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123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速某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3城区现状排水及规划2

1.2.4沿线建筑物和公用管线3

1.2.5项目建设背景3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名称

**县**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道路工程

1.1.2建设地点

**县县城

1.1.3项目业主

****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1.1.4可研编制单位

****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2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过程

1.2.1县域概况

****族**自治县位于**省西南部,隶属于**省**市。

其境东邻**、**两县,南接**县,西靠******族自治县、北抵**市,南北长76.1km,东西宽57.6km,总面积2283.7km2。

**县城距**市公路里程为67km、**市176km、**74km、**111km,县境内南北向有209省道、东西向有309省道在县城交汇呈“十”字形通过。

2010年县域总人口36.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万人,占6.39%。

县域城镇人口8.8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4%。

全县辖5个镇,7个乡,22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999个村民小组。

**县是**省的贫困县之一,现有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

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76元。

国内生产总值中:

第一产业6.83亿元,占45.2%;第二产业2.27亿元,占15.4%;第三产业6.01亿元,占39.76%。

三次产业结构构成由2009年的48:

13:

39调整为45.2:

15.4:

39.76。

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32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18元;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

1.2.2城市道路现状及规划

老城区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现发展局限性很大。

主要受城中村的制约,牛车、马车于城区造成交通混乱、阻塞。

为改善城区交通态况,现于区北部规划一新城区,为使两城区有机、紧密联系,新建一条城市道路势在心行。

根据规划,位于**县城北部的规划新城区,道路路网布局主要采用方格网的路网形式。

按规划的意见划分为三级:

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道路。

整个新城区路网骨架由“五纵四横”组成。

在对外交通方面:

(1)规划建设西环路、南环路重点解决南北向**至**公路(即209省道)的过境交通,现209省道在**城区由新东路过境。

今后随着新东路逐步成为城区的生活性主干道,规划209省道在城区过境道路西移,穿越城区段具体走向为:

教场路—西环路—南环路—新东路。

(2)309省道穿越城区段具体走向为:

西环路—南环路—新东路—三号路。

1.2.3城区现状排水及规划

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区内雨、污水经排水管(沟)收集后排入穿过城区内的自然排水沟,由西面排除规划区。

由于污水未处理,已经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城市发展及规划要求,新城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污水经区内污水干管收集,终汇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雨水经区内雨水干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1.2.4沿线建筑物和公用管线

本次拟建的**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为新建市政道路,沿线上无文物古迹,路线所经过的地段多为山地丘林与耕地,在途经椅子山垭口与格凸大道时涉及部分房屋拆迁,主要为1~3层民宅及商业用房,有一定的拆迁。

1.2.5项目建设背景

**县是**省的贫困县之一,现有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促使区域内交通条件建设和衔接都得到极大的改善,**县交通条件得到质的飞跃。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持续,黔中新兴产业聚集机会显现,黔中经济区确定和贵安一体化的构想,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契机。

**省在2010年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工业强省的政策,《**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中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以27个经济强县和快速通道沿线交通节点为重点,新建30个以上省级产业园区,申建4个国家级园区,建成1个综合保税区、2个出口加工区、2个加工贸易承接基地和2个“无水港”,并根据资源、环境、区位和产业特点,除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努力在全省有条件的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县县有园区、园园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格局。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契机,结合**高速公路实施,**县政府实时调整了规划,修编了《**省****族布衣族自治县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

规划增加了**高速**匝道至新城区的道路,以求改善**县对外连接的交通环境。

在以上建设背景下,2011年8月,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委托,我公司对**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2.1.1项目建设地点

**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起点位于**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高速**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K1+340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K2+770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K2+834.07,全长2834.07m。

2..1.2交通条件

**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位于**县城西部,道路沿线有多条公路过境或横穿,交通条件便利。

2.1.3自然条件

2.1.3.1地形地貌

城区位于**县中部,处于山盆期第一亚期剥夷面上,四周为峰丛谷地,中间为平坦的山间小盆地,地势较平缓,高程1150-1175m,四面环山,植被覆盖较好,高程1300-1450m,相对高差100-150m,地势三面高西面略低。

2.1.3.2气候水文

**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处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两个农业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干湿明显。

气温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光照较好、热量丰富,有良好的气候条件。

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为1455.3小时,居**市第一位;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无霜期288天,县内年平均降水量1337.1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全年干、雨季节之分明显,干季平均降水量为135.2毫米,雨季平均降水量为1201.9毫米。

2.1.3.3地震效应

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幅)、《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幅)划分:

