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534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笔记.docx

社会心理学笔记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心理学(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讲述)

1、心理学是什么?

——可能的回答

(1)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否。

心理学家不等于算命先生)

纠正:

心理活动并不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它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

知觉具有整体性。

(2)心理学家就是心理咨询?

(否)

纠正: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困扰,更好地发展,增加生活幸福感。

(3)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否)

纠正:

大多数心理学家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

(4)心理学家是骗人的东西?

(否)

纠正:

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接受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为其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

心理学各个领域都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服从于统一的科学标准。

集体极化

2、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哪些?

(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

(3)生理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

(4)人类行为的发展与展现:

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及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心理联系。

(5)行为矫正与治疗:

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

(6)教与学的相关领域:

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

(7)经济发展所需的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是指什么?

P1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文化人类学:

从文化角度研究人类的种种行为的学科。

2、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是人在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的行为。

P6

不同分歧的只发生在如何对社会行为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研究。

3、社会行为:

什么是社会行为?

P12

社会行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人是“社会动物”、“社会关系体”。

(1)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或曰物质承担者。

(2)社会刺激是各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

(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或曰反应。

4、社会行为的特征:

P14

(1)主动性和受动性。

(由此具有互动性)

(2)内隐性和外显性。

(3)个体性和群体性。

5、社会心理学强调或重视的:

(1)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社会心理学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讨论。

(3)社会心理学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指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手机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各种非语言材料,从而分析、判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

(P87-91)

(1)参与观察

①完全参与观察②半参与观察

(2)非参与观察

2、实验法:

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一个或者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P91-93)

或曰:

应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的因素(自变量)系统地改变或受到系统地控制,从而能确定这种变量是否影响另一种因素(因变量)。

(1)实验室实验

①一般实验室实验②模拟实验

(2)现场实验

3、调查法:

访谈法、问卷法。

4、跨文化研究法:

检验一种心理现象在不同文化条件中的异同。

注意:

要避免文化偏差。

应用:

现场调查、生活史分析、心理测量(罗夏墨迹)

 

第二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对自我的知觉

一、自我的性质:

詹姆斯用术语“经验自我”来指代人们对他们自己的各种各样的看法。

将经验自我的不同组成部分分为三类:

1、物质自我

2、社会自我

3、精神自我

注意:

戈登的特性分类表

二、自我认识的来源:

1、物理世界:

例如,身高、体重。

尽管物理世界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它有两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许多特性在物理现实中并不存在。

(例如善良程度等)

再者,即使可以用物理世界的线索来评估这些特征,那么如此得来的信息也未必是我们想要的(例如一个人100斤,其余的人200斤,那么这个人就会不正常等等)

2、社会世界:

(1)社会化:

迈克尔杰克逊30年从黑人变成白人。

(2)社会比较:

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了解自我的重要源泉。

注意:

费斯廷的社会比较理论

人们希望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在缺乏有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一般说来,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

(3)其他人的反馈:

例如,表扬、批评。

(4)反射性评价:

观察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库利在他关于镜像自我的讨论中最先表达了这一观点。

注意:

这里的镜像自我是指“以他人为镜子,即我们在他人眼中所看到的自我。

费孝通的“我看人看我”和皮格马利翁“爱的效应”。

3、内部(心理)世界:

(1)内省---指个体向内部寻求答案,直接考虑我们的态度、情感和动机。

(2)因果归因---人们对他们行为所做的解释。

三、自我表现:

1、自我控制: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要不断发起、调节和终止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自我控制。

自主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愿意他人的强迫。

——心理对抗心理理论:

婚恋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2、印象整饰:

(拍马屁也是也是一种印象整饰)

(1)什么叫做印象整饰:

人们在社交中总是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动作,以给人留下一个独特印象,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就叫做印象整饰。

(例如:

夫妻吵架,但是在外人面前,就会装出和睦样子,这就是印象整饰)

(2)印象整饰的作用。

(3)印象整饰在现实中的应用:

得寸进尺效应——假如我们能让别人接受我们提出的小要求,则以后让其接受更大、更不客气的要求的可能性会比以前不曾要求过他来的高。

(先提小要求,再提大要求)

四、与自我意识有关的几个问题:

1、自尊:

我们对自己的估价,自尊程度高的人对自己具有更多的肯定性评价,相反,则否定性评价更多。

(自尊会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

2、过分缺乏自我意识的消极影响:

(1)去个性化和道德行为:

当个体失去个性时就发生了去个性化。

伴随出现道德松弛现象,甚至产生暴力事件。

群体的共同行为给个人带来了淹没感,使得个人丧失了责任心和负罪感。

个人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一些个性消失的现象。

(2)酒精消耗和自我调节失败。

3、过度自我意识:

