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同步练习.docx
《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同步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同步练习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2.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3.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因素密不可分
4.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是与极地的哪种环境条件相适应的
A.多水的环境B.低温的环境
C.食物稀少的环境D.地面为冰雪覆盖的环境
5.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6.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
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
8.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改变环境
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候鸟的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10.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
A.听觉更灵敏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
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
1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
12.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这说明了()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
13.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
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14.徐闻三墩旅游区的红树林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
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5.“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一现象主要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形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影响生物
16.下列哪项是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仙人掌的叶变刺B.森林可以保持水土流失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能疏松土壤
17.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B.大树底下好乘凉
C.春风又绿江南岸D.冬眠的熊睡在树洞中
18.到冬天,梧桐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
这说明()
A.梧桐树能适应环境,松树不能适应环境
B.梧桐树不能适应环境,松树能适应环境
C.梧桐树和松树都不能适应环境
D.梧桐树和松树都能适应环境
19.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二、非选择题
1.某些动物的形态和体色同其他生物或环境中的物体十分相似的现象叫___________。
2.动物适宜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__________。
3.拟态和保护色是__________的结果。
4.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氧气或养料,这说明生物需_________环境。
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疏松、肥沃,这说明生物能__________环境。
5.观察下图,你能轻易地找出图中的竹节虫吗?
竹节虫的这种形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什么现象?
6.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45.6
60.7
78.9
中午
29.5
49.6
61.3
晚上
35.2
55.9
73.5
(1)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
A.甲在裸地看到一个小水洼,非常高兴地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
B.乙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各分别测量了一次,并认真记录;
C.丙坚持每次都用同一个干湿计来测量三个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
D.丁为了更方便稳妥地测量,在灌丛中把干湿计放在地上进行测量。
(2)请你根据给出的数据,画出一天内,裸地、草地和灌丛三处空气湿度变化的曲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试题分析:
银杏树在秋天落叶是一种保护自己的现象,说明银杏树能适应生活环境,不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的表现,选项B.C.D都是生物影响了环境,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分清生物适应环境还是影响环境。
2.D
【解析】
试题分析: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环境;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适应水中生活;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和周围白雪皑皑的环境相适应;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影响了环境,所以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能分清是生物适应环境还是生物影响环境,具有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
3.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这说明生物影响了环境,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懂得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的道理,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北极熊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地面为冰雪覆盖的环境,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懂得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并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5.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影响环境,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D
【解析】
试题分析: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是一种保护色,目的是在北极冰天雪地里不易被发现,利于自己捕食和逃避敌害。
B.鱼的体型为梭型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C.牦牛的绒很保暖是为渡过寒冷的高原气候而准备的。
以上三者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孔雀开屏是一种求偶行为。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7.B
【解析】
试题分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体意思是河堤的倒塌是因为小小的蚂蚁穴,从这里我们看出是蚂蚁改变了环境,所以应当是生物影响环境。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8.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9.B
【解析】
试题分析: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影响环境。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狐比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要小的多。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候鸟在秋天飞往南方越冬,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又飞回来,与温度有关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蚯蚓在土壤中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蚯蚓能富集养分,生活着的蚯蚓每时每刻都在吞食大量的有机物和土壤,把蚓粪和其他代谢产物排泄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试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元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因此蚯蚓对环境有影响。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故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大树具有涵养水分,更新空气成分等作用,在树底下,人们往往感觉要更凉爽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影响着生物,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
沙棘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
考点: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两方面来切入.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大树底下遮荫温度较低,同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空气新鲜,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
本题考察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而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冬天,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还能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和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干燥、寒冷的环境。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拟态
2.保护色
3.生物长期进化
4.依赖影响
5.拟态。
6.
(1)B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