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8917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docx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题库

部分1

一、选择题

1.下面(C)不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A.星型B.总线型C.立方形D.环型

2.以下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D)。

A.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讯子网

B.在局域网中,如每台计算机在逻辑上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主从关系,称为对等网络

C.在非对等网络中,存在着主从关系,即某些计算机扮演主角的服务器,其余计算机则充当配角的客户机

D.如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强而客户机的处理能力弱,就称为胖客户机/瘦服务器

3.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相互共享资源,这里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硬件、软件与(D)。

A.大型机B.通信系统C.服务器D.数据

4.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统一的(B)。

A.软件规范B.计算机网络协议C.路由算法D.安全规范

5.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D)。

A.提高计算机安全性B.分布处理

C.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D.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6.一座办公楼内各个办公室中的微机进行联网,这个计算机网络属于(B)。

A.WANB.LANC.MAND.GAN

7.下列哪一项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研究成果对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重用的作用,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

A.ARPANETB.NSFNETC.InternetD.ATM

8.信息高速公路是指(B)。

A.internetB.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C.智能化高速公路建设D.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覆盖范围与规模;另一种是根据(C)。

A.计算机网络协议B.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主机类型

C.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D.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

10.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共享

B.计算机网络用户可以调用网中多台计算机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C.联网计算机既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工作

D.联网计算机必须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

11..计算机网络中通过计算机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表示的结构为(D)。

A.计算机网络层次B.协议关系

C.体系结构D.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二、填空题

1.(总线型)拓扑结构由单根电缆组成,该电缆连接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结点,其中没有插入其他的连接设备。

2.计算机网络按计算机网络作用范围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服务器)指的是专门提供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或专用设备,而客户机是用户计算机。

4.在一个(星型)拓扑结构中,计算机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通过一个中央设备连接在一起。

5.世界最早投入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6.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7.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8.“云”利用了现有服务器的(空闲资源),与传统方式相比,“云”所有资源都是动态的。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

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具有独立自主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

答:

1)按照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

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络型五大类。

2)按计算机网络作用范围划分: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氨基酸及传输技术划分:

广播式传输网络、点对点式传输网络。

4)按交换技术分:

电路交换计算机网络、报文交换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计算机网络、混合交换计算机网络。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是什么

答:

计算机网络一般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

(1)网络硬件:

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网络软件:

包括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网络应用软件。

4.计算机网络资源都有哪些

所谓计算机网络资源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

5.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对不受形状或大小变化影响的几何图形的研究称为拓扑学。

由于计算机网络结构复杂,为了能简单明了认识其中的规律,把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抽象为“点”,把网络中传输介质抽象为“线”,形成了有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从而抽象出了计算机网络的具体结构,成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6.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各有何作用

答:

通信子网:

是由通信控制处理器、通信线路、通信协议构成,负责数据传输。

资源子网:

由与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集合组成资源子网,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

7.什么是“云计算”

答:

“云“就是计算机群,”云“会替我们做存储和计算机工作。

”云“利用了现有服务器空闲资源。

与传统方式相比,”云“所有资源都是动态的。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络计算的发展。

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程序,再交有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构回传给用户。

部分2

一、选择题

1.数据传输率单位的英文表示为(B)。

A.bbsB.b/sC.pbsD.pps

2.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B)。

A.集线器B.调制解调器C.路由器D.网络适配器

3.(B)传输需要进行调制编码。

A.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B.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

C.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D.在局域网中

4.通过改变载波信号角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做(D)。

A.绝对调相B.振幅键控C.相对调相D.移频键控

5.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D)。

A.同步传输B.基带传输C.异步传输D.频带传输

6.(C)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A.单工通信B.半双工通信C.全双工通信D.同步通信

7.在数字数据编码方式中,(A)是一种自同步编码方式。

A.曼彻斯特编码B.非归零码C.二进制编码D.脉冲编码

8.已知声音的频率范围为300~3400Hz,则电话线一条话路的带宽为(A)。

A.3100HzB.3400HzC.3700HzD.8000Hz

9.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频率至少为(B)。

A.两倍于信号带宽B.两倍于信号的最高频分量频率

C.N倍于信号带宽D.N倍于信号的最高频分量频率

10.脉冲代码调制变换的过程是(A)。

A.采样、量化、编码B.量化、编码、采样

C.计算、采样、编码D.编码、采样、编程

1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A)。

A.光纤B.双绞线C.同轴电缆D.无线信道

12.有线介质将信号约束在一个物理导体之内,下面(D)不属于有线传输介质.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无线电

13.光传输系统由光源、(A)、检测器三个部分组成.

