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9028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

第2章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1.大脑结构

(1)大脑皮层:

大脑的表面覆盖着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

(2)沟回:

人的大脑有着丰富的沟回(沟即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

2.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下部,可以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1)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脊髓传到脑干(  )

(2)大脑皮层运动机能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

(3)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最高级中枢(  )

答案 

(1)× 

(2)√ (3)×

下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调控在大脑皮层有没有对应的区域?

如果有,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

提示 有。

特点:

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部是正的。

(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是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相关还是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

提示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大小取决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

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1.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

(1)排尿反射:

排尿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

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2)其他内脏反射活动:

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通过它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如排尿、排便、血管舒缩等。

脑干中也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等。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也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

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1)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不可以进行(  )

(2)通过脊髓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  )

(3)自主神经系统是完全自主的,不受大脑皮层调节(  )

答案 

(1)× 

(2)√ (3)×

根据资料分析下列问题:

资料1 尿在肾脏不断生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储尿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尿意。

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

资料2 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

资料3 有些人由于外伤等使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那样尿床的情况。

资料4 在医院做尿检时,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尿液。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提示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

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有些成人患者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提示 控制排尿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出现问题导致的。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 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3.脊髓是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4.脑干中也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

5.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1.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功能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B.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C.若刺激右侧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可引起其左侧肢体运动

D.用电刺激中央前回某一区域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答案 D

解析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功能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A正确;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B正确;右侧大脑皮层管理左侧躯体运动,C正确;用电刺激中央前回某一区域时,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D项错误。

2.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

A.高级中枢可以调控低级中枢

B.上课憋尿是高级中枢的调控行为

C.打针时大脑对脊髓产生抑制

D.婴儿尿床是由于膀胱发育不完善

答案 ABC

解析 婴儿尿床不是由于膀胱发育不完善,而是由于大脑中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发育不完善,D错误,A、B、C正确。

3.某人因车祸大脑右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损伤,出现左侧肢体瘫痪,此时他两下肢的膝跳反射情况是(  )

A.两下肢均有

B.左下肢有,右下肢没有

C.两下肢均没有

D.右下肢有,左下肢没有

答案 A

解析 某人因车祸大脑右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受损伤,但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没有受损伤,故该病人在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两下肢均有膝跳反射。

4.(2020·山东高二月考)某人因醉酒驾车导致交通事故,其脊髓从胸部折断,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给家庭带来严重灾难。

一般情况下该人(  )

A.排尿反射存在,有排尿意识

B.排尿反射存在,无排尿意识

C.排尿反射不存在,有排尿意识

D.排尿反射不存在,无排尿意识

答案 B

解析 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故该病人排尿反射存在,但由于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无排尿意识,B项正确。

5.(2019·广东中山一中高二月考)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正确的有(  )

A.有脑参与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

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中枢和呼吸中枢等

C.脑干与生物节律有关,还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D.全身麻醉时,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和脊髓的排尿中枢均失去正常功能

答案 D

解析 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A项错误;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项错误;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与生物节律有关,C项错误;全身麻醉时,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和脊髓的排尿中枢均失去正常功能,D项正确。

6.下图是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婴儿可以无意识排尿,成人在适宜的环境下才排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婴儿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方框________内,产生尿意的神经中枢位于方框_______内。

(2)兴奋传到D某一处时膜内外电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神经中枢有________个突触,兴奋在C处的传递速度________于D处。

(4)婴儿排尿无意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 甲 

(2)内正外负 (3)5 慢 (4)大脑发育不完善 (5)兴奋或抑制

解析 

(1)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是产生尿意的神经中枢,方框乙代表的是排尿反射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

(2)兴奋部位为动作电位,是内正外负。

(3)方框甲代表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有2个突触,方框乙代表的脊髓神经中枢内有3个突触,共5个突触。

(4)婴儿排尿无意识的原因是大脑发育不完善。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主要通过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来完成,神经递质分为2类:

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抑制性递质能抑制突触后膜兴奋。

一、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大脑皮层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躯体运动只受大脑皮层控制

B.中央后回是躯体的运动中枢

C.中央前回是躯体的感觉中枢

D.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

答案 D

解析 躯体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A项错误;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而躯体运动中枢在中央前回,B、C项错误;电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会产生兴奋,引发特定的反应或感觉,D项正确。

2.人体各部位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

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中间部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舌咽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分辨精细的部分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

答案 C

解析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不是倒置的,C错误。

3.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立刻将手收回,然后感到疼痛。

下列对缩手反射中枢与疼痛感觉中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在脊髓灰质

B.前者在脊髓灰质,后者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C.前者在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后者在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D.前者由下丘脑神经元支配,后者由大脑皮层神经元支配

答案 B

解析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是低级神经中枢;感到疼痛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是高级神经中枢。

4.(2019·江苏白塔高中高二开学考试)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依次为(  )

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答案 B

解析 排尿中枢在脊髓,低级的神经中枢会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大脑丧失意识能排尿但无法控制排尿,会出现尿失禁,C、D项错误;脊髓受损不能排尿,A项错误、B项正确。

5.(2020·湖南高考模拟)成人排尿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当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

在排尿中枢的控制下,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尿道,可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于是完成排尿。

从以上信息不可以得出(  )

A.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

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膀胱壁的逼尿肌

C.排尿反射使尿液顺利排出

D.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成人的有意识排尿是通过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对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调控完成的,故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反射,A项正确;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内壁,B项错误;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中的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有利于尿液顺利排出,C正确;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D正确。

6.(2019·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一月考)“植物人”失去了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的能力,但依然是活着的人,原因之一是其(  )

