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对比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1715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对比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材对比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材对比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材对比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材对比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对比论文.docx

《教材对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对比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对比论文.docx

教材对比论文

高中英语课标教材对比分析:

重大版、人教版、外研版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刘秀珍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加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的战略方针。

2001年秋季教育部颁布了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以此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

2003年完成《标准》修订稿。

《标准》的实施引起英语教学的巨大改革,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教材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一纲多本”的原则下,2004年通过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有7套,它们分别是:

人教版、外研版、北师大版、重大版、译林版、教育科学版、河北版,各地区在考虑自己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材。

重庆市2010年进入高中新课改,各区县自主选择教材,高中英语学科使用三种课标教材:

重大版、人教版和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

本论文以三套教材的必修1为蓝本对比三套教材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材结构,发现课标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宏观因素的相同处,并仔细对比分析课标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结构方面的不同处。

通过课标教材的对比分析,笔者以为可以更好把握课标精神,解读教材、整合教学,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学,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课标教材,对比分析,异同处

第一章引言

我市2010年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各区县自主选择教材,我市选用了三种高中英语课标教材,它们分别是:

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杨晓钰主编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刘道义主编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外语教学育研究出版社出版陈琳主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重大版、人教版、外研版)。

本论文中的课标教材是指《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后经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而笔者在此仅指重庆地区选用的三种高中英语课标教材。

程晓堂认为:

“如果要真正吃透一套教材,必须了解教材本身体现或者包含的外语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各个组成部分、教材的设计形式及教材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程晓堂,2002:

57)

由于时间、精力、能力的限制,笔者试图能“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认真研读重庆选用的三套教材的必修1,从教材体现的外语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教材结构五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套教材的相同与不同处,从而更好地领会课改精神,在教学中能自如地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二章高中英语课标教材的共同点

2.1外语教学理念:

全人教育

相对于以往的教学大纲,《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除了保留传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外,还增加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三项新的内容,这是我国英语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体现了课程适应人的全面、整体发展的价值取向。

这一变化也标志着我国外语教育“从以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向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转变,从升学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标准》的出台考虑了教育应该“面向一切学生”,确保教育的公平;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一个方面。

全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各种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在高中所受的教育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套课标教材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都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三套教材不仅在课文内容安排上关注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学习策略方面更是安排有专门的板块。

2.2教学目标: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4年版人教版教材和92年版人教版教材最明显的特点是关注英语学科知识,尤其是语法结构,而目前新课标教材“从重知识的传授向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即learningbydoing”。

综观这三套教材的变化,编者在系统安排英语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都非常重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

重大版教材在关注词汇、语法学习的同时,非常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听说板块结合在一起进行听、说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写作板块非常重视写作过程。

人教版教材在Learningaboutlanguage后马上安排Usinglanguage,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使用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外语社版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知识与技能安排在一个板块,如“VocabularyandSpeaking”””’“Readingandvocabulary”、“Listeningandvocabulary”“VocabularyandWriting”。

外研社教材在整体安排上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地方,就是在每个Module的话题下面安排有一个Task,整个单元的教学为完成这个任务提供语言准备、结构准备、内容准备和方法准备,个人认为这是外研版教材的一大亮点。

这样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强,完成Task后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很有用,能马上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并且很有成就感。

另外,三套教材安排的教学活动都在之前或之后的交际情境中得到体现,而且逻辑顺接次序合理自然,避免了单纯的模仿和机械的重复或脱离上下文的形式训练。

语用活动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交流能力。

2.3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三套教材的编写理念都是采用“题材(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描述上略有不同,但实质上很接近,因为题材指的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话题是谈论的主题,两者很接近。

笔者以为教材以《标准》中要求的24个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为核心的编写形式大大提高了词汇的复现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交际教学法强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自然的交际氛围,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潜意识习得语言知识,通过功能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在需要做哪块事情时可以运用哪些语言,以保证所学语言的得体性和实用性。

