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04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docx

度第一学期高一月考物理试题难度适中最新含详细解析

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高一12月月考

物理试题(难度适中)

(考试内容: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牛顿运动定律)

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小华驾车从湖州某地去杭州某地,在导航仪中有如下两条路线的信息:

方案一,“1小时17分,77公里”;方案二,“2小时10分,95公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路线中的“77公里”和“95公里”是位移的大小

B.路线中的“1小时17分”和“2小时10分”表示时刻

C.研究整个行程所需的时间时,不能将自驾车看作质点

D.两条路线的预估平均速度是不同的

2.

冰壶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如图是冰壶被推出后正在运动的一个状态,忽略空气的作用力,此时冰壶受到的力有(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滑动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动力和滑动摩擦力

3.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根据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B.该实验是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并不可信

C.该实验充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D.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4.关于惯性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是不相同的

燃料消耗忽略不计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同时变化

C.各种机床和发电机的底座做得很笨重,目的是增大惯性

D.两物体只有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5.一质点做直线运动,x表示其位置坐标,v表示其速度,t表示时间,能表示该质点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的是

A.

B.

C.

D.

6.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以

行驶了另一半,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往负方向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8.

如图所示,电灯通过轻绳OA、OB悬挂于两墙之间,开始时轻绳OA处于水平位置,现使连接点A缓慢上移,但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A点缓慢上移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OB的拉力逐渐增大B.绳OB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D.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9.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第1s内、第3s内、第5s内的位移之比是()

A.1:

3:

5B.1:

9:

25C.1:

4:

9D.1:

5:

9

10.

如图,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力大小是F,加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B.Ma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已知一条橡皮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若两同学各自拉住橡皮筋的一端,分别用15N的力拉这条橡皮筋,则此橡皮筋()

A.一定会断B.

定不会断

C.橡皮筋受到的合力为零D.若橡皮筋会断,则在断前,其合力为30N

12、如图所示,物体A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力F,则墙壁对A的弹力增大

B.若增大力F,则墙壁对A的摩擦力增大

C.若撤去力F,则A沿墙壁下落的过程中受到三个力作用

D.若力F逐渐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后,A沿墙壁下滑,则此时墙壁对A的摩擦力比力F减小前小

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向东,大小为5m/s;经过2s,速度变为向西,大小为11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这2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x

C.这2s内物体的位移方向向西

D.加速度方向向东

1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半径为

的光滑球A用细绳悬挂于O点,另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B被夹在竖直墙壁和A球之间,B的球心到O点之间的距离为

,A,B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A,B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B的压力大小为

B.竖直墙壁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当只轻轻把球B向下移动一点距离,若A、B再次保持静止,则A对B的压力大小保持不变,细绳拉力增大

D.当只轻轻把球B向下移动一点距离,若A、B再次保持静止,则A对B的压力减小,细绳拉力减小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5、一位同学在实验室使用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______电源(填 交流  直流),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s打一次点.

(2)如研究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铁架台、重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及碳粉、纸带若干、220V交流电源、天平、秒表

其中不必要的两种器材是:

______,缺少的一种器材是:

______.

(3)如图为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一段纸带,是一次实验中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计数点D的瞬时速度vD=______m/s.

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本实验目的是要验证力的合成______平行四边形定则(填“A”或“B”);

A.遵循    B.不遵循

(2)在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______(填“A”或“B,’);

A.平行    R.不平行

(3)如果F1和F2分别表示两只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表示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则图2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______ (填“A”或“B”)。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17、(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对物

体施加30N的拉力,(g取10m/s2).求:

(1)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运动3s时速度的大小;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20m时经历的时间。

18、(6分)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水平轻绳OB的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点挂一重物.当重物的重力为

N时,水平绳OB的拉力为300N,求:

(1)θ角的大小;

(2)此时绳OA的拉力是多大?