城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2.1.4工程、水文地质

2.1.4.1地质构造

项目所在地城区区域构造处于火烘背斜的北西翼,拉王向斜的末端。

地形受构造严密控制,峰谷延伸方向与背斜轴向基本一致,形成一系列平行的山岭与谷地。

城区位于总体构造线呈NEE向SN转向的交叉接触部位,岩层平缓,倾向北西,倾角10°-20°左右。

赋存基岩裂隙水、溶蚀裂隙水,地下水埋藏较浅,含水较均一,地表、地下水自北向南流。

区内无大的断裂,区域构造简单。

2.1.4.2水文地质

城区地层为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为可溶性碳酸盐类岩和碎隙岩,其地层厚度及分布面积大致相当。

其中可溶性碳酸盐类岩地层岩溶较发育,赋存溶蚀裂隙水,富水性较好;碎隙岩地层赋存基岩裂隙水,富水性较弱。

地下水埋藏较浅,运动方向为从北向南。

城区内无大的河流通过,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城区内无构造影响,上游河道由于碎隙岩的存在,无渗漏问题,下游河道基岩多为碳酸盐类岩,具一定的渗漏性。

2.1.5施工条件

本工程所处场地交通便利,筑路材料丰富,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距离短,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

项目用水可从沿线河道或城市供水管网取用。

本区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

工程建设条件良好。

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地区交通的需要

**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它是一重要的交通结点,北达**,西至黄果树,南至兴仁、**,东至麻江,是209、309省道的必经之地。

**县老城区由于受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原因影响,现城区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很大,加上受城中村的制约,道路上牛车、马车与机动车混行,造成城区交通混乱、阻塞,交通服务水平低。

为改善城区交通态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现于区北部规划一新城区,为改善新城区与**高速**匝道的交通环境,并使两城区有机、紧密联系在一起,需新建一条城市道路。

2.2.2是改善现状交通拥堵状况的需要

**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她是一重要的交通结点,北达**,西至黄果树,南至兴仁、**,东至麻江,是209、309省道的必经之地。

由于现状城区道路骨架不完善,造成城区人车混行,交通阻塞。

**高速**至新城区联络线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为沿线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

2.2.3是发展地区经济、旅游,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

**格凸河景区地处**省西南部,距**市161公里、**市76公里,总面积56.8平方公里。

“格凸”一词为**语,意译为“圣地”。

风景区包括大穿洞景区、大河景区、小穿洞景区、妖岩景区及多处独立景点。

共有特级、一级景观5个,二级景观11个,三级景观14个。

该道路的修建将极大的改善**县城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带动北部片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也是为地区旅游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方便城区居民出行,提高城市品味的需要。

2.2.4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的需要

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区内排水(雨、污水工程)系统以及其它公用设施系统将有较大的改善,但受开发先后等原因,该区域地块的市政配套设施以及各公用管线设施大都未按规划系统实施。

配合本次工程的实施,沿线将敷设雨、污水管道和其它公用管线设施。

建成后不仅能带动该片区规划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解决地区雨、污水出路,改善地区环境,而且能推动地区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充分发挥区域工程的总体效益。

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建设将极大改善县城西部及北部片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加快**县经济建设的步伐。

综上所述,**县**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的建设是完善地区路网、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发展地区经济、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地区环境、方便地区居民出行的需要。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是可行的,是迫切的。

第三章工程建设方案

3.1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主要载体,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通道,在满足国家相关的规范、规定、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遵循以下几点:

3.1.1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

3.1.2按照总体规划干道系统确定道路走向、等级、性质、红线宽度。

3.1.3处理好地下管线与地上设施的关系,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3.1.4根据交通工程的要求,处理好人、车、道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3.1.5节约用地,节省工程造价。

3.1.6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注重环保。

3.2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道路交通标线与标志》(GB5768-199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城市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J50028-9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3工程建设规模

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

道路工程、桥涵工程和雨、污水管道工程以及相应的交通设施、绿化、照明等附属工程、公用管线工程以及征地、动拆迁工程。

3.1.1拟建**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起点位于**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高速**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K1+340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K2+770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K2+834.07,全长2834.07m。

项目实施宽度39m。

3.3.2道路穿椅子山垭口,开挖土石方数量较大。

3.3.3配合道路建设,沿线埋设雨、污水管道和公用管线。

3.3.4配合道路实施标志、标线、信号灯、照明、绿化等附属设施。

 

3.4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3.4.1道路主要技术标准

指标名称

技术标准

设计技术指标

道路类别

城市I级

道路级别

主干道

道路红线

2m(绿)+5.5m(人)+24m(车)+5.5m(人)+2m(绿)=39m

计算行车速度(Km/h)

