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920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docx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

精选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质量与密度测试

 

(建议答题时间:

2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7湘西)一杯酒精倒掉一部分后,剩余酒精与原来相比较,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热值

2.(2017广州)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

(  )

A.9tB.9kgC.9gD.9mg

3.(2018原创)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空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4.(2017衡阳)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5.(2017东营)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19.3×103

水银

13.6×103

钢、铁

7.9×103

纯水

1.0×103

冰(0℃)

0.9×103

植物油

0.9×103

干松木

0.5×103

酒精

0.8×103

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体积相同的植物油和酒精,酒精的质量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6.(2016苏州)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制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7.(2017枣庄)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t/℃

0

1

2

3

4

5

6

7

8

ρ/

(kg/m3)

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8.(2016德州)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石块的质量是46.8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103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二、填空题

9.(2017攀枝花)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

10.(2017哈尔滨)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2017海南)6月4日的《海南日报》报道:

“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110g.110g=________kg.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1×10-4m3,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2.(2017南充)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为____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ρ水=1.0×103kg/m3)

13.(2016甘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____ρ乙(选填“>”、“<”或“=”);质量为1.8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dm3.

第13题图

14.(2017广元)老师给小强一个烧杯、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线,要求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小强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第14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7苏州)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第15题图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______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______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____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16.(2018原创)小明帮妈妈从超市买回一瓶陈醋,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知道醋的密度,于是将醋带到实验室来测量,他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顺序如下:

第16题图

(1)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并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明先在天平的左盘上放一个空烧杯,调节平衡后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又将一部分醋倒入空烧杯如图乙所示,称得醋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小明称完质量后将烧杯里的醋倒入如图丙所示的量筒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________cm3,经过计算他得到了醋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在和同学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学小舟指出此实验方案测出醋的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他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将烧杯中的水倒出,烘干烧杯后,将陈醋倒入烧杯至标记处,然后称量出陈醋与烧杯的质量M;B.往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并在液面处作出标记,然后称量出水和烧杯的质量m′;C.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D.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可计算出陈醋的密度.则正确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

四、论述计算题

17.(2017呼和浩特)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答案

1.A

2.B 【解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则他可以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50kg×15%=7.5kg,四个选项中只有B与之最为接近,所以B正确.故选B.

3.C

4.B 【解析】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移动游码调节平衡,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A错误;称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便选择合适量程的天平,以免超过量程,损坏天平,B正确;称量时,应为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C错误;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D错误.故选B.

5.C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固态干松木的密度比液态水银的密度小,A错误;由ρ=可知,m=ρV,在体积相同时,植物油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植物油的质量较大,B错误;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C正确;冰和植物油是不同的物质,但密度相同,D错误.故选C.

6.D 【解析】因为液体密度是一定的,所以任意两组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以第一组(20cm3,40g)和第二组(80cm3,100g)数据可知,当体积增加了V=80mL-20mL=60mL=60cm3时,质量增加了m=100g-40g=60g,所以ρ===1g/cm3,A、B错误;还以第一组数据为标准,体积为20mL=20cm3时,液体的质量m=ρV=1g/cm3×20cm3=20g,此时总质量为40g,所以量杯质量为m杯=40g-20g=20g,C错误;60cm3该液体质量为m=ρV=1g/cm3×60cm3=60g,D正确.故选D.

7.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表格中记录的是在0~8℃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没有涉及到冰,因此不能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这一结论,D符合题意;由表格数据可知,水在4℃时密度为1000.00kg/m3,密度最大,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解析】从题图甲中可以看出,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图乙可以看出,石块的体积V=38mL-20mL=18mL=18cm3,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石块的密度为ρ===2.6g/cm3=2.6×103kg/m3,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实验中,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则石块上可能会沾有一部分水,使得测出的石块质量偏大,由公式ρ=可知,测得的石块密度偏大,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9.小 小

10.1.05 不变 【解析】牛奶的密度ρ===1.05g/c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不变.

11.0.11 1.1×103

12.50 0.8 【解析】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250×10-6m3=0.25kg=250g,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m总-m水=300g-250g=50g,装满另一种液体的质量为m液=250g-50g=200g,该液体的密度为ρ液===0.8g/cm3.

13.> 2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都为2.7kg时,甲物质的体积为1dm3,乙物质的体积为3dm3,甲物质的密度为:

ρ甲===2.7kg/dm3,乙物质的密度为:

ρ乙===0.9kg/dm3,所以ρ甲>ρ乙;质量为1.8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

V乙===2dm3.

14.2 2.4 【解析】由图甲知,小石块的重力G=4.8N,由图乙知,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2.8N,根据称重法计算出浮力:

F浮=G-F拉=4.8N-2.8N=2N;小石块的质量m===0.48kg,又因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小石块的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