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90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化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化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化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化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习题.docx

《生化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化习题.docx

生化习题

生物化学复习题

第一张绪论

•本章要求:

生物化学的含义、人物和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动物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的关系。

•什么是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生命体的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探讨生命活动化学本质的一门学科。

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特征

•本章要求:

生命物质的元素组成、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化学键。

动物体内的能量来源。

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生命物质以怎样的化学特征与非生命物质相区别?

(1)生命物质的元素组成。

(2)生物体内的非共价键作用力。

(3)生物大分子。

(4)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

(5)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6)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信息。

第三章蛋白质

•本章要求: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氨基酸的结构、性质、分类。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性质和蛋白质的分离鉴定方法。

生物活性肽。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

B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E.6.25g

2.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E

A.精氨酸 B.赖氨酸 C.甘氨酸 D.色氨酸 E.谷氨酸

3.含硫氨基酸是:

AD

A.蛋氨酸   B.苏氨酸  C.组氨酸   D.半胖氨酸

4.碱性氨基酸是:

ACD

A.组氨酸  B.蛋氨酸  C.精氨酸  D.赖氨酸

5.芳香族氨基酸是:

ABC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色氨酸 D.脯氨酸

6.将一氨基酸的结晶加入到pH为7的水中,测得氨基酸溶液的pH为8,则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A

A.大于8B.小于8C.等于8D.等于7E.无法预知

7.天冬氨酸的pK1=2.09,pK2=3.86,pK3=9.82,计算天冬氨酸的pI.

pI=(pK1+pK2)/2=(2.09+3.86)/2=2.98

8.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的氨基酸是:

E

A.半胱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丝氨酸 E.瓜氨酸

9.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D

A.盐键 B.疏水键 C.肽键   D.氢键   E.二硫键

10.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DE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11.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BE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在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12.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D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

13.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DE

A.粘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物学活性丧失E.容易被盐析出现沉淀

14.关于α-螺旋正确的是:

C

A.螺旋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B.为右手螺旋结构

C.两螺旋之间借二硫键维持其稳定D.氨基酸侧链R基团分布在螺旋外侧

15.下列关于β-片层结构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ABC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B.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

C.也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逆向平行排列而成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结构稳定

16.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BCD

A.肽键 B.疏水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引力

17.在pH5的溶液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是:

BCD

A.pI为4.5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C.pI为7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

18.氨基酸和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

C

A胶体性质B沉淀反应C两性性质D变性性质E双缩脲反应

19.针对配基特异生物活性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是:

C

A.凝胶过滤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D.分配层析

20.典型α-螺旋的特点;β-片层的特点。

5.4nm长的典型α-螺旋,转变成反平行β-片层的长度是多少?

(5.4nm/0.54nm)*3.6*0.35nm=12.6nm

•以血红蛋白为例,论述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试述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流程。

第四章核酸化学

•本章要求:

核酸的化学组成

DNA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RNA的种类、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21.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A

A.戊糖的C-5′上B.戊糖的C-2′上C.戊糖的C-3′上D.戊糖的C-2′和C-5′上E.戊糖的C-2′和C-3′上

22.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D

A.碳B.氢C.氧D.磷E.氮

2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

A

A.尿嘧啶B.腺嘌呤C.胞嘧啶D.鸟嘌呤E.胸腺嘧啶

24.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E

A.2′,3′磷酸二酯键B.糖苷键C.2′,5′磷酸二酯键D.肽键E.3′,5′磷酸二酯键

25.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

B

A.280nm.B.260nmC.200nmD.340nmE.220nm

26.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BCE

A.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B.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C.胞浆中只有mRNAD.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27.DNA变性是指:

D

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B.多核苷酸链解聚

C.DNA分子由超螺旋→双链双螺旋D.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E.DNA分子中碱基丢失

28.DNA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B

A.G+A.B.C+GC.A+TD.C+TE.A+C

29.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D

A.15%B.30%C.40%D.35%

30.含有腺苷酸的辅酶有:

ABC

A.NAD+.B.NADPC.FADD.FMN

31.DNA水解后可得到下列哪些最终产物:

