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docx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
教学设计方案锦集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篇1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
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
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1、德育点:
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理解生命的内涵。
2、能力点:
理解排比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知识点: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忘情狂舞闪射火烈亢奋晦暗羁绊碰撞搏击烧灼奔突辐射翻飞淋漓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不喜欢播滚?
喜不喜欢劲舞?
其实,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我们自己的摇滚和劲舞。
它就是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安塞腰鼓。
大家在电视节目上看过陕西安塞地区的腰鼓吗?
我想大家一定会被安塞腰鼓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描写安塞腰鼓的散文,即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对安塞腰鼓是怎样欣赏、体会的。
2、放教学录像。
安塞腰鼓曾在我国多种大型活动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体教学录像。
在正式讲解课文时,放出来,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学生的情绪。
要求学生边看录像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其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三、正课研讨1、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看了录像后的感想。
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⑴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⑵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
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⑶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2、朗读课文(或老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或学生齐读、轮读、个别读均可);然后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
第一段:
从开头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第二段:
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
从当它冥然而止的时候到完。
3、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分成四层:
第一层(从但是到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给人的联想。
第二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给人的感受。
第三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4、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
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从人物写,是茂腾腾的后生;从性格写,是朴实的;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从腰鼓写,是呆呆的、不曾响。
5、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6、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
7、作者是怎样写的?
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写,如强震起的石头的狂舞。
再用排比、连续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8、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9、这腰鼓这一段用了那些反义词?
空气:
冰冷~燥热;阳光:
恬静~飞溅;世界:
困倦~亢奋10、运用反义词写有什么好处?
用反义词对比强烈,写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11、如果说上面是实写,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怎样写?
虚写。
12、用虚写有什么好处?
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13、作者联想到什么?
联想到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悟。
14、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这句话怎么理解?
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矿、豪迈、开放的。
四、课堂小结文章描写安塞腰鼓的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
先实写,用连喻,写安塞腰鼓的舞姿。
然后用虚写,通过联想、想象,写安塞腰鼓给人的感受,写出了陕北人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
2、给下面的词配上一个同义词:
忘情()闪射()火烈()亢奋()晦暗()羁绊()搏击()辐射()第二课时一、抽查预习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
三、正课研讨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重音、感情。
2、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层怎样写安塞腰舞的响声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
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响声,气势不同反响。
4、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层怎样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先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落的搏击着,使人感到震撼、烧灼、威逼,使人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使人感受到陕北农民的那种取之于人的甚少,奉献给人的甚多的精神。
写出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
5、黄土高原啊这一段写了什么?
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6、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里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因为江南的流水已经蚀消了生命的元气,已经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7、第二段的第四层写什么?
总结上面的三层的意思。
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从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写给人心灵的净化,从后生们生命中喷发出来的力量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震撼。
8、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
为什么?
不能。
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
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9、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人们已经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
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10、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1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句内部的排比: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使人想起: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12、请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里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们的民族显然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太多的束缚和挫折,但我们总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自豪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能够再造辉煌。
1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
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14、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文章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可从句式、修辞和节奏角度思考:
⑴铿锵的短句;⑵激昂的排比;⑶疾猛的节奏。
四、课堂小结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
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罂群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2、写出了面词的反义词:
晦暗()束缚()闭塞()欢乐()摆脱()冰冷()恬静()困倦()3、简答:
⑴本文以什么作为线索?
⑵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什么?
⑶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一股劲!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类型的排比?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方案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2播放录像师:
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
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
三角形的认识)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
要求:
(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
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
[学生会认为
(1)、
(2)、(3)(4)为三角形,但对
(2)、(3)(4)有争议]师:
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
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
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
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
(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
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
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
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
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
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师:
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
(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
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3)3,6,10;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
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
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
有没有快捷的方法?
(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
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
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
(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
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
(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
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四、反思回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
稳定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61、62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是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
好!
师:
(出示苹果图)大家来看,屏幕上有很多不同颜色的苹果,每个苹果的下面都有编号,现在老师不看屏幕,我找同学来随便说出一个编号,老师就知道这个编号的苹果是什么颜色,谁先来试试?
生:
(活动)师:
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
想。
师:
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自己一定会探索出来其中的奥秘,而且一定会比老师做的更好。
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回顾温习:
师:
大家来看,谁来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
生:
熊大、熊二。
师:
是的,熊大和熊二想招待他们的好朋友,熊大拿出6个苹果和好朋友分享,他想给每2个苹果放一个盘子,能分几盘?
生:
3盘。
师:
你来上来摆一摆。
(粘贴)师:
6个苹果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正好摆完,我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
6÷2=3单位(盘)师:
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
生:
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2、初步认识余数师:
熊二准备了7个苹果也要两个放一个盘子。
大家用你们的学具自己摆摆看,你上来给大家摆一摆。
(粘贴7个苹果图)。
师:
看看这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
熊大分了3盘正好分完,熊二分了3盘还剩下一个。
师:
那剩下的一个为什么没继续摆呢。
生:
因为要每2个分一盘,剩下的1个不够再分成1盘了,所以就剩下了。
师:
你真棒。
对像这种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能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师:
大家来看看怎样把它用算式表示出来。
师:
被除数7表示共7个苹果,除数2表示每2个分一盘,商3表示分了3盘,所以单位要是盘,最后还余下一个大家可千万不要把它给忘记了啊,我们在商的后边加上6个点,把余下的1个写到点的后边,它余下了1个,所以它的单位要是个,这余下来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师:
我们试着来读读这个算式吧?
