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134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docx

整理防雷系统作业指导书

龙羊峡水光互补320MWp并网光伏电站

生产管理区土建工程

 

防雷接地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并网光伏电站升压站土建工程项目部

2013年5月

 

1适用范围

龙羊峡水光互补320MWp并网光伏电站升压站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接地工程的施工。

2编制依据

龙羊峡水光互补320MWp并网光伏电站生产管理区土建工程施工图纸。

龙羊峡水光互补320MWp并网光伏电站生产管理区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97;

《电力建设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D501-1~4(2003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安装》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93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

3.独立避雷针说明及材料要求

3.1独立避雷针说明

本工程室外防雷共设置2支高为36米的独立避雷针和1支高为25米的独立避雷针,成全电站电气设备及引线的直击避雷保护。

高为36米的避雷针参见国标99(03)D501-1中GFL1-13。

高为25米的避雷针见国标99(03)D501-1中GFL1-7。

避雷针必须由专业厂家进行设计及制造安装。

3.2材料进场及试验

3.2.1材料进场后要及时报验,收集合格证等证明文件,进行外观检查。

3.2.2接地镀锌扁铁、屋面镀锌圆钢等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3防腐漆必须在使用期内,时间太长或快到使用期的防腐漆不得使用。

4.接地制作安装技术措施

4.1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报验(合格后)→制作及挖沟→主网焊接及敷设→地下支线敷设→回填

4.2作业方法及应达到的标准要求

4.2.1接地极的制作

下料:

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特殊情况下,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在接收到变更文件的条件下方可进行更换。

下料必须采用人工或机械切割,不许使用电、火焊切割。

接地极打入深度必需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焊接垫块:

为防止把接地极尾部打劈或变形,打入接地极时在尾部焊套管或平焊20mm厚的铁板,或按设计加工钢管帽,可防止钢管破裂。

4.2.2主网、避雷针接地的敷设

挖沟时按设计要求及规定施工,当设计无规定时,沟深为1.4~1.6m(或冻土层以下)。

在地基处理完毕后,基础施工时可进行接地扁铁敷设,当构支架基础施工完毕后可一起进行回填掩埋。

接地极打入:

打入部分和外露部分必需符合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打入后的埋深不宜小于1.5m。

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不宜小于5m。

已开挖的接地沟,应及时将接地体打入并敷设好接地扁铁,以防倒塌造成返工浪费。

极地装置敷设:

穿越道路、管道及管沟等交叉处的接地装置应用管子或角铁加以保护。

接地装置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主网连接;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装置连接。

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单独得与接地装置连接,不许串联连接。

接地装置敷设,必须按设计及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自然接地体的利用,必须执行GB50169-92的规定及设计部门的签证。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种距离当设计无规定,当固定方式无规定时,应分别在2~3m处加以包箍固定。

焊接:

采用搭接方式时扁铁为其宽度的2倍(焊接不少于3个棱边);圆钢与扁铁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铁与钢管搭接时,除在其接触部两侧焊接外,并应焊接以由钢带完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自然接地体的焊接应符合规程有关规定。

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有关焊接规定。

4.2.3土方回填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基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Mp,提前把回填用的土样送至试验室,由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施工时严格控制土壤含水率。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回填土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每层铺土厚度为30~50c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4.3接地极加工

镀锌扁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角钢与扁钢的联接应用45°角焊,其焊接高度不应小于扁钢厚度。

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

安装接地极时,必须保证接地极垂直钉入地下,如垂直打不进土层,则用人工或机械挖至规范要求深度,然后将接地极放入,再回填夯实。

4.4接地主网、支线扁钢敷设、焊接

扁钢敷设前按设计尺寸进行基槽修整,水平埋设扁钢与接地极的连接及扁钢搭接参见《35KV升压站接地布置图》。

接地网的焊接采用搭接焊,必须符合图纸的规定。

4.4.1扁钢与扁钢搭接为其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扁铁的宽度为准)。

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4.4.2扁钢与角钢必须紧贴,表面进行封闭焊接。

扁钢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扁钢放置于沟内,依次将扁钢与接地体用电焊焊接。

扁钢应平放而不可测放,侧放时散流电阻较小。

扁钢与钢管连接的位置距接地体最高点约150mm。

焊接时应将扁钢拉直,焊好后清除药皮,刷防腐漆做防腐处理,并将接地线引出至需要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

5.5隐蔽工程验收

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工作。

在接地沟回填前必须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签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同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5.6接地电阻测试

接地主网施工完毕后,请有资质的部门对主网接地电阻进行实测。

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参数应符合设计规定,雨后不应测量接地电阻。

对部分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分别测出,测试方法应参照原水电部《电气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SD18-79)的附录六执行。