结构是语言中规律性的东西,是外语学习者为了能尽快把握语言的规律、“举一反三”而必须重点学习和掌握的。

任务指“有利于学生做事情的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教育部,2009:

26)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综观三套教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吸收了外语教学发展进程中的精华,采取了交际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原则,从以前考虑“如何教”和“教什么”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考虑学生“如何学”“学什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高中英语课标教材的差异

3.1教材教学内容安排

3.1.1语言知识

首先三套教材在语言知识板块的安排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从语音角度看,重大版教材除听说部分外没有专门的语音板块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中学生出现的语音问题进行补充;人教版教材语音学习关注到意群(P11)、方言(P14)、重读(P19)、连读和失去爆破(P31)、停顿(P35)等语音现象,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在初中语音知识教学基础上要求的提高;外研版教材特设语音板块与课文、语法结合解决语音词缀发言问题(P7),关注语调(P48)和单词及句子重音(P16、28、37、55)等语音现象。

从词汇角度看,重大版教材注重词汇学习策略,如词汇分组、语境猜词、构词法学习词汇等,并利用一个Theme下两个教学单元和一个自主学习单元的编排方式提高词汇的复现率;人教版教材在词汇教学方面关注从阅读中学习词汇,再通过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来使用词汇;外研版教材显著特点就是非常重视词汇学习与语言技能训练的结合,强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各模块或各项目中生词学习的活动都从识别、理解到运用等,如Module3中Introduction部分,首先是单词与图片的搭配,使学生有感性认识,接着是采用提问及搭配的方式使单词在句子层面体现出来,最后是在师生共同交流用这些生词创造出新的篇章,从而使学生掌握这些词汇达到运用的目的,完全符合学生学习与掌握生词的规律。

从语法角度对比,笔者以为三套教材都遵循“先有语言现象,然后有语法规则”的原理,并让学生从阅读文章发现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规律,并通过练习来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

笔者以为重大版教材的语法“三段式”编排很有特色,尤其是在高中起始年级,通过“StudyingtheRule”、“FindingtheRule”和“ApplyingtheRule”这三个步骤,配合有趣的图片和语境,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运用,觉得语法学生很有趣味。

人教版教材在语法教学板块有特色的地方是一是使用图示解释某些语法现象(如P12),简洁清晰;二是主要通过练习来安排教学,语法练习设计既有机械操练也有符合生活实际的意义操练,比如P5用听天气预报为情景设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的练习比较真实自然。

外研版教材语法教学的安排有两个特点:

一是非常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通常在安排新语法现象学习的同时,注意复习以前的语法现象;二是关注语法结构的形式、意义与用法的结合,并用英语解释语法现象,笔者以为这是外研版的一个亮点,是“用语言做事”的体现。

从三套教材必修1的功能部分来看,一是内容和顺序的安排不同,二是功能呈现的形式不同。

内容和顺序暂且不谈,笔者主要想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考虑。

重大版教材在功能板块密切结合听说任务,给学生提供语言功能的帮助,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

人教版教材功能板块采取与听说、读说、写说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听的内容、读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使用语言的机会。

外研版教材

最后看必修1话题的设置,重大版教材安排三个主题SchoolLife、LeisureLife、DailyLife,9个话题Teachers、Schoolmates、SchoolEducation、Music、Films、Sports、WaysofDressing、EatingHabits、KindsofHomes.

人教版5个单元话题分别是Friendship\Englisharoundtheworld\Traveljournal\Earthquakes\Greatperson.外研版教材7个Module除一个复习Module外的话题分别是MyFirstDayatSeniorHigh\MyNewTeacher\MyFirstRideonaTrain\ASocialSurvey---MyNeighborhood\ALessoninaLab\TheInternetandTelecommunications.个人以为相比较而言,人教版的话题跟03年人教版教材话题接近,变化不大。

而重大版教材和外研版教材的话题更贴近学生生活。

3.1.2语言技能

在对比三套教材必修1后,笔者认为三套教材不约而同地把读安排在前面首先是符合外语学习的特点,学生必需先有输入才有输出,而从输入形式上来讲,读比听更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因为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接受的信息的70%来自于视觉;其次把读安排在前面也符合高中“侧重读写能力培养”的原则。

