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405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4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docx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内分泌系统

第一单元 总论

一、内分泌系统概念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各组织激素分泌细胞(或细胞团)以及它们所分泌激素构成。

在机体不同细胞和组织间起传递信息,调节机体功能作用。

  二、内分泌系统、器官和组织

  1.内分泌腺

  ①下丘脑和神经垂体(垂体后叶);

  ②松果体;

  ③腺垂体(垂体前叶和垂体中叶);

  ④甲状腺;

  ⑤甲状旁腺;

  ⑥内分泌胰腺(涉及胰岛和胰岛外激素分泌细胞);

  ⑦肾上腺皮质和髓质;

  ⑧性腺(卵巢或睾丸)

  2.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细胞系统

  亦称胺前体摄取和脱羧(APUD)细胞系统,重要分布于脑、胃、肠、胰和肾上腺髓质。

  3.组织激素分泌细胞

  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一)症状与体征

  1.多饮多尿

  每日尿量超过2500ml,持续3次,可诊断为多尿。

常用由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多尿如下:

  ①糖尿病:

未控制典型病人有多饮多尿。

  ②尿崩症:

尿量多在4000ml/日以上,尿比重在1.001-1.005,尿渗入压减低。

  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典型体现高血压,低血钾,四肢无力,周期性麻痹,手足搐搦,多饮多尿等。

  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持续性高钙血症,体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四肢无力,骨关节疼痛和泌尿系统结石。

  ⑤精神性多饮:

大量饮水致多尿,禁水实验尿量可明显减少,尿比重及渗入压升高。

  2.身材过高或矮小

  身材过高常用于:

巨人症,性腺功能减退症,马方综合征等。

  身材矮小常用于:

生长激素缺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佝偻病等。

  3.肥胖与消瘦

  肥胖(BMI≥25)常用于:

  ①单纯性肥胖:

体脂呈均匀性分布,皮质醇节律正常,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所抑制。

  ②皮质醇增多症:

向心性肥胖,多血质面容,痤疮,皮肤紫纹,多毛等。

  ③下丘脑综合征:

可有食欲亢进,肥胖,性早熟,性功能不全,尿崩症,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异常等。

  ④胰岛素瘤

  ⑤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稀少,闭经,某些由肥胖,多毛。

  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粘液性水肿,皮肤干燥,怕冷,易困等。

  消瘦(BMI<18.5)常用于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基本代谢率增高。

  ②糖尿病:

典型1型糖尿病体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③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

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消瘦,乏力,皮肤色素沉着。

  ④神经性厌食:

多见于青年女性。

  4.多毛与毛发脱落

  女性多毛症常用于: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肿瘤,皮质醇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

  毛发脱落常用于: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5.色素沉着

  常用于:

ACTH增多性疾病(如Addison病,Cushing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色病。

  6.溢乳

  常用于垂体泌乳素瘤。

  

(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重要用于内分泌疾病功能诊断与定位诊断。

  1.血液、尿液生化测定:

如血清中某些电解质,如钾,钠,钙,磷等与某些激素之间有互相调节作用。

  2.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同步测定腺垂体激素及其靶腺激素。

  3.激素分泌动态实验:

某一内分泌功能异常时,可用兴奋实验,或抑制实验来明确诊断。

  4.X线检查,CT,MRI。

  5.核素检查,如甲状腺摄131I率。

  6.B超检查。

  7.静脉插管分段采血测定激素水平:

特别合用于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诊断,激素水平最高部位普通即是病变部位。

  8.选取性动脉造影

  (三)病因检查

  1.化学检查:

少数疾病可用此法明确病因。

  2.免疫学检查

  3.病理检查

  4.染色体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四)治疗

  1.病因治疗

  2.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治疗

  ①激素代替治疗:

应注意某些激素需要量随体内外环境变化而波动。

代替性治疗应尽量模仿生理节律给药。

  ②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可以刺激激素分泌或增强激素作用。

  ③器官、组织或细胞移植

  3.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治疗

  ①手术治疗:

激素分泌性肿瘤和增生性病变可用手术治疗。

  ②药物治疗:

药物抑制或阻滞激素合成或分泌。

  ④核素治疗

  ④放射治疗:

重要用于内分泌腺肿瘤治疗。

  ⑤介入治疗

第二单元 脑垂体功能减退

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枢纽。

  

  

  下丘脑神经垂体神经元分泌重要激素:

  抗利尿激素(ADH,也叫血管加压素):

作用于肾集合管和远曲小管,增进水分重吸取,使尿液浓缩,维持血容量,血液渗入压和血压。

  催产素(OTX):

