于这样的思考,工作室开展了《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以课例为载体,增强教师基于阅读,关注表达的意识,改变教学行为,探索有效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研究内容

1、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2、小学生言语表达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3、教师在提高小学生言语表达能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研究目标

学生发展:

1、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表达训练点,进行合理整合,设计语言训练的形式,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觉地进行到语言文字训练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通过感悟、积累、想象、迁移等多种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共性语言,张显个性语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工作室学员与基地学校教师的教学

6

实践能力、反思总结能力,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

四、项目研究阶段进程

第一阶段:

理论学习聆听报告学员确定子课题

2018年5月—2018年10月

工作室根据学员发展需求,选择符合学科特性,最有共性的话题开展理论学习:

走出去,参加长宁区三——五年级语文教师教研活动,聆听徐汇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高永娟《加强课程意识,关注整体教学》的报告,增强整体把握教材的意识;请进来,零距离接触名师,聆听青浦区教育学院主任特级教师李永元作《学科实质与课堂改进》的报告,清晰语文教学的任务所在与优化的教学策略;聆听华师大董蓓菲教授的专题讲座《国际PIRLS评估系统解读》,站在国际教育前沿,为大家打开阅读教学新视野,有针对性地揭示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薄弱环节。

学员们在聊一聊过程中引发对自身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

工作室为学员提供了学习菜单,推荐阅读《让语文安静》《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课评课》《教学技能应用指导》《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等教育教学书刊,学员根据所需选择性地学习,增加文化积淀和理论素养,学习系统的教学理论,熟知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特点、原则及方法,自觉全面地掌握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有厚积才有薄发,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想才有创意,有目标才有行动。

学员们围绕工作室的研究项目,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明确研究方向,确定了各自的子课题。

第二阶段:

聚焦课堂,实践研究;反思提升,形成策略。

2018年11月—2018年11月

1、夯实内功,细读文本

针对学员的困惑,工作室针对性地寻求策略,为其突破瓶颈,重获课堂活力。

研修立足于:

研读教材,夯实底蕴。

工作室开展了“文本细读,勤练内功”主题研训,指导教师细读文本、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景、选择教学方法等,以适应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备课提出的新要求。

推荐学员

学习名师对教材的解读,对教材使用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剖析,引导学员重在读出语言学习的要点,读出符合学生听说读写的表达训练点、阅读策略和表达方式,读出准确合意的内容和关键点。

这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基础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有效课堂的根本。

“文本细读”的研修活动,让学员更清晰地感受到:

细读文本是有效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很重要,也很必要。

2 、聚焦课堂,实践研究

工作室充分发挥学员教师的辐射作用,立足三所基地学校,围绕研修项目,以课例为载体,开展实践研究,寻求有效策略。

开展“走向专业的听课议课”活动,以“有效”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判断依据,课前引导教师观课视角:

关注教师教得怎样?

关注学生学得怎样?

关注是否符合课程性质?

关注课堂文化的营造等。

在实证案例的剖析中提出问题,发表观点,碰撞火花。

大家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每一节课,抱着学习的心态,提升专业的心态,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使学员对课堂有更深刻透彻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议课水平。

工作室把“同课异构”作为案例研究的有效形式,引导学员和基地学校的教师关注新课程理念的内化,提升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能力。

同一节课用不同的结构来上,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自己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自己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

老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教材解读方面有了质的提升。

同课异构,同中存异,各具特色。

以此引发智慧碰撞,经验分享,取长补短,实现教学资源和智慧资源的共享,形成和谐共处、努力进

取的绿色教研共同体,促进学员和基地学校教师可持续性专业共赢。

第二阶段,工作室开展项目研究课20节,学员们在行动研究中历练:

个人钻研教材独立备课→跨基地学校借班第一次实践→联动教研议课反思教学,二度设计→再度跨校借班第二次实践→互动议课,针对典型案例再度改进教学设计。

学员在“质”的变化中脱胎换骨,提高了研究反思能力。

五、项目研究形成的初步结论

1、激发说话兴趣与规范语言同步着力,打好语言发展的基础

在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同时,应注意按不同年段规范语言的要求进行训练,

使学生的语言发展有扎实的基础。

2、重视思维能力培养,加强语言训练力度,把握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

在语言表达的训练中,不满足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而是更多地倾注于语言的丰富性、逻辑性的探索。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想象力、应变力。