重大版教材在技能训练方面的编排很符合课标关于过程性教学的理念,例如在阅读板块设计,读前、读中、读后活动设计目标明确、层次分明,教师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在培养教师教学技能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听力教学也设置听前、听中、听后活动,听说结合很紧密,便于操作。

写作过程设计为学生搭支架,也让教师知道怎么教写作,学生知道怎么学写作。

人教版教材的Pre-reading部分活动设计比较单一,一般是问答题,阅读理解部分任务设计形式多样,有问答、正误判断、记笔记、连句子、写摘要等。

运用语言中听说读写任务结合,通常由读开始到听说、又由读开始到写,强调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尽量设置真实自然的情景任务,如P30由读而说的任务设计一个地震纪念公园开幕式演讲,时代感很强。

写作部分也体现写作过程的教学,并提供写作的框架结构(P7)或范本(P16、P32)。

外研版教材技能训练中都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如module引入,通常是引出该模块的话题及词汇,并把词汇学习与听、说、写技能相结合为阅读做铺垫。

Readingandvocabulary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阅读理解技能训练和词汇练习,阅读练习为语法学习做铺垫。

听前活动设计也与词汇结合,充分体现词汇为听力任务做铺垫的作用(如P27)。

笔者以为外研版的听力有时安排任务过多,任务有的先难后易,不是很恰当。

说与写结合训练,写作关注标点、单句(P27),但写作铺垫不够。

3.1.3情感态度

三套教材在情感态度目标的教学内容安排并不明显,应该是更多体现在所选文本材料、语言功能和教学安排的过程中。

语言传递思想,思想中蕴含人文教育内容,因为情感态度的无形性,笔者自以为还没有能力来做评析。

重大版教材每个单元话题下面有一行文字对主题加以升华,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上列出了情感态度目标,笔者以为可以指导教师循序渐进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人教版有一个笔者很喜欢的地方是ReadingforFun,结合单元话题安排趣味阅读:

小诗、绕口令、成语、格言,这样一些阅读短小精悍,文学性、趣味性很强,易读度很高,笔者以为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的动力很有帮助。

外研版材关注学生的情感,注意培养健康人格。

如Module1中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热爱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积极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

其功能板块安排很适合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如Module1P8Makingconversation,再如Module3P24BeingPolite.

3.1.4学习策略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课标教材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安排有专门的学习策略板块。

重大版教材突出的特点是LookingAhead有目标设定,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学习策略以Tips的形式穿插在教材的各个部分,还有MarginNotes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对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很有帮助。

人教版每个单元的Summingup让学生自己学习总结所学内容,包括话题内容、词汇与语法内容,力求使学生能自主学习,Learningtip给学生一些学习策略方面的介绍,体现了人教版教材对于学习策略的关注。

外研版教材Module标题下的Task为单元提供任务驱动,每个Learningtolearn板块配合教学内容介绍学习策略知识,ModuleFile就模块的词汇、语法、功能、语音、日常英语进行总结,而且词汇部分有学习词汇和复习词汇两块,笔者以为这些方面都是教材在学习策略方面的体现。

3.1.5文化意识

作为高中英语教材,三套教材在选文方面都表现出中西文化的交流,旨在培养学生感受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在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的同时更加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

三套教材中外研版的CultureCorner独树一帜,不仅为学生增加了阅读的输入量,通过配合单元话题也深入介绍了西方文化深层次意识的内容。

3.2教材编排结构

三套教材都遵循《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按照必修和选修想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由英语1—英语5组成,选修有系列I和系列II组成,系列I顺序选修(英语6~英语11),系列II是任意选修。