生:
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师:
读的很好。
这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谁能再来说说这个余数表示什么呢?
生:
这个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
3、课堂练习,及时巩固。
师:
很棒,现在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打开课本61页,来看练习1,大家做一做。
共圈了8组,还剩1个。
一起读出算式。
生:
17除以2等于8组余1个。
师:
算式中每个数字各表示什么?
生:
被除数17表示共有17个五角星,除数2表示每2个圈一组,商8表示平均分了8组,余数1表示还剩下1个。
师:
回答的真好,第二题,共圈了7组,还剩2个,一起读出它的算式吧。
生:
23除以3等于7组余2个。
师:
这个算式的意义呢?
生:
共23个圆,每3个分一组,分了7组,还余2个。
师:
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
其实啊,有余数的除法中还隐藏了一个小秘密,我们现在一起去探索一下。
?
4、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师:
拿出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
师:
你来汇报一下。
生:
每4个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算式,8除以4等于2个。
师:
真棒,现在用9根小棒来摆,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来说说你的结果。
生:
摆了2个,还余下一根。
师:
为什么会余下1根呢?
生:
因为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余下1根不能再摆一个正方形了。
师:
说的太好了,怎样列示呢?
生:
9÷4=2(个)······
(1)根。
师:
那10根、11根、12根呢?
都来摆一摆,并列出算式?
师:
谁来把他的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
同学们那我们不摆小棒,能自己推算出下面的算式吗?
13根(13除以4等于3个余1根)、14根(14除以4等于3个余2根)、15根(15除以4等于3个余3根)。
师:
现在观察这些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
发现了除数都是4,余数是1、23。
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余数是4或者比4大的数不行吗?
生:
不行,因为如果余数是4就又能摆出一个正方形了。
师:
哦,现在你们有没有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那个小秘密呢?
生:
余数都比除数小。
师:
回答的太好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小于除数(板书)现在看看我们用这个秘密武器能不能帮熊二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们如果用小棒摆这个图形,它可能余几根?
生:
1根或者2根。
师:
为什么呢?
生:
如果余下3个的话就又能摆一个三角形了。
师:
你太聪明了,摆这个图形可能余几个呢?
来一起回答。
生:
他可能是1—4根。
师:
这个余数比除数小的武器不仅能帮我们解决摆小棒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来看这个除法算式,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几?
生:
1—5师:
说说你的理由。
生:
因为余数比除数小,除数是6余数只能是1—5.师:
回答的真完整啊,那如果这个算式,只让我们写一个最大的余数,应该写几?
生:
5师:
那如果我们知道余数是6,那除数会是谁?
生:
8,因为余数要小于除数,除数要大于余数,余数是6,除数8比他大,所以是B.师:
真是个会思考的小朋友,我想写一个最小的除数,应该写几呢?
生:
7。
6、课堂总结,课后思考师:
看来同学们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知道了余数的意义,还知道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老师在上课前做的那个小游戏,希望同学们课后一起交流能够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探索出它的奥秘,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
好,下课。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除数教学设计方案篇4
一、课题的提出及理论依据1、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智慧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改变教学模式的迫切性。
尤其在智慧课堂教学方面,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特别是在物理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中,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控制软件让教师通过ipad控制电脑,就像在电脑前面操作一样,而且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操作方式如触摸以及缩小或放大的手势来操作电脑中的应用程序以及幻灯片。
物理学科的智慧课堂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参与性强的学习模式普及,从而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智慧。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在学校,我们对学生施与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
而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智慧的课堂应该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理想课堂。
智慧课堂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产物,它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简化形式,表述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容易被教师掌握,并能具体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它是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么做,后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智慧的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帮助教师预见教学活动所预期的效果,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的操作策略。
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对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
二、课题实验的目的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主要解决教师怎样智慧的教,学生怎样智慧的学,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于智慧的发展。
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并最终达到“在乐学中启智,在成功中开慧。
”的教育理念。
三、研究的内容1、地域文化的熏陶新安中学地处“中国慧谷、智者天堂”的太科园,鉴于时代机遇的召唤和地域文化的熏陶,新安中学定位在打造“智慧校园”这一发展特色上。
“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校园”的一部分与“中国慧谷、智者天堂”可谓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我们可以在智者的天堂了尽享智慧、沐浴智慧、孕育智慧、提升智慧。
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培育更多的智者人才,为太科园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并因此来回报地方政府、家乡人民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怀和厚爱。
我们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以师生发展推进学校跨越,以德立校以德育创新培养智慧人才。
”打造“智慧校园”,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之要义,也彰显了新安中学现代化、国际化的视野。
智慧校园必须有智慧的课堂。
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新安中学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
2、校本教研的传承20xx年5月期间,我校承担了物理“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有效教学的课堂必定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必定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真情,洋溢着好学乐思、勇于创造的和谐愉悦的氛围,也必定会在有智慧的教师有智慧地引领下,彼此在多角度有层次的智慧交融、碰撞中,师生共同不断提升着的智慧。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提出智慧课堂实践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延续拓宽学校以往的研究主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全校教师对智慧课堂的认知,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我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本课题的研究着眼点重点放在通过智慧课堂开启和丰富学生智慧,使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智慧同构共生的课堂。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选好智慧课堂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