50,60

50

行车道数

6

道路横坡

1.5%

设计年限

20

一条行车道宽度(m)

3.75

3.75

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路面

桥涵设计荷载

城-A级

交通等级

重型

城市防洪标准

25年一遇

地震基本烈度

Ⅵ度

3.4.2雨水管道设计标准:

设计重现期3年,综合径流系数0.6。

3.4.3涵洞设计标准:

设计重现期20年,综合径流系数0.6。

3.4.4污水管道设计标准:

生活污水q=250升/人·日;公共污水q1=0.2q。

3.4.5电力(含路灯)、电讯、煤气、给水等管道均按相关专业标准设计,各种管线均入地下。

3.5工程建设方案

3.5.1工程范围

拟建**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起点位于**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高速**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在K1+340与紫黄线平交,经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在K2+770与格凸大道平交,止于K2+834.07,全长2834.07m。

项目实施宽度39m。

3.5.2道路工程

道路平面按城市规划红线布置,路线走向遵循规划红线。

道路全线均为双向6车道,断面宽按39m设计;断面划分形式如下:

双向6车道:

2m(绿)+5.5m(人)+24m(车)+5.5m(人)+2m(绿)=39m

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路面按重交通量设计,结构形式如下:

上面层为AC-13细粒式沥青砼(改性沥青)厚4cm

下面层为AC-16粗粒式沥青砼厚5cm

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厚35cm

垫层为级配碎石厚25m

人行道采用5cm厚青石板铺装,下设2cm厚M10水泥砂浆,10cm厚C10砼垫层,10cm厚级配碎石垫层。

3.5.3交通附属设施

人行道设盲道,路口设过街人行横道,并设指示牌。

公交停靠站设站台及垃圾桶。

3.5.4桥梁工程

1、沿线桥梁工程概况

沿线与一条规划河道相交,河道宽度为20.5米,需建造一座桥梁。

2、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

城A级;人群:

3.0KPa。

设计车速:

50km/h;交叉口处:

25km/h。

3、设计方案

设计采用2-16m简支梁形式,桥梁与河道夹角90°。

桥面宽度:

0.25米(栏杆)+7.5米(人行道)+24米(车行道)+7.5米(人行道)+0.25米(栏杆)=39.5米。

设1.5%的双向横坡。

简支梁桥上部结构空心板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扩大基础。

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

3.5.5排水工程

3.5.5.1排水体制

根据县城现状和专项规划,区域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3.5.5.2雨水管道布置

**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雨水管道工程主要收集整段道路及沿线两侧地块的雨水。

雨水管道设计管径为DN400~DN1000,雨水根据地势情况分别排入新设涵洞及道路沿线规划河道。

1、雨量公式

雨水量计算采用**县暴雨强度公式:

q=3756(1+0.875lgP)/(t+13.14P0.158)0.027(L/S·ha)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P—设计暴雨重现期(年)

根据规划标准,采用P=3年

t—降雨历时(min)

t=t1+mt2

式中:

t1—地面集水时间((min)

本工程采用5min

t2—管道内流行时间((min)

m—管道延缓系数,采用m=1.8

2、流量公式

Q=ψqF(l/s)

式中:

ψ—径流系数。

服务范围内,采用综合径流系数ψ=0.6

建设用地:

ψ=0.85

绿地:

ψ=0.35

F—汇水面积(ha)。

3.平面布置

**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雨水管道工程布设在道路两侧慢车道上,南起**县松山镇城区西南部松山镇团坡村**高速**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向北经大汉代、水泥厂、穿椅子山垭口后,向东北止于格凸大道。

雨水根据地势情况分别排入新设涵洞及道路沿线规划河道。

4、竖向布置

本次工程雨水干管管径为D400~D1000,管线标高及坡度主要依据规划道路及地块的坡度,以及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结合给水输水管线的敷设需要来确定雨水管道埋设深度。

3.5.5.3污水管道布置

**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污水管道工程主要收集整段道路两侧地块的污水。

污水管道设计管径为DN400~DN1000,污水根据地势情况分段汇集排入沿线规划排污管道或污水处理厂。

1、污水量的预测

根据污水量的预测,中心城区污水管道系统总规模为3.5万m3/d,规划区内有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公共设施及绿化等用地,根据控规不同性质用地规划用水量,进行污水量的预测,按面积比流量分配污水量。

管道设计流量Q=q·F·Kz

式中:

Q——设计管段设计流量(L/s)

q——面积比流量(L/s·万m3)