在正确、完整连贯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大胆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各显神通,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表达的内容。

3、抓住训练契机,多方面有意识训练,拓展语言发展的渠道

(1)以阅读教学为主阵地,探求阅读与表达的契合点,训练语言表达技能。

①多形式的朗读为言语表达积累词汇,储备句式,促进理解,增强语感。

②以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如:

描述句、比喻句、拟人句等)进行变换内容、变换句式的重组说话训练。

③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作者表达的基本构段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因果式等),根据段落结构形式,举一反三,训练学生言之有序地表达,引领学生入门悟道。

④运用课文中的对话形式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自编对话进行交际训练,让学生在演演说说中得到锻炼,言语表达能力在互动交往中提高。

⑤以课文内容的空白与延伸、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

(2)以课外兴趣活动为第二阵地,强化言语表达训练。

语文能力的培养形成尤其强调实践性,开发课外阵地,抓住机会见缝插针进行语言实践是强化言语表达训练的有效途径。

(3)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言语表达习惯。

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与良好习惯的形成紧密相连,相互相成。

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关键在于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在实践中提高。

而良好的习惯养成也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与形成。

因此,必须同步发展,有意识地训练。

4、树立自信观念,形成自觉行为,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说”本身是人较早具有的一种能力,但能说话并不等于能把话说好。

故教师要想方设法鼓起学生说话的勇气,树立自信观念,增强自觉锻炼的意识,进行自我操练,促进言语表达能力的持续发展。

5、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有序训练,以期学生言语能力整体提高。

教师应从不同年龄的差异和同年龄的差异的实际情况考虑语言训练的序,扎

实训练。

无论哪一层面的学生都应鼓励大胆实践,努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言语有提高,有发展。

六、项目研究初步成果:

教学展示:

时间

执教者

课题

范围

主办单位

2018.11

汤晓轶

赵州桥

上海市

市教研室

2018.11

苏嬿

快乐的广场活动

上海市

市小语会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

2018.12

金叶华

律师林肯

全国

研究所、市教委教研

(编外学员)

室、区教育局联合主办

2018.4

陈海平

家是什么

跨区域

浦东外国语小学

2018.6

励蓉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普陀区教研室

2018.10

苏嬿

番茄太阳

外区

宝山区教育学会

获奖情况:

2018.3领衔人指导十一位学员撰写论文,共同参加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评比。

领衔人的论文获特等奖;八位学员的论文获一等奖;三位学员的论文获二等奖。

2018.6汤晓轶和龚丽琴两位老师在上海市第七届“乐学杯”教学评比中均获三等奖;

2018.6汤晓轶在普陀区优秀课例评比中获二等奖。

2018.9苏嬿被评为普陀区“十佳”教书育人楷模。

金叶华(编外学员)被评为普陀区教育系统“十佳”校园新星。

工作室团队展示:

2018.11.18在“桃浦联合体”市区研讨展示活动中,工作室展示“细读文本,夯实基础”主题教研活动,与三所基地学校教师共同细读《鸟的天堂》,得到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景阳教授的高度评价。

2018.6.8在普陀区三年级教研活动中,学员励蓉展示阅读教学《攀登世界

第一高峰》;其余学员互动议课;领衔人作《基于阅读,有效训练,为学生的表达增值》的主题发言。

教研员陆莉莉老师对工作室开展的扎实有效的研修活动给予肯定。

2018.10.12在宝山区教育学会主办的小学语文专场活动中领衔人介绍了工作室的研究项目;学员苏嬿及金叶华老师执教《番茄太阳》和《律师林肯》。

宝山区教育学会会长林峰老师给予高度评价。

下阶段设想:

工作室的项目研究即将进入总结阶段,我们将加大力度,组织学员梳理过程性材料,做好整理、积累、编制工作。

其次,指导学员围绕子课题撰写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完善典型的教学案例。

最终成果形式:

1、编制项目实践的教学案例集等;

2、完成项目结题报告(论文形式)及学员论文;

3、区域或片块教学展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