作用于子宫和乳腺。

  下丘脑促垂体神经元分泌重要激素

  垂体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黄体生成素LH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

  卵泡刺激素FSH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

  生长激素GH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IH(SS)

  

  泌乳素释放抑制激素PIH

  泌乳素PRL

  泌乳素释放因子PRF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由不同病因引起腺垂体所有或大部受损,导致一种或各种垂体激素分泌局限性所致临床综合征。

  一、病因

  1.垂体、下丘脑附近肿瘤:

垂体瘤为引起本症最常用因素。

  2.病理产科导致腺垂体坏死及萎缩:

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门脉系统缺血导致垂体坏死(SheehanSydrome)。

  3.手术、创伤或放射性损伤

  4.感染、炎症

  5.先天性垂体功能减退

  6.其她:

空泡蝶鞍,垂体梗死等。

  二、临床体现

  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受累最早。

TSH次之。

ACTH缺少较少见。

  1.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分泌局限性症状:

产后无乳,乳腺萎缩,长期必经与不孕。

毛发脱落。

男性胡须减少,性功能减退。

女性生殖器萎缩。

  2.TSH分泌局限性症状:

畏寒,皮肤干燥、粗糙,少汗。

重者有纳差,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

  3.ACTH分泌局限性症状:

乏力,厌食,体重减轻,血压低。

  4.GH局限性症状:

成人普通无特殊症状,小朋友可引起生长障碍。

  5.肿瘤压迫症状:

头痛,偏盲,失明

  并发症:

  垂体危象:

各种应激,如感染、腹泻、呕吐、手术、麻醉等可诱发。

体现为高热(>40℃),低温(<30℃),低血糖,循环衰竭,水中毒等。

  三、诊断

  测定靶腺激素水平减低(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相应促激素(FSH,LH,TSH,ACTH)亦减少,下丘脑促激素释放激素(如LHRH,TRH,CRH,GHRH)兴奋实验无反映,考虑病变在垂体。

  其她:

如MRI,CT,B超,视野检查。

  四、治疗

  1.激素代替治疗

  ①补充糖皮质激素:

最为重要,应先于甲状腺激素补充,以免诱发甲状腺危象。

首选氢化可松。

  ②补充甲状腺激素:

小剂量开始。

  ③补充性激素:

育龄期女性,可用人工周期,维持第二性征和性功能。

男性患者可用丙酸睾酮。

  2.病因治疗:

如垂体瘤手术治疗或放疗。

  3.垂体危象解决:

治疗办法重要纠正低血糖、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去除和治疗诱因(如感染)。

低温性昏迷者注意保温、升温、甲状腺素补充等。

第三单元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解剖与生理

  

(一)甲状腺解剖

  

  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由左右两侧叶及狭部构成。

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内层被膜又称为甲状腺固有被膜;外层被膜又称为假被膜(外科被膜)。

供应甲状腺动脉重要有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腺三条重要静脉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和甲状腺下静脉。

  

  

  甲状腺与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关系密切。

喉返神经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分支间穿过,支配声带运动。

喉上神经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同行,支配环甲肌,使声带紧张。

  

(二)甲状腺生理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功能。

甲状腺素是含碘酪氨酸有机结合碘,分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两种。

90%为T4,10%为T3。

T3活性较强且迅速。

  甲状腺素重要作用:

①增长全身组织细胞氧消耗及热量产生;②增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③增进人体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参加血钙浓度调节。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三)甲状旁腺解剖与生理

  

  甲状旁腺紧密附于甲状腺左右二叶背面,数目不定,普通为4枚。

(变异较大,2-8枚不等)血液供应80%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PTH),重要作用是调节体内钙代谢,维持体内钙、磷平衡。

PTH有增进破骨细胞作用,使骨钙溶解释放入血,使血钙增长;抑制肾小管重吸取磷,使尿磷增长,血磷减少。

高血钙抑制PTH分泌,低血钙增进PTH分泌。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各种因素引起甲状腺功能增高,合成及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浮现高代谢症候群,常伴有甲状腺肿大。

  亚临床甲亢:

无临床症状、体征,血T3、T4正常,仅TSH减少。

  甲状腺毒症:

循环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临床综合征。

  

(一)甲状腺毒症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甲状腺性: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腺瘤、碘甲亢、甲状腺癌(滤泡性腺癌)、新生儿甲亢、TSH受体基因突变所致甲亢等。

  

(2)垂体性:

TSH瘤或增生致甲亢

  (3)妊娠有关:

滋养性肿瘤产生TSH或TSH样物质致甲亢,妊娠HCG有关性甲亢

  (4)伴癌综合征

  2.无甲状腺功能亢进

  