A.光纤传输介质B.光信号C.光栅D.端设备

14.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B.安装方便,价格较低

C.不易受外部干扰,误码率较低D.通常只用作建筑物内局域网的通信介质

15.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信息的位数称为(B)。

A.信号传输率B.数据传输率C.信号传播率D.误码率

16.下面关于光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频带很宽B.误码率很低C.不受电磁干扰D.容易维护和维修

17.(B)传输方式是指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A.线路交换B.数据报C.虚电路D.异步

18.在(B)差错控制方式中,系统只会重新传输出错的那些数据帧。

A.连续工作B.选择重发C.停止等待D.拉回

19.下列交换方式中实时性最好的是(C)。

A.数据报方式B.虚电路方式C.电路交换方式D.各种方法都一样

20.下面哪一个不是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D)。

A.电路建立B.数据传输C.电路拆除D.报文存储

21.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可(A)。

A.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B.降低成本

C.提高电信号传播速度D.没有任何作用

22.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方法有两大类,它们是(C)。

A.归零编码和不归零编码B.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C.检错码和纠错码D.奇偶校验码和CRC码

23.CRC循环冗余码是一种(C)。

A.非归零码B.曼彻斯特码C.检错码D.纠错码

24.对数据报服务,(B)。

A.先发出的分组一定先到达目的结点B.每个分组都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C.不同的分组必须沿同一路径到达目的结点D.流量控制容易实现

25.在同步传输方式中,(B)。

A.一次传输一个字符B.一次传输一个数据块

C.收/发端不需要进行同步D.数据传输率低

二、填空题

1.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传输介质)、解调器、信宿以及噪声源组成。

2.任何信道都不完美,对传输的信号会(受到干扰),称为“噪声”。

3.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将终端、计算机和其他生成数据的设备称为(数据终端设备),它是数据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4.信号变换器和其他的网络通信设备统称为(数据通信设备)也称为数据电路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

5.奇偶校验码是一种常用的检验码,其校验规则是:

在原信息位后附加一个(校验码),将其值置为“0”或“1”,使整个数据码中“1”的个数成为奇数或偶数。

6.物理信道(带宽),即信道允许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

单位:

Hz。

7.信道容量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即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单位为b/s(或bps)。

8.(调制器)是用发送的消息对载波的某个参数进行调制的设备。

9.假设字符s的ASCIl码从低位到高位依次为“110010l”,若采用奇校验,则输出为()。

10.(误码率)是指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时出错的概率。

11.衡量信道质量的两个主要参数是(误码率)和(信道容量)。

12.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13.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的三种基本方式是(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

14.电路交换方式在用户开始通信前,必须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通路)。

15.采用存储----转发技术的数据交换技术有(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技术。

16.将信道(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子信道),分别传送音频、视频和数字信号,称为宽带传输。

三、释义题

1.FDM:

频分多路复用,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远远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的情况下,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频带,利用载波调制技术实现原始信号的频谱迁移,将多路原始信号的频谱移到物理信道频谱的不同频段上,从而达到共用一个信道的目的。

2.UTP:

无屏蔽双绞线。

3.WDM:

波分多路复用,利用波分复用设备将不同信道的信号调制成不同波长的光,并复用到光纤信道上。

在接收方,采用波分设备分离不同波长的光。

4.TDM:

时分多路复用,如果物理信道可支持的位传输速率远超过单个原始信号要求的数据传输率,可将信道传输时间划分成工作周期T(时间片),再将每个周期划分成若干时隙:

t1,t2,t3,…,tn,将这些时隙轮流分配给各信源使用公共线路,在每个时间片的时隙ti内,线路供第i对终端使用;在时隙tj内,线路供第j对终端使用。

这样,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5.MODEM:

MODEM:

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设备。

调制是指用一个信号(调制波)去控制一个载波的某个参量的过程。

调制设备称为调制器(Modulator)。

接收方要用解调(Demodulation)技术将收到的已调信号再还原成原始信号。

解调设备称为解调器(Demodulator)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常用有哪几种

答:

当信道的传输能力远大于每个信源的平均传输需求时,将一条物理信道逻辑分割成多条信道,每条逻辑信道单独传输一路数据信息,且互不干扰,以达到提高物理信道利用率和吞吐量的一种技术。