阻塞——当个体很想表现得出色却无法表现出最佳状态。

气质测试:

气质在实质活动中的意义:

(一)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二)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适合粘液质和抑郁质;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适合于多血质和胆汁质。

(三)气质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对多血质的人要加以管理和约束;对于粘液质的人要热情,并给予鼓励。

第二节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一、印象的内涵:

1、印象:

外界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形象。

2、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对人的看法、认识:

1、持维度观:

(1)评价:

一个人的品质的好坏。

社会特许、智慧特性

(2)能量: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

(3)活动水平: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的。

2、持类型观

二、印象形成

1、外表

2、语言

3、非语言

4、行为

印象形成:

就是把一个人若干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

三、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差:

1、首因效应:

(1)首因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第一印象。

(2)在社会心理学中,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首先提供的信息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因此,信息输入到头脑中比较顺利,最先留下的印象深刻固定。

2、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影响。

注意:

社会知觉中既存在首因效应,又存在近因效应,何以解释?

(1)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时,首因效应

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时,近因效应。

(2)陌生人,首因效应。

熟悉的人,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晕轮效应是对已知特征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

4、社会刻板效应:

就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1)两种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途径:

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其某些人格特征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

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即通过他人的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

(2)积极与消极方面:

①积极:

刻板效应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

②消极:

由于刻板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新事物,刻板效应则易导致成见。

注意:

性格刻板印象:

男性为领导

体重刻板印象:

人们甚至会贬低那些仅仅是站在或者坐在肥胖者周围的人。

 

第三章社会动机【动机:

移动或引向行动】

第一节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1、生理内驱力和动机:

紧张-需要-生理内驱力-行为-恢复平衡

人类的生理内驱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有三种:

饥、渴、性。

人的行为的动机和生理内驱力不同,它是在生理内驱力的基础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它属于心理学范畴。

2、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整功能

3、动机的复杂性:

(1)动机与行为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同一动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同一行为也可能由不同的动机所引起

(2)个体行为同时受到多种动机支配:

主导动机、从属动机。

4、有时,口头表示的动机不真实。

5、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活动成效=能力*动机

6、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内部动机,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无需外力作用推动。

好奇心、好胜心、互惠

(2)外部动机,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

外部动机激发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的强度。

第二节集中主要的动机理论

一、麦独孤的本能论:

二、劳伦兹的习性学:

人类需要的特征:

对象性、动力性、社会性、发展性。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自低级至高级:

生理的需要(满足饥渴性驱力)---安全的需要(感到安全、有保障、无危险)---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亲合、被接纳和成为其中一员)----尊重的需要(成功、胜任、赢得赞许和承认)---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挥特有潜能)

第三节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成就动机:

1、尽可能好而快地完成某些困难的工作。

高成就动机者都具有下列特征:

勇于接受中等难度的任务;

并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对追求的目标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情绪处于兴奋状态,追求新异、勇于创新;

选择工作同伴以其能力是否有利于完成任务为条件,而不以个人好恶为依据。

2、成就动机包括两方面:

(1)追求成功的倾向

(2)惧怕失败的倾向

3、成就动机领域的几项重要成果:

(1)女性成就动机——惧怕成功

(2)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推崇团体意识,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集体主义、家族主义,所以,中国人追求成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人(如家人)或团体(例如家庭)对他的期望,是一种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

西方的传统文化重视个人,西方追求成就,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愿望和冲动,是一种个人取向的成就动机。

二、结群动机:

个体要与别人在一起,或要加入某一团体的需要。

三、权力动机:

即指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1、信息性权力:

“不那样做,会产生……的危害”。

2、奖赏性权力

3、强制性权力

4、专业性权力:

“我有……的经验,当我有要求时,一定有充分理由。

5、参照性权力:

“我自己树立榜样,让别人参照着去做——以身作则”

6、合法性权力:

树立法规,要求遵守。

第四章侵犯动机

事实上,人们大部分暴力对象都是针对着他周围亲近的人,如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

一、侵犯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也称为攻击行为。

2、分类:

(1)按侵犯行为的方式的不同分成言语的侵犯和动作的侵犯。

(2)按侵犯行为的对象的不同分为直接侵犯和间接侵犯。

直接侵犯:

对于造成挫折的人的侵犯。

间接侵犯:

不是对造成挫折的人的侵犯,而是对其他的人或物的侵犯。

(3)按侵犯行为的最终目的不同分为手段性侵犯和目的性侵犯。

手段性侵犯:

目的是获得酬赏而不是造成被害人的痛苦,也称工具性侵犯。

目的性侵犯:

其唯一的目的就是给他人造成痛苦。

(4)按侵犯行为的性质不同分为:

亲社会侵犯和反社会侵犯。

亲社会侵犯:

自我保护、见义勇为、群众围追小偷等。

反社会侵犯:

杀人、放火等。

二、侵犯行为的理论:

1、生物学理论:

(1)本能论:

①弗洛伊德:

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一种是死的本能。

侵犯是人的本能所为,则侵犯的力量和动机是不会间断的,因此应该不时地给予释放的机会,以免积累太多时,引来一场不可收拾的总爆发。

②洛伦兹本能论

动物的侵犯行为有两种,一是掠食行为,二是争斗行为。

他确信侵犯时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定期加以发泄,这种定期发泄,也就是几乎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

对现代人来说,除了战争之外没有足够的发泄途径,他建议人们采用举行体育竞赛以及其他消耗体力的活动,如登山、航海等不具破坏性的发泄方式,以代替战争。

(2)神经系统的影响:

大脑里控制“攻击或侵犯”的区域。

(3)基因的影响:

(4)雄性荷尔蒙的作用:

2、挫折——侵犯理论:

(1)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2)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人在遭受挫折以后,仅引起一种唤起状态,也即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

3、社会学习理论:

(1)侵犯可以通过强化培养。

(2)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三、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1、厌恶事件:

(1)疼痛:

电击动物——动物相互之间发生攻击行为。

(2)炎热:

科学家:

全球变暖会增加青年的暴力行为。

2、攻击线索:

武器效应

“枪支不仅使暴力成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

手指抠动扳机,扳机也带动了手指。

”——伯克威茨

3、媒体影响:

(1)电视:

观看暴力节目能够增加侵犯行为,对儿童尤其如此,为什么呢?

观看暴力节目是怎样增加侵犯行为的呢?

①增强情绪唤醒

②提供侵犯行为模式

③减少对侵犯行为的限制

④形成对解决冲突的误解

⑤减少人们对暴力行为的敏感度

⑥降低对他人的信任感

(2)电子游戏:

(暴力、色情的内容充斥其中)

四、如何减少侵犯行为?

1、宣泄:

—实际的侵犯行为使情绪得到宣泄。

—想象的和观察的攻击行为也具有宣泄作用。

2、移情能力培养:

例如:

看到一些受伤的小猫,会有人怜悯它,去照顾它,可谓是移情了。

强奸犯看受害者康复的痛苦过程,出狱之后再犯罪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这也可谓是移情。

3、给挫折一个合理的理由:

例如:

等车的时候,如果被告知还有20分钟车到站,给了一个明确的理由,人们就不会很焦急,否则,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即使车是20分钟之后到,但人们在15、16、17分钟的时候就会很急躁。

4、减少接触侵犯行为模式的机会。

5、惩罚侵犯行为:

要有适当的方法。

6、奖励非侵犯行为。

第五章人际关系

人一定是一个社会人,不能脱离社会、社会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它关注的是这种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程度。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

1、为什么我们喜欢某些人而不喜欢某些人?

交互原则——对等原则:

彼此的承认或否定、接纳或排斥、喜欢或厌恶不是单方面的,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们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

善于承认、接纳他人,并在人际关系上保持主动的地位,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同等反应。

中国格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2、为什么我们喜欢对自己友好的人,而不喜欢对自己不友好的人?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是指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确立的自我支持和自我保护的心理倾向。

赞美就是一种表现形式。

3、为什么自私的人不受欢迎?

功利原则:

值得的或者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倾向于建立与保持;对于那些不值得或者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会回避或者终止。

4、为什么“不是冤家不聚头”,为什么失恋者很痛苦?

增减原则:

(1)肯定,始终是好的。

(2)否定,从始至终是否定性评价。

(3)从否定性评价提高为肯定性评价。

(4)从肯定性评价降低为否定性评价。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是一种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爱、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

2、行为测量法

人们交往的频率、方向和层次,是反映人际关系的几个重要指标。

交往次数多,双方都主动,层次比较接近,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

非正式交往的频率、程度更能反映人际关系友好、密切的程度。

亲密区:

(1英尺以内,0.45m以内):

恋人、家属、挚友之间的接触。

熟人区:

(1英尺-4英尺,0.45-1.22m):

同事邻居等。

社交区:

(4英尺-12英尺,1.22m-3.65m):

社交活动中,人们由不认识发展到认识。

公众区:

(12英尺以上,3.65m以上):

主要指面向公众讲话或作报告,彼此不相识,关系最疏远。

3、参照测量法:

第二节人际吸引

一、人与人之间的亲近行为:

本能论

生存论

适宜唤起层次论

关于亲近行为的一些实验性研究:

(1)恐惧与亲近:

高恐惧人群希望亲近。

(2)合群的目的:

