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1105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9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教育学专业深度分析

 

考研产品部

专业课教研中心

目录

1.教育学专业解析3

1.1比较教育学3

1.2成人教育学3

1.3高等教育学5

1.4教育技术学6

1.5教育史7

1.6教育学原理8

1.7特殊教育学10

1.8学前教育学11

1.9职业技术教育学12

2.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历年复试分数线深度分析13

表1:

A、B、C区:

2004—20010年国家复试分数线走势图13

表2:

2010年全国及独立划线学校复试分数线(教育学类总分线)14

表3:

2010年全国及独立划线学校复试分数线(教育学类单科线)15

3.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历年报名录取比例分析(以高等教育学为例)17

4.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参考书目分析19

5.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复试分析(以高等教育学为例)22

6.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专业课初试考试难度与投入时间分析(以高等教育学为例)29

7.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专业课初试备考复习时间规划32

1.教育学专业解析

1.1比较教育学

1.1.1专业介绍

比较教育学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中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教育制度与政策比较研究、教育管理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比较研究、教师教育比较研究、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

1.1.2就业前景

比较教育学是研究当前不同国家、民主和地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政治、经济、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共同点、发现规律及其总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

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上作的认识。

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吸取外国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为我们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因此比较教育学有比较多的出国机会,就业层次比较高(但是这也要看自身的学术修养,修养达到了才行),整体来说,就业前景较好。

1.1.3就业方向

该专业主要培养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学科教学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者。

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验教育科研单位、中学等普通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经济部门。

1.2成人教育学

1.2.1专业介绍

目前,各大院校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

01成人教育基本原理

02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

03成人学习理论与方法

04学习型社区与学习型组织

05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与发展

06职场适应与职场学习

07培训者培训

08比较成人教育等。

成人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成人教育学和普通教育学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成人教育学虽然历史很短,但普通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普通教育学和整个教育科学的理论成果为成人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人教育学在发展中应充分运用科学教育学的原理,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特有的问题。

同时,成人教育学的发展也为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内容。

1.2.2就业前景

(一)应用性强,时代需求大,前景广阔

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之下,我国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发展十分迅速,各类成人学校急需高层次的成人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

因此,本学科属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发展前景看好的一门学科

(二)就业不单做老师

教育方面的职业一度被认为是讲授的职业,往往在小学、中学或者大学里。

现在其范围已被大大拓展,在许多专业领域得以发展,据了解,教育学类专业就业率近年在95%左右,学教育的人无论身处何种职位、在何种工作环境下,他们了解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方法论,他们都可对人们在社会、个人和智力的发展方面施加重大影响。

除了到各类学校做教师以外,许多毕业生还可以到出版社、电视台、杂志社、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域就业,职业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等。

教育类的研究生最普遍的就业方向自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教学、教务、行政岗位上,也可以进入各种私人或民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中从事教育咨询、辅导培训和教务教管之类的工作,有些报刊杂志和出版社的教育版面也很需要一些精通教育学原理的优秀人才。

1.3高等教育学

1.3.1专业介绍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范围包括:

高等教育与社会因素及高等教育内部之间关系的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估,中外高教史研究,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国际比较,大学生心理研究等。

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应掌握高等教育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和研究的一般动态,具有独立担负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领域的管理部门独立从事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

1.3.2就业前景

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海文专业课教研室梳理了教育学的六大从业方向。

1、普通高校,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2、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3、特殊教育机构,这是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毕业后主要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

4、出版社、报社,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5、政府单位,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

6、新技术教育领域,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是随着部分高校改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以及高等教育学硕士持续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学硕士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学硕士就业难,而高等教育女硕士就业更难。

1.4教育技术学

1.4.1专业介绍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影视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育活动已经离不开专门从事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软件开发、教育过程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和远程教学组织的专门人员,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专门培养这类专门人才的专业。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信息化教育

02计算机教育应用

03教育电视

1.4.2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高、中等学校,各级电教中心、电视台、网络中心、广告公司以及信息产业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开发等工作。