各册都包括学生用书、挂图、配套录音磁带、多媒体光盘、同步教学网站等相对完整的教学资源。

3.2.1单册教材编排结构对比

三套教材总体结构安排遵照《标准》要求,但是具体到每一册教材,就有很大差异。

就必修教材的每册而言,总体框架就有差别,下面以必修1为例。

重大版必修1以3个板块为核心安排有6个教学单元和3个自主学习单元;人教版必修1是5个教学单元,外研版必修1有6个教学Module和1个复习Module。

3.2.2Content部分的项目和顺序互有异同

三套教材目录中项目与顺序对比

重大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1

外研版必修1

Theme/Unit/Title

Unit

Module

Topic

Topics

Topicandtask

Reading

Functionalitems

Grammar/functions

Listening

structures

Skills

Grammar/Function

reading

Culture/learningtolearn

Writing

Vocabulary

Writing

Vocabulary/everydayEnglish

LearningStrategies

workbook

workbook

如上图,在目录板块,笔者认为重大版的LearningStrategies很有特点,外研版的Skills给出了四种语言技能的具体目标,Culture/learningtolearn在文化意识与学习策略方面给师生提供明确的导航,对于贯彻课标精神非常有帮助。

3.2.2教学单元的结构

三套教材教学单元的内容安排对比

重大版必修1Unit1

人教版必修1Unit1

外研版必修1Module1

Students

book

LookingAhead

Warmingup

Introduction

GettingReady

Pre-reading

Readingandvocabulary

Reading

Reading

Grammar1

Comprehension

Comprehending

Listeningandvocabulary

LanguageFocus

Learningabout

language

Grammar2

ListeningandSpeaking

Pronunciation

Writing

Usinglanguage

Speaking

FurtherReading

Writing

Summingup

EverydayEnglishandFunction

LearningTips

CulturalCorner

Readingforfun

Task

ModuleFile

workbook

Previewing

Listening

Grammar

Languagefocus

Talking

Practicingandproducing

Usingwordsandexpressions

Vocabulary

ListeningandSpeaking

Usingstructures

ListeningTask

Reading

Writing

Readingtask

FurtherReading

Speakingtask

Listeningandspeaking

Accumulating

Writingtask

Self-assessing

project

Speakingandwriting

Checkingyourself

具体到每个教学单元或者模块里面,我们会发现三套教材的编排结构也有很大区别。

重大版与人教版的安排相对比较固定,外研版单元内各板块结构不稳定,表现为词汇与不同的语言技能的结合。

3.2.3教材容量

由于教材容量问题包含数和质两个方面,个人以为质的容量不好精确估算,但是教材的页面多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故此将三套教材必修1的页面容量在此做一个对比。

三套教材必修1的页面容量比较

重大版必修1

人教版必修1

外研版必修1

总页面

143

106

122

每单元/模块

主课文

12(自主单元8)

8

10

练习册

12(同步评价手册)

7

6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按照以前的教法,教学任务肯定不能完成。

教师必须学会整合教材内容,对使用的教材进行増、删、改、换,以适应自己学生,提高教学的目的性。

第四章结语

近25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发生很多变化。

变化之一是现代化,表现为:

教材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任务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语言比较真实、自然、地道,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注意调节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分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

变化之二是多样性,表现为“一纲多本”、引进外国教材和多起点教材。

教材的变化来自于不同时期对于语言教学的认识,其具体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教材的多样性给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给教学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但是教师备课所需的时间和理论基础要求会更高。

笔者认为通过课标教材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把握课标精神,解读教材、整合教学,顺利实施新课程教学,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重庆市选用的三套课标教材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相同,符合课标精神,在教学内容安排、教材每个模块的结构安排上不尽相同,各有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陈力英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语言:

人教版/北师大版/外研版的对比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武夷山2008年

陈琳SimonGreenall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7月

陈正霞对人教社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评价[硕士学位论文].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胡晶君.关于教材评价的一些思考《广东教育》2003年06期

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8-151

刘道义.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年第12期

罗淼中奉友强《解读新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词汇理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孙平华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4期

王爱琴高中英语新旧教材特点分析及其教学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

杨晓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学生用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杨晓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教师教学用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