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1875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111.docx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111

2015年10月-2019年6月浙江学(选)考真题考点分布与分类

生物组

专题二细胞的代谢

第1讲ATP和酶、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浙江历年学(选)考真题:

·ATP

(2017年4月)11.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B.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应C.ATP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2018年4月)10.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C.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D.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

(2018年6月)22.ATP-ADP循环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能量①只能来自化学能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反应①供能C.反应②中ATP中的高能磷酸键都断裂

D.能量②可用于乳酸在人体肝脏内生成葡萄糖

(2019年1月)14.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化学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和③均为磷酸键,其中①所含的能量最少B.形成③所需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也可来源于化学能C.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所需能量都是由③断裂后直接提供

D.②和③都断裂后所形成的产物中有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2019年6月)14.右图是ATP-ADP循环图解,其中①和②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在黑暗条件下,过程①只发生在线粒体中B.人体细胞中,过程①所需的能量来自淀粉的氧化分解C.生物体内各种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来自过程②

D.在睡眠或运动状态下,人体细胞中的过程①和②均能达到平衡

·酶

(2015年9月)13.pH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酶的最适pH相同

B.两种酶的活性随pH不断升高而增大

C.两种酶在pH为5时均失活

D.两种酶在各自最适pH时的活性相同

(2015年10月)17.温度对甲、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酶保持活性的温度范围大于乙酶B.甲酶的活性始终高于乙酶

C.乙酶在55℃后完全失去活性D.乙酶的最适温度高于甲酶

(2016年4月)21.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步骤

基本过程

试管A

试管B

1

加入淀粉溶液

3mL

2

加入蔗糖溶液

3mL

3

加入新鲜唾液

1mL

1mL

4

37℃保温15min,

加本尼迪特试剂

2mL

2mL

5沸水浴2-3min,观察红黄色沉淀无红黄色沉淀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B.检测指标是颜色的变化

C.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D.37℃是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2016年10月)18.某同学进行有关酶的实验:

组1:

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红黄色沉淀组2:

2%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无红黄色沉淀组3:

2%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本尼迪特试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变量是底物和酶B.组3的结果是红黄色沉淀

C.指示剂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替代D.实验结果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2017年11月)23.为验证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单位:

mL

试管号

1

2

3

4

5

6

本尼迪特试剂

2

2

2

2

2

2

1%淀粉溶液

3

3

3

2%蔗糖溶液

3

3

3

稀释的人新鲜唾液

1

1

蔗糖酶溶液

1

1

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管1和试管2的作用是检测淀粉和蔗糖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B.试管3~6需在沸水浴中保温2~3min以利于酶的催化作用

C.试管3和6的实验结果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若试管5中出现阳性反应说明蔗糖酶也能分解淀粉

(2018年11月)7.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D.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2019年4月)10.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步骤基本过程试管A试管B

1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3mL3mL

2加入马铃薯匀浆少许—

3加入二氧化锰—少许

4

检测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C.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15年9月)23.将质壁分离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液泡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的液泡颜色变深

B.与b点相比,c点时细胞的吸水速率大

C.c点时细胞膨胀,液泡内没有水分子进出

D.b点到c点过程中,细胞的吸水速率受细胞壁的影响

(2015年10月)19.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细胞壁

B.②的体积比实验初期大C.③处充满着蔗糖溶液D.④的颜色比实验初期深

(2016年4月)15.肌肉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K+进入肌肉细胞的方式是

A.渗透B.胞吞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

(2016年10月)1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需经解离、压片等操作才能将细胞分散B.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光圈才能换上高倍物镜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从胞内单向运动到胞外导致液泡变小D.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速度逐步减慢

(2017年4月)14.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

(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

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馏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2017年4月)26.将新生小鼠的脑神经元置于适宜的溶液中,制成较高细胞密度的细胞悬液,并将其低温保存,在低温保存过程中神经元会受到损伤。

一段时间后,与常温保存组相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是

A.K+浓度升高B.K+浓度降低C.Na+浓度不变D.Na+浓度升高

(2017年11月)7.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过程中,需消耗ATP的是

A.甘油进入人体皮肤细胞

B.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入红细胞

C.矿物质离子逆浓度梯度转运至根细胞内D.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2018年4月)1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2018年6月)4.下列物质中,通过质膜进出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是