1、中小学及其他教学单位、

2、高等学校

3、机关

4、民营及私营企业

5、部队

6、国有企业

7、其他事业单位

8、科研设计单位

9、金融单位

10、三资企业

1.5教育史

1.5.1专业介绍

教育史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它以宽阔的眼光,多维度、广视角、深层次地探讨自古至今中外教育制度和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性,从而为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有力的佐证和有益的咨询与建议,并为教育的未来健康发展勾勒远景蓝图,以促进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向高水平迈进。

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教育史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中国教育史,02外国教育史,03中国传统文与教育,04中国基础教育变革。

1.5.2就业前景

众所周知,文科类毕业生(如文、史、哲专业)就业困难,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由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类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常受到限制,教育史专业就属于其中之一。

普通高校是教育史此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此外,教育史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学一些其他方面的技术,向教师、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发展。

毕业生主要去中、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机关、教育科研院所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各级教育出版社任编辑工作,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和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文字等工作。

1.6教育学原理

1.6.1专业介绍

教育学原理是研究教育现象及教育规律的核心学科,是指导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实践的理论源泉,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每一个突破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教育学原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

01教育基本理论

02教育研究方法

03教育哲学

04教育社会学

05教育文化学

06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07教师教育

08家庭与社区教育

09终身教育

10教育经济

1.6.2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

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原理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1.6.3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

1、普通高校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2、中小学校

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3、出版社、报社

出版社、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

4、政府单位

还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了教育行政单位,但要求教育类专业的公务员招考很少,想当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努力一把,但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会超乎你的想象。

1.7特殊教育学

1.7.1专业介绍

特殊教育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它是研究特殊教育和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特殊教育学一般以学龄特殊儿童为研究重点,使用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或设备,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进行培养和教育。

广义上的特殊教育除了对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儿童或少年的教育外,还包括对天才比如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以及品德不良儿童或少年的教育。

如今,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特殊教育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02特殊儿童的临床心理,03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法规。

1.7.2就业前景

在我国特殊教育学科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聋哑、盲童、智障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将会像对“天才开发”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就预示着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

他们可以到特殊教育的中心、学校为特殊儿童服务,也可以直接深入到每一个特殊儿童的家庭,进行直接有效的干预和指导,还可以开发和建立特殊儿童、特殊人群的教育和发展用品的市场,使得特殊教育的服务形式更规模化、规范化,这里将是一片非常有潜力的职业开发市场。

现在特殊教育专业还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招生和录取的范围还较小,加之社会上对它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因此报考人数这几年也不是很多。

而且我国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学校较少,招生的数量也不多,加上特殊教育所需人才的特定性,一般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总体上来看,就业形式还是不错的。

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其发展前景较好。

毕业生可在特殊教育福利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或在中等特殊学校以及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进行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单位、特殊儿童的康复中心以及编辑出版业(如中国盲文出版社)任职。

另外,电视台播出手语新闻,也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渠道。

由于本专业存在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就业形势一直不错。

1.8学前教育学

1.8.1专业介绍

学前教育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入小学前年龄段(0-6或7岁)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及成长、各种形式学前教育组织与活动、不同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我国学前教育学科创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形成学科的雏形,近20年来,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学前教育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02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03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04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

1.8.2就业前景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哲学、人类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学前教育学进入发展的阶段。

在幼教领域日趋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对骨干幼儿园大专层次的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大型幼儿园、幼教集团的职业化的园长、园长助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该专业学生有着相当广阔的就业前景。

在未来二十年内,本专业人员将迎来就职的黄金期,从业范围将十分宽泛。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

在幼儿园从事教师或儿童顾问的职业;从事学前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有关政府机关、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任儿童发展评估和指导人员、儿童教育和卫生发展政策制定者、儿童教育咨询专家等;在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工作任职儿童专栏节目的采编人员、传媒策划与制作等;从事与儿童相关的企业设计制作与营销,各类儿童用品开发的专业顾问或市场调查和分析专业人士等。

1.9职业技术教育学

1.9.1专业介绍

职业技术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和普通教育学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职业技术教育学虽然历史很短,但普通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普通教育学和整个教育科学的理论成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职业技术教育学在发展中应充分运用科学教育学的原理,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特有的问题。

同时,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也为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内容。

目前,各大院校与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

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

01职业技术教育原理02职业培训与就业03比较职业技术教育0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05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06职业教育行政与管理07生涯教育与咨询08职业院校领导力。