AC

A.磷酸B.核糖C.腺嘌呤、鸟嘌呤D.胞嘧啶、尿嘧啶

32.关于DNA的碱基组成,正确的说法是:

BD

A.腺嘌呤与鸟嘌呤分子数相等,胞嘧啶与胸嘧啶分子数相等

B.不同种属DNA碱基组成比例不同

C.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DNA碱基组成不同

D.年龄增长但DNA碱基组成不变

32.DNA二级结构特点有:

ABCD

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B.以A-T,G-C方式形成碱基配对

C.双链均为右手螺旋D.链状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33.tRNA分子二级结构的特征是:

CD

A.3′端有多聚AB.5′端有C-C-AC.有密码环D.有氨基酸臂

34.DNA变性时发生的变化是:

AB

A.链间氢链断裂,双螺旋结构破坏B.增色效应C.粘度增加D.共价键断裂

35.mRNA的特点有:

ABC

A.分子大小不均一B.有3′-多聚腺苷酸尾C.有编码区D.有5′C-C-A结构

36.影响Tm值的因素有:

ABC

A.一定条件下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B.DNA中G,C对含量高,则Tm值高

C.溶液离子强度高,则Tm值高D.DNA中A,T含量高,则Tm值高

37.真核生物DNA的高级结构包括有:

AC

A.核小体.B.环状DNAC.染色质纤维D.α-螺旋

第五章酶

•本章要求:

酶的化学本质与酶的特点

酶分子结构及酶催化反应的机制

酶动力学

酶调节

维生素与酶

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C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B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

D.缺乏辅酶或辅基

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3.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C

A.四氢叶酸

B.二氢叶酸

C.对氨基苯甲酸

D.叶酸

E.嘧啶

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C

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5.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

D

A.磷酸吡哆醛

B.核黄素

C.叶酸

D.尼克酰胺

E.硫胺素

6.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

BCE

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

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

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

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

E.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

7.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S〕=1/2Km,则v值应等于多少Vmax?

B

A.0.25

B.0.33

C.0.50

D.0.67

E.0.75

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E

A.可逆性抑制作用

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

D

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

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

10.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

D

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

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

11.Km值是:

D

A.与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无关

B.是达到Vm所必须的底物浓度

C.同一种酶的各种同工酶的Km值相同

D.是达到1/2Vm的底物浓度

E.与底物的性质无关

12.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CD

A.抑制剂结构一般与底物结构相似

B.Vm不变

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抑制剂的影响

D.使Km值增大

13.关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

A.增加底物浓度能减少抑制剂的影响

B.Vm降低

C.抑制剂结构与底物无相似之处

D.Km值不变

14.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酶具有:

BD

A.酶可改变反应平衡常数

B.极高催化效率

C.对反应环境的高度不稳定

D.高度专一性

15.FAD分子组成是:

AB

A.含有维生素B2

B.是一种二核苷酸

C.含有GMP组分

D.含有ADP组分

16.关于同工酶,哪些说明是正确的?

B

A.是由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多聚复合物

B.对同一底物具有不同的Km值

C.在电泳分离时它们的迁移率相同

D.免疫学性质相同

17.常见的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

ABCD

A.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巯基

B.组氨酸的咪唑基

C.谷氨酸,天冬氨酸的侧链羧基

D.丝氨酸的羟基

18.酶的专一性可分为:

ABCD

A.作用物基团专一性

B.相对专一性

C.立体异构专一性

D.绝对专一性

19.有关变构酶的叙述是:

CD

A.大多数变构酶是多聚复合物

B.是体内快速调节酶含量的重要方式

C.可有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

D.酶从一种构象转变为另一种构象时,酶活性发生改变

20.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B

A.是由必需基团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区域

B.是指结合底物,并将其转变成产物的区域

C.是变构剂直接作用的区域

D.是重金属盐沉淀酶的结合区域

第六章糖代谢

本章要求:

糖类物质的生理功能

糖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其相互联系与调节,代谢部位及生理意义。

维持血糖稳定的机制

1.糖代谢中间产物中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E

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与许多维生素有关,但除外:

C

A.B1B.B2C.B6D.PPE.泛酸

3.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E

A.ADPB.GDPC.CDPD.TDPE.UDP

4.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B

A.肾上腺素B.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

5.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B

A.果糖二磷酸酶B.丙酮酸激酶C.丙酮酸羧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6.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C

A.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D.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

7.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

C

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酸C.磷酸二羟丙酮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

8.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TP?