5.7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敷设

5.7.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O.6m。

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100m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5.7.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5.7.3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接。

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

5.7.4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重要设备和设备构架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

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5.7.5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室外接地回填宜有100~300mm高度的防沉层,再敷接地体,然后用净土分层夯实回填。

5.7.6封闭母线的外壳:

高压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

1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

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接地电抗器、电阻接地端子:

GIS接地端子:

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等接地端子。

5.7.7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5.7.8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接地;法兰片间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

5.7.9高压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交链处应用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5.7.10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扩建接地网时,新、旧接地网连接应通过接地点连接。

5.7.11保护屏应装有接地端子。

并用截面不小于4mm²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

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应装设连接控制电缆屏蔽层的专用接地铜排,各盘的专用接地铜排互相连接成环。

与控制室的屏蔽接地网连接。

用截面不小于100mm²的绝缘导线或电缆将屏蔽电网与一次接地网直接相连。

5.7.12避雷引下线与暗管敷设的电、光缆最小平行距离应为1.0m,最小垂直交叉距离应为0.3m;保护地线与暗管敷设的电、光缆最小平行距离应为O.05m,最小垂直交叉距离应为0.02m。

5.8接地体(线)的连接

5.8.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

5.8.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5.8.3发电厂、变电站GIS的接地线及其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GIS基座上的每一根接地母线,应采用分设其两端的接地线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连接。

接地线应与GIS区域环形接地母线连接。

接地母线较长时,其中部应另加接地线,并连接至接地网;

接地线与GIS接地母线应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当GIS露天布置或装设在室内与土壤直接接触的地面上时。

其接地开关、氧化锌避雷器的专用接地端子与GIS接地母线的连接处,宜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GIS室内应敷设环形接地母线。

室内各种设备需接地的部位应以最短路径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

GIS置于室内楼板上时。

其基座下的钢筋混凝土地板中的钢筋应焊接成网,并和环形接地母线连接。

5.9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

5.9.1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除应符合本章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避雷针(带)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

当采用没有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

应在各引下线距地面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

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

当小于3m时。

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

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

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

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的屋顶上的避雷针(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并与主接地网连接。

5.9.2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5.9.3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

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导线。

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Om以上。

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

5.9.4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避雷线内不应有接头。

3.5.5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

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

5.10电气设备接地极的方式及要求

5.10.1接地极的要求:

接地极的型式、埋入深度及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穿过墙、地面、楼板等处应有足够坚固的机械保护措施;

接地装置的材质及结构应考虑腐蚀而引起的损伤。

必要时采取措施。

防止产生电腐蚀。

5.10.2电气装置应设置总接地端子或母线,并与接地线、保护线、等电位连接干线和安全、功能共用接地装置的功能性接地线等相连接。

5.10.3断开接地线的装置应便于安装和测量。

5.10.4等电位联结主母线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装置最大保护线截面的一半,并不应小于6mm²。

当采用其他金属时,则其截面应承载与之相当的载流量。

5.10.5连接两个外露导电部分的辅助等电位联结线,其截面不应小于接至该两个外露导电部分的较小保护线的截面。

连接外露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导电部分的辅助等电位联结线,其截面不应小于相应保护线截面的一半。

6工程应急响应

6.1工程应急响应的目的

为预防和控制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好事故应急准备,正确有效的实施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响应。

6.2应急响应具体措施

施工人员应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学习,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时牢记灭火器的摆放地点和报警电话(119),做到一有火情出现,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扑救。

全体施工人员学习反事故措施,掌握人体心肺复苏法和各种急救方法,同时牢记急救电话(120)和就近医院的急救电话。

人员到达施工地点后,应对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做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切实做好防盗措施。

必要时应立即拨打当地派出所报警电话和110。

施工期间应密切注意当地的天气预报,遇到对施工生产有较大影响的天气时,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充分考虑灾害性天气可能给工程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切实做到万无一失,尤其是冬期施工,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作好工序调整和成品的保护工作,防止成品被冻害。

在生活区显著和不易损坏处标注各种报警电话。

7、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7.1本工程的质量目标

总体质量达优良;确保达标投产考核合格;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达100%,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100%,并为实现零缺陷的目标而努力。

7.2过程控制

人员现场检测:

隐蔽工程相关方人员到现场检验并得出检验结论;其他分项工程按照“三级检验”的要求各级质检员抽检或全检。

焊接:

焊接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程要求对试件做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和安装。

