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5988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温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书写(5分)

 

卷面分3分。

写字,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

能写一手好字,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称羡不已。

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次检测中有一份完美的答卷。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春日的秧苗yùn

(1)育着农人的希望。

收获的季节,丰收的人家踏实地享受着秋日的kuì

(2)赠,闲聊着春夏那些辛勤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间透着一种惬意。

而倦懒耕耘的人们则àn(3)然神伤地敲打着生锈的犁耙,面对歉收,懊悔那些huānɡ(4)废的岁月。

看来,在拥有希望的同时,还要努力地付出汗水。

 

2.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①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在我省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

②通过这套指挥系统,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领导汇报全省甲型HlNl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防控工作发出指令。

③采取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4.古诗词名句默写。

(8分)

 

⑴,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⑵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⑶,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⑷,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

 

⑸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的诗句是:

 

⑹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来形容:

 

5.妙笔点评《水浒传》。

(2分)

 

原文:

鲁达又道:

“老儿,你来!

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

”……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

“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

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圣叹点评:

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6.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7分)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1分)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3分)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

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分)

 

看法:

(2分)

 

宣传标语:

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1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日全食(16分)

 

2009年7月22日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

在乐山城区发生的时间是上午9时06分,此时天空会突然黑下来,太阳会被月亮完全“吃掉”,看上去犹如一个挂在天上的“黑饼”,周围一圈耀眼的光芒,随后逐渐东移。

 

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

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

日食必发生在农历的初一。

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

太阳被完全遮住就是日全食。

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过程。

此次日全食的初亏时间在乐山是7点57分57秒,食既到生光从9点03分12秒到9点07分15秒结束。

重庆市发生的时间比乐山晚10分钟。

 

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将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6分钟,预计我国将有3亿人可以看到。

只要视野开阔,没有障碍物遮挡,办公室或自家阳台都是很好的观察点。

 

日全食发生时整个天空会漆黑一片,如运输、建筑等行业都需提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防止4-5分钟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正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在日全食发生后,不要惊慌,应立即打开车灯减速小心驾驶。

高空作业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见五指而发生事故。

同时,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早在19世纪早期,天文学家根据日食和月食的规律就推算出今年7月会发生全球性日全食。

两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发布确定性消息,今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根据推算,下次发生全球性日全食的时间是2241年,而上海地区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则是2309年。

 

7.根据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什么叫“日全食”。

(4分)

 

8.文中说“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

 

之一”,此次日全食为什么说是“最壮观的天象”?

(4分)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

有什么作用?

(4分)

 

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10.对此次日全食移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由东到西B.由西到东C.由北到南

 

D.由南到北E.由乐山往重庆移F.由重庆往乐山移

 

(二)(16分)炊烟

 

赵丰

 

(l)许久,没有见过乡下的炊烟了,不免有些思念。

 

(2)乡下不会没有炊烟,少了炊烟的乡村就缺乏生气。

清晨,东方显出鱼肚白,鸟儿从窝里飞出,露珠在庄稼的叶子或草尖颤动,炊烟散淡在一座座老屋的上空,拥抱那乳白色的晨雾。

农人们扛着锄、吆着牛走出村庄,伴着鸡鸣、狗吠、虫啼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正午的阳光下,炊烟似有似无,农人顶着阳光回村庄,一缕缕淡淡的炊烟牵动着他们的饥肠。

“老婆晌午给咱做啥好吃的?

干面?

搅团?

有没有油泼辣子?

”这时,炊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渴望。

黄昏,在玫瑰色晚霞的映衬下,炊烟有了色彩,牧歌晚唱,牛羊欢叫,鸟儿归巢,农人们荷锄而归。

 

(3)土墙、木门、青瓦、杨树、炊烟。

那时如果在村子里,我的目光里就呈现出这么几样东西。

把这些东西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记忆中乡村的影像。

如果远离村子,就只剩下炊烟了。

我在孤坐,仰躺,眺望炊烟和风的游戏。

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炊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

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间生活,不然《桃花源记》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

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

 

(4)炊烟在城市是一种污染,在乡下却成为一种风景。

城市的风景虽然对于现代人类有着巨大的诱惑,但城市给人类以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又有着诸多的弊端,噪音、污染、交通拥挤、人情淡漠……让城里人厌烦和无奈。

无怪乎在乡村生活得久了的人过不惯城里的生活,他们嗅惯了鸡鸭畜禽的屎尿味,听惯了牛羊虫鸟的鸣叫声,看惯了村舍炊烟的缭绕,两只脚板走在泥土上才觉得踏实和舒适。

 

(5)炊烟标志着平民意识。

起码,它带给我是淡泊的心境,还有远古的想像。

原始人发明了火,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这“文明”却滞留在了乡下。

城里人早已开始用电取暖,做饭。

液化气和煤气虽然也产生火,只是没有炊烟。

乡野庄稼收获之后的秸秆、枯柴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成为生活在乡野之人烧火的原料。

