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6650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docx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教育的含义从《说文解字》来看: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工作在学校的总体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可是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叫做“5+2=0”,就是说一个星期中在学校的五天正面教育的效果却被两天的家庭和社会影响作抵消。

这句话中当然有其夸张的成份,但不可否认地反映出目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和无奈。

在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时,老师们常常把原因归咎于社会上道德观念沦落,需要加强社会道德意识和社会精神文明教育。

我觉得这也反映出我们学校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纠正。

下面我结合学习的体会和日常工作中的感受谈一点对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1、学校的管理理念出现了偏差

学校教育是既教书又育人,学校要把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些学校为了突出德育教育,设立专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下设德育处,强调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地位,提高班主任津贴。

从表面看德育工作有专人负责管理,当成一项独立的工作来管,好象是到了加强。

其实不然,这样做有时肝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分离开来,教学管理人员认为我是管教学的,管好教学就行了,德育与我无关;有些课任教师认为班主任有补贴,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要专心教学就行了。

这样德育工作就真成了德育干部的“工作”。

就出现了学校越是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越做得不好。

2、德育的方法简单。

学校的德育工作强调常规管理,注重规则的制定,以“管住学生”为目标,轻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感悟。

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或班级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帖,遵守纪律。

过分强调对学生的外在制约,而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动性。

德育的功能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为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了把学生管住管好,结果往往造成学生道德人格方面出现偏差。

3、强调显性德育忽视隐性德育。

我们看到的大洋中的冰山只是露出水面的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是隐藏要水下的(水上部分与水下部分是1:

9),它可以很好的比喻德育工作:

显性德育就象露出水面的冰山,通过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和文体活动进行教育,隐性德育就象隐藏要水下的冰山,存在于各个学科教学当中,师生交往中,校园环境文化中……。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而忽略了存在于各个学科教学的隐性德育教育,以及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传统文化、班级文化,校园环境文化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影响。

4、学校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过多进行抽象的理论说教,影响了德育教育效果。

德育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这些良好品质的养成不是靠空洞的说教形成的,它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经过学生的感悟而成。

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小事、实事做起,避免抽象的理论说教。

但现实中学校德育虚多实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等待加工的“原料”。

学校德育注重灌输,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脱节。

二、 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1、树立全员德育管理理念:

(1)树立“先育人,再教书”的学校德育管理理念,在全体教职工中构建全员“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德育理念。

做到领导管理育人,教师教书育人,职工服务育人。

(2)人人参与,人人践行。

发挥教师团队的育人作用,建立以班主任和课任教师为主的德育教育集体,建立目标责任制,共同管理班级,发挥集体的作用。

每位教师都是双重身份,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良好品德的塑造者。

要求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

学校将学科渗透德育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在教师的备课中要求体现情感教育目标。

加强老师的道德修养,要始终对学生抱有一颗爱心,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3)整合学校各部门间的管理职能,打破教务处与德育处的分工壁垒,实现既分工又合作,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各部门齐抓共同管的局面。

2、育人文化,不留空白

(1)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

学校努力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紧紧抓住宣传阵地,保持德育宣传力度,利用墙体释义《二十四孝》、《弟子规》;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学生的先进事迹;在校园橱窗开辟固定的“德育之窗”栏目,定期更换内容;在教室里、教学楼的走道上和楼梯口,有选择的张贴对人生有启迪意义的名人名言;食堂里张贴珍惜粮食和文明就餐的标语等。

同时也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学生作到的,教师要先做到。

力争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增强德育效果,从而为校园德育创造良好条件。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不仅仅是帖在墙面上的文字和图画,它还包括学生的行为礼仪,班级纪律、学习氛围、团结友爱、班级精神、课桌与卫生工具等的摆放。

3、抓好学校德育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

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月”(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为契机,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落实《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习惯教育。

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与培训。

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创“优秀班级”、“文明班级”、争做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为目标,切实规范学生行为。

德育处加大检查力度,查处和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

早恋、上网、打架斗殴、损坏公物、乱扔垃圾、乱写乱画、集体观念淡薄等。

4、开展好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班会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德育是情感教育、心灵教育,需要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学校围绕德育课题目标,可组织开展一系列基于学生生活的德育主题活动,如“祖国明天更美好”读书教育活动、“法制教育”、“珍爱生命”的教育、“感动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等。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宣传改革开放成果,激发学生历史责任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守法意识;加强珍爱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重视交通安全等等。