Kz——总变化系统(见表7.4.2.2)

Kz=Kh·Kd

Kh——时变化系数

Kd——日变化系数

2.平面布置

**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污水管道工程布设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南起**高速**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出口处,向北经过大汉代、水泥厂、椅子山垭口、向东北止于格凸大道。

污水根据地势情况分段汇集排入沿线规划排污管道或污水处理厂。

3、竖向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污水管线的竖向布置主要根据地形特点以及整体规划和管线综合的需求。

3.5.6给水工程

3.5.6.1供水规划

1、用水量标准

根据《****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1~2030)及分区规划,结合**县实际情况,确定**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用水量标准如下:

综合生活用水量:

240L/人.d(该指标为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建用水之和,是最高日用水标准)

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为100m3/公顷.日,(该指标为一二类工业用地综合值,且包括生产用水和办公生活用水及漏失水量)。

2、水源、水厂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片区供水水源由板母水厂、母猪龙水厂统一供给。

母猪龙潭水厂规模为4000m3/日,板母水厂一期为1万m3/日,总规模为1.5万m3/日,占地2公顷。

3、给水系统规划

在建设城市道路的同时建设给水管,给水管连接成环状管网,以保证供水安全,然后由枝状配水管配至每个地块内部。

给水管道沿道路敷设,给水管道在30米以上道路双侧布置,30米以下道路单侧布臵。

在≥DN100管上按不大于120米间距设臵市政消火栓,保证消防供水安全。

3.5.6.2给水现状

**高速**匝道至新城区联络线沿线均没有供水设施。

3.5.6.3工程设计

3.5.6.3.1给水管网设计方案

1、配水管网水质及水压要求

出厂水水质按国家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执行,浊度值应不超过1NTU。

出厂水残余游离态氯(接触时间30min后)≥0.3mg/L,以保证配水系统末端≥0.05mg/L。

生活和工业用水满足用水区域内最不利点六层建筑用户的水压要求,即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不小于28m,**县供水工程配水管网消防系统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供水管网的压力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小于10m水柱。

2、供水方式

根据规划,本次设计拟从**县城板母水厂引入DN300供水主管,沿联络线向北方向延伸与新城区供水管网连接形成多水源供水方式。

3、管径确定方法

在管径确定时,按远期供水规模作为计算依据。

4、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根据确定的设计参数对配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计算。

计算公式:

柯尔-勃洛克公式

·计算温度:

15℃,

·ν=0.000001

局部损失系数:

1.20

计算软件:

鸿业市政管线5.0版

5、管材选用

在供水工程中,占投资额比例最大的是管材,可占工程投资的50%-70%。

合理地选用管道材料是节省工程投资,确保供水水量、水质、水压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1)管材选择原则

选择管材基本原则是:

管材能承受设计要求的内压和外部荷载,输水卫生条件好,施工方便,维修工作量少,使用性能可靠,使用年限长,内壁光滑,输水能力基本保持不变,工程造价低,能适应当地工程地质条件。

常用的埋地给水管道管材有:

钢管、球墨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给水用塑料管以及玻璃钢夹砂管等管材。

埋地给水压力管管材的选用应根据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作用在管道上的内外荷载,内外环境介质、温度、压力等综合因素确定。

在多种管材都符合使用要求时,还应通过管道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选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管材。

(2)拟选管材性能比较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供水管道材质也得以快速发展,几种主要管材的比较如下:

近几年国内正在推广使用聚乙烯管(PE管),PE管也称超高分子聚乙烯管,该管材分子量极大,拉伸断裂强度大,质轻,耐磨性好,耐低温、耐腐蚀性、内壁光洁,抗拉伸长率大,管道敷设不需设基础,施工方便,综合造价略低于球墨铸铁管,使用寿命远高于钢管和球墨铸铁管,可达50年以上,施工安装方便。

该管材目前已可生产DN1000mm以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下面就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管和PE管的性能进行比较。

各种管材性能参数比较表

性能

球墨铸铁管

玻璃钢管

PE管

密度(t/m3)

7.2

1.6-2.0

0.95

抗拉强度(GPa)

≧420

≧250

≧400

屈服强度(Mpa)

≧300

≧350

弯曲弹性模量(GPa)

150-170

19.3

200

抗压强度(MPa)

≧500

≧5

≧300

纵向延伸率(%)

5-10

2.0

200

管壁粗糙系数

0.013

0.009

0.009

管道单位长度重量(kg/m)

593.7

165.8

84.8

耐腐蚀特性

较好

工作压力范围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