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724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docx

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备课一

四年级科学备课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1

课题

1、温度计的秘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2.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怎样通过实验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温度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自制温度计材料:

小瓶、透明针管中性笔芯(带帽)、一杯茶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温度计,你们都了解了关于温度计的哪些知识?

关于温度计,你还有什么疑惑?

其实温度计除了同学们了解的以外,还有很多秘密,今天我们就再来研究研究,看看我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

1.观察不同的温度计:

体温表和水温计,发现内部有什么?

2.温度计的内部液体是怎样变化的?

说出你的猜想?

3.设计试验进行探究。

4.交流探究方法与结论。

发现:

内部液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

活动二:

做个“温度计”,研究温度计的秘密。

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根据温度计的构造引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温度计。

2.学生交流制作简单的温度计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多用几种液体)

进行指导:

制作温度计的方法。

3.检验制作的温度计是否能测量温度。

(这一环节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温度计的液柱能否升降,并记录是在什么条件下升降的)

4.根据前面的观察记录引导学生总结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自由活动

1.讨论:

怎样给制作的温度计上标上刻度呢?

2.交流汇报温度计标刻度的方法

3,。

按照小组讨论好的方法给温度计标出刻度

4进行测量比赛,看哪个小组的温度计测量的更准确

四拓展活动

问题:

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会冻裂是怎么回事?

引导学生了解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1、温度计的秘密

受热——膨胀

液体热胀冷缩

受冷——缩小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2

课题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认识到气体和固体也存在热胀冷缩现象,从而获得科学结论:

物体存在热胀冷缩现象。

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所冷缩现象。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固体体胀演示器;烧瓶、大烧杯、冷水、热水、小气球、细线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中我们知道:

液体存在热胀冷缩现象,那么,气体和固体又怎样呢?

教师拿一个被踩扁、但并没有破的乒乓球问:

谁能帮老师把这个踩扁的乒乓球修复好?

学生交流方法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演示把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让学生看看乒乓球是怎样鼓起来的,然后提出问题:

为什么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就能鼓起来?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探究气体在受热或遇冷时会怎样?

1、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问什么容易爆裂?

(1)播放有关气体热胀冷缩的图片,引发思考,让学生提出疑问。

(2)学生猜想讨论并交流。

(3)小组讨论设计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案。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验证猜想。

(4)全班交流,完善实验方法。

教师进行实验方法整合优化指导。

(5)小组按实验方案实验并记录。

(6)交流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

2.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会怎样?

(1)学生根据生活进行猜想,然后交流汇报

(2)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3)全班交流汇报,完善实验方案。

教师进行实验方法整合优化指导。

(使用固体体胀演示器实验效果较好)

(4)小组实验并记录

(5)交流汇报,全班达成共识: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归纳:

气体、液体、固体都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存在热胀冷缩现象。

三自由活动

列举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1、铁轨之间的缝隙

2、冬夏室外电线的松紧。

3、四拓展活动——做一个小喷泉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气体温度升得越高,膨胀越明显;

固体热胀冷缩

液体温度降得越低:

收缩越大。

教学反思

 

主备人孙丽霞使用人教案序号3

课题

3、认识岩石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用简单工具对岩石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并学会能用图和文字表达,学会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中做到愿意合作交流,在欣赏美石中体验自然美。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利用简单的观察仪器观察岩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岩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应、纹理、形态、结构等特征。

教材分析

重点:

学生利用简单的观察仪器对岩石观察认识的探究学习活动。

难点:

指导学生按照顺序对岩石观察发现进而对岩石分类的学习活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等;岩石实验盒、自然界中美石图片、岩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课件;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

纸盒、胶水、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岩石标本,问:

这些石头都是一样吗?

地质学家把这些石头都叫做岩石

2.你平时在哪些地方能看到过岩石?

你有玩过岩石吗?

你是怎么玩的?

岩石的种类很多,并且各有各的特征,地质学家可以通过地表岩石找到矿藏,因此认识、研究岩石非常有用,这节课学习怎样研究岩石?

二探究活动

1.欣赏、讨论岩石,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

(1)交流:

关于岩石,你都知道些什么?

(2)教师出示各种漂亮的岩石标本或由学生自带的岩石,让学生观察、欣赏,并对此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指导学生研究岩石

(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么研究岩石?

谁有好方法?