1.9.2就业前景

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问题、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的学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教育在国家和个人发展中处于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问题成为千家万户关心的话题,作为技能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未来也将更有发展前景。

除了到各类学校做教师以外,许多毕业生还可以到出版社、电视台、杂志社、企业人力资源等领域就业,职业包括指导咨询、图书管理员、媒体专家、学校的社会工作者等。

教育类的研究生最普遍的就业方向自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的教学、教务、行政岗位上,也可以进入各种私人或民营的教育培训机构之中从事教育咨询、辅导培训和教务教管之类的工作,有些报刊杂志和出版社的教育版面也很需要一些精通教育学原理的优秀人才。

2.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历年复试分数线深度分析

表1:

A、B、C区:

2004—2010年国家复试分数线走势图

表2:

2010年全国及独立划线学校复试分数线(教育学类总分线)

表3:

2010年全国及独立划线学校复试分数线(教育学类单科线)

教育学类专业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五名院校依次是:

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长江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石河子大学、兰州大学。

以上院校中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八所是自主划线院校,其余七所是国家线。

以上这些自主划线院校中总分线最高的是厦门大学355分,比国家线高55分,最低是290分,比国家线低10分;公共课分数线最高55分,比国家线高13分,最低是48分,比国家线低6分;专业课分数线最高是190分,比国家线高64分,最低是160分,比国家线高34分。

自主划线的学校出的题目比一般的学校要难很多,分数线低不代表考试难度低,综合来说,自主划线院校要比一般院校难考很多。

 

3.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历年报名录取比例分析(以高等教育学为例)

地区

学校

学院

专业名称

2007年排名

2007报名人数

2007录取人数

2007报录比

2008年排名

2008报名人数

2008录取人数

2008报录比

2009年排名

2009报名人数

2009录取人数

2009报录比

北京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1

62

4

6.45%

1

43

3

6.98%

1

57

3

5.26%

北京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高等教育学

2

11

1

9.09%

2

14

1

7.14%

2

15

1

6.67%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3

146

17

11.64%

3

120

18

15.00%

3

153

18

11.76%

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高等教育学

4

61

10

16.39%

4

55

10

18.18%

4

62

10

16.13%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高等教育学

5

109

20

18.35%

6

95

23

24.21%

11

- 

- 

-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高教研究所

高等教育学

6

50

11

22.00%

8

27

8

29.63%

8

40

11

27.50%

福建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高等教育学

7

86

19

22.09%

9

62

20

32.26%

13

 

 

 

江苏

南京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高等教育学

8

35

9

25.71%

10

26

9

34.62%

6

34

8

23.53%

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等教育学

9

78

21

26.92%

16

- 

- 

- 

16

- 

- 

- 

湖北

长江大学

不区分院系所

高等教育学

10

29

8

27.59%

15

- 

- 

- 

15

- 

-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学

11

78

24

30.77%

7

96

24

25.00%

10

76

24

31.58%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12

6

2

33.33%

11

5

2

40.00%

5

23

4

17.39%

江苏

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13

58

20

34.48%

12

- 

13

- 

9

34

10

29.41%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等教育学

14

28

12

42.86%

14

- 

- 

- 

14

- 

- 

- 

浙江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15

38

26

68.42%

5

38

9

23.68%

7

35

9

25.71%

重庆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16

- 

- 

- 

13

 

20

 

12

- 

- 

- 

如上图所示:

初步统计,2007-2009年,高等教育学专业全国前15所知名院校报名总人数约1750人,最终录取人数约456人,报考录取比例约为26.06%。

可以看出,教育学专业的竞争比较一般。

报考录取比例没有低于10%的院校。

在以上前15所知名院校中,高等教育学专业历年录取率比最高的院校是四川师范大学,每年的报考人数都比较低,不超过20人,相对来说竞争比较小,从三年的录取情况来看,四川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有下降的趋势;录取率最低的院校是北京师范大学,由于地区优势以及其他综合情况,其报考人数在以上15所院校中最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

4.教育学专业全国知名院校参考书目分析

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资料分析矩阵(教育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合计

占比

序号

学习资料/全国排名前15研招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一、初试:

不指定类

1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100%

2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解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