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316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docx

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西南政法大学第二学期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属于我国民法渊源的是(C)

  A.宪法B.地方性法规

  C.法院判例D.国家政策

  2.在民法解释时,应当首先考虑运用的方法是(A)。

  A.文义解释B.论理解释

  C.社会学解释D.比较法解释

  3.抗辩权的作用在于(B)。

  A.支配特定物B.对抗请求权

  C.对抗支配权D.即是请求权

  4.下列属于法定孳息的是(B)。

  A.奶牛产的牛奶B.存款所得的利息

  C.羊身上取得的羊毛D.宰猪而获得的猪肉

  5.下列不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的是(A)。

  A.甲误将乙当作丙而与乙订立合同B.甲擅自以乙的名义与丙签订合同

  C.甲将乙托付保管的自行车私自买给丙D.12岁的甲把父亲送给自己的手机赠与给同学乙

  6.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C)。

  A.甲打伤乙的行为B.甲约乙去看画展

  C.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服装的合同D.甲、乙共同盗窃

  7.下列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D)。

  A.领导和下属的关系B.个体工商户和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

  C.庄某和李某之间的朋友关系D.甲、乙之间的买卖关系

  8.所有权属于(A)。

  A.绝对权B.相对权

  C.请求权D.形成权

  9.(A)主要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A.物B.行为

  C.智力成果D.权利

  10.(B)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A.民事法律规范B.民事法律事实

  C.民事法律关系D.民事权利

  11.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不成就时,该民事法律行为(D)。

  A.开始生效B.开始无效

  C.失去效力D.继续有效

  12.买方的经办人和出卖人互相串通,抬高价金,由后者会给前者一定的回扣,这一行为的性质属于(C)。

  A.欺诈B.显失公平

  C.恶意通谋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13.根据物的分类,下列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C)。

  A.电视与沙发B.房屋与窗子

  C.电视机与遥控器D.某甲的拖拉机与邻居的拖犁

  14.法人的住所是法人的(A)。

  A.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B.营业场所

  C.生产场地D.分支机构所在地

  1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属于实践行为的是()。

  A.保管合同B.赠与合同

  C.买卖合同D.遗嘱

  16.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B)。

  A.怀孕B.出生

  C.年满10周岁D.年满18周岁

  17.有权做出宣告失踪的机关是(B)。

  A.公安局B.法院

  C.检察院D.人事部门

  18.(B)原则常被奉为民法之“帝王条款”。

  A.平等B.诚实信用

  C.公平D.公序良俗

  19.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不包括(D)。

  A.即时性B.必要性

  C.针对性D.自利性

  20.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

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

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B)。

  A.自行恢复B.不能自行恢复

  C.经乙同意后恢复D.经甲同意后恢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ABCD)。

  A.自然人B.法人

  C.国家D.其他组织

  2.关于民事权利的本质,主要有(ABCD)。

  A.自由说B.利益说

  C.资格说D.法力说

  3.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房协议,约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将房租与乙居住。

这一民事行为(AC)。

  A.已成立,但未生效B.已成立并已生效

  C.是附期限的民事行为D.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4.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则民事责任应如何承担?

(ABD)

  A.如果危险由人为原因引起,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B.如果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紧急避险人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

  C.如果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D.因紧急避险人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5.电脑商明知电脑质量有问题,但在销售时故意不加说明,还刻意的渲染其电脑绝无任何质量上的瑕疵,消费者甲购买了该质量有瑕疵的电脑。

该买卖电脑的行为属于(BC)。

  A.无效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C.欺诈的民事行为D.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6.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为(ABCD)。

  A.绝对无效B.确定无效

  C.当然无效D.自始无效

  7.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BCD)。

  A.效力上具有贯彻始终性和强制性B.内容上具有根本性

  C.形式上具有非规范性和不确定性D.功能上具有补救性

  8.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有(ABCD)。

  A.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而民事权利未必平等

  B.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并不包括民事义务

  C.民事权利能力终生享有,民事权利通常并不终生享有

  D.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得移转或抛弃,自然人的民事权利除了人身权外一般是可以转让或抛弃的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D)。

  A.在我国,凡是年满18岁的自然人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幼儿园4岁的小朋友甲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是无效的

  C.指定监护只能在近亲属中进行

  D.自然人只有一个居所,但可以有多个住所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CD)。

  A.我国只有实质民法,而无形式民法

  B.私权神圣中的私权仅指私有财产权

  C.法定代表人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

  D.无效法律行为的无效是指不产生任何民事法律效果

  11.对附条件和附期限法律行为不正确的描述有(CD)。

  A.附始期的法律行为和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都是已经成立的法律行为,期限届至或者条件成就,该法律行为就生效

  B.附终期的法律行为和附解除条件的法律行为都是已经生效的法律行为,期限届满或者条件成就,该法律行为就失效

  C.下次下雪时就请吃火锅,这是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D.明天下雨就把借你的伞还给你,这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2.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为(ABC)。

