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1434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docx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

第二单元管理计算机

认识我的计算机

(一)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回顾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的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竞赛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竞争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小组合作竞赛,鼓励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行为与创新

(1)科学地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

(2)积极参与各种创新设计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学习、合作讨论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

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

老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

练习与提高:

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模拟学习:

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合作竞争学习:

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

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老师板书:

④输入设备

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练习与提高:

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师生探讨:

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换算关系:

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

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

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师生互评,老师小结。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

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

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认识我的计算机

(二)

教学目的:

(1)回顾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2)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知识。

(3)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生回顾:

师生共同完成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知识图。

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小组活动:

各小组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思考题,并选择其他小组进行互测,由老师点评。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

如果计算机只有硬件,那它就是一堆废铁,要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模拟学习:

观看介绍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的计算机软件知识。

师生探讨:

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

计算机软件大体上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

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常见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等。

2005年7月22日微软对外宣布正式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Vista。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

例如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视频播放软件超级解霸,动画制作软件FlashMX等。

练习与提高:

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软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

我们已经了解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那同学们知道计算机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吗?

合作交流:

学生交流讨论,并尝试进行回答。

老师引导:

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作比较。

先列举生活事例形象描述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然后分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当输入文字时,首先通过键盘将字符的编码信息输入主机,并保存在内存储器中,由中央处理器CPU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把加工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显示器输出,最后根据用户要求,将信息保存到外存储器。

模拟学习:

展示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板书并总结:

参见教法建议中的计算机工作过程。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全过程可用“输入、存储、处理、输出”来概括。

这是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提出来的“存储程序”原理,现在绝大多计算机仍都采用此原理。

练习与提高:

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工作原理的问题,由学生抢答。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

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优化计算机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2)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2.过程与方法

根据“任务驱动”原则,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实际,感受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学习内容应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

(2)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交流,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索,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3)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系统维护家庭的计算机,能够解决常见的计算机问题。

4.行为与创新

(1)抵制盗版软件,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

教学重点:

掌握具体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教学难点:

打印机驱动程序的安装,系统还原的步骤。

课前准备:

1.一台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台打印机。

2.WindowsXP安装视频、“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FlashMX”软件、打印机驱动程序。

3.将学生分组,5~6人一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教学方法:

教学演示、自主实践学习、启发引导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3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组成的知识,老师启动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出现问题时,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引导(8分钟)

任务一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放入WindowsXP系统盘,通过设置疑问,引入对CMOS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播放WindowsXP安装视频,讲解安装步骤中的注意事项,突破重、难点。

任务二安装应用软件

要求学生完成安装“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的实践操作,安装过程中,老师重点讲解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将难点知识简单化解。

安装完成后,引导学生到C:

\ProgramFiles中查看计算机都安装了哪些文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安装应用软件的理解。

3.实战演练、巩固知识(25分钟)

(1)分组进行FlashMX软件的安装,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着重解决安装序列号等问题。

通过分组协作进行实践,巩固知识,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2)老师将打印机连接到计算机,出现问题后,请个别学生尝试解决。

操作过程中,老师作补充说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是学生进一步了解硬件驱动程序的重要性。

如时间许可,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查看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

4.总结提炼、课外延伸(3分钟)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为下节课布置任务。

第二课时

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2分钟)

老师展示上节课安装的“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和“FlashMX”软件。

让学生思考如何卸载应用软件,以释放占用的磁盘空间呢?

2.自主学习、积极探索(8分钟)

任务一卸载应用软件

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两种方法,分别删除“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和“FlashMX”软件,分组进行比赛。

老师小结知识点并提问,如何清除删除操作产生的大量临时文件和碎片,释放磁盘空间,提高运行速度?

3.老师演示、实践操作(10分钟)

任务二如何磁盘清理

老师边讲解边演示“磁盘清理”的一系列操作,突破重、难点;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磁盘清理”操作,巩固知识。

4.老师引导、动手实践(5分钟)

任务三漏洞修补

老师讲解如何进行漏洞修补,并引导学生一起操作。

方法:

右击“我的电脑”,弹出快捷菜单,执行“属性”命令,单击“自动更新”标签项,进行相关项的设置。

5.自主探究、实战演练(15分钟)

任务四系统还原

老师讲解系统还原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系统还原的重要性,并对照教材上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6.总结提炼、课外延伸(5分钟)

小结任务:

小组合作讨论,今天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

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除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外,还可以通过“超级兔子魔法设置V7.84”等其他软件来优化计算机,有兴趣的同学可搜集此方面的资料,进行研究。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及常见的安全措施。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一般特征及传播途径。