19、(12分)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现因紧急事故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

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若从刹车瞬间开始计时,求:

(1)汽车2s末的速度和前2s的位移;

(2)汽车前6s的位移。

20、(12分)如图所示,长为L=8m,质量M=6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2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开始时物块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施加F=10N,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求:

(g=10m/s2)

(1)小物块的加速度;

(2)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以及质点的内容,对于基本概念一定要准确掌握,重点把握相近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

明确时间和时刻的定义,知道时间间隔对应一个过程,而时刻对应一个瞬间;明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明确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指实际轨迹的长度;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

【解答】

A.路线中的“77公里”和“95公里”是指轨迹的长度,所以为路程,故A错误;

B.路线中的“1小时17分”和“2小时10分”指的是从开始运动到到达的时间间隔,是时间,故B错误;

C.研究整个行程所需的时间时,相对于路程来说车长可以忽略,可以把车看成质点,故C错误;

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两种方案中,位移大小相等,但所用时间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冰壶受的摩擦力减小,忽略不计时,其运动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冰壶被推出后不再受到推力,重力不变与支持力大小相等,在冰面上受到冰面与空气的阻力,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

冰壶被推出后不再受推力,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冰面的阻力,没有推力可言,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D

【解析】要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物理意义,伽利略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物理常识的理解,这些在平时是需要学生了解并知道的,看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情况。

【解答】

A.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故A错误;

B.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故B错误;

C.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该实验是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解:

A、“嫦娥一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相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因为质量不变,故A错误;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越大的物体,各种机床和发电机的底座做得很笨重,目的是增大惯性。

故C正确;

D、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D错误。

故选:

C。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解答此题要注意:

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只有在受力将要改变运动状态时才体现出来.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

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在速度-时间图像中,直接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速度的方向;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根据斜率的正负,判断速度的方向。

【解答】

A.根据图像可知,速度一直大于等于零,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所以该图像表示质点沿同一方向运动,故A正确;

B.x-t图像中的斜率表示速度,前半部分斜率大于零,即速度大于零,后半部分斜率小于零,及速度小于零,所以前后两部分速度方向相反,故B错误;

C.根据图像,前半部分速度小于零,后半部分速度大于零,所以前后两部分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

D.x-t图像中的斜率表示速度,其中斜率为正,速度为正,斜率为负,速度为负,根据图像可知速度先为正,然后为负,再为正,又变为负,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解:

设全程为2s,前半程的时间为:

t1=

后半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v,

则后半程的运动时间为:

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分别求出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运行的时间,从而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以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推论.

7.【答案】B

【解析】

解:

A、由图线可知,物体在前2s内沿正方向运动,后2s内沿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

B、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加速度a=

,大小为1.5m/s2.故B正确。

C、2s末的位移x=

,没有回到出发点。

故C错误。

D、前2s内和后2s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故D错误。

故选:

B。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线的斜率的正负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关系.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和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8.【答案】D

【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O点受到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者状态,其中OB绳子上拉力方向不变,竖直绳子上拉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对于这类三力平衡问题可以利用“图解法”进行求解,即画出动态的平行四边形求解。

本题关键对点O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用合成法进行分析处理。

【解答】

以O点为研究对象,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知:

绳子AO和BO拉力的合力等于电灯的重力mg,保持不变

作出绳子AO在不同位置两个拉力的合成图,如图所示,由图看出,绳O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绳OB的拉力逐渐减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n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

(2n-1)。

本题关键结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常用推论要记牢。

【解答】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第5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

3:

5:

7:

9。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解:

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a     ①

再对物体m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前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       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f=ma=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

A.

由于小车和木块一起作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所以小车和木块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对小车和木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摩擦力的大小.

当分析多个物体的受力、运动情况时,通常可以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用整体法可以求得系统的加速度的大小,再用隔离法可以求物体之间的作用的大小.

