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259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某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

1.2项目性质

扩建

1.3项目主管单位

某自治区农业厅

1.4项目承担单位

单位名称:

种子管理总站

单位地址:

钱塘江路451号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1.5建设地点

农场

1.6建设年限

2011年至2012年

1.7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田1500亩,完善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备。

本项目内容包括田间工程、仪器设备购置。

其中田间工程:

平整改良土地1500亩,完善相应砂石路10000米,滴灌1500亩,林带50亩,高压线路2000米,1500亩展示、示范田排灌设施2000米;购置农机具11台(套);种子检验与考种仪器设备12台。

产品方案:

首先进行相关的试验设置,包括基本试验及新品种展示、示范。

基本试验为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纯度试验等。

新品种的展示、示范是通过大面积种植,同时结合良种良法,以更科学、更客观鉴定出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最适宜推广的区域及适宜的栽培技术方法,使新品种的生产水平远远高于当前使用品种,从而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满足市场需求。

1.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30万元,其中:

--田间工程投资299.5元,占总投资的90.75%;

--仪器设备投资17.9万元,占总投资的5.42%;

--项目建设其他费用10万元,占总投资的3.03%;

--不可预见费2.6万元,占总投资的0.78%。

项目总投资33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30万元。

1.9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

基地每年运行费用预计15万元左右,主要用于水电暖、农忙时雇工费用、农机具燃料及维护、交通、科研等方面。

运行费用由##财政给种子部门的种子专项经费中支出,以满足区试站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不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

通过对新审定的各种优良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展示,确定出与品种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与市场发展相结合,将科技、生产和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推进科技入户,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1.10编制依据

1.10.1《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种子工程植保工程2010年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意见的通知》

1.10.2自治区农业厅《关于申报2010年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

1.10.3《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1.10.4《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1.10.5农业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

1.10.6《农业部种子工程“十一五”建设规划》

1.10.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以农业为主,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历届党政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在农村改革的带动下,##的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连续多年夺得农业丰收。

##的棉花、粮食、甜菜、油料等生产是我区的传统优势项目,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给##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由于新品种推广速度慢,优良品种的供应不足带来的巨大压力。

而新品种通过审定后,能够快速的推向市场,为农民所识、所用,进行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是有效的推广途径之一,由于目前##自治区对于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严重滞后,导致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慢。

在原有的农作物区域试验站的基础上,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田的建设,通过对新审定品种进行统一规范的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适应当地的栽培技术措施,通过现场会、媒体、电视等方式进行推广,以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加大新品种的应用面积,以完善我区农作物新品种创新体系,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贡献,以此推动我区良种事业的发展。

因此项目对区域试验站建设进行扩建,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1.1是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品种展示、示范是将新品种快速有效的推向市场的有效途径,通过有重点地组织开展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玉米、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展示、示范,可有力地促进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在适宜区内的推广应用,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看得见、用得上、最直接、效果好的推广工作方法之一。

通过项目建设,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大力推介在展示、示范中表现突出的新品种,可进一步优化品种区域布局,全面提高农作物优质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业生态类型各异,农作物种类繁多,品种适宜性多样,每年引进和育成的品种相当丰富,每年某族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承担了十几种作物,不同熟期20多个类型熟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工作,年平均试验点次40-50个,年平均参试品种数量达360-400个。

每年通过审定的各种农作物新品种数量多达50-70多个,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建设一个固定的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每年安排此项工作要是年年找点、年年换点,技术人员相对不稳定,对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了解不全面,根本就不能够总结出一套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不能够及时、科学的指导农民购种、用种。

造成了农民不了解新品种的动态,无法选择出适宜自已种植的优良品种,不能够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增产增收不显著,从而导致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缓慢。

建立起固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后,通过统一、规范、同一水平下的栽培种植,将新品种的优、缺点展示出来,指导农民科学用种,切实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贡献,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1.2是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农作物品种展示是种子管理部门和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种子管理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确认本地区主导品种,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的基础依据,也是新形势下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新品种展示示范结果,经过专家评议提出品种使用建议,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形成指导性意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3是做好##品种区域化布局的需要

**市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其特点是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多年平均气温11.4℃,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3.1℃,7月份平均气温32.3℃,极端最低气温-16.4℃,极端最高温度34.2℃。

