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74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填空题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天气

一、填空题。

1.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3.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

4.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5.我们能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6.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天气带来的变化。

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7.天气现象可以用气象符号来表示。

8.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一时间的大气状况。

9.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10.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天气观察,并把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这一段时间内我们这个地方的天气变化了。

11.可以从气温、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日历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4.我们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5.画一张能够记录一个月的“日期--气温”柱状图,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气温。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一个季节的气候(天气变化)。

3.温度与气温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2.气温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

一般用温度计来测量,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3.每天的温度都在变化,通常一天要测量五次:

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气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最低气温出现在凌晨。

4.在电视中天气预报的温度有两个数据,他们分别是一天中的最低温和最高温。

3.我们可以利用温度折线图来观察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情况。

4.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

在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不同。

5.用温度计测量室外温度时,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6.我们每天测量的时间、地点要一致。

4.风向和风速

1.我们看不到风,但是当树枝摇动时,我们知道那是风的作用;当风扑面而来,吹动我们的头发时,我们感觉到了风。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红领巾向西北方向飘动,那么这天的风向是东南风。

3.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这八个方位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4.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5.根据风中物体运动变化的情况和人的感受,我们可以大概估测风的强弱。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7.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分别为0级至12级。

(风速等级表课本第10页)

8.风速等级是由风速仪测定的。

9.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简化的风速等级是3个等级。

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

10.为了便于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我们也可以做一面风旗。

旗子可以帮助我们估计风速。

5.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在天气日历中,记录我们每天对风向和风速的观测。

5.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制定了降水量等级表。

将降水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课本13页)

4.衡量降水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降水量,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5.在下雨的天气里,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就可以确定下雨的等级。

6.我们用柱状图来记录降水多少。

7.在天气日历中记录我们对降水量的观测。

6.云的观测

1.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2.云的多少和形状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3.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4.

5.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了积云、层云、和卷云三类。

6.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

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雨层云。

7.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8.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有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气信息。

2.对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一段时间里的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4.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为此,全世界建立了成千上万个气象观测站,配置了各种天气雷达,并在太空布设了多颗气象卫星,组成全球大气监测网。

5.由于大气运动十分错综复杂,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全部被认识,气象科学尚处于年轻、发展阶段。

所以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准确的预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6.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

7.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因此,有经验的人能从动物、植物的行为变化中察觉天气变化的信息。

8.在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这是因为空气干燥时,鳞片会收缩;当空气潮湿时,鳞片会吸收水分变得柔软,松果自然就恢复原形。

9.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预报云量、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外,还会预报空气质量、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和紫外线强度。

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4、制作天气日历在观察每天天气时,要注意尽量在同一时间在同一地点进行。

不仅要坚持每天观察,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天气预报,以获取需要的天气数据。

认真做好记录便于我们分析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并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6、气温、降水、云量、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7、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悬挂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顶端齐平。

8、坚持每天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我们发现每天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

早晨的气温最低,然后逐渐升高直到中午最高,后来又逐渐下降。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11、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零级风,烟直上;一级风,烟稍偏;二级风,树叶响;三级风,旗翩翩;四级风,灰尘起;五级风,起波澜;六级风,大树摇;七级风,行路难;八级风,树枝断;九级风,烟囱坍;十级风,树根拔;十一级,陆罕见;十二级,更少有,风怒吼,浪滔天。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下雨的等级。

24小时的降水量在0.1—9.9毫米是小雨;10.0—24.9毫米是中雨;25.0—49.9毫米是大雨;50.0—99.9毫米是暴雨;100.0—249.9毫米是大暴雨;超过25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4、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二、图表题。

风速等级表(13个等级)

风级

特征描述

0

烟垂直上升。

1

不能吹动风向标,烟飘移。

2

脸可感受到风吹,树叶沙沙响,风向标动。

3

树叶、小树枝和旗被吹动。

4

纸片飞,树枝摇动。

5

小树轻摇。

6

大树摇摆,难以打伞,迎风走不便。

7

整棵树摇,迎风走不适。

8

树枝折断,难以迎风走路。

9

对建筑物有损伤,瓦片吹落。

10

树连根拔起,损坏性强。

11

大面积的损坏。

12

暴力性德随坏。

简化的风速等级表(3个等级)

0

无风(旗子不动)

1

微风(旗子微动)

2

大风(旗子展开)

降水量等级表(6个等级)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毫米)