(2)小组讨论:

提出观察方法,如看、摸、刻等,提出需要的材料及注意事项,特别是要注意安全。

(3)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汇报各组的研究方案。

(4)小组研究:

学生研究岩石在颜色、硬度、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教师巡视指导。

方法指导:

硬度的分级:

非常硬、很硬、较硬、较软。

(5)汇报交流:

汇报岩石的特点

(6)指导研究:

岩石与酸的反应,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是否冒泡?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7)师生小结:

研究岩石的方法。

三自由活动

给采集的岩石命名。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3、认识岩石

岩石的主要特征:

岩石的形态、颜色、结构、纹理、软硬程度,遇酸反应等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4

课题

4、做个岩石百宝箱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够对采集的岩石头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能制作岩石标本,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2.学会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认识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

3.培养学生探究岩石的兴趣,愿意亲近岩石,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体验到动手做岩石标本的快乐。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认识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用具

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

采集的各种岩石,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

我们上节课对岩石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它们的基本特征,这些岩石在科学上的名字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怎样来确定这些岩石的科学名称呢?

讲解:

科学研究还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来进行。

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就有科学家对岩石的研究资料,大家阅读后可能就能对我们研究的岩石命名了。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探究活动

1.观察岩石标本

(1)打开岩石标本盒,仔细观察岩石标本。

(2)阅读书上的资料卡,了解五类常见岩石的特征。

认识常见的五类岩石:

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

2.将采集来的岩石分类,制成岩石标本。

(1)根据这些特征,仔细观察研究自己采集的岩石,哪些是石灰岩?

哪些是花岗岩?

哪些是页岩、砂岩、大理岩?

(2)小组合作,给岩石分类。

(3)制作好标签,贴到相应的岩石上,制作岩石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

(4)全班展示交流。

三拓展活动

考察潍坊的岩石类型,写出考察报告。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4、做个岩石百宝箱

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

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5

课题

5、岩石的用途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岩石开采活动给保护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3.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重点:

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

难点:

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能科学合理认识岩石资源。

教学方法

资料调查,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制作岩石资料卡的工具材料:

胶水、水彩笔、图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

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岩石,那么岩石在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

2.课件出示:

岩石的各种作用的图片。

二、探究活动

1.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包括调查人员;调查地点;调查结果;生活、学习用品;所用岩石、矿物……

2.关于岩石的用途,我们知道多少?

交流一下吧!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介绍交流。

(2)引导学生分析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记录。

指导学生:

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岩石的用途,并进行归类整理。

(3)小组汇报交流,资源共享。

3.师生小结:

岩石的用途主要有四个方面:

(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用品。

(3)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4)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矿产资源。

三、自由活动

师:

岩石有这么多的用途,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先小组交流一下吧,看看哪个小组的资料准备的最充足。

(学生小组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师: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小组介绍资料)

展示“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岩石和我们的生活可真是密不可分呀!

四、拓展活动,制作剪贴报

师:

课后请同学们来制作关于岩石文化、岩石的用途、岩石资源保护等主题的剪贴报,让大家都加入到保护岩石的队伍中来,好吗?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5、岩石的用途

岩石的用途:

1、建筑材料。

如:

建房、修路、纪念碑等。

2、生活、生产资料。

如石磨、捣蒜臼。

3、工艺品。

4、工业原料和矿产资源。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6

课题

6、岩石的风化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岩石的风化现象,知道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通过对岩石风化原因的探究,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自行研究的能力。

3、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4、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并了解物体是在不断变化的,渗透一种发展、辨证的观点。

教材分析

重点:

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

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岩石的风化。

教学方法

实验模拟法、

归纳推论

教学用具

酒精灯、岩石碎块(石灰岩或页岩最佳)、水槽、镊子、火柴、矿泉水瓶、稀盐酸、滴管、(保护眼镜);岩石风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各有代表性的岩石风化的图片)

谈话: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它们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

(原来可能不是这样的)岩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活动

1.猜想岩石变化的原因。

(1)猜想:

假如岩石会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它发生变化了呢?

(2)各小组讨论。

(3)交流:

什么因素会使岩石发生改变了呢?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2.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

(1)提出问题,如“温度的变化能使岩石发生变化吗?

”等。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3)实验探究。

(4)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

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5)让学生由实验现象联想自然界中温度、水等对岩石的影响。

(6)简介:

植被对岩石的影响。

(7)小结:

岩石在自然界当中,会受到气温变化、水流冲刷、风吹日晒、植物生长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三)自由活动

想象岩石不断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

(四)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著名石刻、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6、岩石的风化

1、温度变化

2、水

3、植被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1

课题

7、土壤里有什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学会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做实验记录;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能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教材分析

重点:

学生探究认识土壤的构成成分的探究学习活动。

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对土壤成分构成的进行鉴别分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不同地区采集的一定量土壤样本、放大镜、三脚架、滴管、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铁盘、烧杯、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

今天同学们都带了土壤来上课,老师想问一下:

这些土壤是从哪里取来的?