11.【答案】BC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再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可以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

【解答】

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又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为准,所以拉力是15N,故—定不会断;橡皮筋受到的合力为零。

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12.【答案】AD

【解析】物体被水平力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静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大小无正压力的大小无关。

本题考查作用力反作用力及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注意静摩擦力只能根据二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出,不能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解。

【解答】

A.墙壁对A的弹力与水平力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增大力F,则墙壁对A的弹力增大,故A正确;

B.A受到墙壁对它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无正压力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

C.若撤去力F,则A沿墙壁下落的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若力F逐渐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后,A沿墙壁下滑,则此时墙壁对A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压力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13.【答案】BC

【解析】利用速度时间公式求解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再利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2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应用,注意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反向,和运动学公式中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设向东为正方向,末速度为负值,由运动学公式得:

vt=v0+at,

解得:

即加速度大小为8m/s2,方向向西,故AD错误;

由位移公式得:

即位移大小为6m,方向向西,故BC正确。

故选BC。

14.【答案】AD

【解析】先对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出A对B的压力的表达式,当只轻轻把球B向下移动一点距离,由动态平衡分析判断拉力和压力的大小变化。

本题关键是能够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解答】

A.先对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A对B的压力:

,由几何关系:

,联立求得A对B的压力大小为

 ,故A正确;

B.B具有想象滑动的趋势,所以B受到摩擦力,故竖直墙壁对B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故B错误;

CD.当只轻轻把球B向下移动一点距离,由动态平衡分析可知A对B的压力减小,细绳拉力减小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5.【答案】

(1)交流;4~6;220;0.02;

(2)天平、秒表;刻度尺;

(3)2;2.1

【解析】

(1)、

(2)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工作原理即可正确解答;同时要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有关的操作,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角度出发得到待测量,确定实验器材;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以加强基本仪器的了解和使用。

【解答】

解:

(1)解: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交流,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2)实验要测量重力加速度,根据公式△x=aT2,需要刻度尺测量位移;

故不需要天平、秒表,缺少刻度尺;

(3)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

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故答案为:

(1)交流;4~6;220;0.02;

(2)天平,秒表; 刻度尺(3)2;2.1。

16.【答案】A A B

【解析】

解:

(1)本实验目的是要验证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故选:

A

(2)在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平行,

故选:

A

(3)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拉力的方向沿一定绳子方向,如图A中的竖直方向;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由于误差的存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与实验值有一定的差别,即作图得出的合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故B图符合实验事实。

故答案为:

(1)A

(2)A

(3)B

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答题;

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

在解决设计性实验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17.【答案】解: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2)物体运动3s时的速度大小为:

v=at=10×3m/s=30m/s。

(3)根据

得运动的时间为:

t=

答:

(1)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

(2)物体运动3s时速度的大小为30m/s;

(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20m时经历的时间为2s。

【解析】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运动3s时的速度大小。

(3)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运动20m经历的时间。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18.【答案】解:

(1)结点O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O点受力由分解有:

FOAcosθ=G

FOAsinθ=FOB

联立解得:

则:

θ=30°

(2)

【解析】

本题关键对O点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可以结合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求解。

对O点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分解法列式求解即可。

19.【答案】解:

(1)依题意,v0=72km/h=20m/s

v=v0-at,t=5s

所以汽车经5s停,2s<5s

根据v2=v0-at2解得 v2=12m/s

根据x2=v0t2-

at22 解得 x2=32m

(2)因6s>5s,所以时间为5s

根据x6=v0t3-

at32 解得x6=50m

答:

(1)汽车2s末的速度为12m/s,前2s的位移为32m;

(2)汽车前6s的位移为50m。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及位移公式求出汽车2s末的速度和前2s的位移;

​6s时汽车已经停止,前6s的位移等于前5s的位移,根据位移公式求解。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20.【答案】【解答】

解:

(1)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1,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ma1,

解得:

(2)设木板的加速度为a2,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2,

解得:

设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

木块的位移:

s1=

木板的位移:

s2=

又有:

L=s1-s2,

代入数据得:

t=4s。

答:

(1)小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

(2)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为4s。

【解析】

(1)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大小;

(2)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大小,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