A.K+B.CO2C.O2D.甘油

(2018年11月)1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D.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2019年1月)10.葡萄糖分子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顺浓度梯度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

这种转运方式为

A.渗透作用B.易化扩散C.胞吞作用D.主动转运

(2019年4月)9.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

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2019年6月)22.葡萄糖出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属于易化扩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转运过程伴随着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B.红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越高,转运速率越大C.易化扩散的转运方向是由载体蛋白决定的

D.易化扩散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第2讲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浙江历年学(选)考真题:

·细胞呼吸

(2015年10月)18.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传递链产生的ATP最多

B.柠檬酸循环中O2与[H]结合生成水

C.与糖酵解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嵴上D.丙酮酸在细胞溶胶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2016年4月)17.细胞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B.不产生CO2

C.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D.形成大量ATP

(2016年10月)19.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①

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大量ATP

C.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和ATP

D.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有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

(2017年4月)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

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

(2018年4月)12.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生成了CO2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2018年6月)19.真核细胞需氧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化是:

葡萄糖

丙酮酸

CO2,其中①、②表示两个阶段。

下列叙述错误的

A.①和②中产生[H]较多的的是②B.①和②中产生[H]都用于生成H2O

C、①和②是需氧呼吸中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D.①和②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2018年11月)22.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

B.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

C.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

D.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

(2019年1月)15.真核生物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过程中有ATP的生成B.乙过程需要乳酸脱氢酶参与

C.丙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肌肉细胞中D.甲过程为乙、丙过程提供还原剂

(2019年4月)15.将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Mg2+的量无关

B.

4

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吸收H2PO-的量会不断增加

C.

3

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的吸收

D.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产生的大量ATP可为吸收离子供能

(2019年4月)27.【加试题】生物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

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比值低于1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与其正常时相比,上述比值会降低C.富含油脂的种子在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低于1

D.某动物以草为食,推测上述比值接近1

(2019年6月)20.在“乙醇发酵实验”活动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装置简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溶液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CO2C.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速率会减慢

D.若水浴温度过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光合作用(选择题)

(2015年9月)28.【加试题】疏果(人为地去除一部分幼果)对某植物CO2同化速率及叶片蔗糖和淀粉积累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疏果百分率越大,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越高

B.疏果百分率下降会导致叶片蔗糖和淀粉积累增加

C.若将部分叶片遮光会提高非遮光叶片CO2同化速率

D.叶片合成的蔗糖和淀粉积累在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中

(2015年10月)26.【加试题】某小组进行了低温弱光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对照组:

25℃,600μmol·m-2·s-1(光强单位),处理16天;实验组:

5℃,60μmol·m-2·s-1,先

处理8天,再恢复到对照组条件处理8天。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组植株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负相关B.实验组植株第16天的光饱和点比第8天的高

C.5℃低温处理番茄幼苗,对其光合作用造成的影响是不可恢复的

D.若在第4天给实验组植株提供对照组条件,则瞬间叶肉细胞中核酮糖二磷酸的含量上升

(2016年10月)26.【加试题】在玻璃温室中,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补光)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补光的光强度为150μmol·m-2·s-1,补光时间为上午7:

00-10:

00,温度适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植株补充580nm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B.若680nm补光后植株的光合色素增加,则光饱和点将下降

C.若450nm补光组在9:

00时突然停止补光,则植株释放的O2量增大

D.当对照组和450nm补光组CO2吸收速率都达到6μmol·m-2·s-1时,450nm补光组从温室中吸收的CO2总量比对照组少

(2017年11月)26.【加试题】在黑暗条件下,将分离得到的类囊体放在pH4的缓冲溶液中,使类囊体内外的pH相等,然后迅速转移到含有ADP和Pi的pH8的缓冲溶液中,结果检测到有ATP的生成。

根据实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溶液的H+均来自水的裂解

B.黑暗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产生ATP

C.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腔内H+浓度较高D.若使类囊体的脂双层对H+的通透性增大,ATP生成量不变

(2018年4月)26.【加试题】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

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B.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基质

C.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D.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2018年11月)26.【加试题】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