5、学习《弟子规》,做好中国人

所谓育人者先育其心,育人应以人为本,以个人终身发展为目的,让学生体现其自我存在的价值,服务社会。

长期以来,培养人的核心任务寄希望于“假大空”的“信仰教育”。

与其空喊口号,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真实有用的东西:

还原人性之美,将人性中的光辉发扬光大,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追寻教育的真谛——真善美。

推广学习传统文化《弟子规》,落实《弟子规》的内函,使学生明白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附:

“学习《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意见,鼓励学生学科学、学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感悟母语之美,感受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感觉心灵升华和行为转变,最根本的是解决做什么人的问题。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促进我校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针对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学习《弟子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通过开展学礼、知礼、懂礼的教育,力行《弟子规》,充分挖掘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使广大师生感悟中华文化的真谛,用心体会并充分认识中华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师生内涵素养和外在修养,将学习力行《弟子规》活动落到实处,从而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真诚、友善、谦虚、好学的良好品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活动对象:

 全校小学及初中各年级学生。

四、学习目标(学习口号)

读弟子规  行圣人训  做明理人

学习弟子规  做好中国人

存好心  说好话  行好事  做好人

五、活动时间:

长期

六、学习方案

(一)诵读感悟

1.每天早读时间集体诵读一遍弟子规,并背诵四至八句。

   

2.阳光长跑时间把弟子规内容作为口号。

3.根据学习内容每一名学生每周写一篇感悟。

(二)视频教育内容:

1.《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男孩的报告》

2.《弟子规》诵读解释(动画版小学用)

3.《弟子规》讲解视频。

(钱文忠解读中学用)

学习时间:

1.传统文化教育课   2.部分班会时间  3.课余时间

(三)歌曲感染

1.学唱歌曲:

《弟子规》(刘振宇或刘一祯,推荐刘振宇演唱的版本),可由各班选出两名学生代表到多媒体教室,由音乐老师负责教学。

然后回本班教唱。

2.听弟子规全文歌曲。

(校园广播中午时间段播放)

(四)环境渲染

1.利用墙体释义《弟子规》全文

2.通过学校电子屏滚动播放《弟子规》内容。

3.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弟子规》相关内容。

(五)行动实践

开展“知父母苦,感父母情,报父母恩”感恩活动活动。

周末回家后为父母做以下事情:

洗脚,做饭,洗衣,体力劳动或其它力所能及的劳动。

(六)反思交流

1.学生返校后写出感悟心得;

2.班主任搜集信息,确定全班交流的代表;

3.全班交流;

4.每位学生制定出下一步要做好的一件事。

(七)先进评选

1.开展校级优秀学习标兵  弟子规学习特色班级评选(班级特色:

①.孝道,礼仪,卫生,公物,节约等方面形成自己班级的特色。

②.感恩词:

课前,活动前,饭前等。

感恩词A——“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辛勤农夫劳作,感恩大众信任支持”。

感恩词B——“饭食之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贪口腹而恣杀性禽,萝卜白菜报平安人生。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厨中有盛饭,路上有饥人。

2.开展“古圣先贤教我懂规范”活动。

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分年级开展有关“弟子规”的“诵读”和“读书心得”交流等多种竞赛活动。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百善孝为先”作为儿女要孝顺父母,究竟怎样孝顺父母呢?

做到以上所为就是我们民族所倡导的传统孝子。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家中兄弟姊妹,家族叔伯、兄妹的相处之道。

对待长辈谦虚有礼,与人相处言语能够包容忍让,不斤斤计较财务。

敬老尊贤,乐于助人。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个人的修身之道,只有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铸就高尚的人品。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诚信是立人之本,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反躬自省,知错则改,结交良朋益友,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是图强之路。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

这个“众”,我们此地讲的是众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

一个人对待世间应所取的态度。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亲仁”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好师长。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在这一生,即使我们遇不到好老师,但是好的经典都可以成为我们最善良、这一辈子最忠实的好朋友。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从“余力学文”告诉我们,人要不断的提升,提升自己的内涵,就要好好的用功读书。

当我们有空暇的时候,应该把空暇的时间用来充实自己。

所以从三十二条到三十三条,都告诉我们读书应该用什么态度来读;一直到最后一条,都是告诉我们在求学方面,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才会学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