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290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地理知识总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周长40000千米。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东经180与西经180合二为一,就叫180度经线。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切记:

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

自西向东,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2)周期:

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

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

自西向东

(2)周期:

一年。

(3)产生的现象:

四季的季节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

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

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

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六、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

比例尺,方向,图例。

2.1:

1000000的意思是: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

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等高线重合是悬崖。

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海陆分布大势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只占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地球上,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

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水半球中海洋分布最集中,面积占90%,陆半球中陆地分布最集中,面积占48%;无论我们怎样划,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几个概念:

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洋。

2、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

半岛;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跨

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它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热带范围最大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回归线和赤道共同穿过的大洲是非洲和大洋洲;赤道穿过

的大洲有非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

属于东半球的大洲有:

非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属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北美洲、南美洲。

属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

属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亚洲、欧洲、北美洲。

赤道横穿非洲的中部。

  

3、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4、世界重要的海峡有:

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

5、东方日出之地——亚洲;西方日落之地——欧洲;阳光灼热的大陆——非洲  

三、海陆变迁

1、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2、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的依据是

(1)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以及相邻大陆的边缘轮廓大致吻合。

(2)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古老地层有相似性和连续性

(3)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的亲缘关系

(4)海陆的分布状况至今还在发生着及其缓慢的变化。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

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全部位于海洋中。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

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4、有人预言,红海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因为位于非洲板块河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因为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对挤压,地面隆起形成。

  

5、一般来说,板块张裂处形成海洋或裂谷,(如大西洋和东非大裂谷);板块挤压形成山脉或岛弧链(如喜马拉雅山和太平洋西岸的岛弧链)  东非大裂谷是海洋的胚胎期,红海是海洋的婴儿期。

大西洋是海洋的少年期,太平洋是海洋的成年期。

喜马拉雅山是海洋的坟墓。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气候

概念: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1  短时间  2、时刻变化    1、长时间2、变化不大

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

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二、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2、天气符号图: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3、天气预报图: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知道:

(1)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3)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等:

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三、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日较差:

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2)年变化:

一年中,世界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季节相反。

      气温年较差: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在气温上相比,陆地夏季更热,冬季更冷。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1)等温线:

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A.纬度因素: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

    B.海陆因素:

同纬度气温随着海陆的不同而不同。

        夏季:

陆热海冷;冬季:

海暖陆凉。

    C.地形因素:

同纬度的气温随着海拔的不同而不同。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四、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①空气中有凝结核;②有源源不断的水汽;③空气做上升运动。

2、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的概念

(2)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

(三多三少)

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

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

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

夏季多雨区:

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

冬季多雨区:

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

常年湿润区:

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五、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降水

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少(限于大陆东岸地区)

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夏季沿海地区气温低,内陆地区高;冬季沿海地区气温高,内陆低;沿海气温年较差小,内陆地区大,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越来越少(温带地区最明显)

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多沙漠,大陆东岸降水多,沿海迎风雨丰沛,雨少内陆背风坡。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②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③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④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2)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3)寒带气候    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

(4)高山气候    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

 

(5)气候影响饮食,穿衣,农林牧业,气候异常引起自然灾害。

(6)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二是砍伐森林。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第四章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人口

(1)世界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①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说明人口数据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也就是说是一个变化的数据。

所以要说清楚人口数据是哪一年的数据,通常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为准。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

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密度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3)分布

稠密区:

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

世界上有四个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说明:

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等有关系——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稀疏区:

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寒、热、高、干地区)

世界人口有两大趋势,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

(4)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②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等。

③乡村人口过量的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

④措施:

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不同的人种

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黑种人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说明:

(分布特点:

三种人种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其次还有各人种混居区。

三、语言和宗教

(1)主要语言的分布(见教材P75)。

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使用西班牙语,

巴西使用葡萄牙语,法国和中部非洲使用法语,西亚和北非使用阿拉伯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使用俄语

(2)三大宗教的分布

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创始人:

耶稣牧师、修女《圣经》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

莫罕默德教徒称为穆斯林,在我国也叫做回教或清真教《古兰经》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创始人:

释迦牟尼僧侣、和尚《佛经》《金刚经》

三大宗教代表性建筑分布

基督教教堂欧洲、亚洲、大洋州

伊斯兰教清真寺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佛寺佛塔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四、聚落

1、聚落与环境

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地叫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

非洲的村落原始古朴,亚洲的村落房屋密集,欧美的村落稀疏开阔,机械化水平高。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2)世界聚落的分布:

沿海平原聚落密集;内陆地区聚落稀少。

(3)居民建筑的差异:

主要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聚落景观存在巨大差异。

如:

多雨的热带多吊角楼;少雨的沙漠地区则多厚墙石屋。

如:

东南亚气候湿热,为干栏式建筑,下住牲畜上住人;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

浪漫水城威尼斯河多桥也多,古朴自然丽江古城,水乡容,山城貌。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数量:

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面积大小:

记住面积居世界前6位的国家: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

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加拿大997万,中国960万,美国937万,巴西854万,澳大利亚769万。

3、人口多少: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

其中中国和印度人口超过10亿。

人口前六位的大国依次是: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

4、国界划分:

地跨亚欧两洲的有:

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

地跨亚非两洲的是埃及。

加拿大与美国东部以湖为界,法国与西班牙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

埃及与邻国以经纬线为界。

5、政治制度:

两大阵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6、经济发展水平: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上有发达国家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包括美、加、英、法、德、意、澳、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的80%,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球的22%。

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的20%,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球的80%。

因此全球贫富差距很大。

在国际贸易方面,这两类国家是不对等的,发达国家以计算机、汽车、轮船、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赚钱多;发展中国家以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料和初级加工品为主,科技含量低,价格低廉,赚钱少。

发达国家的农业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单产高成本低。

而发展中国家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

单产低成本高。

中国的航天工业,核工业,印度的软件业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

二、领土与国界

1、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的总称。

2、国界:

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限。

它用来划分国家间各自行使主权的范围。

(如:

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国际合作

(1)发达国家大多位于北半球,用“北”代指;而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大多为发展中国家,用“南”代指。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叫南南合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也是不平等的。

(2)联合国——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UN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3)其他国际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欧盟、东盟、北约、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河流

1.地理位置:

①亚洲的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

亚洲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

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大小: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地理分区:

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

地区    国家

东亚    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等

南亚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西亚    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北亚    俄罗斯的一部分

4.地形:

①地形特点:

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死海(一400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亚洲的世界之最:

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

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

死海;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最长的运河:

京杭运河)

5.河流:

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

河流    流向    特征    注入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河    自西向东    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恒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鄂毕河、  上游发源于我国新疆北部称额尔齐斯河

叶尼塞河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    北冰洋

勒拿河 

二、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

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

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推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2.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