希尔反应基本过程:

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

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

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

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受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

B.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类囊体体的功能较强C.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乙的叶绿体能产生三碳糖

D.不用除草剂处理时,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高于品种甲

(2015年9月)30.(7分)图甲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其中数字表示物质,a和b表示结构。

图乙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广口瓶装有碳酸氢钠溶液以维持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

(说明:

题中“[]”填数字或字母,“”填文字)

请回答:

(1)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存在于图甲中的[]。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用液将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其中扩散最快的色素是。

(2)图甲中,水中的氢转移到[]物质中,该物质在卡尔文循环中的作用是

(3)某研究小组利用图乙装置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速率常用图甲中[]的相对释放量表示,其释放量可依据图乙中估算。

(2015年10月)30.(7分)图甲是探究光对黑藻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光源位置固定,且光照时间一定,反应室的溶液中含有适量NaHCO3。

图乙为黑藻叶绿体中的某生理过程。

请回答:

(1)本实验中黑藻的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的表示。

(2)若变换图甲中的光源,可改变光的或。

(3)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为循环,该循环从一个开始,每形成1分子三碳糖磷酸需经过轮该循环。

三碳糖磷酸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

成,供植物细胞利用。

(2016年4月)30.(7分)叶绿体中的色素、蛋白质等在某种膜上的分布及部分反应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

该膜是膜,其上含有色素和催化光反应的。

光反应中,色素吸收的光能转换为ATP等物质中的。

(2)光反应的产物除图中所示的物质外,还有电子和。

ATP为碳反应提供了能量和。

(3)分离新鲜菠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应注意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的液面。

滤纸条上最宽色素带中所含的色素是

(2016年10月)30.(7分)在高光强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施以低氮肥和高氮肥,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绿素和Rubisco酶(该酶催化CO2和RuBP反应)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表明,突变型的含量比野生型低,采用法分离突变型植株叶片色素,与野生型相比滤纸条上有的色素带颜色变浅。

变浅的色素带位于滤纸条从上到下的第条。

(2)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其中NADPH是NADP+被水中的还原而成的。

NADPH参与的还原,形成碳反应的第一个糖。

(3)高氮肥下,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

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2017年4月)30.(7分)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光减少而降低了光合速率。

由此推知,若遇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可对该植物进行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

(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时可加入适量

的。

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进行纸层析分离,结果发现,第4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

(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的提取液并测定,可得到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

(2018年4月)30.(7分)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A、B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和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推知,经弱光照处理,品种A的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正常光照,导致其卡尔文循环中再生出的量改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2)表中的光合色素位于叶绿体的膜中。

分别提取经两种光照处理的品种B的光合色素,再用滤纸进行层析分离,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照处理的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的第4条色素带变,这有利于品种B利用可见光中较短波长的光。

(3)实验结果表明,经弱光处理,该植物可通过改变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来适应弱光环境。

品种的耐荫性较高。

(2018年6月)27.(7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活动,其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开始时,经抽气处理的叶圆片沉在NaHCO3溶液底部。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使叶圆片上浮,氧气产生于叶绿体的,该结构产生的ATP和用于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成。

(2)该小组利用上述装置,以叶圆片上浮时间为观察指标,研究NaHCO3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坐标系中用曲线图预测实验结果,并标注横、纵坐标的名称。

(3)该小组还利用菠菜叶圆片研究了某些因素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

①该实验的可变因素是。

②第3,4、5组的溶液呈绿色,原因可能是(答出1点即可)。

(2018年11月)30.光合作用是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同化与去向,用的CO2供给小球藻,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并将样品立即加入到煮沸的甲醇中。

甲醇用以杀死小球藻并标记化合物。

浓缩后再点样进行双向纸层析,使标记化合物。

根据标记化合物出现的时间,最先检测到的是三碳化合物。

猜测此三碳化合物是CO2与某一个二碳分子结合生成的,但当后,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推知固定CO2的物质不是二碳分子。

(2)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幼苗,用含有100mmol/LNaCl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如图所示。

本实验可推出的实验结论是。

实验中设置了前后自身对照,还可设置作为空白对照。

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采用

(答出两点即可)。

(2019年1月)27.(7分)某同学利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他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范围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