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78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docx

房山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有答案

2014年房山区初中毕业会考(一模)

化学试卷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Cl35.5Ca40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西瓜榨汁C.铁丝弯曲D.酒精燃烧

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BCD

5.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HB.H2OC.2HD.H2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2B.NaClC.NaOHD.H2SO4

8.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9.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A.K2SO4B.CO(NH2)2C.NH4NO3D.Ca(H2PO4)2

10.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

产地。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碳酸钙

1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棉帽子B.塑料盆C.不锈钢餐具D.玻璃杯

13.火星的土壤呈弱碱性。

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则下列作物适宜在火星种植的是

作物

茶树

棉花

水稻

甘草

适宜生长的pH

5.0~5.5

6.0~6.8

6.0~7.0

7.2~8.5

 

A.茶树B.棉花C.水稻D.甘草

14.锰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核内中子数为25

C.核外电子数为30D.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4.94%

1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闻气体的气味C.稀释浓硫酸D.加热液体

16.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

17.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食盐B.烧碱C.生石灰D.硝酸铵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

P2O5B.H2SO4+NaOHNaSO4+H2

O

C.CO2+2NaOHNa2CO3+H2OD.2KMnO4K2MnO4+MnO2+O2

19.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

气用于气焊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盐酸用于除铁锈D

.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20.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H2SB.SO2C.H2SO4D.H2SO3

2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D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

温度达到着火点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22.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甲的化学式为NH3

乙、丙、丁都是氧化物

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7:

1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7:

44

A.

B.

C.

D.

23.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②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

一定是二氧化锰

③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⑤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④⑤

2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

B.向一定量的稀盐

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25.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

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C4H5O5Na)。

每日食用6g苹果酸钠盐,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与等量食盐中钠元素质量之比为

A.6:

5B.71:

266C.104:

39D.39:

104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5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

 

A.米饭B.西红柿C.牛肉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__元素。

(2)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填字母序号)。

A.葡萄酿制的酒B.花生油炒的菜

C.甲醛浸泡的海产品D.霉变的大米、花生

(3)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①煤、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

②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27.(6分)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         

            

  图2 

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由此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密切相关。

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7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性。

(2)右图实验中,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6mL时,试管2中气体体积约为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

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4)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20℃时,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

的A、B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

的现象。

则20℃t℃(填“>”、“<”或“=”)。

20℃时,对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A试管中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加少量水b.加入少量甲物质

c.升温到40℃d.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

e.加入少量40℃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

29.(7分)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改装前的“辽宁舰”锈迹斑斑,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作用的结果。

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

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所

示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1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

②通过实验2,可证明铁的

活动性比铜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ZnSO4、Fe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及有关金属,设计如下所示流程。

该回收流程中:

固体A的成分是;含铁元素的物质(污水除外)有(填字母序号)。

30.(5分)甲、X、Y、Z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气体单质,则甲是。

(2)若甲既可以作气体燃料,又可以用作还原剂冶炼金属铁。

则甲的化学式是;用其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若甲可以由Y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得,且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Y与

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质,所以需密封保存

C.向滴有酚酞试液的甲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最终为无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D.将少量Y加到甲的饱和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6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BCDE

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或E。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序号)。

 

32.(6分)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1)若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分析A中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B中盛放的试剂是。

(2)若打开止水夹K2、K4,关闭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的现象时,证明E中CO2已集满。

关闭止水夹K2、K4,打开K3,从分液漏斗向E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该实验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33.(7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淀粉、食盐、纯碱、泡打粉、去污粉和部分变质的熟石灰6种固体物质。

老师从中取出任意3种并编号,让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确认分别为哪种固体。

【查阅资料】

1.该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

2.该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有机酸

3.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准备】

为顺利完成任务,小组同学在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