(1)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2)药源性甲状腺毒症。

  (3)异源性甲状腺组织:

卵巢甲状腺肿。

  

(二)Graves病

  普通以为Graves病(GD)是在遗传基本上,因感染、应激、甲状腺组织创伤等因素而诱发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各年龄组均可患病,20-40岁为发病高峰,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1.临床体现

  

(1)甲状腺毒症临床体现

  ①高代谢症状:

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低热,体重减轻。

  ②神经精神系统:

易激动,焦急,失眠。

伸舌及双手平举可有细震颤。

腱反射活跃。

可有淡漠、抑郁者。

  ③心血管系统:

心悸、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房性早搏、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抖,重者体现为甲亢性心脏病。

  ④消化系统:

多体现为多食易饥,大便频数。

  ⑤肌肉-骨骼系统:

肌无力,肌萎缩,周期性麻痹,骨质疏松。

  ⑥生殖系统:

女性月经稀发,量少甚至闭经;男性阳痿,乳腺发育。

  ⑦造血系统:

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数可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可有低色素性贫血。

  

(2)Graves病临床体现

  ①甲状腺肿大:

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可闻及杂音,触及震颤。

  

  ②眼病

  ·非浸润性突眼(良性突眼):

突眼度≤18mm。

可完全恢复。

重要眼征:

  Stellwag征:

瞬目减少;

  

  Graefe征:

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相应下垂;

  

  Mobius征:

集合运动削弱。

  

  Joffroy征:

上视时无额纹浮现。

  

  ·浸润性突眼(恶性突眼):

自觉症状明显,如畏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痛,异物感等。

视野缩小,斜视,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

突眼度>18mm。

结膜、角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疡,重者全眼炎甚至失明。

  

  ③浸润性皮肤病、肢端病

  局限性粘液性水肿,多见于胫前。

非可凹性水肿,局部皮肤变硬,增厚,皮损初发红,后逐渐转暗。

  指端粗厚症,增生性骨膜下骨炎,类杵状指(趾)。

  (3)其她

  ①甲亢性心脏病:

多见于老年及病史较久未能良好控制者。

体现为明显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可恢复正常。

  ②淡漠型甲亢:

老年多见,隐匿起病。

高代谢、眼病及甲状腺肿大均不明显,体现为反映迟钝,嗜睡,心动过缓,厌食,腹泻,恶病质。

易发生甲状腺毒症危象。

  ③甲状腺毒症周期性麻痹:

亚洲青年男性多见,对称性肢体软瘫,低钾血症,重则呼吸肌麻痹甚至窒息。

  ④甲状腺毒症危象

  ·诱因:

感染、合并严重全身疾病,精神重创,手术准备不充分,中断治疗,妊娠,产科意外等。

  ·体现:

①T≥39℃,大量出汗;②HR≥140bpm,可伴房颤或房扑;③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脱水、休克;④焦急、烦躁,甚至谵妄、昏迷;⑤心力衰竭,肺水肿,严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①TT3、TT4:

受TBG(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影响。

甲亢初期,TT3早于、重于TT4升高,对初期甲亢,甲亢复发及疗效评判更敏感。

T3型或T4型甲亢时两者可完全不平行或呈单一性升高。

  ②FT3、FT4:

不受TBG影响,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

  ③rT3:

甲亢初期升高,恢复较晚,复发时一方面升高。

甲减时减少。

危重病症及重症营养不良时,T3减少,rT3升高,称低T3综合征。

  ④TSH:

原发性甲亢时,TSH减少往往先于T3升高,为更敏感诊断指标。

对亚临床甲亢具备重要诊断意义。

  ⑤甲状腺摄131I率:

甲亢,摄碘率增高伴高峰前移;碘甲亢、甲状腺炎、药物性甲状腺毒症摄碘率减少。

  ⑥T3抑制实验:

单纯性甲状腺肿摄碘率高,但服T3后明显抑制;甲亢服T3后不受抑制(不能达到对照值50%如下)。

  ⑦TRH兴奋实验:

原发性及垂体性甲亢TRH给药后TSH无增高反映。

安全性高,可用于老人及心脏病人。

  ⑧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

与本病关于最重要抗体是TRAb(TSH受体抗体),分TSAb(TSH受体刺激抗体)和TBAb(TSH受体阻断抗体)。

TSAb为疗效评价,停药时机拟定及预测复发最重要指征。

TPOAb(甲状腺髓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GD可为弱阳性,强阳性提示也许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并存。

  