A.呼吸中枢正常B.运动中枢正常

C.小脑正常D.听觉中枢正常

答案 A

解析 失去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能力的“植物人”,呼吸和心跳仍正常,所以脑干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仍能正常进行。

7.下列对生理过程的叙述中,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是(  )

A.在大脑皮层形成的痛觉

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C.针扎手导致缩手反射

D.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突然抬起

答案 B

解析 在大脑皮层形成的痛觉,体现了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功能,A错误;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B正确;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没有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项错误;用橡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称为反射,没有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错误。

8.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

(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2)成年人由于极度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

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人体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B.婴幼儿排尿不受神经调节

C.脊髓中有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

D.脊髓的生理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

答案 B

解析 婴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神经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婴幼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同时也说明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故B项错误,A、C项正确;成年人由于极度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也进一步说明了脊髓的生理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D项正确。

9.(2019·临沭第一中学高二开学考试)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

D.跑步时参与调节的各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答案 B

解析 控制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正确;呼吸中枢在脑干,B项错误;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C正确;跑步时参与调节的各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D项正确。

10.下列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望梅止渴B.针刺缩手

C.谈虎色变D.过目不忘

答案 B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参与。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和过目不忘都属于条件反射;针刺缩手是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与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

二、选择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

11.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躯体运动调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共同调控

B.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C.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D.相应的低级中枢发出指令对高级中枢进行调控

答案 ABC

解析 相应的高级中枢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错误,A、B、C正确。

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可调节水平衡

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呼吸急促,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脑干

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答案 AC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A正确;下丘脑与水平衡的调节有关,B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呼吸急促,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脑干,C正确;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D错误。

13.下列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髓先于大脑皮层获得兴奋信号

B.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不会消失

C.若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即使膀胱充盈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

D.若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发生随时漏尿现象

答案 D

解析 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脊髓先于大脑皮层获得兴奋信号,A正确;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不会消失,但是没有尿意,B正确;若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即使膀胱充盈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C正确;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能储存尿液,但反射弧不完整,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D项错误。

14.下图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

图中①②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完全

B.若损伤①②,则不能产生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C.若损伤②③,则不能产生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D.若损伤③④,则不能产生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答案 ABD

解析 若损伤②就意味着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失去了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可以产生尿意,若损伤③,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完成排尿反射,C错误,A、B、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5.排尿反射受脊髓和大脑皮层共同控制。

平时,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膀胱储存的尿液不致外流。

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排尿的低级反射的中枢位于________。

颈椎损伤的病人________(填“有”或“没有”)排尿反射。

(2)若在图中b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a处______(填“有”或“没有”)电位变化,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______。

(3)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脊髓 有 

(2)没有 大脑皮层 (3)与成年人相比,婴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

解析 

(1)排尿的低级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

颈椎损伤的病人脊髓没有损伤所以有排尿反射。

(2)据图可知a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若在图中b处给一个适宜的刺激,a处没有电位变化。

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其原因是与成年人相比,婴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

16.(2019·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如图1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人体中箭毒时,箭毒对突触后膜Na+通道通透性的影响(Ach为乙酰胆碱)。

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有________个神经元,________个突触。

膝跳反射弧中,感受器在____________(填“伸肌”或“屈肌”)中。

在c处施加刺激引起伸肌收缩,该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发一次新的________。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3)由图2可知,人体中箭毒后,箭毒与Ach受体结合,使Na+通道________,阻止Na+________,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电位变化。

因此,若人体中箭毒后,中毒症状为肌肉________(填“松弛”或“持续收缩”)。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3 伸肌 不属于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相关受体 神经冲动(电位变化)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关闭 内流(或进入细胞) 松弛 

(4)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解析 

(1)分析图示可知:

图1中有4个神经元,3个突触。

膝跳反射弧中,a位于传入神经上,因此感受器在伸肌中。

c位于传出神经上,在c处施加刺激引起伸肌收缩,因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电位变化)后立即降解或回收。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3)图2显示,人体中箭毒后,箭毒与Ach受体结合,使Na+通道关闭,阻止Na+内流(或进入细胞),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电位变化。

可见,人体中箭毒后,中毒症状为肌肉松弛。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指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7.如图甲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图,图乙为对应图甲反射弧局部放大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________(填“A”或“B”)。

若A和B都位于手部,图甲中①~④表示麻醉剂可能阻断兴奋传导的四个位点。

某人手部重伤,需要手术,注射麻醉剂后,刺激手部皮肤,手能动却无感觉,那么被麻醉的位点可能是________。

(2)假设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若图乙中⑤处受损,该个体排尿反射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入神经的功能是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某同学的验证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

在传入神经的中央处剪断(靠近神经中枢的部分为向中段,另一部分为外周段),电刺激传入神经向中段。

实验结果:

效应器发生反应。

实验结论:

传入神经具有传入功能。

该同学的验证实验存在错误,请指出并完善:

___________。

答案 

(1)A ① 

(2)能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整 (3)该同学的验证实验缺少对照,对照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应为:

在传入神经的中央处剪断,电刺激传入神经的外周段,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解析 

(1)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

注射了麻醉剂后,刺激手部皮肤,手能动却无感觉,说明反射过程存在,但刺激不能传到大脑皮层,所以麻醉的位点是①。

(2)若⑤受损,则刺激不能传到大脑皮层,所以没有尿意,但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完整,所以排尿反射能完成。

(3)根据提供信息分析,该同学的验证实验缺少对照,对照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应为:

在传入神经的中央处剪断,电刺激传入神经的外周段,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