(3)掌握防毒、杀毒的基本方法,主动防范病毒。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认识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热心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2)增强技术利用中的责任感和技术创新的使命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4.行为与创新

(1)自觉遵守信息社会中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能够合理地引用他人观点或使用他人成果。

(2)积极参与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设计与开发活动。

(3)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资料光盘;“奇虎360安全卫士”软件;将3~4名学生分为一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竞赛学习、启发引导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006年12月27日,互联网上很多用户遭受不明病毒攻击,计算机中所有可执行的文件.exe都变成一种“熊猫烧香”的图案,中毒症状表现为系统蓝屏、频繁重启、硬盘数据被破坏等。

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大家听过或见过这种计算机病毒吗?

(学生回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病毒以及关于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2.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

它和我们平时提到的生物病毒一样吗?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总结以上问题;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这种特殊的程序能够在计算机系统通过自我复制来传播,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破坏计算机系统,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种程序具有类似于生物病毒的繁殖性、传染性和潜伏性等特点,所以人们用“计算机病毒”一词来称呼这类破坏性程序。

讨论学习:

大家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是否遇见下表描述的现象,请在相应栏目做标记。

现象

是/否

1.计算机经常无故死机。

2.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4.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

5.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

6.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7.网络驱动器或共享目录无法调用。

8.自动链接到一些陌生的网站。

当计算机表现出上述种种现象之一时,就可能感染病毒了。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可适当参与讨论、引导。

每小组选取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请个别学生谈谈遭遇计算机病毒的过程,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

同学们虽然也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计算机病毒,但是对病毒真正了解的并不多,除了提到的“熊猫烧香”病毒以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计算机病毒?

还了解哪些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知识?

老师发送课前准备的计算机病毒相关资料给学生。

学生阅读资料,并尝试概括、总结。

学生分组活动,并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通过同学们合作学习、介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病毒,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学生分组活动:

通过阅读病毒的资料及教材的相关知识,并联系生活中碰到的生物病毒的特征,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提示学生总结时可与具体事例相结合),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讨论学习:

你知道一些计算机病毒的激发条件吗?

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记入下表,思考如何防止病毒发作。

病毒

激发条件

黑色星期五

CIH

学生分组活动:

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并完成表格。

老师适当指导并给予评价、鼓励。

老师播放配套光盘,师生共同回顾教学内容。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想办法防治它,可是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总结发言。

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一般包括(具体内容参见教材46页):

a.隔离来源。

b.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讨论学习: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一旦怀疑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就应该使用专门的杀毒软件及时杀毒,并养成定时杀毒和升级病毒库的习惯。

你家里的计算机有没有安装杀毒软件?

如果有,请说一说:

a.所安装的杀毒软件是。

b.设置每隔时间杀一次病毒,每隔时间升级一次病毒库。

c.所选择监控的对象有。

你知道哪些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杀毒软件?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老师可适当参与讨论、引导。

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2)计算机安全

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工作,现在的计算机是不是就真正安全了呢?

什么才是计算机安全呢?

除了病毒以外,计算机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呢?

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老师引导、评价、鼓励。

计算机安全的含义:

计算机安全(ComputerSecurity)是由计算机管理派生出来的一门技术,目的是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些不可靠因素,以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地运行。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播放由于计算机不安全因素而引起的问题的动画或视频,加深教育意义。

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道德规范

讨论学习:

a.有些青少年对那些技艺高超的计算机黑客津津乐道,部分青少年热衷于钻研计算机中破坏性的技术,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造成的危害之大令人震惊。

谈谈你的看法。

b.以下是同学们在平时使用计算机时应该注意的行为规范,你做到了吗?

请在相应栏目下做标记。

行为

是/否

经常保持机房和计算机的整洁

不随意修改机房计算机的设置

其他人共用一台计算机时,未经允许不删改他人的文件

不私自阅读他人的电子邮件,不私自拷贝不属于自己的软件资源

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计算机时,不在网上进行数据删除和窃取密码等恶意操作

未经软件作者同意,不随便复制、传播软件

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鉴别和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可适当参与讨论、引导。

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

小组合作讨论,今天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知识?

老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课堂评价:

评选课堂“优秀之星”和“优秀合作小组”。

老师结语: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病毒,还知道了如何去防治它;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病毒防治,不能仅仅依赖于杀毒软件,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防毒意识,及时发现计算机的异常情况,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还尝试着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问题,学会了善用网络,深入认识到网络的功能和作用,会让我们受益非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