<10

10-25

25-50

50-100

100-250

≥250

三.连线题

风向风向标

风速风速仪

气温温度计

降水量雨量器

第二单元溶解

一、填空题。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我们有时会用到“溶解”这个词,还会把食盐、糖等溶解到水里去。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有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另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4.溶解的特征: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5.面粉在水中会有沉淀。

6.食盐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7.过滤实验用到的仪器有:

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

8.过滤实验中,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部紧贴烧杯的内壁。

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9.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为了清晰的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晶体,呈颗粒状。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3.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4.高锰酸钾均匀地、慢慢分散到水中,水变成了紫色,看不到任何颗粒状物质。

5.溶解就是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变成的颗粒大小看不见,不会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6.面粉、沙不能溶解;食盐、高锰酸钾能溶解。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

2.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3.液体之间也存在溶解现象。

4.许多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比如高锰酸钾、食盐、洗发水、酒精、醋、酱油等,但也有许多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比如石头、面粉、油等。

5.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振荡后,洗涤剂能与食用油发生反应,混合物变成了乳状的液体。

洗涤剂(洗洁精)能使食用油溶解。

6.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

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7.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8.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

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在相同的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强。

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4.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5.拉注射器活塞,压力减小,气体析出;推注射器活塞,压力增大,气体溶解。

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气体。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5.溶解的快与慢

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

2.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

搅拌、加热、切碎。

3.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是:

液体是否被搅拌、水的温度、物质颗粒大小。

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2.一杯水不断加进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3.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

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5.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6.实验时,我们可以用量筒量水,用天平称盐。

实验完,应把盐水收集起来,做下一个实验(蒸发实验)。

7.食盐溶解在水中,水面会上升。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食盐不会随着水一起蒸发。

2.蒸发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蒸发皿、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食盐水。

3.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4.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5.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注意安全。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8.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9.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0.已经在水里饱和后不溶解的食盐,继续加水,食盐还会溶解。

1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12.空气、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都是可逆的过程。

13.海水里蕴藏着丰富的盐。

14.阻止溢油事件的发生是解决溢油事件的最好办法。

15.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但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于人类使用。

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将一种物质放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如果这种物质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物质能溶解于水,也可以说水能溶解该物质。

能溶解在水中固体有食盐、白糖、果汁粉、奶粉、味精、咖啡粉、小苏打、高锰酸钾等物质;液体物质有胶水、牛奶、酱油、橙汁、醋、酒精等物质。

3、将一种物质放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如果这种物质开头会分散在水中,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可以把它从水中分离出来。

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物质不能溶解于水,也可以说水不能溶解该物质。

不能溶解在水中固体物质有木屑、铁粉、石粉、沙、面粉等物质,液体物质有菜油、花生油、芝麻油、柴油、汽油、机油等物质。

油和水虽然相互不能溶解,但在它们的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可以帮助它们相互溶解。

6、为了清晰地看见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高锰酸钾是一种深紫色的颗粒状晶体物质,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

6、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的现象就叫溶解。

8、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9、为了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做下面的实验。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0、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捣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1、在常温下,用量筒量100毫升水,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1份,然后将食盐逐份放入水中搅拌后仔细观察,直到水底出现沉淀为止。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

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这个实验说明:

食盐能溶解于水,但加到一定时候,它在水中就不能溶解了,所以食盐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1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我们在给物体加热时一般使用酒精灯的外焰。

14、实验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试管夹应该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应倾斜45°将试管底部置于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加热开始时应不断晃动试管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爆裂,还应注意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以免造成伤害;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不能给正在燃烧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二、图表题。

1.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面粉

食盐

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

分布是否均匀

是否有沉淀

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是否溶解

2.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水

酒精

食用油

怎样进入水中

在水中怎样扩散

是否溶解

3.过滤实验装置和酒精灯

4.蒸发实验装置

第三单元声音

一、填空题。

1.听听声音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虽然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是,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能听到各种声音。

2.我们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

3.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4.大音叉产生的音调低,小音叉产生的音调高。

(大低小高)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2.用力按压锣鼓,锣鼓并不发声;轻轻击打锣鼓,锣鼓却能发出声音。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

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

1.在水槽里盛有约2/3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发现水面产生波动。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物体通过振动发出声音,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声。

5.我们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到振动的器官,它是声带,它在喉咙。

6.声音产生的条件:

发声物体、受力、物体振动。

3.声音的变化

1.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音量强弱幅)

(音高低快慢)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3.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就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4.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松紧等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高,物体所受的力度会影响物体振动发声的音量。

5.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水少高,水多低)

6.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紧高,松低)

7.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琴弦松,声音低;琴弦紧,声音高。

8.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短高,长低)

7.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