B

A.1B.2C.3D.4E.5

9.磷酸果糖激酶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

D

A.AMPB.ADPC.ATPD.2,6-二磷酸果糖E.1,6-二磷酸果糖

10.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C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

11.丙酮酸羧化酶的活性可被下列哪种物质激活?

D

A.脂肪酰辅酶AB.磷酸二羟丙酮C.异柠檬酸D.乙酰辅酶AE.柠檬酸

12.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净消耗ATP最多的是:

C

A.2分子甘油B.2分子乳酸C.2分子草酰乙酸D.2分子琥珀酸

E.2分子α-酮戊二酸

13.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B

A.1-磷酸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酸E.6-磷酸果糖

14.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足,易引起溶血,原因是缺乏:

D

A.葡萄糖-6-磷酸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葡萄糖激酶

15.从葡萄糖合成糖原需要哪些核苷酸参与:

AC

A.ATPB.GTPC.UTPD.CTP

16.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生理功能是生成:

CD

A.6-磷酸葡萄糖B.NADH+H+C.NADPH+H+D.5-磷酸核糖

17.1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

ABCD

A.生成3分子CO2B.生成15个ATPC.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H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H2OD.所有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18.三羧酸循环中不可逆的反应有:

ABC

A.乙酰辅酶A+草酰乙酸→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D.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19.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

ABCD

A.丙酮酸羧化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磷酸甘油激酶

D.磷酸果糖二磷酸酶

20.只在胞液中进行的糖代谢途径有:

AC

A.糖酵解B.糖异生C.磷酸戊糖途径D.三羧酸循环

21.糖异生的原料有:

A.乳酸B.甘油C.部分氨基酸D.丙酮酸.

22.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有:

ABCD

A.FADB.TPPC.NAD+D.CoA

23.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

ABD

A.生长素B.肾上腺素C.胰岛素D.甲状旁腺素

24.葡萄糖有氧氧化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高能化合物有:

AB

A.ATPB.GTPC.UTPD.CTP

25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正确论述:

ABCD

A.促进糖的异生B.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载体转运葡萄糖入细胞

D.促进糖原合成

26.糖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途径都需要:

BC

A.乳酸脱氢酶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D.丙酮酸脱氢酶系

27.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后可以进行的代谢是:

BCD

A.糖异生B.糖原合成C.有氧氧化D.糖酵解

28.肝脏对血糖的调节是通过:

ABCD

A.糖异生B.糖有氧氧化C.糖原分解D.糖原合成

29琥珀酰辅酶A在代谢中的作用有:

ABCD

A.是糖异生的原料B.是三羧酸循环中作用物水平上磷酸化的供能物质

C.氧化供能D.参与酮体氧化

第七章脂类代谢

本章要求:

脂类物质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脂类物质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其相互联系与调节,代谢部位及生理意义

脂类物质在体内的转运及脂蛋白的代谢

1.脂肪酸在血中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运输?

B

A.载脂蛋白B.清蛋白C.球蛋白D.脂蛋白E.磷脂

2.正常血浆脂蛋白按密度低→高顺序的排列为:

B

A.CM→VLDL→IDL→LDLB.CM→VLDL→LDL→HDL

C.VLDL→CM→LDL→HDLD.VLDL→LDL→IDL→HDLE.VLDL→LDL→HDL→CM

3.电泳法分离血浆脂蛋白时,从正极→负极依次顺序的排列为:

C

A.CM→VLDL→LDL→HDLB.VLDL→LDL→HDL→CM

C.LDL→HDL→VLDL→CMD.HDL→VLDL→LDL→CME.HDL→LDL→VLDL→CM

4.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是:

E

A.乳糜微粒B.极低密度脂蛋白C.中间密度脂蛋白

D.低密度脂蛋白E.高密度脂蛋白

5.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

ABCDE

A.食入脂肪过多B.食入过量糖类食品C.肝内脂肪合成过多

D.肝内脂肪分解障碍E.肝内脂肪运出障碍

6.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

D

A.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三酯酶B.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二酯脂肪酶