消除恐惧。

(3)焦虑及出生次序与亲近行为:

1恐惧是由实际的威胁对象引起的忧虑反应。

2焦虑是由非现实性的,捉摸不定的以及难以启齿的原因所引起的忧虑反应。

(4)为了克服寂寞。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意义与作用:

⏹依附

⏹社会整合

⏹价值保证

⏹可靠的同盟感

⏹获得指导

二、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外貌吸引:

(1)精神奖赏:

与某某交往,会给你一种精神奖赏的感觉。

(2)晕轮效应

(3)DOA现象:

(DeadOnArrival)

DOA:

到了就死亡了(常常在医院里出现)

送来的患者即使已经死了,但是若患者长得年轻、美貌,医生往往不会急于宣告死亡而是加以抢救。

(4)调查报告——靓女俊男收入高

(二)邻近性吸引:

(1)时空的接近可以使得人更容易互相理解。

(2)所付出的代价较小,而获得的酬赏会很多(接触的机会多)【异地的婚姻、恋情不是很长久】

(3)在陌生人交往的早期阶段,接近性是增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熟识吸引:

被见到的次数越多,别人就越喜欢。

(四)能力吸引:

(聪明的人犯一些小错误更受欢迎)

(五)相似性吸引:

作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六)互补性吸引:

相似性与互补性哪个优先取决于交往双方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双方角色相同,决定喜欢的就是相似性。

如果双方角色不同,决定喜欢的就是互补性。

(七)个人品质:

三、亲密关系:

关系:

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1、亲密关系的定义:

两人之间的关系发展阶段有四种:

一是零接触:

彼此之间完全不知道。

二是知晓:

知道当时无直接接触。

三是表面接触:

开始有互动、认识。

四是共同关系:

亲密关系。

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就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

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

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很大。

2、亲密关系中的依恋

3、亲密关系中的自我展露:

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自我展露可使人们的交往更加愉快。

经常敞开心扉的夫妇或者情侣,他们会报告更高的满意度,并且更容易保持长久的感情。

4、爱情: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激情:

强烈地渴望与伴侣结合,促使关系产生浪漫和外在吸引力的动机,与“性”有关的动机。

●亲密:

与伴侣之间心灵接近,互相契合,相互归属的感觉。

●承诺:

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个体“决定”爱一个人,长期是对两个人之间亲密关系所作的持久性承诺。

只有激情的——迷恋式;只有亲密的——喜欢式;只有承诺式——空洞式;

只有激情、亲密的——浪漫式;只有亲密、承诺的——伴侣式;只有激情、承诺的——愚蠢式;三者兼具的——完美式。

⏹激情之爱

(1)有排他性

(2)非常着迷

(3)外人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出一切

(4)激情之爱是深情的,极富激情的爱。

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

⏹伴侣之爱

(1)尽管激情可以热火朝天,但最终还是会平静下来的。

(2)它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依恋,就如同真实生活一样。

⏹对爱情的测量

(1)依恋

(2)关怀

(3)信任和自我展露

⏹爱情行为与感受

建立与爱情有关的几种行为:

一是对爱情的口头描述

二是自我展露

三是无形的爱情表征

四是有形的爱情表征

五是以身体行为表达爱情

⏹亲密关系的维持:

(1)平等

(2)归因:

把对方的好归于其内在,将对方的不好归于其外在。

(3)沟通

1)不好的争吵:

一方一味地道歉;对所争吵的问题置之不理;假借他人之口贬低对方;引出一些与争吵无关的问题;攻击对方的长处;威胁对方。

2)好的争吵:

私下争吵,避开孩子;就事论事,不翻旧账;明确指出同意什么。

不同意什么,说明自己的意见;争吵之后,等待自然地和解。

⏹亲密的关系的结束:

基于稳定的友谊和相近的背景、兴趣、习惯和价值观去选择伴侣会比较好。

⏹失恋:

失恋的自我心理调节

(1)爱人不如爱己

(2)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让其失恋、痛苦。

(3)失恋为成长之母

(4)长痛不如短痛

(5)天涯何处无芳草,海角何处无日照

(6)好聚好散、君子风度

(7)施比受更有福

(8)曾经拥有,何须长久

(9)用时间治疗

第六章利他动机

一、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他人的行为?

1、利他行为理论:

(1)本能论

(2)社会交换理论

(3)社会规范理论

2、利他行为概念:

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并且不期望有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

A它必须是出自自觉的愿望,具有自择权利的。

B它必须是以利他为目标的

C它不应该附带外在酬赏的期望

D它包括利他者本身的损失成分

3、影响利他行为的几个因素

施助者有什么样的特征?

被助者有什么样的特征?

社会情境有什么样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