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151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6 大小:10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6页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6页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1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 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本册教学目标

一、培养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确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确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确习惯。

二、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谱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63个字。

(2)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13个常用偏旁部首。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出83个。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四、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五、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概意思。

六、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按一定顺次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语言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实际生活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歌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每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期初教育

识字1~4

8

2

课文1~12

36

3

识字5~8

8

2

课文13~24

36

3

综合练习8个

24~32

3~4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内容

识字1─识字3

识字4、练习

1.古诗两首、2.蚕姑娘、3.月亮湾

4.快乐的节日、练习2

5.雨后、6.谁的本领大、7.蜗牛的奖杯

8.狐假虎威、练习3

9.母亲的恩情、10.沉香救母

(1)、10.沉香救母

(2)

12.木兰从军、练习4

识字5─识字7

期中复习、考试

识字8、练习5、13.学棋

14“黑板”跑了15.晚上的“太阳”16“闪光的金子”

练习6、17.歌唱二小放牛郎

18.鸟岛、19.台湾的蝴蝶谷、20.欢乐的泼水节

练习7、21.真想变成大荷叶

22.猴子种果树、23.会走路的树、24.问银河

练习8、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放暑假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2、 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导入

(二) 看图理解图意,知道查字典的好处复习音序查字典查字法

(三) 作业

1、 小朋友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

从今天起,老师要求大家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那就是——勤查字典。

(板书:

勤查字典)

2、 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帮手。

我们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都可以向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

在查字典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而且可以锻炼我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要像认真读书、认真写字那样认真查字典,勤于查字典,和字典交朋友。

1、 指导观察圆形彩图

 

(2) 小结:

图上的老师手里拿着字典,她在对小朋友说: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

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而字典等工具书就是我们身边不说话的老师。

遇到疑难问题,如果老师不在身边就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2、 复习音序查字法

(1) 小朋友,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种查字典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

(2) 对!

是音序查字法。

你们还记得是怎么查的吗?

(3) 小结查字典的方法。

3、 指导观察下面两幅彩图

(2) 小结:

左边一幅图,画的是一位母亲在女儿的房间里指导女儿查阅词典。

小女孩房间里的书架上的书摆放的整整齐齐。

右边的一幅图,画的是一位老师在校园的草坪上指导学生查字典。

5、 指导观察第二页上第一幅彩图

 

(2) 小结:

在教室里,小朋友在进行课外阅读,坐在一起的两个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男同学在查字典,他查得多么认真啊!

女同学在一旁专心的看着。

 

6、 指导观察第二页上第二、第三幅彩图

 

(2) 小结:

在家里,两位小朋友自己读书时遇到困难就查字典解决。

7、 总结:

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和朋友,在学校中我们应该经常向她请教,在家中也同样要勤于查阅,这样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查字典

 

(1) 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图上有谁?

她手里拿着什么?

在干什么?

 

音序查字法

学生回答

 

(1) 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图上有谁?

她们在干什么?

 

4、 结合《识字1》中的生字,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练习查字。

(1) 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图上有什么人?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人物的态度如何?

 

(3) 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遇到的难题,哪些是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的,解决问题后有什么想法?

(1) 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图上有什么人?

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勤查字典

课后小记: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课插图,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课插图,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

(二) 看图理解图意,知道要主动识字

小结

 小结: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内容丰富,我们的识字一方面要靠老师教,另一方面需要同学们主动去识字,这样,我们才能认识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

1、 指导观察彩图

 

(2) 小结:

上边一幅图,画的是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当小老师。

 

 指导观察第二幅彩图

 

(2) 小结:

在旅游景点,两个小朋友在互相认字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指名读标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1) 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图上有谁?

在干什么?

说一说这个同学是怎么读生字的

 

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图上有谁?

在干什么?

 

说一说自己去过哪些景点,认识哪些汉字。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主动识字

课后小记:

第一单元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

识字1、2、3、4,练习1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1、2是词串识字,所安排的内容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则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便于记忆。

识字3、4是形近偏旁的比较,每课安排两组形近易混的偏旁,每组分三栏,上栏列表显示两个偏旁从实物到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它们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中栏足次以印证。

下面的图意在帮助学生看图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在文后的两条绿线内,会写的字则标在田字格内。

1.学会本单元的3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1个偏旁、1个多音字。

2.认真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传统的节日的民俗民情,感受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4.认识一种新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之间的互相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30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1——两课时

识字2——两课时

识字3——两课时

识字4——两课时

练习1——两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