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炊烟在乡村仍然继续充当着风景的角色。

既然这样,乡下人对炊烟的感情还会旷日持久。

 

(6)留恋着乡野炊烟的人,自然无法摆脱禁锢在身上的平民意识。

如今,我生活在小城,眼中迷失了炊烟的影子,偶尔会感到失魂落魄。

到了假日,我会兴致勃勃地去乡下欣赏炊烟的景致,清洗被玷污了的灵魂。

这种感情,既有对曾经被炊烟弥漫过的少儿时代的怀恋,更有一种对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的守望。

 

(7)我知道,留恋着乡下的炊烟,就是在坚守着一种精神。

 

(选自《长安》2008年第4期,有删改)

 

11.作者在第(3)段中为什么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4分)

 

12.本文主要是写乡下的炊烟,为什么在第(4)段中还要写城里人的生活?

(4分)

 

13.作者为什么说“留恋着乡下的炊烟,就是在坚守着一种精神”?

(4分)

 

14.在第

(2)段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清晨、正午、黄昏三幅优美的画面,请选择其中一幅,从描写内容及表达作用两方面作简明的赏析。

(4分)

 

四、文言文阅读(26分)

 

(一)(6分)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5.“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3分)

 

16.“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3分)

 

(二)(10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节选自《陈涉世家》)

 

1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

 

①会天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等死,死国可乎?

 

20.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三)(10分)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自绝徼③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

 

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④,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⑤而去焉,曰:

“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

然才遇霜雪,又槁⑥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

而江南人笑之曰: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①侯家:

王侯之家。

②蓄:

蓄养,收藏。

③绝徼:

极远的边地。

④其

 

为园:

他们建造园子。

⑤芟(shān):

割。

⑥槁:

干桔。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⑵然()有竹据其间

 

⑶或芟而去()焉⑷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23、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五、写作(60分)

 

24、请以“在学海中游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0年温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一、书写(5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4分)

(1)孕

(2)馈(3)黯(4)荒

 

2.(3分)B

 

3.(3分)①把“在我省”移到“正式”前

 

②删去“使”,或删去“通过”

 

③“采取”改为“采用”,或删去“采取”

 

4.古诗词名句默写。

(8分)

 

⑴折戟沉沙铁未销⑵留取丹心照汗青

 

⑶行到水穷处⑷山映斜阳天接水

 

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答案】略。

 

评分标准:

点评的内容应点明鲁达“仗义疏财”、“侠肝义胆”的特点。

意思对即可。

共2分。

 

6.(7分)

(1)A中秋节B重阳节(1分)

 

(2)屈原投江(1分);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一个l分共2分)。

 

(3)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

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

(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即可,2分)

 

宣传标语【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示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日全食(16分)

 

7.(4分)日全食是太阳在农历初一被月影完全遮住时的一种天文现象。

(意思相近即给分)

 

8.(4分)因为此次日全食覆盖面大;持续时间最长;能够观看的人数多;观测点广。

(答正确一点给1分)

 

9.(4分)不能(1分);“切”表强调作用,强调千万当心,必须记住的意思(1分);“可”表限制作用,限制了适宜观看的工具(2分);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0.(4分)【B】【E】

 

(二)(16分)炊烟

 

11.(4分)作者提到《桃花源记》是为了强调炊烟是乡村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炊烟,乡村才会有生气。

(意思对即可)

 

12.(4分)通过写城里人的厌烦和无奈,衬托乡村生活的踏实和舒适,表达作者对炊烟和自然淳朴生活的喜爱。

(意思对即可)

 

13.(4分)因为作者对乡下炊烟的留恋,就是对少儿时代的怀恋,更是对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的守望。

(意思对即可)

 

14.(4分)答案要点:

紧扣景物描写或人物活动进行赏析,突出炊烟给乡野带来的生气,表现出作者对乡野生活的情感。

(意思对即可)

 

示例:

作者通过对清晨飞鸟、露珠、炊烟、晨雾以及农人开始劳作时情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优美恬静、充满生机、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文言文阅读(26分)

 

(一)(6分)春游湖

 

15.(3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3分,指出“拟人”给1分)

 

16.(3分)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时的惊喜心情。

(3分,只写出喜欢、高兴的给1分)

 

(二)(10分)

 

17.(2分)①适逢,恰巧遇到②“唱”通“倡”,首发(2分。

每个1分)

 

18.(3分)C

 

19.(2分)同样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分。

“等”“死国”各1分)

 

20.(3分)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

(3分。

如果全抄原文不得分)

 

(三)(10分)

 

21、(4分)⑴得到⑵但是、然而⑶除掉、去除⑷这(或“它”),代指竹子(4分,每小题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22、(3分)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们当柴烧(3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23、(3分)“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3分,意思基本对即给分)

 

五、写作(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