挖土时肯定会有一些感想或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谁来说说?

学生描述后,谈话:

刚才,同学们谈了挖土的感受和发现,土壤与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密切,土壤养育了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土壤用什么养育他们呢?

土壤里面究竟有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土壤里有什么?

1.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有关土壤的资料。

2.观察自己带来的土壤,可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并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分类摆好。

3.引导学生交流。

活动二:

我们设计实验继续研究。

1.提出问题:

土壤里面有什么?

2.根据课前的调查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的猜想。

3.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

4.交流方案,小组达成共识。

5.小组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巡回进行实验指导:

(1)土壤放进水中,有气泡冒出。

(2)搅拌静置,分层沉降,上层黏土,下层粗砂。

(3)取清液加热,有“脏”东西,有盐类。

(4)土壤放铁盘中加热,冒烟,有气味,含腐殖质。

6.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归纳土壤的成分并板书。

三、自由活动

我们去观察校园里的土壤。

四、拓展活动

搜集查阅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摘记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自制一份资料卡。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7、土壤里有什么

土壤成分:

空气、水、沙、粘土、盐类、腐殖质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8

课题

8、土壤的种类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学生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进一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学生在学习中知道土壤的种类,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

教材分析

重点:

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土壤在保水、渗水及透气性能方面的不同,进而知道土壤的种类。

难点:

样品选择要能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明显的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解法

教学用具

分类实验材料:

透明杯子、搅拌棒、放大镜、白纸、滴管、筛网、水、底部扎孔的塑料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土壤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让学生拿出采集的土壤标本。

)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土壤?

告诉大家你在什么地方采集的?

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你有什么发现?

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各种土壤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各种不同的种类土壤的特点。

1.学生观察、研究自己带来的土壤,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2.研究土壤的保水性能。

(1)提出问题:

不同土壤的保水性能一样吗?

(2)猜想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小组交流,达成共识。

(5)学生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师生小结。

活动二:

我们给土壤分类。

教师指导学生对土壤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标准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1.依据确定的标准对不同的土壤进行分类。

2.交流总结:

人们习惯上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

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黏质土;沙和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

3.阅读资料卡,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的分类方法。

三、拓展活动

教师出示一未标号土壤样本,提出问题:

“我这里还有一种土壤,是在我们周围采集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

它还有哪些特点?

”激发学生课后延伸学习兴趣,调查身边花园、菜地、农田的土壤种类,并做好记录,为下次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土壤的种类砂质土;含沙量较多

土壤黏质土:

含黏土较多壤土:

沙和土含量适中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9

课题

9、土壤与植物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愿意合作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教材分析

重点:

学生学习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的学习活动。

难点:

学生对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用具

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放眼大自然,无尽的绿色让大地充满勃勃生机!

细心赏千遍:

远山花开彩蝶飞,鸟声唧唧遍传神。

感谢肥厚的土壤承载着生命和希望!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土壤和植物的话题吧!

(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二)探究活动:

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1.猜想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小组交流实验方案,达成共识。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预测实验结果,并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

(由于这项实验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因此,教师要提示学生做好进行中长期的科学探究的思想准备,要有坚持性。

(三)拓展活动

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的实验,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以使课堂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后继续搜集有关土壤与植物方面的资料,尤其是新科技方面的资料,并在适当时机,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使活动落到实处)

(四)、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提出调查的要求。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9、土壤与植物

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

教学反思

主备人使用人教案序号10

课题

10、保护土壤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利用学到的知识,试制一些绿肥,撒在学校的植物园里。

教材分析

重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用具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相。

要求:

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播放有关黄河水的影像资料。

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象和自己对黄河有哪些想要了解的问题。

学生通过看可能会发现黄河的水很黄,黄河的两岸植物稀少,土地几乎是裸露的,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等。

由此还可能提出:

(1)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

(2)黄河水中大量的泥沙是从哪里来的?

怎么来的?

(3)黄河的上游——黄土高原为什么沟壑纵横?

(4)黄河的两岸为什么少树木?

……等等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

2、欣赏课文插图,自我总结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1)欣赏课文的插图。

(2)用自己的话说说土壤和动植物的关系。

(3)简要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3、畅所欲言,感知土壤的重要性。

(1)提问:

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

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全班根据准备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我们来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

1.学生交流课前调查的土壤的现状资料。

2.出示资料卡,了解目前土地现状。

活动二:

为什么会造成水土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