(2)影像学检查

  核素、B-US可观测甲状腺大小、形态及结节状况。

眶CT及MRI可理解眼外肌及球后病变状况。

  三、诊断

  

(一)功能诊断:

典型者据临床体现即可诊断,不典型者结合血TT3、TT4和/或FT3、FT4升高,TSH减少,可诊断。

TSH减少,FT3、FT4正常,符合亚临床甲亢。

  

(二)病因诊断:

甲亢合并弥漫性甲状腺肿、浸润性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或甲状腺四肢病之一者和(或)TSAb阳性,可诊断Graves病。

  四、治疗

  

(一)普通治疗

  补充分够热量及营养,充分休息,恰当使用镇定催眠剂。

  

(二)药物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

  效果必定,不产生永久性甲减,为初始治疗之首选,但复发率高,疗程长。

  硫脲类:

甲基硫氧嘧啶(MTU),丙基硫氧嘧啶(PTU);

  咪唑类:

甲硫咪唑(她巴唑,MMI),卡比马唑(甲亢平,CMZ)

  ①机制: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碘活化,酪氨酸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缩合。

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生成,使甲状腺中淋巴细胞减少,TSAb减少。

PTU抑制T4转化成T3。

  ②适应症:

年龄较小,甲状腺较小,病情较轻者;孕妇、年老体弱、严重疾病不适当手术者;术前准备,术后复发及放射性碘治疗先后辅助治疗。

  ③剂量与疗程

  长疗程:

≥1.5年。

  分期:

  初始期:

甲硫咪唑30-40mg/d,PTU300-450mg/d。

  减量期:

甲状腺激素水平降至正常后减量,每2-4周减PTU50-100mg,MMI5-10mg。

  维持期:

症状完全消失时,PTU50-100mg/d,MMI5-10mg/d。

  治疗中浮现突眼或甲状腺肿加重,加重甲状腺片40-60mg/d.

  ④副作用及解决

  药疹:

轻者不断药,对症治疗;重者及时停药。

  粒细胞减少:

WBC<3×109/L,粒细胞<1.5×109/L时,停药,可试用升白细胞药物,必要时用强松30mg/d口服。

  肝功能异常:

保肝治疗,肝酶持续升高时停药。

  ⑤停药与复发

  复发:

完全缓和,停药半年以上又有重复者。

重要发生于停药后第1年,3年后来则明显减少。

  停药指征:

临床指征完全缓和,甲状腺功能持续稳定,所需抗甲状腺药物剂量很小。

  判断复发也许:

TRAb,T3抑制实验,TRH兴奋实验。

  2)其她药物

  ①复方碘溶液:

仅用于术前准备及甲亢危象。

  ②β受体阻滞剂:

用于抗甲状腺辅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先后,术前准备,甲状腺毒症危象等。

非选取性β受体激动剂(如普萘洛尔)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

  (三)浸润性突眼防治

  1.局部治疗和眼睛护理

  2.初期免疫抑制剂

  3.球后放疗

  4.控制甲亢

  5.病情稳定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放射性131I治疗

  1.适应症:

25岁以上,不能或不肯长期药物及手术治疗,治疗后复发,单结节或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等。

  2.禁忌症:

妊娠、哺乳;25岁如下;严重肝肾功能不良,活动性肺结核;WBC<3×109/L;重症浸润性突眼;甲亢危象;甲状腺不能摄碘者。

  (五)手术治疗:

见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

  (六)甲亢危象治疗

  积极治疗甲亢,避免及防止应激状况发生。

  1.抑制TH合成:

首选PTU,首剂600mg,后来200mgtid。

  2.抑制TH释放:

复方碘溶液,首剂30-60滴,后来5-10滴Tid,使用3-7天。

  3.糖皮质激素:

提高应激能力。

氢化可松100mgTid或Qid。

  4.阻断儿茶酚胺作用:

如无禁忌,心得安30-50mgTid。

  5.对症支持:

吸氧、监测、物理降温;提供足够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予镇定,人工冬眠等。

  6清除循环甲状腺激素:

如上述治疗无效,可紧急透析或血浆置换。

第四单元 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

一、外科分类

  1.原发性甲亢(Graves病):

最常用,指在甲状腺肿大同步,浮现功能亢进症状。

  2.继发性甲亢:

较少见,重要继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腺体呈结节状肿大,两侧多不对称,无眼球突出,容易发生心肌损害。

  3.高功能腺瘤:

少见。

腺体内具有单个自主性高功能结节,无眼球突出。

  二、外科治疗

  是甲亢惯用治疗办法之一,普通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留背侧6克左右腺组织。

高功能腺瘤行患侧腺体次全切除术。

  1)手术指征:

①中度以上原发性甲亢;②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③腺体较大,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④内科治疗无效。

  2)禁忌症:

①青少年;②症状较轻;③老年人或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3)术前准备

  1.普通准备:

恰当镇定,控制心率。

  2.术前检查:

全面体格检查及必要化验检查;颈部摄片;详细心脏检查;喉镜检查;测定基本代谢率,选取手术时机;甲状旁腺功能。

  3.药物准备

  硫脲类或咪唑类药物:

可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不利于手术。

  碘剂:

抑制甲状腺素释放,不抑制合成,减少甲状腺血流量,使腺体缩小变硬。

  普萘洛尔:

控制甲亢症状,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不引起腺体充血。

  

  药物准备目的:

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长;脉率<90bpm;基本代谢率<+20%。

  4)手术及术后注意事项

  1.麻醉:

颈丛神经阻滞:

效果良好,可理解病人发音状况,费用低。

气管内麻醉:

保证呼吸道畅通,病人痛苦小。

  2.手术:

轻柔操作,认真止血,注意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①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避免损伤喉上神经;结扎甲状腺下动静脉,应尽量离开腺体背面,接近主干结扎,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②切除腺体数量:

普通需切除腺体80-90%,同步切除峡部,每侧保存腺体约3-4g。

必要保持两叶腺体背面某些。

  ③严格止血,常规放置引流。

  3.术后观测:

T、P、R、BP,防止甲状腺危象。

注意引流状况。

继续应用碘剂1-2周。

  5)术后重要并发症及解决

  1.术后呼吸困难及窒息

  常用因素:

出血;喉头水肿;气管塌陷。

  临床体现:

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窒息。

  防治:

术后床旁常规放置气管切开包。

一旦发生,及时床旁敞开伤口,或气管切开。

  2.喉返神经损伤

  一侧损伤:

声音嘶哑。

  双侧损伤:

失音,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挫伤、牵拉、血肿压迫多为暂时性损伤,切断、缝扎引起者为永久性损伤。

  3.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

音调减少。

  内支:

饮水呛咳。

  4.手足搐搦

  因素:

误伤甲状旁腺或其血供受累。

  临床体现:

面部针刺感,面肌、手足疼痛伴持续性痉挛,血钙减少。

  治疗:

限制磷摄入,静脉或口服补钙,维生素D3,双氢速甾醇,同种异体带血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移植。

  5.甲状腺危象

  因素:

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未能较好控制,手术应激

  临床体现:

高热(>39℃),脉快(>120bpm),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可迅速发展至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解决:

见Graves病节。

第五单元 甲状腺癌

(一)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

  1.乳头状腺癌:

约占成人甲状腺癌60%和小朋友甲状腺癌所有。

30~40岁女性多见。

生长缓慢,属低度恶性。

可单发,亦可多中心性,某些累及双侧甲状腺。

淋巴转移为主,发生早,预后较好。

  2.滤泡状腺癌:

约占20%,中度恶性。

多见于50岁左右中年人,生长较快,1/3可经血行转移至肺、肝、骨及中枢神经系统预后较乳头状腺癌为差。

  3.未分化癌:

高度恶性,多见于老年人,进展迅速,约50%病例初期即有颈淋巴结转移,除侵犯喉返神经、气管、食管外,常血行转移至肺、骨等处,预后差。

  4.髓样癌:

癌细胞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

癌细胞排列呈巢状,无乳头及滤泡构造,呈未分化状态。

恶性限度中档,兼有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预后较差。

  

  

(二)临床体现

  1.甲状腺肿块:

质硬,固定,表面不平,腺体在吞咽时移动性小。

  2.周边组织浸润和压迫症状:

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Horner征,耳、颈、肩疼痛。

  3.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体现

  

  (三)诊断

  结合临床体现,B超提示实性低回声结节,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提示“冷或凉”结节,X线检查可见沙粒样钙化,CT、MRI可更清晰显示病变范畴及淋巴结转移灶。

必要时行病理检查以确诊。

  

  (四)治疗

  1.乳头状腺癌:

①无淋巴结转移:

一侧腺叶连同峡部全切,或加做对侧大部切除或全甲状腺切除,不需行颈淋巴结清扫。

术后加服甲状腺素。

②已有颈淋巴结转移:

同步行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2.滤泡状腺癌:

初期手术原则同乳头状腺癌。

如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多数已有远处转移,故不需行颈淋巴结清扫。

已有血行转移者,甲状腺全切后试用放射碘治疗。

对放射性碘摄取很少腺癌,初期可予适量甲状腺素。

  3.未分化癌:

普通不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性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