平均降水量为56.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700mm,平均日照总时数2990h,平均日照百分率67%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5千卡/cm2·年,大于10℃的年积温4210℃,平均无霜期204天。

**市地处南北疆交通要道,是南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为南疆商品集散中心,充分发挥**市的区位优势,是巴州乃至全疆最具区位优势和经济潜力的地区之一,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综合优势。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发挥**生态区域代表性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有利于该生态区准确科学的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有利于提高优良品种的推广速度,从而辐射带动该生态区域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积极促进品种优化布局。

2.1.4是增加农民收入,兴边富民的需要

**是南疆少数民族聚集地,现在**农民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农民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有许多地区农民生活状况还相当贫困,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将影响边疆的和谐和稳定。

国家和自治区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工作农牧民增收的重点在南疆。

目前没有建立固定的新品种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缺乏科学规范展示、示范操作,导致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滞后,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项目实施后将建立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标准化展示、示范基地,通过种植比较,筛选出适宜该生态区域的农作物主推品种,加快优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是增加南疆农民收入,兴边富民最有效措施之一。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项目建设得到各部门大力支持

该项目建设得到自治区农业厅大力支持,农业厅牵头组成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本项目各方面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当地环保部门通过对该项目的考察论证,认为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植被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无污染,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同意建设。

2.2.2项目区生态条件优越,具有代表性和辐射带动性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位于**市西35公里的314国道南侧,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其特点是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多年平均气温11.4℃,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3.1℃,7月份平均气温32.3℃,极端最低气温-16.4℃,极端最高温度34.2℃。

平均降水量为56.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700mm,平均日照总时数2990h,平均日照百分率67%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5千卡/cm2·年,大于10℃的年积温4210℃,平均无霜期204天。

自然条件能兼顾南疆主要农业区主要作物及品种的种植和生长要求,具有较大的辐射力和涵盖面。

2.2.3项目建设单位经验丰富

本项目承建单位##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长期从事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指导、种子管理等工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展示示范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核心。

这几年来依据市场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在管理体制,审定办法和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简化试验程序,完善和强化试验管理,设置试验组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规范试验方法上,先后制定了《农作物区域试验管理办法》、《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办法》、《农作物区试质量评定办法》等配套规定。

目前每年开展十几种作物,不同熟期20多个类型熟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年平均试验点次40-50个,年平均参试品种数量达360-400个,2006-2009年时间审定农作物品种280个,为##优良新品种审定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多次荣获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科技奖项:

《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冬小麦高产优质早熟新品种选育、引进及应用》及《豫棉15号引进和推广》项目分获1999、2000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集体二等奖;《棉花优良品种扩繁及推广》项目获2000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棉花优质丰产抗病品种引进筛选及推广》项目获2001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2.4项目协作单位技术力量充足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成立之初,就根据农业部和自治区农业厅的要求,成立了人才技术队伍,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原种场技术力量雄厚、棉花生产经验丰富、配套设备先进、管理模式规范,是##首屈一指的具有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现有人口1278人,职工63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技术人员40人,拥有本科学历的18人,大专学历32人。

技术人员中推广研究员3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2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承担农作物区域试验的能力。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生产管理经验丰富,是##最大的专门从事棉花新品种引进、筛选、实验、生产的专业企业,拥有丰富的棉花原种、良种生产和繁育经验,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熟练掌握了棉花生产、加工技术流程。

自主培育的哈拉苏系列棉花品种4个,其中以新陆中29号、新海22号知名度和认可度最高。

2009年扩繁种植的1.8万亩优质棉花原种田,平均亩产籽棉500公斤,部分条田亩产达550公斤。

每年可加工皮棉6000多吨,加工精选棉种3000多吨。

生产加工的棉花原种已销往内地、南疆各地州市和北疆部分市县,深受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第三章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

3.1发展现状及前景

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要素,是最直接的科技载体,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无论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良种的贡献率都远远高于其他技术措施。

目前在我国,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已达36%,品种的不断创新和推广应用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农作物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能否增产增收。

据统计,##作物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1542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5481.2万亩,增长幅度为256%,各种农作物的单产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

据有关部门测算,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示范和推广,每年至少能为##创造数十亿以上的经济效益。

