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1188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docx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18单元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第三篇是略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花的学校》是散文诗,通过丰富的想象,把童真书写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孩子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感情《不懂就要问》通过孙中山小时候向私塾先生提问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

本单元对这个要素进行了系统安排:

既有比较开放的提示—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也有具体的指向—注意文中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表达;既提示学生自主学习有新鲜感的

词句,又提倡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不但重视课内阅读的学习,还关注课外阅读中的拓展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体会习作的乐趣”。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的习作练习。

教材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

从本册开始,每个单元前都编排了篇章页,这是本套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新增的体例。

篇章页有两部分内容:

上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点明了“学校”的重要作目;下边的语句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此外,篇章页上还配有插图,丰富多彩的可爱事物,小女孩畅想的神情,能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充满期待。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在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让学生说出自己关注的词句,还要进一步谈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点拨,特别要联系与词句有关的课后题。

此外,还可以采用摘抄等方式进行积累。

第二,从本册开始,教材编排了略读课文,要注意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相对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更要注意取舍,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不宜采用精细分析词句的方式,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即可。

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作适当点拨。

第三,从写话过渡到习作,不宜刻意强调习作与写话的不同。

应注意避免学生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教学要从激趣入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愿望,树立习作的信心,逐步养成大胆习作的习惯。

习作的评改形式要多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体会书面表达的乐趣。

第四,在进行单元教学之前,要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

2-3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默读课文《不懂就要问》,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花的学校

2

不懂就要问

1-2

口语

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1

1.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2.能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述,讲的时候能借助图片或实物。

习作

猜猜他是谁

2

1.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

2.能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合计

10-12

 

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3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

《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篇章页的插图描绘了两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行于深秋道路的画面,视野宏阔,意境深远。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本套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其中,《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选材灵活,写法自由,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

本单元的习作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适合朗读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感受力,再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要注意依托课后题和泡泡示例,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边交流边总结,最后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方法的梳理与总结。

第二,本单元安排了一些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让学生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写下来。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前观察。

写日记的教学要考虑到三年级习作起步阶段的特点,不宜拔高要求,重在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好处,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并注意激发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信心,使其逐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三首

2

1.认识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9个字,会写27个词语。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背诵3首古诗,默写《山行》。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能留心观察生活,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

5.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铺满金色巴

掌的水泥道

2

秋天的雨

2

听听,秋

的声音

1

习作

写日记

2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3.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4.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5.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合计

11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那一定会很好》的主人公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这次专门安排童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4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比如,体会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体会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画出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复述故事;了解围绕一块奶酪展开的故事。

“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梳理总结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从读童话到写童话,教材编排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也为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降低了难度。

“试着词,明确本次习作旨在激发学生写一写童话的兴趣,未对写提出过高要求。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经典童话,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走进更加广阔的童话世界,养成课外持续阅读童话的习惯。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要综合考虑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既要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又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并结合“快乐读书吧”,适时推荐课外阅读。

推荐给学生的篇目,要注意其价值取向。

建议先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关于“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解读。

第二,对童话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拔高要求。

在课内外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此外,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也要与一篇篇生动的童话紧密联系,不要过于抽象。

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比如,可将“交流平台”的教学提前,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基本特点,为习作编写童话作好铺垫;习作有“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的要求,语文园地安排有修改符号的学习,可将两者的教学进行整合。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卖火柴的

小女孩

2-3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9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4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能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3.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4.能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那一定

会很好

1

在牛肚子

里旅行

2

一块奶酪

1

习作

我来编童话

2

1.能借助教村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能给习作加题目。

语文

园地

交流平台

2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5.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快乐

读书吧

在那奇妙

的王国里

机动

1.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3本童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合计

10-11

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

此类单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阅读策略单元一般安排3篇到4篇课文,前面的课文进行策略的指导;后面的课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策略;课后题与“交流平台”等对本单元的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并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