机具设备、操作人员的能力如有变化,必须重新确认。

8.安全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减少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的情况发生,做到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8.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8.1.1安全工作票分“正表”和“附表”,安全工作票主要由施工队(班)的技术员或施工负责人填写,安全负责人审查,队长(班长)签发生效。

现场工作负责人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和特殊情况必须填写“安全补充注意事项”。

现场工作负责人必须每日在工作开始前宣讲安全工作票,安全负责人监督执行。

8.1.2现场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工作票中安全注意事项进行选用,对于适用于本工作地点的措施条款勾划出来并宣讲,不适用于本工作地点的条款措施不必勾划也可不宣讲。

8.1.3安全工作票附表中各分项工作应由担任其分项工作的负责人签名,其他人员不得代签。

8.1.4安全工作票在工作内容、地点、人员不变时,可连续使用,工作内容、地点、人员有一种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更换并重新填写新票。

8.1.5安全工作票签发不符合规定的、代签、漏签字的、未勾划出适用条款措施的、无安全补充措施的,现场未宣讲的均视为废票。

8.1.6现场施工人员可以同时担任2~3项不同时进行的分项工作,但不宜担任2项以上同时进行的分项工作。

8.1.7安全工作票在施工结束后交队安全员妥善保存。

工程结束后,交专职安监员统一保管、存档。

8.2安全职责

8.2.1现场工作负责人:

负责指挥现场的全部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协调各部分项工作,现场认真宣讲安全工作票,支持现场安全员的工作,摆正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抓好现场文明施工,对现场的全部工作负责。

8.2.2现场安全负责人:

协助现场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布置,排除不安全因素,制止各种违章作业,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对整个现场进行监护,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特殊或紧急情况有权指令停止施工,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

8.2.3现场技术员及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工作。

施工前做好安全施工措施和交底工作。

在现场督促和检查执行情况,排除现场不安全因素,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对特殊作业编制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审批。

8.2.4现场施工人员:

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模范遵守公司和工程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施工中杜绝违章作业,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按“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原则进行施工,对现场的民工负有监护责任。

8.3文明施工

8.3.1文明施工目标:

规范化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提高队伍素质,树立企业形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争创良好的社会效益。

8.3.2环境管理及文明施工人员职责、职权执行《公司管理职责和权限制度》。

8.3.3工程开工阶段,就要创造文明施工的良好开端,在施工期间和起动试运行阶段要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监督,从而实现对电力建设的全过程文明施工管理。

8.3.4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要奖惩分明。

8.3.5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构性能和工作条件。

8.3.6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装备、安全工器具实现标准化,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8.3.7现场临建施工完整,布置得当,环境清洁。

办公室、工具间等场所内部整洁,布置整齐。

有关职责、制度、上墙。

8.3.8坚持经常检查、定期评比、层层落实责任制,保持现场的文明施工。

(二)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8.3.9施工道路应保持畅通,设置明显路标,不在路中堆放设备、材料等物品。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8.3.10安装工程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交叉作业。

如必须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止重物在高空坠落的措施。

8.3.11严格把好设备运输、检验、存放、起吊、安装各道工序关。

避免发生损坏、腐蚀及落入杂物等问题。

(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8.3.12道路、组合场、施工作业区要配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根据工程需要及时调整配备维护人员保持正常使用。

8.3.13施工区范围内的沟通道、地面无垃圾、每个作业面都应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剩余材料要堆放整齐、可靠,废料及时清理干净。

8.3.14施工临时电源要集中统一接线,标志清楚,明确责任人,定期检查维护。

(1)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8.3.15沟道、孔洞、平台、扶梯等处要有安全可靠的永久或临时栏杆或盖板,设立明显标志和安全警示牌。

8.3.16起吊机械不允许超铭牌使用,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超铭牌使用时,必须由使用部门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行。

(3)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环境标准的原则。

8.3.17严格控制安装工艺水平,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使其符合有关规范和验标要求。

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B.环境影响登记表

焊接工艺美观,焊缝表面成形好,无咬边等缺陷,焊后药皮清理干净。

3.划分评价单元

电缆排放整齐,捆扎牢固,尽量避免交叉。

设备表面干净,无积灰、积油等。

A.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范围,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电气接线规范、美观,连接可靠,编号正确、齐全。

电缆孔洞封堵完好。

3)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8.3.18正常开展各级安全与文明施工活动,有实效,内容充实有详细齐全的活动记录。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8.3.19施工现场设有足够的卫生设施,有专人负责保持内部清洁。

8.3.20施工图纸,安装措施、施工记录、验收材料等齐全,技术资料归类明确,目录查阅方便,保管妥善,字迹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