常用多路复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频分多路复用;⑵时分多路复用;⑶波分多路复用;⑷码分多路复用

2.MODEM的功能是什么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答:

发送方进行的信号波形变换使用调制(Modulation)技术,调制器是指用一个信号(调制波)去控制一个载波的某个参量得到模拟信号的设备。

接收方用解调器将收到的已调信号再还原成原始信号。

有ASK、FSK和PSK三种。

3.双绞线如何分类目前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是哪几类

答:

分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分为3类、4类、5类、超5类及6类。

4.国际综合布线标准中双绞线接头线序有几种排法如何排的

答:

T568A线序:

l234567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

12345678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根据双绞线两端接头中线序排法的异同,双绞线网线分为以下几种:

直通线:

直通(Straight-through)线两端接头的线序相同,一般用来连接两个不同性质的接口,如PC机到交换机或集线器、路由器到交换机或集线器。

交叉线:

交叉(Crossover)线两端接头的线序不同,一般用来连接两个性质相同的端口,如交换机到交换机、集线器到集线器、PC机到PC机。

反转线:

是用来连接电脑和网络设备Console口之间的一种电缆,反转线一头是RJ-45水晶头,接网络设备的Console口,另一头是RS-232C9针母头,接电脑9针串口公头。

5.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差错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差错

答:

数据传输中所产生的差错都是由噪声引起的。

噪声主要包括:

⑴物理线路的电气特性造成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的畸形和衰减。

⑵电气信号在线路上产生反射所造成的回音效应。

⑶相邻线路之间的串线干扰。

⑷线路接触不良造成的信号时有时无。

⑸大气中的闪电、自然界磁场的变化、电源接点间的放电、大功率电器的启停以及电源的波动等外界因素。

6.已知信息码100111,生成多项式G(X)=X4+X3+1,求冗余码和要发送的码字

答:

7

8.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有何异同

答:

分组交换的方法是在发送站将一个长报文分成多个报文分组,由于分组长度较短,对转发结点的存储空间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因此速度快,转发时延小,提高了传输效率,在传输出错时,检错容易并且重发花费的时间较少,因而它适合于交互式通信。

相同点:

都是存储转发交换,报文和分组都有目的和源地址。

9.检错码和纠错码有何不同各有何优缺点

答:

纠错码是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中的差错。

纠错码实现复杂、造价高、费时间,在一般的通信场合不宜采用。

检错码让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但不能确定错误比特的位置,即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

需通过重传机制达到纠错,其原理简单,实现容易,编码与解码速度快,网络中广泛使用。

10.为什么曼彻斯特编码占用的信道带宽大

答:

曼彻斯特编码每一位均用不同电平的两个半位来表示,即信号速率是数据速率的2倍,因此曼彻斯特编码需要双倍的传输带宽。

11.普通电话线路带宽约3kHz,若码元的离散值个数N=16,则最大数据传输率为多少

传输率为:

c=2*3k*log216=24(kb/s)

12.已知信噪比为30dB,带宽为3kHz,求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因为:

10*lg(s/n)=30,所以s/n=1030/10=1000,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

c=3klog2(1+1000)≈30(kb/s)

部分2答案:

一、选择题

B,B,B,D,D,C,A,A,B,A,A,D,A,C,B,D,B,B,C,D,A,C,C,B,B

二、填空题

三、释义题

1.FDM:

频分多路复用,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远远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的情况下,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频带,利用载波调制技术实现原始信号的频谱迁移,将多路原始信号的频谱移到物理信道频谱的不同频段上,从而达到共用一个信道的目的。

2.UTP:

无屏蔽双绞线

3.WDM:

波分多路复用,利用波分复用设备将不同信道的信号调制成不同波长的光,并复用到光纤信道上。

在接收方,采用波分设备分离不同波长的光。

4.TDM:

时分多路复用,如果物理信道可支持的位传输速率远超过单个原始信号要求的数据传输率,可将信道传输时间划分成工作周期T(时间片),再将每个周期划分成若干时隙:

t1,t2,t3,…,tn,将这些时隙轮流分配给各信源使用公共线路,在每个时间片的时隙ti内,线路供第i对终端使用;在时隙tj内,线路供第j对终端使用。

这样,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5.MODEM:

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设备。

调制器是指用一个信号(调制波)去控制一个载波的某个参量的过程。

调制设备称为调制器(Modulator)。

接收方要用解调(Demodulation)技术将收到的已调信号再还原成原始信号。

解调设备称为解调器(Demodulator)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常用有哪几种

当信道的传输能力远大于每个信源的平均传输需求时,将一条物理信道逻辑分割成多条信道,每条逻辑信道单独传输一路数据信息,且互不干扰,以达到提高物理信道利用率和吞吐量的一种技术。

常用多路复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⑴频分多路复用;⑵时分多路复用;⑶波分多路复用;⑷码分多路复用

2.MODEM的功能是什么有哪几种调制方式

发送方进行的信号波形变换使用调制(Modulation)技术,调制器是指用一个信号(调制波)去控制一个载波的某个参量得到模拟信号的设备。

接收方用解调器将收到的已调信号再还原成原始信号。

有ASK、FSK和PSK三种。

3.双绞线如何分类目前用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是哪几类

分屏蔽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分为3类、4类、5类、超5类及6类。

4.国际综合布线标准中双绞线接头线序有几种排法如何排的如何使用各种线

T568A线序:

l2345678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线序:

12345678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根据双绞线两端接头中线序排法的异同,双绞线网线分为以下几种:

直通线:

直通(Straight-through)线两端接头的线序相同,一般用来连接两个不同性质的接口,如PC机到交换机或集线器、路由器到交换机或集线器。

交叉线:

交叉(Crossover)线两端接头的线序不同,一般用来连接两个性质相同的端口,如交换机到交换机、集线器到集线器、PC机到PC机。

反转线:

是用来连接电脑和网络设备Console口之间的一种电缆,反转线一头是RJ-45水晶头,接网络设备的Console口,另一头是RS-232C9针母头,接电脑9针串口公头。

5.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传输差错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差错

数据传输中所产生的差错都是由噪声引起的。

噪声主要包括:

⑴物理线路的电气特性造成信号幅度、频率、相位的畸形和衰减。

⑵电气信号在线路上产生反射所造成的回音效应。

⑶相邻线路之间的串线干扰。

⑷线路接触不良造成的信号时有时无。

⑸大气中的闪电、自然界磁场的变化、电源接点间的放电、大功率电器的启停以及电源的波动等外界因素。

6.已知信息码100111,生成多项式G(X)=X4+X3+1,求冗余码和要发送的码字

答:

已知K(X)=X5+X2+X+1,G(X)=X4+X3+1

有此可知r=4,冗余码位数为4

R(X)=K(X)*Xr/G(X)

=(X5+X2+X+1)*X4/(X4+X3+1)

=(X9+X6+X5+X4)/(X4+X3+1)

通过二进制除法计算得知:

冗余码为1000,R(X)=X3。

T(X)=K(X)*Xr+R(X)

=X9+X6+X5+X4+X3

7

计算过程如右,

应有余数100,故出现差错。

8.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有何异同

分组交换的方法是在发送站将一个长报文分成多个报文分组,由于分组长度较短,对转发结点的存储空间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因此速度快,转发时延小,提高了传输效率,在传输出错时,检错容易并且重发花费的时间较少,因而它适合于交互式通信。

相同点:

都是存储转发交换,报文和分组都有目的和源地址。

9.检错码和纠错码有何不同各有何优缺点

纠错码是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中的差错。

纠错码实现复杂、造价高、费时间,在一般的通信场合不宜采用。

检错码让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但不能确定错误比特的位置,即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

需通过重传机制达到纠错,其原理简单,实现容易,编码与解码速度快,网络中广泛使用。

10.为什么曼彻斯特编码占用的信道带宽大

曼彻斯特编码每一位均用不同电平的两个半位来表示,即信号速率是数据速率的2倍,因此曼彻斯特编码需要双倍的传输带宽。

11.普通电话线路带宽约3kHz,若码元的离散值个数N=16,则最大数据传输率为:

C=2×3k×log216=24(kb/s)。

12.已知信噪比为30dB,带宽为3kHz,求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

因为:

10lg(S/N)=30,所以S/N=1030/10=1000,

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

C=3klog2(1+1000)≈30(kb/s)

部分3

一、选择题

1.(D)是指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通信标准。

A.接口B.层次C.体系结构D.网络协议

2.在OSI参考模型中,(A)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A.网络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表示层

3.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B)。

A.比特序列B.分组C.报文D.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