  A.当事人B.意思表示

  C.标的D.物

  13.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ABCD)。

  A.口头形式B.书面形式

  C.推定形式D.沉默形式

  14.民法上的欺诈之构成条件包括(ABD)。

  A.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B.受欺诈人在受欺诈时有错误认识

  C.欺诈人有欺诈的过失D.受欺诈人基于受欺诈做出意思表示

  15.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ABC)。

  A.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B.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C.依法成立、并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D.有主管机关

  16.下列各种概念中可以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是(ABCD)。

  A.社团法人B.营利法人

  C.企业法人D.私法人

  17.某精神病院的住院精神病人甲从精神病院出走后,在超市闹事,造成超市经济损失1500元。

对此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CD)。

  A.甲B.超市

  C.甲的家属D.精神病医院

  18.王某一直居住于重庆某县,2000年2月10日王某出外做事时失踪。

王某妻子早年已去世,仅有女儿王雪和弟弟王成两个亲人,并留有房产一幢。

由于王某2年未归,王雪遂向法院提出宣告失踪,而王成则同时提出死亡宣告申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王雪申请宣告失踪至少要到2002年2月10日

  B.王成申请宣告死亡至少要到2004年2月10日

  C.法院应当宣告失踪,而不是宣告死亡

  D.法院应当宣告死亡,而不是宣告失踪

  19.刘亦菲,17周岁,重庆市某政法大学的学生,智力超常且生活自理能力很强。

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刘亦菲是(C)。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0.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事件,包括(ACD)。

  A.梅艳芳因病死亡B.张三和李四结婚

  C.人的出生D.台风

  三、判断改错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先依据中国大陆法律规定及民法基本原理进行判断,说明所给命题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然后将错误者修改为正确的命题。

  1.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这说明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可能是不平等的。

  2.人在熟睡时,因肢体移动将他人“打伤”,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3.重庆市渝北区法院依法宣告刘德华死亡,但事实上刘德华还生存于广东某地,则刘德华在广东的所有行为均为无效。

  4.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既可是自然人,也可是法人;既可是一人,也可是多人。

  5.无效民事行为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条件。

  2.概念比较:

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

  3.简述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内涵。

  4.简述无效合同行为的种类。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案情,结合中国大陆法律规定及民法基本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甲将自家珍藏的一副齐白石先生的虾戏图卖给收藏家乙,乙拿回家后经鉴定该画是后人的仿真作品,遂要求甲退画还款,后查明甲也确实不知该画为仿真品。

  1.甲乙之间的买卖行为属于(A)。

  A.基于重大误解而实施的行为B.基于欺诈而实施的行为

  C.基于胁迫而实施的行为D.基于恶意串通而实施的行为

  2.甲乙之间的买卖行为属于(ABC)。

  A.双方行为B.诺成行为

  C.有偿行为D.实践行为

  3.甲乙之间的买卖行为属于(ACD)。

  A.可撤销行为B.绝对无效行为

  C.效力待定行为D.相对无效行为

  4.(A)享有撤销权。

  A.甲B.乙

  C.甲和乙D.甲或乙

  5.撤销权的存续期间为(A)。

  A.1年B.2年

  C.6个月D.20年

  6.关于撤销权行使之表述正确的有?

(C)

  A.权利人只能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B.权利人只需向相对人提出即可

  C.既可撤销,又可变更D.只能撤销,不能变更

  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2A3B4B5A6C7D

  8A9C10B11D12C13C14A

  15A16B17B18B19D2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BCD2.ABCD3.AC4.ABD5.BC6.ABCD

  7.ABCD8.ABCD9.ABD10.ABCD11.CD12.ABC

  13.ABCD14.ABD15.ABC16.ABCD17.CD18.ABC

  19.C20.ACD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错误。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平等的。

  2.错误。

  人在熟睡时,因肢体移动将他人“打伤”,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3.错误。

  重庆市渝北区法院依法宣告刘德华死亡,但事实上刘德华还生存于广东某地,则刘德华在广东的所有行为并不因为法院的死亡宣告而无效。

  4.错误。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法人;只能是一人,不能是多人。

  5.错误。

  无效民事行为并非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仅仅是不按照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条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1分)

  

(2)意思表示真实(1分)

  (3)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原则(1分)

  (4)标的确定、可能(1分)

  《民法通则》第55条仅规定了前3项,但根据当然解释方法,还应该有第4项。

(1分)

  2.概念比较:

民事权利与民事权利能力

  

(1)概念(2分)

  

(2)区别:

A.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而民事权利未必平等;B.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并不包括民事义务;C.民事权利能力终生享有,民事权利通常并不终生享有;D.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人身不可分离,不得移转或抛弃,自然人的民事权利除了人身权外一般是可以转让或抛弃的。

(4分)

  (3)联系: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的前提;享有和行使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体现。

(1分)

  3.简述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与内容。

  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得依其自我意愿处分有关私法之事务,并变动私法上权利义务关系之原则。

(2分)

  其内容主要包括:

(1)所有权自由

(2)合同自由(3)婚姻自由(4)遗嘱自由(5)设立团体自由

  4.简述无效合同行为的种类。

  

(1)法律适用原则:

《合同法》优先适用;无规定的,适用《民法通则》之规定。

(1分)

  

(2)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5分)

  (3)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一般无效。

(1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2  3   4  5 6  AABC ADC A  A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