到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基本上都实现了4-6次的品种更新换代,对##农业生产优良品种覆盖率的提高和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3.2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根据有关部署,今年##将按照“减棉增粮”的方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缩减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并且要实现减少棉花面积不减产量,稳步扩大粮食面积提高总产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提出确定了##粮棉生产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就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大力推广优质新品种,##粮棉生产将面临一次更大规模的更新换代,未来市场对优质新品种的需求空间很大,前景十分广阔。

**市是国家商品棉、商品粮基地,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19.19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9.59万亩,单产公斤/亩;正复播玉米播种面积7.25万亩,棉花播种面积52.52万亩。

但由于品种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增收局限性很大,迫切需要加快试验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增产潜力大的优良新品种。

目前**由于没有固定的农作物区试站,不利于优良品种的准确科学地鉴定,不利于该生态区优良品种的审定推广。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完善品种管理体系,有效降低试验失败率及误差,提高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推广速度,促进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满足市场对优良新品种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4.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承担单位某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是自治区农业厅下设的处级事业单位。

主要职责是: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子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种子发展建设规划,负责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审定,负责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市场管理、种子质量管理工作,负责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管理调剂、以及种质资源管理和种子案件的查处。

种子管理总站拥有固定资产4630万元,拥有一幢建筑面积为4865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及4000平方米的种子贮备库。

拥有成套的种子检验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

总站现有职工65名,大专以上人员占到总人数的90%,其中研究员4名,高级农艺师10名,平均年龄41岁,技术开发人员20名,生产、检验人员15名。

长期从事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指导、种子管理等工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展示示范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核心。

这几年来依据市场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在管理体制,审定办法和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简化试验程序,完善和强化试验管理,设置试验组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规范试验方法上,先后制定了《农作物区域试验管理办法》、《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办法》、《农作物区试质量评定办法》等配套规定。

目前每年开展十几种作物,不同熟期20多个类型熟组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年平均试验点次40-50个,年平均参试品种数量达360-400个,2006-2010年时间审定农作物品种280个,为##优良新品种审定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时在农作物栽培、病虫防治和育种技术指导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组织管理能力,近年来多次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高产、优质、多抗棉花品种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种子包衣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原种生产基地建设”,“棉花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专用中长绒棉试验及示范”等项目的实施和建设。

其中“九五”期间,完成了“种子工程”项目:

国家级原种场建设、国家级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建设及国家区域试验站建设等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多万元。

多年来多次荣获国家级及自治区级科技奖项:

《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项目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冬小麦高产优质早熟新品种选育、引进及应用》及《豫棉15号引进和推广》项目分获1999、2000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集体二等奖;《棉花优良品种扩繁及推广》项目获2000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棉花优质丰产抗病品种引进筛选及推广》项目获2001年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4.2项目协作单位基本情况

协作单位##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是根据农业部农计函【1999】03号文件的批复,于1999年5月在原**市哈拉苏农场的基础上成立的。

原种场隶属自治区农业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注册资金1267万元,资产总额现已达9387万元。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位于巴州**市西30公里处。

总面积3.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5万亩,种植农作物面积1.8万亩,主要为棉花及棉花原种生产;种植林果面积0.7万亩,主要为**香梨和葡萄等。

全场297户,人口1278人,管理干部20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

2009年,全场农业产值6507万元,人均纯收入9800元。

4.2.1现有仪器设备情况

原种场根据原种生产需要,投资11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的棉花加工、种子加工、储存检疫为一体的高标准加工园区,购置了先进加工设备。

每年可加工皮棉6000多吨,加工精选棉种3000多吨。

生产加工的棉花原种已销往内地、南疆各地州市和北疆部分市县,深受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2002年、2003年农业厅把原种场确定为##长绒棉生产基地和##棉花原原种生产基地。

4.2.2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现有人口1278人,职工63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技术人员40人,拥有本科学历的18人,大专学历32人。

技术人员中推广研究员3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2人,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4.2.3相关工作成果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原种场技术力量雄厚、棉花生产经验丰富、配套设备先进、管理模式规范,是##首屈一指的具有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

作为##最大的专门从事棉花新品种引进、筛选、实验、生产的专业企业,拥有丰富的棉花原种、良种生产和繁育经验,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已熟练掌握了棉花生产、加工技术流程。