C.组织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D.组织细胞中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E.脂蛋白脂肪酶

7.脂肪酸彻底氧化的产物是:

E

A.乙酰CoAB.脂酰CoAC.丙酰CoAD.乙酰CoA及FADH2、NADH+H+E.H2O,CO2及释出的能量

8.关于酮体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C

A.酮体是肝内脂肪酸大量分解产生的异常中间产物,可造成酮症酸中毒

B.各组织细胞均可利用乙酰CoA合成酮体,但以肝内合成为主

C.酮体只能在肝内生成,肝外氧化

D.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HMG-CoA还原酶E.酮体氧化的关键是乙酰乙酸转硫酶

9.酮体生成过多主要见于:

B

A.摄入脂肪过多B.肝内脂肪代谢紊乱C.脂肪运转障碍

D.肝功低下E.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

10.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DE

A.在胞液中进行B.基本原料是乙酰CoA和NADPH+H+

C.关键酶是乙酰CoA羧化酶D.脂肪酸合成酶为多酶复合体或多功能酶

E.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碳链延长需乙酰CoA提供乙酰基

11.甘油氧化分解及其异生成糖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D

A.丙酮酸B.2-磷酸甘油酸C.3-磷酸甘油酸

D.磷酸二羟丙酮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2.体内合成卵磷脂时不需要:

C

A.ATP与CTPB.NADPH+H+C.甘油二酯D.丝氨酸E.S-腺苷蛋氨酸

13.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

C

A.HMGCoA合成酶B.HMG合成酶与裂解酶C.HMG还原酶D.HMGCoA还原酶

E.HMG合成酶与还原酶

13.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转化生成:

C

A.胆汁酸B.肾上腺素皮质素C.胆色素D.性激素E.维生素D3

14.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

CD

A.软脂酸B.油酸C.亚油酸D.亚麻酸

15.使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增强,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6.低密度脂蛋白:

ABD

A.在血浆中由前β-脂蛋白转变而来B.是在肝脏中合成的C.胆固醇含量最多D.富

含apoB100

17.临床上的高脂血症可见于哪些脂蛋白含量增高?

BCD

A.CMB.VLDLC.IDLD.LDL

18.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有:

ABD

A.NADH+H+B.NADPH+H+C.FADH2D.乙酰CoA

19.乙酰CoA在不同组织中均可生成:

A

A.CO2、H2O和能量B.脂肪酸C.酮体D.胆固醇

20.能产生乙酰CoA的物质有:

ABCD

A.葡萄糖B.脂肪C.酮体D.氨基酸

21.酮体:

AD

A.水溶性比脂肪酸大B.可随尿排出C.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异常产物

D.在血中含量过高可导致酸中毒

22.合成酮体和胆固醇均需:

AC

A.乙酰CoAB.NADPH+H+C.HMGCoA合成酶D.HMGCoA裂解酶

23.能将酮体氧化利用的组织或细胞是:

ACD

A.心肌B.肝C.肾D.脑

24出现酮症的病因可有:

ABCD

A.糖尿病B.缺氧C.糖供给不足或利用障碍D.持续高烧不能进食

25.合成脑磷脂、卵磷脂的共同原料是:

ABC

A.α-磷酸甘油B.脂肪酸C.丝氨酸D.S-腺苷蛋氨酸

26.卵磷脂在磷脂酶A2作用下,生成:

A

A.溶血卵磷脂B.α-磷酸甘油C.磷脂酸D.饱和脂肪酸

27.血浆中胆固醇酯化需要:

CD

A.脂酰CoAB.乙酰CoAC.卵磷脂D.LCAT

28.乙酰CoA是合成下列哪些物质的唯一碳源BD

A.卵磷脂B.胆固醇C.甘油三酯D.胆汁酸

第八章生物氧化

本章要求:

生物氧化的概念,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异同

呼吸链的概念、组成、电子传递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偶联机制及影响因素

其他生物氧化类型

1.体内CO2来自:

C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

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E.真脂分解

2.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

D

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E.线粒体膜的钝化变性

3.P/O比值是指:

A

A.每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