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069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新版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

C.环湖自行车比赛开始了,各国参赛运动员滔滔不绝地进场了。

D.这部小说语言生动感人,如涓涓细流倾吐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二、字词书写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jībàn(_____),容不得闭塞。

B.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rán(_____)归来。

C.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_____)的形象。

D.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善良的种子

朱成玉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

“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

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

“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

“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⑪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4.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_______________→“女人”的种子被偷→_______________→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5.赏析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⑨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6.请说说文章结尾第⑪段的作用。

7.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奇特的海水咸度

①海洋,奔腾不息。

海水,深邃莫测。

但口渴者却不敢问津,因为它有着又咸又涩的苦味。

②现在科学家已经测出,海水有3%左右是食盐。

可别小看这区区的3%,如果把它全部提炼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将要增加120多米,这是多么巨大的数量啊!

③除了食盐外,海洋中还含有100万亿吨镁,600万亿吨钾,88万亿吨铜,58亿吨镍,40亿吨铀,这样看来,海洋又是矿物的大仓库。

④其实,海水并不是一开始就充满盐分,它最初和江河湖水一样,也是含盐量很少的淡水。

但地球的水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循环。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测试:

单单每年从海湾表面蒸发掉的水分,就达到1亿吨。

这么多的水又会变成雨,降到陆地的每个角落。

它们潺潺而流,不断地冲刷岩石,冲刷土壤,把岩石和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带进江河之中,而这些物质,绝大部分都是各种盐类。

盐分随着水流进入江河,而江河之水最后又都回归大海。

蒸发掉的水分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

⑤就这样,海洋源源不断地从陆地上得到微量物质,成了所有溶解盐类的收容所。

可是在海水的蒸发过程中,进入海洋的盐分却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滞留在大海洋之中。

⑥如此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类物质越积越多,海水也就理所当然地变得越来越咸了。

当然,这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可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久的年代,积累起来的盐分也就十分可观了。

⑦海水中既然已经含有那么多盐分,而且以后每年还要从陆地上带回大约30亿吨的可溶性物质,海水会不会永无止境地越变越咸?

会不会把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咸死?

 

⑧这种担心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海洋没有减少自身盐分的方法,结果肯定会这样。

但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海洋有各种能降低海水含盐度的奇妙方法。

⑨随着陆地可溶性物质不断进入海洋,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便会互相结合成不溶解性化合物,沉入到海洋的底部。

这个过程就像明矾能沉积水的杂质那样,使浑浊的水质变清。

除此以外,许多物质还会被海洋生物的细胞所吸收,等生物体死去后,便随尸体沉入到海底。

以上这些途径,都能大大降低海水中的含盐浓度。

⑩当台风季节降临时,狂风巨浪常把海水卷到陆地上,溶解的盐分也随海水上岸,散布在沿海陆地。

尤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年代中,有些海洋的海湾地带,由于地壳的升高而与海洋隔断。

于是,这部分的海水逐渐被蒸发掉,留下大量的溶解性盐类物质,这也是盐分回归陆地的一种方式。

例如,现在陆地上某些开采食盐的盐矿,就是这类干涸掉的小块海洋的残迹。

8.海洋有哪些能降低海水含盐度的方法?

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9.段②③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举例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10.揣摩文段⑦中加点的词语,“大约”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

11.球上水储量十分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日常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现象也非常严重。

请用精炼的语言,拟写一条节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词,以提醒大家不浪费水资源。

四、课内阅读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             回:

曲折、回环

B.野芳发而幽香           芳:

C.伛偻提携             提携:

牵扶,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D.山肴野蔌             蔌:

菜蔬

13.下面句子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与例句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A.环滁皆山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少辄醉”,突出了一个“醉”字:

“年又最高”又暗含了一个“翁”字。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因宴饮而陶醉,借“前者呼,后者应”而抒发。

C.第2段,在写景中,又自然而然地蕴含着事理的逻辑关系:

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

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

D.文章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

五、情景默写

15.默写填空。

①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村南村北响缲车。

③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枳花照驿墙。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

⑥梅、松、竹因不畏严寒,品性高洁,被称为“岁寒三友”。

请任选其一写出连续两句赞颂它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文言文阅读

优孟谏楚庄王葬马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

“何如?

”对曰:

“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16.下列句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席以露床席(做卧席)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薄(微弱、稀少)

B.使群臣丧之丧(丧失)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死了)

C.发甲卒为穿圹穿(挖)      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