自主培育的哈拉苏系列棉花品种4个,其中以新陆中29号、新海22号知名度和认可度最高。

2009年扩繁种植的1.8万亩优质棉花原种田,平均亩产籽棉500公斤,部分条田亩产达550公斤。

每年可加工皮棉6000多吨,加工精选棉种3000多吨。

生产加工的棉花原种已销往内地、南疆各地州市和北疆部分市县,深受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目前,原种场已形成“布局合理、基地稳定、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基本框架;构成了“繁育推、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加工和经营格局;成为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立足##、服务邻省具有先进水平的国家级农作物原种场。

从2003年到2009年,连续三届被自治区认定和评审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守信用重合同企业”、“AA企业”等荣誉称号。

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5.1选址原则

5.1.1具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生态条件;

5.1.2综合考虑农业用地、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

5.1.3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设备;

5.1.4符合项目建设技术要求和##农业发展规划;

5.1.5交通方便,减少运输成本。

5.2建设地点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位于**市西35公里的314国道南侧,地理坐标为东经85°46′-85°49′,北纬41°46′-41°50′。

东跨**市上户乡,南距和什里克乡四公里,西与农二师二十九团相邻,北靠天山分支霍拉山山脉,四周均有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交通便利。

5.3建设地点具备的条件

5.3.1气候资源条件

**市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其特点是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

多年平均气温11.4℃,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3.1℃,7月份平均气温32.3℃,极端最低气温-16.4℃,极端最高温度34.2℃。

平均降水量为56.6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700mm,平均日照总时数2990h,平均日照百分率67%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25千卡/cm2·年,大于10℃的年积温4210℃,平均无霜期204天。

5.3.2水资源条件

原种场农业灌溉用水引于孔雀河的分支十八团干渠,孔雀河年径流量为2.46亿立方米,十八干渠设计过水流量为20立方米/秒,年引水量3.8亿立方米,水中有鱼、芦苇、水草等有机物,水质直接受博湖水质影响,PH值为8,矿化度为0.8-1g/l,略低于博湖水质,渠中基本无泥沙。

农场年供水计划为800万立方米。

5.3.3土地资源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拥有拥有2.5万亩开垦耕地,其中1万亩已规划开垦并进行了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

试验土地平坦、水电齐全,交通便利,具备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该场北、中、南共分三个土类。

北部为细质含砾棕漠土,中部为草甸土,南部为草甸盐土和沼泽盐土,表层土壤质地为沙壤及轻壤土,1米土层含盐为1.35-1.65%,盐分类型为SO4-CL-Ca或CL-SO4-Na型;0-30厘米土层速效氮19毫克/公斤,速效磷9毫克/公斤,速效钾152毫克/公斤。

这几年一直十分重视土地改良,使土壤盐分明显下降,有机质及微量元素不断升高,适宜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5.3.4基础设施条件

原种场交通便利,场内道路四通八达,全部完成农网改造,农用电力线路架在试验站地头,用电有保证并十分方便。

建有程控电话系统,并建立移动电话、无线电话传呼、国际互联网业务,计算机与国际英特网络连接,国际、国内经济信息传输快速便捷。

5.4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5.4.1基础条件良好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隶属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现自有开垦耕地2.5万亩。

在“九五”、“十五”期间,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和农田建设已初具规模,技术力量强,具备实施该项目的基础条件。

5.4.2生态条件优越

##国家农作物原种场位于**市西35公里的314国道南侧,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其特点是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能兼顾南疆主要农业区主要作物及品种的种植和生长要求,具有较大的辐射力和涵盖面。

5.4.3领导重视

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自治区农业厅牵头组织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管理保障,确保项目达到预期建设目标。

5.4.4拥有便利的地域交通优势

原种场所在的**市作为南北疆的交通要塞,具有“承北启南”的特殊战略地位和良好的交通优势。

现已形成了城乡道路、过境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成为##境内仅次于首府乌鲁木齐的第二交通枢纽。

5.5拟建项目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项目区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比较优越,棉花病虫害发生程度轻,积温、日照、平均气温、土壤类型等条件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5.6项目地址的区域位置图和现状图

项目地址的区域位置图和现状图附后

综上所述,**市哈拉苏国家原种场基础条件良好,能辐射涵盖周边主要农业区主要作物及品种的种植和生长要求,具有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